全文下载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当前位置: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辽东半岛中强地震活动及其与构造相关性
    万波, 贾丽华, 戴盈磊, 索锐
    地震地质    2013, 35 (2): 300-314.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3.02.009
    摘要1038)      PDF(pc) (3683KB)(9740883)    收藏

    辽东半岛是中强地震活动较多的地区,除1975年海城7.3级地震外,这一地区还记录了≥5级地震19次.区内中强地震分布具有较好的规律性,基本上局限于地震活动条带及其网格的结点部位,空间分布上与金州断裂、鸭绿江断裂等NE—NNE向断裂及其共轭的NW向构造一致,且多发于2组构造交会部位的构造盆地或偏于NW向的构造带附近.NE—NNE向和NW向断裂是在现今NEE向近水平主压应力作用下所形成的一对平移走滑性质为主的共轭剪切破裂面,NE—NNE向断裂属于继承性破裂,规模大,对区域地质构造格局及其演化具有控制作用; NW向断裂多属于新生破裂,其规模通常同与其交会的NE—NNE向断裂有一定的相关性.研究表明,辽东半岛中强地震活动受到了NE—NNE向断裂的控制,但其发震构造基本上是NW向断裂,同时,与NW向断裂的规模相关联,中强地震活动存在由N向S、由W向E逐渐减弱的变化规律,地震强度大致从7~7.5级降为5.5~6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1)
    2. 牛首山-罗山断裂带的变形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王伟涛, 张培震, 雷启云
    地震地质    2013, 35 (2): 195-207.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3.02.001
    摘要1338)      PDF(pc) (5826KB)(36584)    收藏

    牛首山-罗山断裂带是青藏高原东北缘最外侧的一条断裂带,其空间分布、深部结构、运动学特征以及变形机制对研究青藏高原东北角弧形断裂系的形成与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文中通过对横穿牛首山-罗山的4条地震反射剖面的解释及断裂带部分地区大比例尺的构造地质填图,发现牛首山-罗山断裂带具有不连续性与分段性.断裂带南段罗山断裂以正花状构造为特征,显示断裂具有右旋走滑性质; 中段牛首山东麓断裂可能并不存在,该区以强烈的褶皱变形为特征; 北段三关口断裂则以左旋走滑为特征.牛首山-罗山断裂带的这种不连续性和分段性反映了断裂带的不同构造部位在青藏高原向NE方向扩展过程中具有不同的变形样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6)
    3. 中国火山危险性等级与活动性分类
    洪汉净, 吴建平, 王庆良, 李克, 赵慈平, 上官志冠, 杨清福, 张恒荣, 刘国明
    地震地质    2007, 29 (3): 447-458.  
    摘要2290)      PDF(pc) (1484KB)(31386)    收藏
    介绍了中国大陆全新世活动火山喷发危险性的评价与活动性分类。火山喷发危险性评价是进行火山活动性分类的基础,参照国外火山活动度水平与火山警报等级,根据火山动力背景特征与火山前兆异常特征确定了中国火山喷发危险性评价等级,它们是安全、注意、警惕、警报、危险、灾害、灾难等7级。根据火山活动的危险性,将中国火山的活动性分为4类:1)处于活动状态的火山——长白山天池火山,已经进入扰动期;2)有活动迹象的火山——腾冲火山,仍然处于平静状态,存在潜在的喷发危险;3)有潜在活动可能的火山,包括五大连池、镜泊湖与海口火山,各种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观察都处于背景值范围;4)活动性不明的火山。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2013年四川省芦山“4.20”7.0级强烈地震触发滑坡
    许冲, 徐锡伟, 郑文俊, 魏占玉, 谭锡斌, 韩竹军, 李传友, 梁明剑, 李志强, 王虎, 王明明, 任俊杰, 张世民, 何仲太
    地震地质    2013, 35 (3): 641-660.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3.03.018
    摘要1604)      PDF(pc) (13051KB)(11383)    收藏

    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芦山县发生了MS 7.0地震。文中简要介绍了芦山地震的基本情况与芦山地震区历史地震及其相关地震滑坡情况。依据2008年汶川地震滑坡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PGA)的空间关系,对芦山地震滑坡大体分布范围进行了推测。根据地震滑坡分类学,将芦山地震滑坡分为破坏型滑坡、连贯型滑坡、流滑型滑坡3大类。其中,破坏型滑坡包括岩质崩塌、岩质滑动、岩质崩滑、土质崩塌、土质滑动等5类; 连贯型滑坡包括土质坍塌与慢土流2类; 流滑型滑坡为快速流滑。破坏型滑坡如岩质崩塌、岩石滑动、土质崩塌这3类是芦山地震滑坡中最常见的类型。基于震后可利用的高分辨率航片,初步解译得到3 883处滑坡位置点数据。最后,从余震对滑坡的影响,芦山地震滑坡与邻区地震滑坡对比分析,对后续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滑坡精细解译的启示等3个方面开展了分析与讨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北京东北旺-小汤山断裂存在的证据
    何仲太, 马保起, 卢海峰, 王金艳
    地震地质    2009, 31 (2): 233-246.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09.02.004
    摘要2599)      PDF(pc) (11224KB)(11014)    收藏
    对位于北京市西北侧的东北旺-小汤山断裂是否存在、走向与活动性的认识长期以来一直存在较大差异。通过新近开展的北京城市活断层探测工作中的物探数据与钻孔联合剖面分析,认为东北旺-小汤山断裂是存在的,为一条隐伏断裂,长约40km,走向NNE,倾向SE。以南口-孙河断裂为界,该断裂东北段称之为小汤山断裂,西南段称之为东北旺断裂。小汤山断裂的最新活动时代为早更新世或中更新世早期,中更新世中期以来不活动。东北旺断裂的最新活动时代为中更新世末期,晚更新世以来不活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8)
    6. 再议走滑断裂与地震孕育和发生条件
    邓起东, 朱艾斓, 高翔
    地震地质    2014, 36 (3): 562-573.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4.03.002
    摘要769)      PDF(pc) (5689KB)(10680)    收藏

    走滑断裂是与大地震关系最紧密的活动断裂带。研究走滑断裂带上大地震是如何孕育和发生的是地震学家们极为关心的问题。构造地质学研究表明,走滑断裂是一个复杂的构造系统,反映了在剪切作用下产生的各类变形组合。文中立足于国内外不同走滑断裂带实例,对连续或不连续走滑断裂的几何学、运动学和演化过程进行了研究和总结;分析了走滑断裂的枢纽作用,发现枢纽轴部强烈挤压,形成闭锁,应力在此集中,应变在此局部化,地震在此成核和孕育。当闭锁的枢纽轴被突破时,沿走滑断裂发生失稳错动,产生突发性大位移,伴随大地震发生。而在不连续走滑断裂不同性质的阶区,则遵循其相应的应力场和破裂机制孕育和发生相应规模和类型的地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2)
    7. 1631年湖南省常德地震的再考证
    董瑞树, 周庆, 陈晓利, 杜龙, 于红梅
    地震地质    2009, 31 (1): 162-173.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09.01.015
    摘要2675)      PDF(pc) (2305KB)(10534)    收藏
    1631年(明崇祯4年)在常德附近发生了一次破坏性地震,前人对该地震作过探讨研究,曾给出了4个等震线图和震中定位。文中在重新查阅历史记载资料的基础上,重新绘制了该地震的等震线,其极震区的烈度为Ⅸ度,相对应的震级为63/4级。以该地震内圈等震线的几何中心为震中,根据梅世蓉-萨瓦连斯基有关震中烈度、震级和震源深度之间的统计关系,以及谢毓寿的统计结果,得到的震源深度为15~18km。最后文中还讨论了历史资料考证、判别的问题和不同地基条件的影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阿尔金断裂带东段第四纪以来的水系位错与滑动速率
    向宏发, 虢顺民, 张晚霞, 张秉良
    地震地质    2000, 22 (2): 129-138.  
    摘要1447)      PDF(pc) (3885KB)(10039)    收藏
    从阿克塞西红崖子向东经肃北至红柳峡口长约150km的范围内,通过沟、脊位错的分级与相关阶地年龄测试分析,将第四纪以来的水系位错量分为8级,并分别给出其形成年龄,得到各时段的断裂滑动速率介于4.7~6.7mm/a,平均值6.0mm/a,局部段落某个时段内最高滑动速率值7.7mm/a。位错量与滑动速率的空间分布有中间大、两头小的特点,这可能表明破裂从中间向两端发展的过程;在时间上,上新世以来的滑动速率比其它各个时段都大,这可能与青藏地块在距今5Ma以来的快速隆升及大规模挤出运动相关。资料表明,断裂破裂有从主体断裂某一段落扩展到邻近地带,最后又回到主体断裂其它段落的时空演化过程。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51)
    9. 塔尔湾断裂活动时代厘定及地貌陡坎成因分析
    陈涛, 刘玉刚, 闵伟, 周本刚
    地震地质    2012, (3): 401-414.  
    摘要1110)      PDF(pc) (10615KB)(9591)    收藏
    阿尔金断裂东段北侧发育了多条NW向断裂,塔尔湾断裂是其中规模最大的塔尔湾-登登山-池家刺窝断裂的西段。该断裂总体走向NW,长约10km,在卫星影像上为一笔直的线性陡坎,地貌上为高几十cm至5m的地形陡坎。陡坎倾向NE,组成陡坎的地层主要有早更新世砾岩和全新世风积砂土等。通过地形剖面测量得到,由全新世风积砂组成的地貌陡坎高5m左右,由早更新世砾岩组成的地貌陡坎高1m左右。垂直地貌陡坎开挖的探槽揭示出,塔尔湾断裂为SW倾的逆断层,表现为新近纪泥岩逆冲于早更新世砾岩之上,断距为0.5m左右。全新世风积砂及晚更新世戈壁砾石层覆盖于断层之上,没有被错断。断裂上盘为新近纪泥岩,富含地下水,因此植被较发育; 由于植被的保护及固砂作用,风积砂不断堆积并保存下来,风积沙层逐渐增高。下盘除地表有几十cm厚的戈壁砾石层外,下部均为胶结坚硬的早更新世砾岩,不含地下水,植被不发育。全新世风积砂土只发育在塔尔湾断裂上盘,下盘没有全新世地层发育; 早更新世砾岩上的地貌陡坎高度远远小于全新世风积砂土上地貌陡坎的高度。这些都表明由全新世风积砂组成的地貌陡坎不是断裂活动形成的,而是外动力作用造成的。因此,塔尔湾断裂是一条早中更新世逆断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3)
    10. 芦山地震、汶川地震与龙门山地区水汽异常
    邓志辉, 陈梅花, 杨竹转, 严兴, 邓远立
    地震地质    2014, 36 (3): 658-666.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4.03.009
    摘要851)      PDF(pc) (2906KB)(8575)    收藏

    对龙门山地区水汽动态的分析研究表明,在2013年芦山MS 7.0地震和2008年汶川MS 8.0地震前,龙门山地区大气相对湿度异常频次都出现了先逐年下降,然后快速回升的过程;下降时间较长,10a以上,上升时间较短,1~2a;震中位于异常频次相对下降和上升幅度都是最大的中心或邻近区域。在地震孕育中期阶段发生水汽异常趋势变化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岩层裂隙的张合、地下流体的运动和地热能的变化,影响地面温度和潜热交换的速度所致。在地震孕育的中长期阶段(10a~几a),地壳岩石受压缩变形,孔隙、裂隙不断闭合或减少,由地下释放的热水、热汽减少,潜热交换速度也随之降低,相对湿度异常频次表现为逐年下降的趋势。在地震孕育的中短期阶段,地壳岩石变形进一步加大,可能导致微破裂不断扩展,由地下释放的热水、热汽由减少转为增加,潜热交换速度由降低转为迅速增加,相对湿度异常频度也表现出由逐年下降转为突发的快速上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汉中盆地周缘断裂活动性及晚第四纪构造特征
    王明明, 周本刚, 杨晓平, 李姜一
    地震地质    2013, 35 (4): 778-792.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3.04.008
    摘要932)      PDF(pc) (11243KB)(7415)    收藏
    汉中盆地周缘断裂包括汉中盆地北缘断裂、汉中盆地南缘断裂、青川断裂北段、茶坝-林庵寺断裂北段及梁山南缘断裂5支主要的断裂,通过对这几条断裂几何展布、运动性质及活动时代的野外调查,结合前人相关研究结果,揭示出汉中盆地周缘断裂晚第四纪活动性具有明显的东西差异,汉中盆地的控盆断裂,即汉中盆地北缘、南缘断裂的活动性较弱,为中更新世—晚更新世早期活动断裂,而盆地西侧的3条断裂均为晚更新世晚期活动断裂。该盆地晚第四纪以来活动性的西强东弱还表现在其第四纪沉积物厚度及小震分布的东西差异方面。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
    12. 第四纪松散沉积物中隐性活断层的显微构造特征
    晁洪太, 邓起东, 李家灵, 王志才, 满洪敏
    地震地质    2000, 22 (2): 147-154.  
    摘要1520)      PDF(pc) (2319KB)(7255)    收藏
    第四纪松散沉积物中普遍存在断层的隐性现象,包括断层的隐形和尖灭,给古地震研究带来了复杂性和多解性。选择了一些典型古地震剖面,对涉及到断层隐形或尖灭的部位,进行了定向原状样品采集,通过室内样品固结,显微薄片制作和显微构造现象观察,从显微域里找到了鉴定隐形断层的许多标志,并对断层尖灭机制进行了研究。认为通过显微构造分析,排除或肯定隐形断层的存在,或者追踪断层尖灭的层位,结合宏观剖面研究和年代测定,可以使古地震时代和期次判定更准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郯庐断裂带重岗山—王迁段晚更新世以来的活动习性
    沈小七, 姚大全, 郑海刚, 杨源源, 翟洪涛, 郑颖平, 王俊, 赵鹏, 肖伟鹏
    地震地质    2015, 37 (1): 139-148.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5.11
    摘要469)      PDF(pc) (9189KB)(6422)    收藏

    活动断裂最新错动与地震事件的关系是重要的基础研究课题。文中选定郯庐断裂带泗洪县重岗山—王迁段, 开挖大型探槽, 识别编录晚第四纪以来变形和史前地震事件, 分析其活动期次和特性。结果表明, 郯庐断裂带重岗山—王迁段晚第四纪以来曾发生强烈的挤压逆冲活动, 在重岗山表现为晚白垩世砖红色砂岩向西高角度逆冲于晚更新世黄褐色黏土之上, 在王迁则表现为黄白色上新世砂岩向西逆覆于晚第四纪沉积之上, 且存在部分张裂现象。通过14C测年分析, 得到重岗山—王迁段的2次古地震事件, 其年代依次为(11 755±45)~(10 525±45)a BP与(10 135±50)a BP。郯庐断裂带重岗山—王迁段晚更新世以来逆冲活动强烈, 而且一直持续到全新世初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工程地震中的场地分类方法及适用性评述
    彭艳菊, 吕悦军, 黄雅虹, 施春花, 唐荣余
    地震地质    2009, 31 (2): 349-362.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09.02.016
    摘要2178)      PDF(pc) (434KB)(6409)    收藏
    文中对工程地震中常用的场地类别划分方法分两类进行了对比分析。一类为结构抗震设计规范中用于确定场地影响的标准化方法,主要介绍了中国、美国、欧洲及日本抗震规范中的场地类别划分方法、分类指标,对比分析了各指标(如剪切波速、覆盖层厚度等)存在的问题,并对中国新一代抗震规范中场地条件的划分提出了建议。另一类为地震危险性预测中确定场地影响的区域性的场地类别划分方法,主要介绍了目前研究较多的基于地质、地形、地貌等特征,并与抗震规范中的场地分类指标(一般剪切波速居多)建立对应关系进行区域性场地类别划分的宏观方法,同时还介绍了利用强震记录反应谱进行场地分类的方法。最后讨论了各自的优势、局限性以及适用范围。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74)
    15. 钻探揭示的黄河断裂北段活动性和滑动速率
    雷启云, 柴炽章, 郑文俊, 杜鹏, 谢晓峰, 王银, 崔瑾, 孟广魁
    地震地质    2014, 36 (2): 464-477.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4.02.015
    摘要509)      PDF(pc) (5772KB)(6207)    收藏
    黄河断裂是银川盆地内展布最长、切割最深的一条深大断裂,也是银川盆地的东边界。由于其北段呈隐伏状,因此,该段的活动性和滑动速率长期未知,影响了对盆地演化和地震危险性的认识。文中选择具有石油地震勘探基础的陶乐镇为研究场点,以人工浅层地震勘探结果为依据,在黄河断裂北段布设了一排钻孔联合剖面,并对标志层进行年代测试,获得了断裂的活动时代和滑动速率。结果表明,黄河断裂北段在晚更新世末期或全新世有过活动,在(28.16±0.12)ka BP 以来的累积位移为0.96m,晚第四纪以来的平均滑动速率为0.04mm/a,该值明显低于南段灵武断层(0.24mm/a);尽管向下切割了莫霍面,黄河断裂晚第四纪活动强度和发震能力均要低于切割相对浅的贺兰山东麓断裂;黄河断裂可能在新生代之前已经强烈活动并深切莫霍面,新生代以来,银川盆地的构造活动迁移分解到以贺兰山东麓断裂为主的多条断裂之上,地壳双层伸展模型可解释银川盆地现今深浅部构造活动间的联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8)
    16. 青藏高原块体运动模型与地震活动主体地区讨论:鲁甸和景谷地震的启示
    徐锡伟, 程佳, 许冲, 李西, 于贵华, 陈桂华, 谭锡斌, 吴熙彦
    地震地质    2014, 36 (4): 1116-1134.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4.04.015
    摘要1141)      PDF(pc) (11867KB)(5287)    收藏

    利用现有的活动断层资料和GPS监测数据等, 按照活动块体的基本定义, 假定块体的运动近似于刚性块体模型, 对青藏高原的活动块体进行了一、二级划分, 给出了具有运动学属性的块体运动学模型, 通过对10多年来青藏高原系列地震, 包括2014年鲁甸和景谷地震与块体运动之间关系的分析, 讨论了未来地表破裂型地震活动的主体地区, 指出巴颜喀拉和羌塘等块体的主控边界断裂是青藏高原最新1期地震活动的2个主体地区, 鲜水河断裂东南段、安宁河断裂、大凉山断裂、小江断裂南段和红河断裂中南段, 以及东昆仑断裂玛沁—玛曲段是最新活跃期内可能再次发生7级左右地表破裂型地震的地点;对地表破裂型地震的异常监测应关注块体边界不同构造部位的应变状态差异及其相关物理量的变化特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城市活断层高分辨率地震勘探震源对比试验研究
    潘纪顺, 刘保金, 朱金芳, 张先康, 方盛明, 王夫运, 段永红, 徐朝繁
    地震地质    2002, 24 (4): 533-541.  
    摘要2336)      PDF(pc) (5549KB)(5137)    收藏
    国内外大量地震震例研究表明,巨大的城市地震灾害主要是由隐伏于城市之下的活动断裂上发生的地震造成的,因此,探测城市活断层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高分辨率地震勘探是目前探测城市活断层较为有效的地球物理方法,它包括激发技术、接收技术、观测系统、地震数据处理与解释技术等.而震源是地震勘探的首要问题,城市特定的人文环境和城市活断层的特点对高分辨率地震勘探的震源提出了特殊的要求,较小的断距决定了要有较宽的震源谱,城市较严重的干扰决定了震源要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通过在福州市跨八一水库断裂进行的可控震源、真空加速落锤、锤击震源、枪震源以及炸药震源的试验研究,利用频谱分析技术,得到了各种震源谱的特性,并给出了可控震源、真空加速落锤和锤击震源叠加时间剖面对比,探讨了各种震源在城市活断层探测中的有效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80)
    18. 紫坪铺水库与汶川地震关系的讨论
    马文涛, 徐长朋, 张新东, 徐锡伟, 李海鸥, 苑京立
    地震地质    2011, 33 (1): 175-190.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1.01.017
    摘要3325)      PDF(pc) (1444KB)(4713)    收藏

    利用紫坪铺水库专用地震台站和加密地震台站资料,使用双差法完成了震前930次地震、汶川8级主震和5, 789次余震的重新定位,探讨了紫坪铺水库与汶川地震之间的关系,获得了有利于证明它们之间密切关联的事实: 1)紫坪铺水库2005年蓄水之后出现了水磨、深溪沟和都江堰震群,地震应变能释放增加了200%,与库水位变化密切相关,在汶川地震前呈现出加速释放的现象; 2)野外调查表明存在1条贯穿紫坪铺水库库区、走向NE的同震地表破裂带,与中滩铺断层位置一致; 3)余震分布以中滩铺断层为界,西北上盘多,东南下盘少; 4)利用P波初始到时重新确定出的汶川主震发震时刻为27分59.5秒,初始破裂深度在6~9km左右,直接位于水磨震群之下; 5)汶川主震与发生在2008年4月5日水磨震群中的1次小震的各个台站到时差相同。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62)
    19. 龙门山断裂带北段第四纪活动的地质地貌证据
    杨晓平, 冯希杰, 戈天勇, 宋方敏, 师亚芹, 刘玉法
    地震地质    2008, 30 (3): 644-657.  
    摘要2388)      PDF(pc) (2007KB)(4470)    收藏

    以龙门山断裂带北段中的青川断裂、茶坝-林庵寺断裂沿线的地质地貌为研究对象,在青川断裂沿线的土关铺、大安,茶坝-林庵寺断裂上的薛家沟、胡家坝等地,对断裂附近的河流地貌进行了详细的构造地貌制图。龙门山断裂带北段所在地区的河流一般发育5级阶地,T1阶地拔河高度3~5m,为全新世堆积阶地。T2阶地拔河高度10m左右,为晚更新世基座阶地。T3阶地拔河高度一般为30~35m,为晚更新世早期形成的基座阶地。T4阶地拔河高度60~70m,残留的阶地砾石层中花岗岩、砂岩砾石已经被强风化,只保留砾石的形态。T5阶地拔河高度为90m左右,阶地堆积物被剥蚀殆尽。青川断裂、茶坝-林庵寺断裂在河流的T4和T5阶地上形成宽30~180m的断层槽地,深度达8~20m,T4阶地砾石层底面落差达10~15m。T3阶地上不发育断层槽地,或断层两盘的T3阶地拔河高度一致,一些地段断层被T3阶地砾石层覆盖。因此认为,这两条断裂在T3阶地形成之前,T4阶地形成之后有过强烈的活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49)
    20. 4 ·20芦山7.0级地震预测思路及过程回顾
    苏琴, 杨永林, 郑兵, 王双洪, 李菲菲, 刘冠中
    地震地质    2014, 36 (4): 1077-1093.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4.04.012
    摘要1012)      PDF(pc) (13890KB)(4470)    收藏

    2013年 "4.20"芦山7.0级地震前, 四川跨断层形变资料在紧邻发震断裂的鲜水河、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上出现了偏离正常背景的长、中、短期异常, 长期异常以断层张性活动为主, 中短期以趋势转折为主, 短期则以鲜水河中北段压性活动为主, 且据此做出了较准确的短期预测.文中将对该次地震的预测思路及过程进行回顾, 展示长、中、短期预测依据及过程, 为未来强震的短期预测总结经验.分析结果认为:1)跨断层短水准、短基线的突变加速异常对强震发生的时间有着较好的短期预测意义;2)综合利用跨断层前兆异常出现的时序特征、流动重力高梯度带及差异性变化进行分析, 提取其异常交会部位, 对强震的发生地点有着较好的预测效果;3)跨断层形变异常持续时间的统计对于强震发生的震级有一定的指示意义;从断层活动特性来看, "4.20"芦山地震前, 巴颜喀拉块体向SE的运动速率可能大于川滇块体东边界, 导致龙门山北段、鲜水河中北段、则木河断裂带断层挤压推拉活动加剧, 龙门山南段、安宁河北段 "闭锁", 各个断层活动方式产生明显差异, 但又相互牵制、相互调整, 并在运动形式上相互转换, 从而使高原与盆地过渡地带的脆性岩层产生破裂, 发生强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1. 阿拉善地块南部雅布赖山前断裂的运动学特征及意义初探
    俞晶星, 郑文俊, 雷启云, 邵延秀, 葛伟鹏, 马严, 李又娟
    地震地质    2013, 35 (4): 731-744.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3.04.004
    摘要1145)      PDF(pc) (11842KB)(4347)    收藏

    雅布赖山前断裂位于阿拉善块体中部的雅布赖山东南侧,断裂全长约120km,整体走向为N60°E,倾向SE,正断性质,局部发现左旋走滑特征。通过卫星影像解译及野外地质填图,并结合断裂几何结构与断错地貌特征将断裂分为3段:雅布赖盐厂段(西南段)、阿贵庙段(中段)、海布勒格段(东北段)。其中,雅布赖盐厂段长约35km,新活动特征明显,最新一次事件陡坎高度约 1m,保存了新鲜的自由面,表明最后一次事件离逝时间较短。阿贵庙段长约31km,断裂整体沿基岩山前分布,几何结构单一,部分地段距山前1~2km处发现分支断裂。海布勒格段长约15km,断错多级地貌面,局部发现最新地表破裂,但不连续,其陡坎高0.5~1.5m。雅布赖山前断裂以正断性质为主,它的形成主要是受到NW-SE方向的区域拉张作用,局部的左旋特征可能是由于受到青藏高原往NE向扩展的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4)
    22. 龙陵-瑞丽断裂带附近的构造地貌与断裂活动性
    贺根文, 付碧宏, 刘鸣, 杨顺虎, 时丕龙, 刘锋
    地震地质    2014, 36 (2): 434-448.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4.02.013
    摘要556)      PDF(pc) (10220KB)(4244)    收藏
    利用ALOS全色、ASTER多光谱遥感影像和SRTM数字高程模型数据解译,并结合野外地质调查和实时差分GPS测量,对龙陵-瑞丽断裂带晚第四纪活动的构造地貌和地质特征进行了研究。综合遥感解译、构造地貌和地震地质调查的结果认为,龙陵-瑞丽断裂带是一条以左旋走滑作用为主的断裂,在晚第四纪具有一定的活动性;并确定了龙陵-瑞丽断裂带各活动段落的空间分布情况。选取朱家寨一带开展了探槽挖掘工作。探槽很好地揭露了基岩中发育的新鲜断层面和晚第四纪冲洪积层,但是未发现断层错动晚第四纪沉积物的迹象。采集了冲洪积层底部的植物化石进行了14C测年,结果为(1150±30)a BP。据此推测,从距今1150年以来,龙陵-瑞丽断裂带活动断层在北段未再发生过破坏性古地震事件。综合分析1976年龙陵地震的发震特点,认为1976年发生在龙陵的大地震未发生在龙陵-瑞丽断裂带上,其震源机制解和余震分布特征表明地震活动与NNW向展布的新生断裂带活动有关,这很有可能造成了NE向龙陵-瑞丽断裂带晚第四纪构造活动性减弱。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5)
    23. 玉树地震滑坡分布调查及其特征与形成机制
    许冲, 徐锡伟, 于贵华
    地震地质    2012, 34 (1): 47-62.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2.01.006
    摘要2733)      PDF(pc) (2059KB)(4153)    收藏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县发生了MS 7.1地震。文中基于现场考察与遥感影像目视解译的方法,对玉树地震滑坡进行分析,并制作了玉树地震滑坡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该地震触发了约2 036处滑坡灾害,总面积约1.194km2;地震滑坡分布受主地表破裂控制作用强烈;滑坡类型多样,但以崩塌型滑坡为主;滑坡有5种成因机制:人工开挖坡脚型、地表水入渗致坡体震动滑动型、断裂错断震动型、震动型、后期冰雪融化或降雨入渗型;除地震主地表破裂外,还有许多坡体裂缝,主要分布在主地表破裂带SE端的SW盘,该部位在地震中受到了强烈的挤压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4. 2013年甘肃岷县漳县6.6级地震触发滑坡及其构造分析
    许冲, 徐锡伟, 郑文俊, 闵伟, 任治坤, 李志强
    地震地质    2013, 35 (3): 616-626.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3.03.015
    摘要1032)      PDF(pc) (7043KB)(3769)    收藏

    2013年7月22日,甘肃省岷县漳县交界发生了MS 6.6地震。地震触发了大量的、类型各种各样的滑坡。滑坡类型以黄土崖崩、滑、倾为主,还有一些深层连贯型土质滑坡、大型土质流滑、斜坡裂缝等类型。地震滑坡主要分布在一个与临潭-宕昌断裂平行的长条形区域内。该长条形区域面积约为250km2,长度约40km,最大宽度约8km。对应不同构造段落的区域内滑坡发育程度不同,反映了不同段落发震构造的特征差异。滑坡的主体分布范围与震中位置表明了构造破裂是从SEE向NWW方向发展的。最后,分析了该滑坡主体分布区中心线与临潭-宕昌断裂在空间地理位置上相差10km的2种可能的原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40)
    25. 大地电磁阻抗张量不变量及其Mohr圆分析
    晋光文, 孙洁, 江钊
    地震地质    1995, 17 (4): 439-445.  
    摘要1780)      PDF(pc) (829KB)(3430)    收藏
    论述了Mohr圆及其在大地电磁阻抗张量分析中的应用。并指出,大地电磁阻抗张量不变量由于提供信息的多样性和稳定性,在应用中具有独特的优点,而Mohr圆又将各种大地电磁阻抗张量不变量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使其成为分析研究大地电磁阻抗张量性质的重要图示工具,能直观、清晰、简便地给出构造维数、二维偏离度、各向异性等重要信息,可用来研究测区电性结构沿纵向和横向的变化特征。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8)
    26. 南天山地区巴楚-伽师地震(MS6.8)发震构造初步研究
    徐锡伟, 张先康, 冉勇康, 崔效锋, 马文涛, 沈军, 杨晓平, 韩竹军, 宋方敏, 张兰凤
    地震地质    2006, 28 (2): 161-178.  
    摘要2401)      PDF(pc) (5675KB)(3423)    收藏
    新生代期间强烈而持久的再生造山作用,在天山地区形成了大量近EW向逆断裂-褶皱带,引起地壳强烈缩短,穿插有NW向“类转换断层”,显示出天山地区近NS向不均匀的构造挤压作用;区域上地震构造主要为近EW向逆断裂-褶皱带或盲逆断层,其次为NW向“类转换断层”。巴楚-伽师地震区位于南天山柯坪塔格推覆构造系以南,NE向跨越极震区、长约50km的深地震反射探测表明,1997年伽师强震群的发震构造推测为NW向隐伏“类转换断层”,2003年巴楚-伽师地震(MS6.8)的发震构造为柯坪塔格推覆构造系南缘尚未出露地表的近EW向盲逆断层系。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7. 汶川MS8.0地震地表破裂带及其发震构造
    徐锡伟, 闻学泽, 叶建青, 马保起, 陈杰, 周荣军, 何宏林, 田勤俭, 何玉林, 王志才, 孙昭民, 冯希杰, 于贵华, 陈立春, 陈桂华, 于慎鄂, 冉勇康, 李细光, 李陈侠, 安艳芬
    地震地质    2008, 30 (3): 597-629.  
    摘要3972)      PDF(pc) (49676KB)(3422)    收藏
    震后应急野外考察表明,2008年5月12日汶川MS8.0地震在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推覆构造带上同时使北川-映秀断裂和灌县-江油断裂两条倾向NW的叠瓦状逆断层发生地表破裂。其中,沿北川-映秀断裂展布的地表破裂带长约240km,以兼有右旋走滑分量的逆断层型破裂为主,最大垂直位移6.2m,最大右旋走滑位移4.9m;沿灌县-江油断裂连续展布的地表破裂带长约72km,最长可达90km,为典型的纯逆断层型地表破裂,最大垂直位移3.5m;另外,在上述两条地表破裂带西部还发育着1条NW向带有逆冲垂直分量、左旋走滑性质的小鱼洞地表破裂带,长约6km。这一地表破裂样式是近期发生的特大地震中结构最复杂的一次逆断层型地表破裂,地表破裂的长度也最长。利用已有的石油地震剖面,结合余震分布和地表破裂带特征等资料构建的三维发震构造模型表明,龙门山推覆构造带现今和第四纪时期以地壳缩短为主,斜滑逆冲型地震表明青藏高原中东部的水平运动在华南地块与巴颜喀拉地块之间的龙门山推覆构造带上转化为地壳的缩短和隆升。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8. 四川龙泉山断裂带变形特征及其活动性初步研究
    王伟涛, 贾东, 李传友, 郑文俊, 魏占玉
    地震地质    2008, 30 (4): 968-979.  
    摘要2522)      PDF(pc) (9346KB)(3300)    收藏
    文中通过野外调查和地震反射剖面研究,获取了龙泉山断裂带的变形特征。龙泉山断裂带主逆冲断层位于龙泉山背斜的西翼,具有明显的分段性特征,北段与南段断层面倾向NW,断续分布;中段断层面倾向SE,形成典型的断层传播褶皱,并且断层已经沿背斜前翼膝折带的轴突破,形成贯通的突破断层。因此,中段构成了龙泉山断裂的主体。地貌对断裂活动性的响应表明龙泉山断裂早更新世—晚更新世有过一定的活动,晚更新世以来活动速率较低,且活动性具有从南向北逐渐减弱的趋势。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26)
    29. 龙门山及其邻区的构造和地震活动及动力学
    邓起东, 陈社发, 赵小麟
    地震地质    1994, 16 (4): 389-403.  
    摘要1866)      PDF(pc) (2637KB)(3202)    收藏
    论述了龙门山推覆构造带、岷山隆起、成都平原和龙泉山地区的构造和地震活动,讨论了构造活动特点和演化历史,并分析了它们的形成机制和动力学问题。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651)
    30. 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库赛湖地震(MS8.1)地表破裂带的基本特征
    徐锡伟, 陈文彬, 于贵华, 马文涛, 戴华光, 张志坚, 陈永明, 何文贵, 王赞军, 党光明
    地震地质    2002, 24 (1): 1-13.  
    摘要1869)      PDF(pc) (24634KB)(3111)    收藏
    震后野外考察表明,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库赛湖地震(MS8.1)发生在青藏高原北部东昆仑断裂带库赛湖段上,发震断层具有高速率左旋滑动的基本特征,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的平均滑动速率达(14.8±2.4)mm/a;地震地表破裂带沿库赛湖段西起布喀达板峰东缘(91°08′E),向东经库赛湖北缘、青藏公路2894里程碑、玉珠峰南麓,东止于青藏公路东70km附近(94°48′E),地震地表破裂带沿N70°~90°W走向线状展布,全长约350km,由一系列走向N45°~50°E拉开状张裂缝、走向N60°~75°E张剪切裂缝、走向N80°W剪切裂缝以及隆起鼓包或开裂陷坑等斜列状组合而成,显示出纯剪切走滑的破裂特征,最大左旋水平位移6m;宏观震中位于昆仑山口西80~90km附近的库赛湖东北角山麓地带,地震地表破裂带宽度300m,在库赛湖北岸至山麓地带的地震地表破裂带和由地震动或重力效应引起的次生破裂带总宽度可达2km.库赛湖地震地表破裂的左旋走滑特征表明,青藏高原物质确实存在着向东的滑移或流动,东昆仑断裂带东部与库赛湖段斜列的东大滩-西大滩段极有可能是未来发生大地震的危险地段.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1. 汶川MS 8.0地震的地下流体与宏观异常及地震预测问题的思考
    车用太, 刘成龙, 鱼金子, 官致君, 李军
    地震地质    2008, 30 (4): 828-838.  
    摘要2667)      PDF(pc) (6373KB)(3086)    收藏
    在汶川MS 8.0地震地下流体异常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宏观前兆异常的现场调查基础上,认真分析目前地震预测的困难与能力之后,认为汶川MS 8.0地震的预测失败并不意味着地震不能预测;认为汶川MS 8.0地震前前兆异常的数量偏少,但仍有一定规模的地下流体异常与明显的宏观临震异常;还认为震前作出预测可能困难,但震前有所觉察应是可能的。为提高中国地震预测能力,提出了要改革目前的"监测、预测、研究三分离"的管理机制和"专业与地方两条线"的管理体制,要改变地震日常分析预报中"电脑代替人脑"的工作现状和过早地"程式化与规范化"的工作模式,要提倡创新性的科学探索,要重视前兆异常的震前调查与落实,要重视宏观异常的监测与研究等的工作建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2. 汶川8.0级地震序列重新定位及其发震构造初探
    吕坚, 苏金蓉, 靳玉科, 龙锋, 杨雅琼, 张致伟, 汤兰荣, 李超
    地震地质    2008, 30 (4): 917-925.  
    摘要2452)      PDF(pc) (4632KB)(3042)    收藏
    采用双差定位方法对汶川8.0级地震及其2216次余震进行了重新定位,得到2,061次地震的震源位置,定位结果在水平向和垂直向的估算误差大致为1~2km和2~3km。8.0级主震的震中位置大致为北纬31.00°,东经103.38°,震源深度13km左右,发震构造为龙门山中央断裂。余震震中沿走向分布的总长度为330km左右,震源深度优势分布在3~20km,表现出明显的分段活动特征。南段以龙门山中央断裂活动为主,后山断裂和前山断裂也有地震发生,这3条断裂自西向东倾角似乎逐渐变缓,形成叠瓦状的破裂分布。北段龙门山中央断裂、平武-青川断裂等多条断裂参与了发震过程,地震破裂既有逆冲推覆,也有右旋走滑方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3. 活动构造研究——历史、进展与建议
    邓起东, 闻学泽
    地震地质    2008, 30 (1): 1-30.  
    摘要1539)      PDF(pc) (759KB)(2949)    收藏
    文中综述了国内外活动构造研究的历史与进展。在简要介绍国际以及中国早期活动构造研究历史的基础上,重点回顾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活动构造及其定量研究的历史与发展,阐述了中国在活动构造基础调查研究、应用研究以及区域活动构造及其运动学、动力学理论研究等方面的主要工作与认识;进一步介绍了在活动构造定量参数测定方面的研究工作,以及基于这些定量参数进行的活动断裂潜在地震危险性与危害性评价工作与进展。最后,结合中国活动构造研究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今后宜重点加强工作的若干建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4. 西南天山东柯坪推覆系古地震初步研究
    李安, 冉勇康, 徐良鑫, 刘华国, 李彦宝
    地震地质    2011, 33 (4): 752-764.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1.04.002
    摘要3180)      PDF(pc) (1033KB)(2939)    收藏

    西南天山柯坪推覆系发育多排逆断裂-褶皱带,各排逆断裂-褶皱带的变形速率并不一致,古地震发生规律也可能具有不同特点。自汶川地震造成龙门山中央和前山两条断裂同时活动之后,对于如何判断多条逆断裂级联破裂的逆断裂古地震事件,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文中通过对东柯坪塔格和萨尔干塔格两排逆断裂-褶皱带山前多期地貌面(冲洪积扇面)上发育的不同高度的断层陡坎进行测量和探槽古地震事件分析,通过10Be暴露年龄获得各级地貌面形成时间,利用相邻两级记录了不同次数古地震的地貌面年龄对各次古地震事件的上下限时间进行限制,得到了两排逆断裂-褶皱带山前不同的古地震复发周期、单次古地震垂直位错量和各自的古地震事件发生时间范围。结果表明距今20ka以来,东柯坪塔格山前古地震平均复发周期为(6.7±0.84)ka,单次事件垂直位错1m左右; 萨尔干塔格山前古地震平均复发周期为(5.4±0.50)ka,单次事件的垂直位错0.8~1.2m,古地震活动强度基本一致,萨尔干塔格的周期略短。根据这些结果对是否发生级联破裂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探槽揭露出的第2次和第3次古地震事件发生时间范围重合,存在发生级联破裂的可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33)
    35. 利用远震接收函数反演陕西地震台站下方的地壳厚度
    刘春, 崇加军, 倪四道, 李少睿
    地震地质    2009, 31 (2): 313-320.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09.02.012
    摘要2720)      PDF(pc) (1909KB)(2935)    收藏
    文中利用陕西数字地震遥测台网14个遥测子台记录的远震波形资料,用频率域反褶积方法提取接收函数,由H-Kappa叠加方法反演得到各台站下方的地壳厚度和泊松比。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地震构造文献,对陕西地区的地壳特征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陕西地震活动与地壳结构、地质构造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陕西地区的地壳总体趋势是东薄西厚,陕西南部和北部地区地壳较厚(≥40km),位于陕西中部的渭河盆地地壳较薄(34~40km);14个台站中,渭河盆地东部与山西交界的华阴台下方地壳厚度最薄(34km),而盆地西北端的陇县台位于六盘山余脉上,地壳厚度最厚(48km)。2)陕西地区泊松比值总体变化不大(0.24~0.29),可能表明这一地区的岩石组成以中度组分为主;以渭河盆地为界,向北靠近地台一侧泊松比值相对较高,向南靠近秦岭山脉一侧则比值相对较低。3)地震活动与地质构造之间存在内在的联系。渭河盆地处于几个构造体系的复合部位,属于强地震的多发区;陕西南部地区的地震活动相对较弱,主要发生在汉中盆地和安康盆地,受陕南几条主要断裂控制;陕西北部地区地质构造相对稳定,地震活动最弱。泊松比反映了地球内部的物质构成,分析认为其与地震活动存在一定的关系,即泊松比较高区域的地震活动性要高于较低的区域。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1)
    36. 汶川MS8.0地震的地质科学考察数据库简介
    李陈侠, 安艳芬, 于贵华, 徐锡伟, 陈桂华, 王世元, 宫会玲, 杨虎, 郭婷婷, 张兰凤
    地震地质    2008, 30 (3): 804-810.  
    摘要2915)      PDF(pc) (918KB)(2919)    收藏
    汶川MS8.0地震科学考察数据库存储了大量的野外调查数据,主要包括野外地质观测点、地表破裂带、震区第四纪断层的展布及其活动性地质观测点、古地震探槽、断错地貌测量等数据,以及搜集来的地层数据、汶川地震及其余震、重新定位余震、历史强震等数据。文中利用ArcGis将这些野外数据进行了录入、编辑、分析和制图输出,初步构建了一个包含基础地震地质信息的汶川地震科学考察数据库,实现了数据的空间位置和属性特征的综合管理,可根据需要对相关专题的数据进行查询、分析和处理,并绘制了汶川地震构造图及地表破裂分布图,为灾后重建避让带的确定提供了依据,为进一步构建汶川地震地理信息系统奠定了数据基础。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7. 汶川MS 8.0地震断层与地震灾害初步分析
    赵伯明, 徐锡伟
    地震地质    2008, 30 (4): 839-854.  
    摘要3054)      PDF(pc) (11489KB)(2906)    收藏
    对于特大地震近断层地震场的空间分布的复杂性学术界一直很关注,由于样本地震数量和资料的不足,至今还没有非常清晰的结论。通过参加汶川MS 8.0地震的应急科学考察,对震中区和高烈度区断层破裂带附近的地震灾害情况进行了现场调查。文中以典型事例为主线介绍了现场考察的结果,结合既往的研究成果和汶川地震的震源特性,分析讨论了地表破裂带、地震动以及建筑物震害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地震断层发生强变形和地表破裂对建筑物的损害现象非常明显,对具有大震级发震危险的断裂带,今后应该考虑进行一定宽度的破裂避让或采取针对性的必要措施。2)初步探讨了紧邻断裂带的建筑物没有倒塌的可能机理,第一,出现地表破裂的大部分区域为基岩或坚硬的场地,场地条件相对较好;第二,存在导致地表破裂的浅部有效应力降和破裂速率相对较低,导致了1s附近的地震动相对低下的可能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8. 中国及邻区震源机制解的分区特征
    崔效锋, 谢富仁, 赵建涛
    地震地质    2005, 27 (2): 298-307.  
    摘要1894)      PDF(pc) (2880KB)(2887)    收藏
    利用《中国大陆地壳应力环境基础数据库》收录的中国及邻区2660个地震震源机制解资料(数据截止到2003年底),在分析中国及邻区震源机制解及其分布特征的基础上,重点分析探讨了中国境内6级以上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的分区特征:东北-华北应力区震源机制解水平最大主应力的优势分布方位为近EW向和NEE向,震源机制解类型相对较为单一,以走滑型为主。华南应力区水平最大主应力的优势分布方位为NW-SE向,震源机制解类型主要是逆断型和走滑型。新疆应力区水平最大主应力的优势分布方位为近SN向,类型也主要是逆断型和走滑型。在青藏高原南部应力区,震源机制解水平最大主应力方位的分布相对比较集中,优势方位为近SN向,类型基本上只有走滑型和正断型2类。而在青藏高原北部及北东边缘应力区,水平最大主应力方位变化较大,震源机制解类型以走滑型为主,同时还有一定数量的正断型和逆断型震源机制解。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99)
    39. 依兰-伊通断裂全新世活动的新发现及其意义
    闵伟, 焦德成, 周本刚, 盛俭, 陈涛
    地震地质    2011, 33 (1): 141-150.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1.01.014
    摘要1748)      PDF(pc) (1221KB)(2886)    收藏

    郯庐断裂带东北段依兰-伊通断裂历史上没有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一般认为是第四纪早期活动断裂,为中强地震发震构造。通过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解译和野外调查,在该断裂多个段落发现断错河流Ⅰ级阶地等全新世地貌面、高1~2m的地表陡坎。其中,在通河县附近的最新地表陡坎长约70km,舒兰附近的最新地表陡坎长约10km。分别对黑龙江通河县和吉林舒兰县的陡坎进行了探槽开挖,发现通河段断层断错至近地表,被断错的最新地层年龄为距今(1 730±40)a,舒兰段断层断错晚更新世地层,被距今(2 360±40)a的黑色炭质黏土覆盖。这些资料表明依兰-伊通断裂至少部分段落为全新世以来的活动断裂,并且发生过7级以上强震。因此,有必要对依兰-伊通断裂晚第四纪以来的活动特征开展详细研究,以查明该断裂的空间分布、最新活动时代、分段特征、大震重复间隔等,为评价未来地震危险性及地震区划等提供依据,对东北地区的防震减灾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0. 汶川MS8.0地震:川西流动地震台阵观测数据的初步分析
    刘启元, 陈九辉, 李顺成, 李昱, 郭飚, 王峻, 齐少华
    地震地质    2008, 30 (3): 584-596.  
    摘要2659)      PDF(pc) (2605KB)(2885)    收藏
    2006年10月,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中国四川西部(100°~105°E,26°~32°N)布设了由297个宽频带地震台组成的密集流动地震观测台阵。截至2008年6月,川西台阵已记录远震事件(mb>5.0,30°≤Δ≤90°)690个。5.12汶川MS8.0地震的发生为检验川西台阵观测系统的观测能力和工作状况提供了机会。文中对5.12汶川地震及其强余震序列观测记录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1)已发布的5.12汶川地震及其强余震参数有必要进一步修正,它们的震中位置可能存在8~24km误差,主震震源深度为19km的估计可能更接近实际情况;2)2008年5月16日理县(MS5.9)地震的波场分析表明:该地震面波不发育,它不可能是一个浅源地震,地震动速度波场垂直及水平分量峰值的异常增大与断层密切有关,在不考虑地形地貌、土质条件等因素的情况下,震中距200~250km范围内的地震动速度峰值异常增大可达正常衰减的4倍以上;3)利用接收函数方法对四川盆地和松潘-甘孜地块地壳结构的初步分析表明:四川成都北侧地壳厚度达到46km,四川盆地地壳从西向东逐渐增厚,下地壳显示了较为坚硬的特征,松潘-甘孜地块的地壳结构存在十分复杂的横向变化,汶川地震震源区的地壳厚度达到了52km,深度14~20km范围地壳为复杂的高速结构,其S波平均速度超过4.0km/s,汶川地震应位于这个高速介质区内,其中下地壳为平均S波速度约3.6km/s的低速结构,它提供了其上部地壳横向运动的松弛边界条件。这个观察与地震波场观测给出的地震动速度振幅衰减异常增大吻合。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