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1990年 第12卷 第4期    刊出日期:1990-12-11
    目录
    地震地质1990年第12卷第4期目录
    1990, (4):  0-0. 
    摘要 ( )   PDF (18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研简报
    云南耿马7.2级地震地表破裂带研究
    周瑞琦, 俞维贤, 谷一山, 姚孝执
    1990, 12(4):  291-302. 
    摘要 ( )   PDF (1949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野外考察的实际资料,本文介绍了耿马7.2级地震地表破裂带的展布,结构要素及组合、位移分布等情况。同时依据位错资料对破裂带的应力活动及断裂两盘的运动状态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本次地震发震构造以右旋走滑为主兼具张性,主压应力优势方位为N5°—10°E。断层两盘相对运动的总体方向为N55°W左右,断层运动的滑移角在30°—40°之间。
    注水诱发地震的震源应力场和尾波衰减特征
    赵根模, 杨港生
    1990, 12(4):  303-310. 
    摘要 ( )   PDF (91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区域性台网记录测定了任邱油田注水诱发地震的震源应力场和尾波衰减特征,结果表明地壳上层有很大水平应力,断层面解受注水井附近局部原生断层影响与华北现代应力场的优势破裂方向和错动方式有差别。地震应力降分布范围为0.2—3.0巴。平均尾波Q0值为75,属于地壳上部沉积岩层的正常情况,发现在时间上表现出与注水量增减有关的波动。在空间上表现出震群密集区Q0值较外围区偏低的特点。
    书讯
    《地应力场综合研究》一书出版
    边喆
    1990, (4):  310-310. 
    摘要 ( )   PDF (12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地应力场综合研究》是一本多学科相互结合的研究分著。本书把有限单元技术与地形变、小震综合断层面解、物理模拟及岩石力学实验等手段和资料结合起来研究区域应力场与断层应力场。
    科研简报
    三轴应力下花岗岩声发射P波Q值的变化
    缪君, 许昭永, 韩明
    1990, 12(4):  311-315. 
    摘要 ( )   PDF (61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50×50×100mm3盈江花岗岩样品在σ3=30MPa、σ2=60MPa时增加σ1直至破裂,用波传播和谱振幅比法测定破裂孕育过程中σ3方向和σ2方向声发射P波Q值。结果表明:1.在σ1<0.07σ1P(最大破裂压强)时,σ3、σ2方向都保持高值,在0.2σ1P≤σ1≤0.551P期间,两个方向的Q值呈现出比较平稳的状态,其平均值Q3大约10至20,σ2方向Q2大约20至30。在σ1>0.55σ1P后,σ3方向Q3值起伏增长较大,而σ2方向Q2值仅在σ1>0.7σ1P后,才起伏增长,幅度不如σ3方向大。2.随压力的增加,在σ3、σ2两方向,低频成分明显加大。3.当σ1>0.951P后,出现一种记录畸变现象,对同一源点声发射,从沿同一方向两道记录上看出,早到波形振幅小,而晚到波形其振幅反而大。
    科研简讯
    台湾地区地壳深层构造的研究
    刘光夏, 赵文俊
    1990, 12(4):  316-316. 
    摘要 ( )   PDF (20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运用三维重力正、反演方法研究了台湾及其邻近海域(东经118°40′—122°40′,北纬21°00′—26°00′)的地壳深层构造。工作分四步进行: 1.据台湾地区的地质构造和地层岩石的厚度、密度值,按照地层时代结合密度差异,编出从老到新、从露头到隐伏的各时代地层厚度图28幅。逐幅进行数字化采样并存入软盘,得到有效数据28万个。
    西藏申扎南发现地震地表破裂
    吴章明, 曹忠权, 申屠炳明, 邓起东
    1990, 12(4):  317-318. 
    摘要 ( )   PDF (310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90年作者在申扎地区进行地震地质调查时,在申扎县城南约15公里的甲岗(山峰名)雪山东麓发现了一条北起果地南西,向南延伸至巴荣沟北侧、走向NNE、长约10公里、宽十几米至数十米的地震地表破裂带。其中,枪嘎下—日阿—扎嘎鄂玛一段(长约5公里)破裂最为发育(破裂规模大,种类齐全)。破裂带沿甲岗雪山东麓的基岩(花岗岩)与松散堆积物(冰碛、冰水积和洪积物)的界线明显,偏向松散堆积物一侧。构造上,破裂沿甲岗东麓右旋走滑正断层发育(图1)。
    科研简报
    中国及邻区现代地块运动的数值模拟
    洪汉净
    1990, 12(4):  319-331. 
    摘要 ( )   PDF (166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利用板块几何学的方法研究中国及邻区地块间的相对运动,用数值方法计算了地块运动的角速度及边界断层的滑动速率。计算结果与活断层数据相当吻合,本文还利用地块运动速度讨论了我国现代构造活动。
    科研简讯
    黄河下游迳流量与华北强震的时间分布
    林怀存
    1990, 12(4):  332-332. 
    摘要 ( )   PDF (16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黄河中、下游流经强震的多发区——华北地区。1500年以来该区曾发生过M≥71/4级地震9次[1],其中有5次M≥8.0级特大地震。研究表明,华北地区强震活动的周期性与黄河下游迳流量的周期性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
    秦岭北麓断裂带太平口古地震剖面
    张安良, 种瑾, 米丰收
    1990, 12(4):  333-334. 
    摘要 ( )   PDF (78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秦岭北麓断裂带是秦岭断块山地和渭河盆地的边界断裂,也是鄂尔多斯周缘断裂系南缘断裂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断裂带晚第四纪以来活动强烈,沿带断层三角面、瀑布、悬谷、断层陡坎等十分发育,且在多处见有晚第四纪断层剖面。但沿断裂带无大地震的历史记载,近代弱震也很少,这与它所表现出的强烈活动性很不协调。1988年以来我们在秦岭北缘进行1:5万活断层填图时,于断裂中段太平口发现一古地震剖面。
    科研简报
    中下地壳温度压力条件下岩石半脆性蠕变的实验研究
    王子潮, 王绳祖
    1990, 12(4):  335-342. 
    摘要 ( )   PDF (361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着重介绍了在中下地壳温度、压力条件下进行的几种岩石半脆性蠕变的实验研究结果。通过对这些岩石的蠕变曲线、蠕变类型、蠕变速度和时间、蠕变应变的关系、稳态蠕变速度-流动应力和蠕变破坏特征的观测、分析,阐述了地壳岩石半脆性蠕变的基本规律,并在温度、围压-流动应力座标系中给出了岩石半脆性蠕变的分区。
    辽东半岛温泉与地震空间分布关系讨论
    钟以章, 肖秀清
    1990, 12(4):  343-350. 
    摘要 ( )   PDF (120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辽东半岛是温泉和地震都比较多的地区,本文在分析地震和温泉空间分布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两者在空间分布上是不一致的。因此,区内温泉不能作为判断地震危险区的依据,确认这一点,对地震预报有实际意义。
    中国大陆地区大地热流数据汇编(第二版)
    汪集旸, 黄少鹏
    1990, 12(4):  351-366. 
    摘要 ( )   PDF (182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两年来,随着各项重大地学研究课题及全国地学大断面(GGT)项目的开展,我国大地热流数据有了大幅度增加。本文将截至1989年6月底公开发表或即将刊印的366个热流数据分类汇编成“中国大陆地区大地热流数据汇编(第二版)”,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大陆地区热流值变化范围为20—140mWm-2,平均值为66mWm-2
    云南大地热流及地热地质问题
    汪缉安, 徐青, 张文仁
    1990, 12(4):  367-377. 
    摘要 ( )   PDF (152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报道了云南20多个大地热流测试数据。据热流分布特点并参考前人有关资料,结合地球物理测深资料、岩石热物性与放射性生热率测试数据,对各区地壳深度范围的温度、热流配分组成作了粗略分析,划分出各有特征的若干地质-热流区。云南普遍地热偏高(滇东南小范围除外)的主要原因是新构造运动强烈;怒江以西近代岩浆活动亦强烈,具有典型的板块交汇带的基本地热特点。
    科研简讯
    江苏宿迁发现古地震遗迹
    谢瑞征, 丁政, 李端璐
    1990, 12(4):  378-379. 
    摘要 ( )   PDF (79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87年秋,作者在郯庐断裂带江苏段的宿迁县井头乡元庄至塘湖农机站一带的砂坑中,发现保存较为完好的古地震剖面。该剖面中保存着中更新世后期至晚更新世初期地震活动遗迹,是上新世宿迁组和更新世沉积层中的永久变形和位移。由于本区历史上无大震记载,因此,上述古地震遗迹的发现,对本区地震区划、小区划及重大工程地震危险性分析中潜在震源的判定和最高震级的确定提供了宝贵资料。
    伊朗地震考察简况
    郑剑东
    1990, 12(4):  380-381. 
    摘要 ( )   PDF (23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90年6月21日凌晨伊朗西北部发生强烈地震。应伊朗德黑兰大学地球物理研究所邀请,国家地震局派出6人考察组*于7月5日前往伊朗地震现场进行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