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活动构造与地震地质学术年会在京举行
李康, 安艳芬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活动构造与火山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29

中国地震频度高、 强度大、 分布广、 震源浅, 地震灾害极为严重。 为更好地服务于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蓝图, 有效减轻地震灾害风险, 助推城乡地震安全、 保障 “一带一路”地震灾害源调查, 有力支撑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联合中国地震局活动构造与火山重点实验室于2017年12月23—24日在北京联合召开了2018年活动构造与地震地质学术年会。

本次学术年会是第8届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成立以来组织召开的第2次学术年会, 会议由中国地震局活动构造与火山重点实验室承办。 会议在筹备和举办过程中得到了活动构造研究领域广大专家与学者的积极响应, 来自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山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防灾科技学院、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科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上海市地矿工程勘察院、 中国地震局、 河北省地震局、 山西省地震局、 上海市地震局、 四川省地震局、 云南省地震局、 甘肃省地震局、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震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 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 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以及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等20余家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的140余位代表参加了本次学术年会。参会代表欢聚一堂, 畅谈活动构造、 地震地质在有效减轻地震灾害风险中的新理论、 新方法、 新技术, 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

大会开幕式由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主任徐锡伟研究员主持。他首先介绍了委员会近年来的主要科研工作成果, 并提出新时期活动构造与地震地质研究需要直面国家需求, 为社会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大会邀请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前主任邓起东院士致开幕辞; 邓院士简要回顾了多年来中国地震地质科研工作在国家经济发展、 社会面貌改观上的重要作用, 同时提出成绩要看到, 挑战也要看到, 期望年轻科研人员不懈努力, 探索地震的发生规律, 在工作中通过摸索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为祖国的地震科学事业做出贡献。

本次学术年会以 “活动构造与地震地质”为主题, 旨在通过大会报告的交流, 让大家一方面在传统研究方法基础上, 借助更多手段研究活动构造, 获取定量化参数, 分析断裂活动性特征及其潜在地震危险性, 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区域地震构造模型和强震发生机理, 为地震区划提供技术支撑, 提高国家防灾、减灾、救灾的综合能力; 另一方面了解活动火山的喷发机理、 灾害效应和火山预警研究。

大会开场报告为 “中国大陆高震级地震地质学标志与地震危险区判定”, 主讲人为徐锡伟研究员。他首先介绍了高震级地震的概念和定义, 然后通过典型震例剖析概括了5个高震级地震地质学标志: 1)Ⅰ、 Ⅱ级块体边界带; 2)活动断层地震破裂空段; 3)活动断层闭锁段; 4)活动断层地壳地震波高速或偏高速区段; 5)现今中小地震活动稀少的活动断层段。他指出这些标志实际上是晚第四纪以来发生过强震的活动断层(段)的共性特征, 在一定程度上可用于判定未来高震级地震的发生地点。进一步地, 他用以上地震地质学标志分析华北构造区和青藏高原地区, 分别勾勒出了9个和15个高震级地震危险区。同时, 他也指出了目前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并希望所有地震地质及活动构造研究人员不断努力, 提高地震发生地点判定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推动地震监测预报学科的有序发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张海江教授从地球物理学角度揭示岩石圈物性特征出发, 通过多网格地震双差速度成像; 基于速度结构约束的地震衰减成像、 横波分裂和体波走时各向异性成像, 以及地震干涉的结构成像等地震综合成像方法对2013年芦山7.0级地震的发震构造进行了解剖, 认为该地震发震断层复杂, 存在盲逆断层和反冲断层; 其物性结构控制主震滑动的空间分布; 余震分布主要在高速、 低各向异性、 低衰减、 低泊松比的 “坚固”区。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吴中海研究员就近年来对青藏高原中南部近SN向正断层作用的时空特征研究进行了介绍。他首先整理了国内外现有研究现状, 对存在争议的近SN向正断层的形成时代和形成机制进行总结和剖析; 然后通过实际调查研究, 对近SN向正断层的时空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 对近SN向正断层的形成机制提出了压裂-挤出模式的新认识。

防灾科技学院沈军教授介绍了在夏垫断裂上开展的10万a以来滑动速率与古地震序列的研究工作。报告从研究方法、 研究过程、 取得的初步成果和认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利用深挖探槽和联合钻孔剖面相结合的方法, 发现了夏垫断裂晚更新世早期以来的活动习性特征。同时他也指出了工作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惑及难题, 现场和与会代表进行了交流和沟通。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科学研究所李志伟研究员首先介绍了基于密集台阵的被动源地震成像新方法, 该方法具有高分辨率、 探测深度大、 低成本、 干扰影响小等优点, 但难点就是需要发展更好的数据处理、 优化和成像算法。随后重点介绍了利用本方法在五大连池火山岩浆囊、 唐山地震区活动断层探测的研究成果及最新进展, 认为该方法易获得第四纪沉积盆地边界断裂的三维空间结构, 对发震、 孕震特征的识别具有很好的作用。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吴晶博士利用地震学模板匹配方法对芦山地震后缺失的地震记录进行了识别找回, 识别到6倍于原始地震目录的地震事件, 丰富了原始地震目录, 对更好更细地揭示地震发生的破裂特征有重要意义。她通过对芦山地震的余震识别获得了一些新的认识, 如余震序列沿断裂带走向、 垂直于断裂带走向以及深度方向存在迁移特征; 芦山地震的反冲断裂在主震发生大约20min后被触发; 芦山地震主震的震后余滑可能是早期余震的主要触发因素。

其他报告人也围绕会议主题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各自的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硕士研究生梁欧博通过对涪江流域河流地貌的基岩陡峭指数的提取, 分析了这些参数对虎牙断裂带活动性的响应特征; 云南省地震局李西博士对鲁甸6.5级地震考察和相关成果进行了交流;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魏占玉博士通过对新疆独山子逆冲断错的阶地面陡坎形貌的坡度和高度特征的分析, 识别出多期古地震事件, 该结果与活动断层古地震研究结果一致, 为其他地区的古地震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和思路; 谭锡斌博士介绍了河流侵蚀作用对龙门山中段断层活动性的影响; 潘波博士分析了长白山天池火山千年大喷发的岩浆与喷发过程; 李新男博士针对岐山-马召断裂的运动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博士研究生郝海健选取同震地表破裂和活动断层迹线数据作为研究对象, 分析了断裂的几何形貌特征; 博士研究生董金元介绍了柴达木盆地北缘断裂带的运动学特征及构造意义的最新研究进展; 硕士研究生刘金瑞利用蒙特卡罗方法厘定了老虎山断裂的走滑速率。

大会共安排了15个学术报告, 研究区覆盖了中国青藏高原内部及周缘、 新疆地区、 华北地区、 东北地区等强震频发地区及业内广泛关注的热点区域, 研究方法包括地质学、 地球物理学、 地球化学、 地震学、 地貌学、 测量学等多种学科, 研究内容涉及到活动断裂几何学、 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 活动火山喷发特征, 强震发生机理及余震识别等。这些报告从地表地质地貌特征到深部介质物性, 从断层的活动习性到强震发震机理, 从地震机理分析到深、 浅构造关系讨论, 密切围绕活动构造与地震地质展开。每个报告都有充足的讨论时间, 与会代表积极提问, 就自己关心的问题展开热烈讨论, 深入交流, 达到了预期效果。通过召开本次学术年会, 可见活动构造与地震地质学科的发展不仅有赖于传统的方法手段, 也要积极引入先进的技术手段; 同时, 也要更加深入地与地球物理学、 地震学及地貌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 才能更好地解决和回答地震地质问题。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主任徐锡伟研究员做总结发言, 他认为本次学术年会是国内活动构造与地震地质领域学者开展讨论和深入交流的一次盛会, 在推进学科发展, 探讨未来的研究方向以及促进青年人才的成长方面将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他对大家的积极参与表示衷心感谢, 也希望大家继续努力, 在未来的研究中取得更大进展与成果; 同时他期望活动构造与地震地质相关领域的广大专家、 学者及青年人才积极参与活动构造与地震地质学术年会, 也祝愿每年一度的年会越办越好。参会人员在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办公楼前合影留念。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