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18年 第40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8-02-20
    目录
    地震地质2018年第40卷第1期目录
    2018, 40(1):  0-0. 
    摘要 ( )   PDF (23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活动构造与地震构造
    2017年8月8日九寨沟MS7.0地震构造与震区三维断层初始模型
    鲁人齐, 徐锡伟, 陈立春, 陈桂华, 姚琪, 孙建宝, 任俊杰, 任治坤, 许冲, 魏占玉, 谭锡斌, 董绍鹏, 石峰, 吴熙彦
    2018, 40(1):  1-11.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8.01.001
    摘要 ( )   HTML   PDF (467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17年8月8日在四川省九寨沟县发生1次MS7.0地震。震后的野外地质调查没有发现同震断层破裂带;初步认为发震断层是1条隐伏的活动断层。文中根据九寨沟小震重定位结果,基于SKUA-GOCAD软件平台对发震断层进行三维模拟和刻画,初步给出了发震断层的三维模型。发震断层三维结构显示九寨沟主震发生在断层面弯折部位,这与1973—1976年松潘强震序列的断层几何结构相似,表明强震活动可能与断层面的非均一性密切相关。同时收集并整理了九寨沟震区的历史强震(M≥6.5),以及活动断裂地表分布几何学、运动学特征,构建了震区10条主要活动断裂的三维断层初始模型,并分析和探讨了三维活动断层建模存在的局限性。九寨沟震区活动断层地下三维空间模型的建立,可以为分析历史地震的发震构造、探讨地震与活动断层之间的属性和关系、以及强震预判等提供依据。
    基于连续-离散单元法的汶川地震动力学二维自发破裂全周期模拟研究
    赵由佳, 张国宏, 张迎峰, 单新建, 屈春燕
    2018, 40(1):  12-26.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8.01.002
    摘要 ( )   HTML   PDF (655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首先利用地震地质调查、地震剖面探测结果对汶川地震的发震断层几何形态及周边块体介质参数进行约束,建立了3个包含有不同主断层的龙门山断裂带二维黏弹性有限元模型;然后基于连续-离散单元法对汶川地震的孕育与发生进行了全周期模拟,包括震间应力积累阶段、同震应力释放阶段及震后恢复调整阶段。模型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龙门山断裂带中由于断层几何结构及断层面剪切应力与正应力的综合作用,使得最先达到断层破裂准则阈值的灌县-江油断层率先破裂,初始破裂在深度15~20km处,破裂进一步传导至映秀-北川断层;同时由于灌县-江油断层与映秀-北川断层的破裂导致系统内应力大幅度降低,使得灌县-江油断层不具备产生同震破裂的应力条件。然而,尽管汶川-茂汶断层上的应力水平与汶川地震前相比有所减弱,但仍积累了较高的震间应力,可能预示其在汶川地震后具有较高的地震危险性。模拟结果还表明,铲型逆冲断层系统的深部断层破裂能够推动浅部高倾角区域发生被动破裂,因而其发震断层的倾角上限很可能比传统认识的大。
    国家川滇实验场地震地表破裂带分布图编制
    吴熙彦, 徐锡伟, 于贵华, 程佳, 陈桂华, 安艳芬, 王启欣
    2018, 40(1):  27-41.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8.01.003
    摘要 ( )   HTML   PDF (663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借鉴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州地震中心(SCEC)地震监测和地震预报实验的经验,中国地震局于2014年选择在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的川滇地区,启动了川滇国家地震预报实验场,力争将该实验场建成具有实验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地震预报科学实验平台。为搭建和完善实验场区的地震动力学模型,收集实验场区内地质构造、地震地质、地球物理、大地测量、地球化学等基础资料,编制了《川滇地区地震地表破裂带分布图(1:500 000)》。
    涪江流域河流地貌特征对虎牙断裂带活动性的响应
    梁欧博, 任俊杰, 吕延武
    2018, 40(1):  42-56.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8.01.004
    摘要 ( )   HTML   PDF (615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青藏高原东缘岷山东边界的虎牙断裂带强震频发,但因第四系保留有限,目前对于该断裂的活动性仍认识不清。而基岩山区河流地貌与活动构造关系研究发现,河流地貌特征能够很好地记录构造活动信息。虎牙断裂带横跨涪江流域,这为通过河流地貌研究虎牙断裂的活动特征提供了条件。文中选择涪江流域SRTM 30m精度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利用GIS技术提取了涪江流域坡度(slope)、局部起伏度(local relief)、标准化陡峭指数(ksn)、面积-高程积分值(HI)等地貌指数,并对跨虎牙断裂带小流域盆地的平均陡峭指数(ks)和面积-高程积分值进行对比,结合野外调查、岩性、降水与现代侵蚀速率等特征,分析讨论了涪江流域地貌特征与虎牙断裂带活动特征的关系。研究表明:1)涪江流域基本处于稳态状况,区内仅有跨雪山断裂带的河道剖面显示明显的裂点,其余跨断裂河道剖面无明显裂点存在;2)虎牙断裂带两侧地貌指数差异明显,整体上表现为西高东低,这应与虎牙断裂的逆断活动有关;3)断裂两侧的小流域地貌指数差异分析表明,沿虎牙断裂带自北向南抬升作用逐渐增强,反映了虎牙断裂带北段以走滑为主,南段以逆断为主。该研究有助于提高对青藏高原东缘隆升变形机制的理解。
    洗马林断裂构造几何与变形转换作用
    周月玲, 尤惠川, 杨歧焱
    2018, 40(1):  57-70.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8.01.005
    摘要 ( )   HTML   PDF (1139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洗马林断裂为洗马林-水泉断裂的西北段,是洋河盆地北缘断裂带的组成断裂之一,位于张家口-渤海断裂构造带与山西断陷盆地带的复合部位,其构造几何和变形特征是研究两大构造带相互作用的良好素材。文中采用地质地貌调查和地球物理探测等手段对该断裂进行探查和研究,阐述了断裂的几何展布、构造特征与活动性,分析了其与邻近断裂的构造关系,讨论了其在洋河盆地北缘断裂带中的变形转换作用。研究结果显示:洗马林断裂是1条以走滑为主、兼具逆冲的断裂,晚更新世中晚期以来和全新世期间的垂直滑动速率分别为0.17mm/a和0.25~0.38mm/a,水平滑动速率为0.58~0.67mm/a和0.50mm/a。断裂由NW向的主体断层和NE向的次级断层交替组合形成,NW向断层表现为高角度逆左旋走滑,NE向断层显示出正断活动,2组构造具有特定的构造几何关系,运动方式和变形特征相互匹配;在洋河盆地北缘断裂带的活动过程中,NW向的洗马林断裂起到了类似转换断层的变形转换与应力传递作用,其左旋走滑活动使得两端的NE向正断层活动得以协调进行。
    新疆天山南部北轮台断裂带晚第四纪活动速率
    姚远, 宋和平, 陈建波, 李帅, 贾海梁
    2018, 40(1):  71-86.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8.01.006
    摘要 ( )   HTML   PDF (756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北轮台断裂是1条全新世活动断裂,为南天山与塔里木盆地的分界断裂。晚第四纪以来,北轮台断裂的持续活动使得多期洪积地貌面发生了断错变形与褶皱隆升。利用高精度差分GPS,对北轮台断裂阿克艾肯段和砖厂段内的多期地貌面的断层陡坎形态进行了测量。通过大比例尺活动断层填图发现,阿克艾肯段以逆冲作用为主,而砖厂段则是以褶皱隆升为主。利用光释光测年方法,分别得到了不同期次地貌面(Fan4,Fan3b,Fan3c和Fan2)的年龄,发现自Fan4地貌面形成以来,阿克艾肯段的地壳缩短速率(约2.4mm/a)基本保持恒定;同时,晚第四纪以来砖厂段的SN向地壳缩短速率为1.43~1.81mm/a,较阿克艾肯段有明显下降,推测北轮台断裂带的SN向地壳缩短速率由西向东递减。综合对比南天山山前的逆断裂-褶皱带体系,同样反映出地壳缩短速率由西向东递减的特征。
    南阳盆地朱阳关-夏馆断裂的浅部特征及活动性
    田一鸣, 刘保金, 石金虎, 王晓谦, 酆少英, 李稳
    2018, 40(1):  87-96.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8.01.007
    摘要 ( )   HTML   PDF (507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朱阳关-夏馆断裂是南阳盆地内1条重要的隐伏活动断裂,构造地貌显示清楚,与商县-丹凤断裂、铁炉子断裂共同构成东秦岭北部重要的北部边界,也是华北与华南地块的重要分界断裂。为了研究朱阳关-夏馆断裂的空间展布、断裂活动性以及浅部构造结构,针对该断裂采用了浅层地震勘探和钻孔联合剖面相结合的探测方法,跨断裂布设了3条浅层地震勘探测线和1条钻孔联合地质剖面。综合分析表明,朱阳关-夏馆断裂为1条走向NWW的正断层,钻孔联合地质剖面揭示的断裂上断点埋深为17.6~20.5m,最新活动时代为中更新世晚期。研究结果可为南阳市地震危险性评价以及该区的重大生命线工程选址提供地质和地球物理证据。
    青藏高原东缘岷江断裂北段全新世活动特征
    李峰, 刘华国, 贾启超, 徐锡伟, 张效亮, 龚飞
    2018, 40(1):  97-106.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8.01.008
    摘要 ( )   HTML   PDF (525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有史料记载以来,沿岷山断块边界断裂曾发生多次6.0~7.2级强震,是中国南北地震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中针对岷江断裂北段,采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解译、地质地貌调查、微地貌测量及探槽开挖相结合的方法,准确厘定了该断裂段的空间几何展布形态,揭示了断裂的逆冲兼左旋走滑性质,获取了断裂的全新世最新活动参数。川盘村附近的Ⅱ级阶地断错地貌线性较好,实测断层陡坎垂直高度3.1m,冲沟累积走滑量约3.1m,由断层作用造成的水平累积缩短量约3.0m;这与探槽揭示的结果相吻合。按照位移相依的特征地震计算,同震垂直位移量和水平走滑量均约为1.0m,同震水平缩短量为1.0m。结合地层年代测试结果,计算获得该断裂段的垂直位移速率和水平走滑速率为0.7~0.9mm/a,水平缩短速率为1.0~1.1mm/a。垂直断裂布设的探槽不仅揭示了断裂为低角度逆冲性质,产状为倾向260°、倾角29°;同时,根据断层、崩积楔与地层的切盖关系,探槽还揭示了3次古地震事件,最新1次事件发生在距今0~295a,第2次事件发生在距今1 405~1 565a,第1次事件发生在距今2 750~2 875a,复发周期约1 110~1 565a,离逝时间约0~295a。根据相关关系式计算结果,认为该断裂段具备发生7.0级以上地震的潜在能力,目前处于应力积累阶段,具有一定的地震危险性。
    2016年1月21日青海门源M6.4地震发震构造模式
    雷东宁, 刘杰, 刘姝妹, 何玉林, 乔岳强
    2018, 40(1):  107-120.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8.01.009
    摘要 ( )   HTML   PDF (726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16年1月21日门源M6.4地震发生在祁连山—河西走廊构造带内,该构造带历史上曾发生多次强震,其中较为重要的2次地震为1927年古浪8级地震及1986年门源M6.4地震。这次地震的发震断面及发震构造模式研究较少,前人的研究仅基于地震地质、遥感及震源机制解结果等进行了一定的分析,仍有待深入分析。文中基于这次地震的等烈度线、余震空间分布、震中区地震地质等资料,对地震的发震构造环境及发震构造进行了解析。同时,利用已有资料计算了1986年M6.4地震及1927年古浪8级地震在2016年门源M6.4地震2个节面上产生的库仑应力变化。结果表明,2次地震在2016年门源M6.4地震2个节面上产生的库仑应力存在差异,节面Ⅱ上产生了应力加载,节面I上产生应力卸载或延迟,个别节面应力触发值接近或达到0.01MPa的阈值。结合等震线、余震空间分布、震中区地震构造资料及2次地震在2016年门源M6.4地震节面I、节面Ⅱ上产生的库仑应力变化存在的差异,综合确定了这次地震的发震断面可能为节面Ⅱ。通过分析前人的区域浅层及深部地球物理资料,初步建立了2016年门源M6.4地震的发震构造模式,认为这次地震为发生在走滑断裂系上的逆冲破裂,剖面上表现为上缓下陡的正花状构造,是走滑断裂系发生逆冲型破裂地震的可能模式。
    青藏高原北缘三危山断裂晚更新世活动特征
    刘兴旺, 袁道阳, 邹小波, 柳煜
    2018, 40(1):  121-132.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8.01.010
    摘要 ( )   HTML   PDF (883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三危山断裂位于青藏高原北缘,属于阿尔金断裂带向NW扩展的分支断裂,其最新的构造活动反映了青藏高原北部地区的构造演化及地震活动特征。文中通过遥感影像解译、野外实地调查和地质填图,对该断裂晚第四纪构造活动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危山断裂发育于三危山西北麓,长约175km,断裂以左旋走滑为主,兼有逆断层性质,局部表现出正断层特征。其构造活动的地貌表现形式主要有:基岩陡坎、断层沟槽以及山包、冲沟左旋等。古地震探槽开挖揭示三危山断裂主要断错晚更新世地层,在距今(40.3±5.2)~(42.1±3.9)ka有过1次古地震活动,为1条晚更新世活动断裂。
    活动构造探测与地震危险性
    巴颜喀拉块体周缘强震间应力作用与丛集活动特征初步分析
    程佳, 徐锡伟
    2018, 40(1):  133-154.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8.01.011
    摘要 ( )   HTML   PDF (540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巴颜喀拉块体是近年来青藏高原内部板内强震高发地带,对于该块体强震发生时空模式的研究可为大范围板内地震的深入研究提供基础;而断层间的相互作用在强震发生模式中的意义也需要深入研究。文中使用了黏弹性库仑应力模型,计算了1893年以来巴颜喀拉块体边缘和内部7级左右及以上历史地震破裂之间的黏弹性库仑应力相互影响,并使用强震所在断层的滑动速率将这一应力影响值转换为影响时间,并在历史地震发生时间中减去该影响值,比较历史地震影响值对于丛集现象的影响情况,从而分析历史地震间的相互作用对于巴颜喀拉块体内部历史地震丛集特征的影响。从结果看,巴颜喀拉块体的强震自1893年以来存在着前期相隔16a左右的准周期活动,然后经过相对较长时间平静后大约在1997年后发生丛集现象,目前巴颜喀拉块体仍然位于这一强震丛集活动中,仍存在着发生强震的危险;计算出的未来30a强震发生条件概率显示,危险程度较高的断层包括玛沁断裂、玛曲断裂、阿万仓断裂、塔藏断裂罗叉段、鲜水河断裂带磨西段、当江断裂,其他破裂段也存在发生MS7.0左右强震的危险。
    1631年常德历史地震区深部结构的大地电磁探测研究
    赵凌强, 詹艳, 周本刚, 孙翔宇, 陈小斌, 杨皓
    2018, 40(1):  155-170.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8.01.012
    摘要 ( )   HTML   PDF (761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631年在湖南省常德市以北约10km的太阳山凸起区发生的6 3/4级地震是华南地块内部影响范围最大的1次破坏性地震;随着常德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区规模的扩大,需要进一步探查该次历史地震区的深部孕震环境和发震构造。2014年跨过太阳山凸起沿3条剖面开展了76个测点的大地电磁观测,资料处理采用了远参考道、"Robust"、阻抗张量分解等技术。依据3条剖面的二维反演结果,结合其他地质与地球物理资料对深部电性结构特征等进行了解译。3条剖面的结果揭示了研究区内主要断层的纵向延展状况和各构造单元的深部结构特征:研究区规模最大的肖伍铺断层表现为明显陡立略向SE倾斜的电性变化带,发育深度可达十几km;拾柴坡断层为向W倾斜的低阻带,延展深度约5km;澧县凹陷、洞庭湖沉降区自浅部至十几km深度具有稳定成层结构,电阻率值较低,对应于该区广泛发育的白垩系和新生界,而两者之间的太阳山凸起自浅表至20km深度均表现为高阻特征,高阻体范围在太阳山凸起的中段横向分布最宽,太阳山凸起和洞庭湖沉降区接触边界自南向北具有明显的分段性。通过大地电磁探测结果推断肖伍铺断层为1631年常德6 3/4级地震发震断层,震源区附近表现出高、低阻电性过渡带的特征,震源位于高、低阻介质接触区且偏向于高阻体内,断层附近低阻解耦作用的存在是该地区孕育地震的深部条件。太阳山凸起位于江汉-洞庭湖断陷盆地的西南隅,是江汉-洞庭湖盆地第四纪断块差异升降活动最剧烈和构造地貌反差最强烈的地区,这是该区发生中强地震的外在动力。
    利用非线性摩擦有限元方法计算大凉山次级块体及其周边地区地震危险性
    姚琪, 邢会林, 徐锡伟, 张微, 刘杰
    2018, 40(1):  171-185.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8.01.013
    摘要 ( )   HTML   PDF (591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部分地震是在复杂的物性条件下,应力不均匀加载作用下断层活动的结果,还受到断层结构和断层相互作用的影响,导致地震中长期预测研究中常用的"地震空区"理论出现误差。断层的摩擦行为可以体现断层的不均匀破裂过程,文中尝试将非线性摩擦有限元方法应用到区域地震危险性评价中,模拟计算了大凉山次级块体及周边地区主要断层的摩擦行为,将断层节点破裂与7级以上历史地震的时空演化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模拟所得的断层破裂与历史地震对应较好,且在地震震级、地震破裂顺序上都有良好表现。模拟结果还显示,小江断裂和则木河断裂有可能是后续地震危险性较强的地区,在更长的时间内,大凉山断裂和安宁河断裂具有发生中等强度地震的可能,鲜水河断裂的北段可能发生较大地震。
    焉耆盆地北缘断裂全新世滑动速率及地震危险性
    黄伟亮, 杨晓平, 李胜强, 杨海波
    2018, 40(1):  186-203.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8.01.014
    摘要 ( )   HTML   PDF (660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天山是典型的陆内再生造山带,研究其现今内部断裂的变形特征和活动速率对于认识整个天山造山带的应变分配方式和变形过程具有重要意义。现今天山活动构造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天山两侧向盆地扩展的前缘部分,然而对于天山内部活动构造的定量化研究并不多见。该研究聚焦于南天山与其内部山间盆地之间的边界断裂——焉耆盆地北缘断裂,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可将该断裂分为东西2段,其中东段逆冲断错了一系列山前洪积扇,形成了线性明显的陡坎地貌。通过利用高精度差分GPS对23组断层陡坎的测量,发现其垂向位移大致可分为1.9m、2.4m和3.0m 3组,推测单次地震的同震位移量为0.5~0.6m。其中保存于3.0m左右陡坎的地貌面为区域性地貌面,通过利用原地宇宙成因核素测定该地貌面的暴露年龄约为5ka,这与博斯腾湖沉积物所记录到冷暖气候交替的时间段相符,说明气候的冷暖变化控制了南天山前地貌面的形成和废弃。结合断层陡坎高度及地貌面年龄可得焉耆盆地北缘断裂东段5ka以来的倾滑速率为0.6~0.7mm/a,SN向的地壳缩短速率约为0.4mm/a,垂向滑动速率约为0.5mm/a。依据地震矩计算公式评估焉耆盆地北缘具有发生7.5级强震的可能性。该研究为认识现今天山的变形过程和变形方式提供定量化的数据支持,对于理解天山内部的强震发生地点和地震危险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水域三维地形与活动断层探测研究——以西昌邛海为例
    蔡明刚, 鲁人齐, 何宏林, 徐锡伟, 王振南, 李海鸥, 吴熙彦
    2018, 40(1):  204-214.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8.01.015
    摘要 ( )   HTML   PDF (615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前陆域活动断层研究的相关理论、探测技术和方法比较成熟,但针对水域的活动断层探测和研究还很缺乏。采用AAE浅层剖面仪,首次对西昌邛海水域三维地形和活动断层进行探测。探测剖面可以清楚地揭示水底反射界面、水下淤泥层底部与浅部沉积层的反射界面、浅部沉积层底部界面反射界面。文中基于SKUA-GOCAD软件平台及其DSI插值法对探测数据进行三维建模,初步给出了邛海水域三维地形结构;同时在多条探测剖面上,发现了则木河断层错断浅部沉积层和水下淤泥层的证据,表明该断层已延伸至邛海水域。探测结果对研究区的地震危险性评估提供了一定的资料基础。文中还分析和探讨了浅层剖面仪工作的特点、参数以及探测的各种影响因素。西昌邛海水域三维地形和活动断层的探测研究结果,可以为水域活动构造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鄂尔多斯块体东北缘的P波速度精细结构
    韩晓明, 刘芳, 张帆, 陈立峰, 李娟, 李拴虎, 杨红樱
    2018, 40(1):  215-231.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8.01.016
    摘要 ( )   HTML   PDF (727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筛选出2009年以来26个台站记录的726条天然地震的7 100条P波到时数据和91 513条相对到时数据,采用双差层析成像方法反演了鄂尔多斯块体东北缘地壳浅层15km深度以内的P波速度三维精细结构。结果显示,研究区西北部存在明显的连续的高速体,高速体的横向面积随着深度逐渐增加,东部和南部则表现为相对低速的分布特征。速度横向不均匀性在各个深度都存在,但在不同深度上又有差异,这种速度横向分布的差异性与地震活动性和断裂构造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从0~15km的深度剖面看,地震多发生在相对高速区或者高、低速过渡区,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区域地壳介质体比较脆弱,断裂构造在纵横方向上差异活动比较剧烈,易于吸收并储存应变能,产生了较强的地震活动。凉城一带的地壳下方存在1个"Y"字型的相对高速区通道,并与NW向展布的黑老夭-杀虎口活动断裂组对应,呈现了该区新近纪—第四纪玄武岩喷发的运移轨迹,而1976年和林格尔6.2级地震的发生更是与该部位火山喷发引起热力"焊接"后形成闭锁区段有关。文中给出的P波速度三维精细结构,为揭示鄂尔多斯块体东北缘的地壳介质体的物化性质及地震孕育的深部构造环境提供了直观的地震学依据。
    古地震与地震灾害
    2017年8月8日四川省九寨沟MS7.0地震触发滑坡全景
    许冲, 王世元, 徐锡伟, 张合, 田颖颖, 马思远, 房立华, 鲁人齐, 陈立春, 谭锡斌
    2018, 40(1):  232-260.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8.01.017
    摘要 ( )   HTML   PDF (3583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17年8月8日的四川省九寨沟县MS7.0地震触发了大量滑坡。全面客观地获取地震滑坡发生全景,对于理解地震滑坡宏观机制、发育强度、分布样式与规律,灾区恢复重建与滑坡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利用天、空、地相结合的手段,获取本次地震触发滑坡全景。同震滑坡主要分布区内有4条公路,沿线同震滑坡最严重的为金铃海—夏莫段与九道拐—九寨天堂段。类型以中型与小型破碎型滑坡为主,也有少量的大型滑坡与碎屑流。开展了有0.2m超高分辨率震后航片覆盖的五花海区域(11.84km2)与扎如寺—上四寨村沿线(47.07km2)的滑坡分布详细调查。结果表明,受发震断层的影响,五花海区域的同震滑坡发育程度(1 088处滑坡,总面积1.514km2)远高于扎如寺—上四寨村沿线(528处滑坡,总面积0.415km2)。基于Geoeye-1震后影像开展了极震区同震滑坡解译,得到本次地震触发的超过4 800处滑坡,总面积约9.6km2,这些滑坡在空间上与推测发震断层位置、余震分布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震区发育的强度弱化斜坡、悬停在高坡位的堆积体与停留在沟谷中的滑坡松散堆积体,后续在强余震或强降雨条件下再次失稳并形成新的滑坡与泥石流的可能性较大,滑坡与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问题将成为震后恢复重建面临的最重要问题之一。
    野马河-大雪山断裂野马河段探槽古地震特征
    何文贵, 张波, 吴明, 王朋涛, 邹小波, 高效东
    2018, 40(1):  261-275.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8.01.018
    摘要 ( )   HTML   PDF (1370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野马河-大雪山断裂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祁连山西端,处于NEE向的阿尔金断裂向NW向的祁连山断裂转换的部位,是1条全新世活动断裂,全长170km。依据断裂几何学和活动特征可把该断裂分为3段,即肃北段、野马河段和大雪山段。野马河段是野马河-大雪山断裂带上活动性最强的段,断裂活动性质以左旋走滑为主,兼具正断层性质,至今保存了新鲜的断层陡坎,高度只有几十cm。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在扎子湖一带开挖了2个大探槽,清理了1个前人探槽。对这3个探槽进行了古地震事件分析和年代学样品的采集,最终确定有3次古地震事件发生,野马河断裂最后1次古地震事件的离逝时间为(2 010±30)a。
    甘肃红崖堡1609年7 1/4级地震地表破裂再厘定
    黄雄南, 杨晓平, 杨海波
    2018, 40(1):  276-294.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8.01.019
    摘要 ( )   HTML   PDF (1728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位于祁连山北缘活动断裂带中段的佛洞庙-红崖子断裂发生过1609年红崖堡7 1/4级地震。通过详细的地貌解译和地形测量,在比现代冲洪积扇和河床略高的次新地貌面上发现了全长约95km的地表破裂带,西起酒泉洪水坝河,东至肃南头道东湾。通过探槽研究和年代学测试,确认该破裂带的产生晚于公元元年。对比区域上前人对历史强震震中分布的研究,认为该地表破裂带即1609年红崖堡7 1/4级地震地表破裂带。地形测量结果表明,1609年红崖堡地震以逆冲倾滑为主,平均垂向位移1.1m,最大垂向位移1.8m。局部由于走向的变化兼具右旋走滑(NNW走向的小泉段)或左旋走滑(NEE走向的红山村东段)。依据地表破裂长度、断层最大位移与断层倾角,估算出地震震级为MW7.0~7.4,与前人认识(震级M7 1/4)接近。
    会议报道
    2018年活动构造与地震地质学术年会在京举行
    李康, 安艳芬
    2018, 40(1):  295-297. 
    摘要 ( )   HTML   PDF (103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