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1988年 第10卷 第4期    刊出日期:1988-12-07
    目录
    地震地质1988年第10卷第4期目录
    1988, (4):  0-0. 
    摘要 ( )   PDF (13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研简报
    前言——《地震地质》创刊十年
    《地震地质》编委会、编辑部
    1988, 10(4):  2-4. 
    摘要 ( )   PDF (53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地震地质》自1979年创刊以来已渡过了十个年头,也就是说她已从婴儿成长为一个少年。过去的十年是不平凡的十年,十年动乱结束了,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了,全党全国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改革、开放的方针深入人心,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欣欣向荣。
    判定潜在震源区的活断层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许建东, 张裕明
    1988, 10(4):  5-23. 
    摘要 ( )   PDF (227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确定潜在震源区及其震级上限是地震区划工作中的重要一环,而活断层的研究在这一领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概率数理统计和模糊数学方法建立了活断层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活断层的定量化研究、潜在震源区研究中的不确定性分析以及充分反映地震活动的时空不均一性方面作了初步的探索性研究。并以华北地区为例进行了试算,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科研简讯
    阿尔金活断层研究课题现场总结验收
    郑剑东
    1988, 10(4):  24-24. 
    摘要 ( )   PDF (13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历时三年的阿尔金活断层研究,于1988年8月4日至23日在野外现场和乌鲁木齐召开总结验收会,国家地震局科技司聘请了活动断层和古地震研究方面的专家丁国瑜、张裕明、汪一鹏、叶洪、侯珍清、朱海之、石鉴邦、高维明、崔中元、冯先岳,对这一课题进行了认真的检查和验收工作。
    科研简报
    地壳温压条件下迁安石英岩的非弹性变形
    王子潮, 王绳祖
    1988, 10(4):  25-34. 
    摘要 ( )   PDF (185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通过研究地壳温压条件下迁安石英岩非弹性变形特征和机制,着重阐述了这类岩石产生非弹性变形的能力和温度压力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岩石宏观失稳型式的影响。研究表明,温度和压力的升高将导致岩石中石英晶粒逐步转化为塑性组分,转化过程中伴随着岩石宏观非弹性变形的增强。宏观非弹性变形增强幅度和微观转化为塑性组分的石英晶粒含量满足一定的统计关系。当转化的塑性组分达到一定量级时,岩石的宏观力性和失稳型式将产生明显变化,变化的趋势是易于产生非弹性变形而渐进失稳。
    滇西北发震构造条件及其与鲜水河断裂带的对比
    马瑾
    1988, 10(4):  35-43. 
    摘要 ( )   PDF (135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章在分析滇西北发震构造条件的基础上,把它与鲜水河断裂带进行了对比。滇西北是一个伸展构造区,鲜水河断裂带为一平移剪切带。后者较前者断层面上正应力大、变形强烈、应变速率高。前者断层几何复杂,Df=1.56,后者断层几何简单,Df=1.08-1.2。震源深处变形环境前者者为低压中温,后为高压中温。由此造成地震活动性上的差异。
    科研简讯
    中国东部地学大断面的编制和研究
    杨主恩
    1988, 10(4):  44-44. 
    摘要 ( )   PDF (19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东部地学大断面的编制和研究是中国岩石圈计划全国委员会协调的中国地学大断面项目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国际岩石圈计划八十年代后五年的重要课题——全球地学断面计划(Global Geoscience Transects简称GGT)的一个组成部分。八十年代中期,国际岩石圈委员会总结北美洲大陆——海洋断面计划执行十年后的经验为基础,拟定出全球地学断面计划。目的是以统一的格式来编制分布在全球各关键部位的200多条断面(最后落实为130余条断面),提供大洋到大陆过渡带、大陆地壳和岩石圈的形成和动力学演化模式,并进行对比。通过综合研究来了解全球不同地质单元的岩石圈结构、成因和动力学模式。
    科研简报
    有关内蒙古地质构造的一线之见——江苏响水至内蒙古满都拉地学断面北段研究报道之一
    马杏垣, 王楫, 李双庆, 刘德简, 白云虹, 周春平, 黄国华
    1988, 10(4):  45-50. 
    摘要 ( )   PDF (89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概述了江苏响水至内蒙古满都拉地学断面北段——包头至满都拉的地质观察结果。内容包括从太古宙乌拉山群到第四系、基底构造到新构造特征的七个方面。重点论述了渣尔泰群和白云鄂博群的构造性质,它们约在14亿年前才褶皱回返,代表了华北地台基底固结最迟的地段。造成这一事件的构造运动,拟称为色尔腾运动。此外,还讨论了华北地台北侧陆缘区加里东期和华力西期的构造。
    1966年邢台7.2级地震的构造背景和发震构造
    徐杰, 方仲景, 杨理华
    1988, 10(4):  51-59. 
    摘要 ( )   PDF (129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根据石油地质勘探的最新资料和元-济人工地震地壳测深剖面相应地段重新解释的结果,分析了邢台7.2级地震的构造背景和发震断裂。研究结果表明,7.2级地震震中位于束鹿断陷盆地南部次凹的东缘,该次凹发育在由新河断裂等4条缓倾铲形正断裂分制围限地台盖层而成的“斛”状构造块体上,块体之下的地壳中存在两条倾向相反的高角度断裂;地震与断陷主断裂及其控制的断陷盆地并非是简单的对应关系,7.2级地震的发震断裂不是单一的缓倾铲形新河断裂或其下方的高角度的F3断裂和深部的东断裂,而是它们的组合,且高角度断裂是发震断裂的主要部分。
    断层几何障碍与地震的发生和发展——以剑川-洱源伸展带为例
    吴大宁, 韩竹君
    1988, 10(4):  60-68. 
    摘要 ( )   PDF (133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应用几何障碍的概念,对剑川-洱源伸展构造带的几何结构、1982年至1986年沿构造带的地震活动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现代构造带的几何障碍是可能的潜在震源区;构造几何结构、障碍的规模、应变能积累三者之间有着一一对应的关系;障碍点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它们具有导致地震破裂发生和阻碍破裂发展的双重属性,从而控制着地震的孕育和迁移。
    韧性剪切带及其变形岩石
    何永年, 史兰斌, 林传勇
    1988, 10(4):  69-76. 
    摘要 ( )   PDF (271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讨论了地壳和上地幔中韧性剪切带及其中的变形岩石。在大多数情况下,韧性剪切带中的变形岩石为糜棱岩,因为经受韧性剪切变形时,岩石的粒度显著减小并发育了强化的叶理(线理)。但是在某些情况下,例如,当隐晶质灰岩及富含长石的岩石经受韧性剪切变形时,剪切带中的变形岩石粒度局部增大或者没有发生明显减小,它们并不是典型的糜棱岩。由于变形环境、变形介质及变形机制的不同,韧性剪切带内岩石变形的产物是不同的。
    渭河盆地北缘断裂带活动特征的初步研究
    徐煜坚, 申屠炳明, 汪一鹏
    1988, 10(4):  77-88. 
    摘要 ( )   PDF (214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从渭河盆地北缘断裂的形成和活动时代,活动特征等资料出发,结合北缘断裂带及整个盆地历史地震活动和新生界地层发育特征的综合分析,对北缘断裂带的活动期次,主要断层的运动幅度和滑动速率及其时空演变规律和机制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文章指出,北缘断裂带的形成是一个由盆地中心向北逐渐扩展的过程,自上新世起,断层活动明显有东强西弱的变化特征,而且扩展方向也发生了偏转。这一转变及活动强度的东西差异与山西剪切带对渭河盆地的影响密切相关。
    图象识别方法在工程地震学中的应用
    叶洪, 窦毅强
    1988, 10(4):  89-97. 
    摘要 ( )   PDF (138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讨论图象识别方法在工程地震学中应用的现状及前景。首先简略介绍算法的基本原理及对算法的改进,然后作为新研究成果的介绍论述了图象识别方法在确定潜在震源区、砂土液化势方面的应用以及用C-拓扑模糊决策分类系统——一种新的动态分类系统去估计潜在震源区随时间变化发震能力——地震势的方法。
    1976年唐山7.8级地震震源过程的研究
    宋惠珍, 袁岩光, 黄立人, 华祥文
    1988, 10(4):  98-108. 
    摘要 ( )   PDF (142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提出唐山菱形块体在压缩载荷作用下震前应变积累和震时破裂滑动与稳定扩展的一个离散裂纹模型,它包括裂纹面的摩擦滑动和裂纹尖端稳定扩展两个过程。模型采用有限单元技术计算裂纹面的应力和变形及裂纹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并用库伦-纳维准则判断裂纹面是否发生摩擦滑动及用最大周向拉应力准则判断裂纹尖端扩展方向。模型预测与野外观测资料对比指出:裂纹模型能很好的表示1976年唐山地震震前积累和震时破裂传播的过程。
    砂岩风化晕厚度在广东晚更新世测年中的应用
    程绍平, 陈国光
    1988, 10(4):  109-117. 
    摘要 ( )   PDF (176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广东地区河流阶地和冲积扇沉积物中砂岩砾石风化晕随时间增厚。风化晕生长速度呈指数衰减,并拟合于下列公式:T 1485D4.13这里T=时间,以年表示,D=沉积物表部约50块砾石风化晕厚度的加权平均值,以毫米表示。利用风化晕厚度确定出广东地区河流第一和第二级阶地分别为1000—13300年和8600—26500年,肇庆盆地北部山前地带第Ⅰ和第Ⅱ级冲积扇分别为51500年和24400年。同时,在构造地貌变形分析的基础上,估算出本区三条主要北东向断裂带在晚更新世—中全新世的垂直断层作用速度为0.6—1.6毫米/年,中全新世甚或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的活动速度极小。
    河西走廊黑河口断层上的古地震及年代研究
    冉勇康, 李志义, 尤惠川, 朱向军
    1988, 10(4):  118-126. 
    摘要 ( )   PDF (122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从活断层地貌,断层作用的相关沉积特征,断层面物质受地震作用以后的物理变化等方面讨论了黑河口断层晚第四纪以来发生的古地震期次。并用钙土壤、地貌陡坎演化等相对年代方法,结合一些实验室样品年代,确定古地震发生的年代。结果表明:黑河口断层晚第四纪以来发生过四次古地震事件,一次发生在距今约25000年,另三次发生在距今13000、10500和8500年左右,为不均等间隔。本文还为干旱、半干旱区相对年代方法提供了区域“经验”关系。
    渤南油田深井压裂试验的地下水动态观测与初步研究
    车用太, 王铁城, 杨国军, 冯裕中, 傅仲生
    1988, 10(4):  127-133. 
    摘要 ( )   PDF (87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一口石油深井的压裂试验过程中,观测了井孔地下水压力、流量与温度动态的反映,结果表明同层地下水动态反映明显,流量的反映幅度大于压力,由此提出在地下水动态反映含水层应力应变的机理中,水动力学过程的重要性;水动力学机理中两种信息传递方式及流体介质传递方式的重要性;对同一个应力应变过程流量的反映更优于压力的反映等观点。
    滇西实验场区主要活动断裂地球化学特征
    上官志冠
    1988, 10(4):  134-142. 
    摘要 ( )   PDF (132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论述了滇西实验场区五条主要活动断裂的地球化学特征,分析了活动断裂的地球化学特征与断裂的活动方式、活动强度和切割深度等构造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洱源盆地西北部地壳内约5.4—6.2公里深度范围内发育有较大规模的热动力变质带,洱源地区高温温泉群的形成与这一变质带有关,其流体地球化学组分和同位素组成都具有热动力变质特征。红河断裂(北段)沿线温泉中含有较多的幔源挥发性组分,是典型的深循环增温型温泉。
    青藏—蒙古高原东缘构造过渡带的布格重力场特征及地壳上地幔结构
    殷秀华, 刘占坡, 武冀新, 王春华, 刘铁胜
    1988, 10(4):  143-150. 
    摘要 ( )   PDF (130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从青藏—蒙古高原东缘构造过渡带的布格重力场特征、地壳厚度和上地幔密度分布状态入手,就该带具有较统一的地球动力学背景的地球物理标志,壳-幔系统动力学模式及重力均衡调整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高频轻便数字大地电磁测深系统
    邓前辉, 张木生, 赵国泽, 汤吉
    1988, 10(4):  151-158. 
    摘要 ( )   PDF (108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频轻便数字大地电磁测深系统是一套仅用两块12V汽车电瓶供电的MT系统。文中扼要地叙述了系统的优点,主要软硬件的功能、野外工作的操作,室内资料处理的流程和资料处理结果等。该系统的主要特点是:(1)频带宽,250Hz—4000s;(2)功耗低,用两块12V汽车电瓶可连续工作24小时;(3)轻便灵活、使用方便;(4)软件齐备,应用灵活,处理时可自动进行也可通过人机对话进行。
    大地电磁阻抗相位资料的特点和应用
    晋光文
    1988, 10(4):  159-168. 
    摘要 ( )   PDF (123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对大地电磁阻抗相位资料的性质及其意义作了总结和评述。文中述及的阻抗相位资料正则化反演方法,是在文献〔1〕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笔者就此给出了实际算例和概要分析。

    浅层地震折射波法勘探
    郝书俭, 于之水
    1988, 10(4):  169-176. 
    摘要 ( )   PDF (90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介绍浅层地震折射波法勘探的Hagiwara方法和将其应用于辽宁省海城市西荒地热水区隐伏花岗岩体分布特征的探测结果。结果表明,该项工作效率高,勘探效果好,花岗岩体的勘探深度与钻井资料极其一致。由此作者认为,在地震勘探中,折射波方法对查明工程场地沉积覆盖层的厚度和结晶基底的研究是十分有效的。
    云南地区地热基本特征
    吴乾蕃, 祖金华, 谢毅真, 王都
    1988, 10(4):  177-183. 
    摘要 ( )   PDF (91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从实测26口井的地热数据中取得14个大地热流值,认为云南地区地热场具有西高东低,并自西往东呈波浪式逐渐变低的趋势,该区具有高地热特征的地质发展历史。由于该区地处世界两大地震带的过渡地区,具有岛弧型的高地热特征,也具有岛弧地带地震活跃的特点,强震多发生在深大断裂带上。该区不同构造单元中的地热场存在的明显不均一性,影响着地震的孕育和地震的发生,地热场、温泉和地震的分布呈良好的对应关系。
    红河断裂带白垩纪古地磁及青藏高原地质构造演化
    程国良, 白云虹, 李素玲, 孙宇航
    1988, 10(4):  184-190. 
    摘要 ( )   PDF (103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红河断裂带两侧古地磁结果表明,羌塘地体与扬子地台至少从早白垩世以来已连接为一个整体。青藏高原是由四个发育历史不同的地体组成的大地构造复合体,在晚古生代它们分别是劳亚古陆、华夏复合古陆和冈瓦纳古陆的组成部分。拉萨地体与羌塘地体碰撞拼合形成欧亚板块构造格局。喜玛拉雅地体、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拼合、推挤,使青藏高原隆起,并使欧亚板块的块体沿已存在的断层产生左行走滑,这种作用至今仍在继续。
    沂沭断裂带断层泥中 K-Ar、FT 和 TL 体系年代学含义的初步研究
    陈文寄, 计凤桔, 李齐, 李大明, 王庆隆, 王昕
    1988, 10(4):  191-198. 
    摘要 ( )   PDF (115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报道了利用K-Ar法、TL法和FT法,分别测定断层泥中1Md伊利石(<1μ粒级组份)、石英(2-10μ粒级组份)和磷灰石单矿物的年龄结果;给出了沂沭断裂带三次强烈活动的年龄区间及强度逐渐减弱的变化趋势。首先提出了利用这三种测年手段,测定断层泥中三种不同物质的年龄,进而研究断层活动(强度和时间)的新方法。
    用裂变径迹法研究断层活动年龄的初步探讨
    王庆隆, 万景林
    1988, 10(4):  199-205. 
    摘要 ( )   PDF (91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裂变径迹年代测定是研究断层活动年龄的新方法,它基于磷灰石中裂变径迹的退火效应。本文报导了取自郯庐断裂带等地区12个磷灰石和一个榍石的裂变径迹年龄,结果表明,在断裂带中磷灰石裂变径迹的退火效应非常明显,效应随离断层带的距离增加而减弱。结合断层带的活动特点和原岩的年龄,对断层带中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的解释及今后的研究方向作了探讨。
    科研简讯
    渭河盆地华山山前断裂带古地震遗迹及其重复间隔
    徐锡伟, 张宏卫, 邓起东
    1988, 10(4):  206-206. 
    摘要 ( )   PDF (18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华山山前断裂带属渭河盆地南界断裂的东段,近东西向展布,是渭河盆地主要的发展断裂之一,1556年华县8级地震就发生在该断裂带上。野外地震地质考察结果表明,在华山山前断裂带上存在着大量的古地震遗迹,并有可测定的用以推断古地震重复间隔的年代标志。
    科研简报
    热释光断代技术测定断层活动时代可能性的研究
    计凤桔, 高平
    1988, 10(4):  207-213. 
    摘要 ( )   PDF (106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根据多年来研究断层活动所积累的热释光年龄资料和断层运动过程中各种温、压条件变化的模拟实验结果,阐述了断层运动所产生的摩擦升温有可能使断层面上乃至断层带内某些矿物原有的热释光“退火”,初步探讨了用热释光测年技术测定断层活动年代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