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PS观测的张家口-渤海断裂带活动性
陈阜超1,2), 郭良迁2), 郑智江2)
1)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 武汉 430079
2) 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 天津 300180

〔作者简介〕 陈阜超, 男, 1985年生, 高级工程师, 现为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大地测量与测量工程专业在读博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大地形变测量与物理大地测量研究, E-mail: chenfuchao1985@163.com

摘要

文中基于1999年、 2007年、 2009年、 2011年、 2013年以及2015年6期GPS区域站观测资料, 计算得到了5个相邻时段中张家口-渤海断裂带的水平形变速率和应变率, 据此研究了该断裂带的活动性演化特征。 结果表明, 在5个时段中, 张家口-渤海断裂带的总体形变速率平均为1.74mm/a, 左旋走滑速率平均为1.59mm/a, 压缩速率平均为-0.59mm/a。 张家口-渤海断裂带各时段的左旋走滑速率均大于压缩速率, 说明其活动性以左旋走滑活动为主, 兼有压缩运动。 在5个时段中最小主应变率均小于0, 为压性, 最大主应变率>0, 为张性。 张家口-渤海断裂带的主压应力方向均为NEE-SWW向, 主张应力方向NNW-SSE向; 正应变率均为负数, 为压性; 断裂带的剪应变率值相对于正应变率较大, 表明剪应力较强, 各时段均以左旋剪切应力作用为主。 张家口-渤海断裂带的构造活动具有继承性, 在日本3·11大地震后, 其构造活动性呈现逐步减小的趋势。

关键词: GPS水平形变; 张家口-渤海断裂带; 左旋走滑速率; 压缩速率; 正应变率; 剪应变率
中图分类号:P31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253-4967(2020)01-0095-14
RESEARCH ON ACTIVITY OF ZHANGJIAKOU-BOHAI FAULT ZONE BASED ON GPS OBSERVATIONS
CHEN Fu-chao1,2), GUO Liang-qian2), ZHENG Zhi-jiang2)
1) School of Geodesy and Geomatics,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9, China
2) First Crust Deformation Monitoring and Application Center, CEA, Tianjin 300180, China
Abstract

The northwestern section of the Zhangjiakou-Bohai fault zone starts in the west of Zhangjiakou, extending southeast through Huailai, Shunyi and Tianjin and entering into the Bohai Sea, with a width up to several tens of kilometers, narrow in the west and wide in the east. The Neogene-Quaternary has extended in the northwest and southeast direction, forming a large regional active structure. There are many earthquakes of magnitude 7 or above in the history on the Zhangjiakou-Bohai fault zone and it is also a strong earthquake activity zone in eastern China. Therefore, the modern tectonic activities of this fault zone have an important impact on regional seismic hazard, and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earthquake prediction and disaster reduction.
In this paper, using the mobile GPS station observation data of 1999, 2007, 2009, 2011, 2013 and 2015, and with the rigid-linear elastic block motion model equation proposed by LI Yan-xing, the horizontal deformation rate and strain rate of the Zhangjiakou-Bohai fault zone of the five adjacent periods of 1999—2007, 2007—2009, 2009—2011, 2011—2013 and 2013—2015 were calculated, the tectonic activity characteristics and evolution of the fault zone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the five periods, the average deformation rate of the Zhangjiakou-Bohai fault zone is 1.74mm/a, the left-lateral strike-slip rate is 1.59mm/a, and the compression rate is -0.59mm/a. The Zhangjiakou-Bohai fault zone is characterized by left-lateral strike-slip and compression on the whole, and the left-lateral strike-slip rate is greater than the compression rate at each period. The strike-slip rate is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the compression rate, indicating that the activity of Zhangjiakou-Bohai fault zone is dominated by left-lateral strike-slip faulting with compression. The minimum principal strain rate of the Zhangjiakou-Bohai fault zone in the five periods varies from -12.06×10-9/a to -4.62×10-9/a, and the average minimum principal strain axis direction is N63.9°E, with little change in direction. The maximum principal strain rate varies from 1.55×10-9/a to 5.99×10-9/a, and the average maximum principal strain axis direction is N333.9°W, the direction does not change much. The strike of the Zhangjiakou-Bohai fault zone is NWW(the overall strike is calculated by N300°W), and the normal strain rate of the fault zone is -5.87×10-9/a(being compressional), and the shear strain rate is 12.70×10-9/a. The shear strain rate on the fault zone is about twice the value of the normal strain rate, and the shear strain rate of the fault zone is greater than the normal strain rate, which indicates the shear stress of the 5 periods of 1999—2007, 2007—2009, 2009—2011, 2011—2013 and 2013—2015 is relatively significant, suggesting that the fault plain is dominated by left-lateral shear stress. This suggests that the Japan 3·11 earthquake has little effect on the deformation strain of the Zhangjiakou-Bohai fault zone, and it does not change the nature of activity of the fault zone. The tectonic activity is still inheriting. Since the tectonic activity of the Zhangjiakou-Bohai fault zone has gradually decreased after the Japan 3·11 earthquake, the deformation strain evolution trend has gradually returned to a unified consistent state. Therefore, the deformation strain state of the Zhangjiakou-Bohai fault zone does not have the condition for strong earthquakes.

Keyword: GPS horizontal deformation; Zhangjiakou-Bohai fault zone; left-lateral strike-slip rate; compression rate; normal strain rate; shear strain rate
0 引言

NW向的张家口-渤海断裂带是古近纪华北盆地伸展裂陷与北侧燕山隆起带之间的转换带, 其由一系列方向大致相同的断裂延续构成, 总体走向为NW-SE向。 张家口-渤海断裂带北西段始于张家口以西, 向SE经怀来、 顺义、 天津并进入渤海海域, 宽度可达几十km, 西段窄、 东段宽。 新近纪— 第四纪期间向NW和SE 2个方向扩展, 成为大型区域性活动构造, 是华北亚板块与黑龙江亚板块的分界带。 张家口-渤海断裂带是中国东部地区现代活动性强烈的构造带, 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唐山7.8级地震(1976年7月28日)、 渤海7.4级地震(1969年7月18日)、 三河-平谷8级地震(1679年9月2日)以及渤海海峡7级地震(1548年)等多次7级以上大地震, 因此又是一条强震活动带(傅征祥等, 2000)。 研究该断裂带现今的活动性对首都圈及环渤海地区的地震危险性分析和防震减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张家口-渤海断裂带的新构造活动为左旋走滑性质(马杏垣, 1989; 徐杰等, 1998)。 利用PS资料进行的研究已经证实张家口-渤海断裂带为左旋走滑活动(顾国华等, 1999; 杨国华等, 2003; 王若柏等, 2004)。 也有研究认为该断裂带以左旋走滑为主, 不同地段兼有压缩或拉张活动(郭良迁等, 2007, 2011)。 本文利用刚性-线弹性块体运动模型, 通过解算1999— 2015年6期观测获得的5个相邻时段的GPS区域网资料, 得到张家口-渤海断裂带的运动参数, 为研究其现今活动性及演化特征提供依据。

1 数据与模型

本研究收集整理了研究区内1999年、 2007年、 2009年、 2011年、 2013年和2015年6期GPS区域站的数据资料, GPS区域站点的分布如图 1 所示。 数据解算步骤大致为: 1)利用GAMIT/GLOBK+QOCA软件解算得到GPS区域站点单日解的ENU三维坐标数据, 获得相邻期GPS区域站1999— 2007年、 2007— 2009年、 2009— 2011年、 2011— 2013年和2013— 2015年5个时段ITRF2005框架下的站速度计算结果, 组成5个时段的GPS区域观测站数量分别为157个、 140个、 258个、 249个和288个; 2)由于2011年日本9.0级地震对华北地区产生了显著的同震形变影响, 为此依据该次日本大地震的远场(约90个GPS连续观测站)同震位移(王敏等, 2011)进行空间解析, 获得所有GPS区域站的同震位移结果, 并在解算中予以改正; 3)为了突出华北地区相对运动的差异, 将ITRF2005框架下的水平速度场转换为华北区域无旋转基准(杨国华等, 2005)下的水平速度场; 4)筛选并剔除了(模型拟合前、 后2种速度)残差> 3mm/a的GPS区域站点; 5)把该断裂带简化为1条构造线(见图 1 红线); 6)为研究张家口-渤海断裂带的形变应变演化趋势, 利用刚性-线弹性块体运动模型方程, 计算各时段张家口-渤海断裂带的形变应变结果。

图 1 张家口-渤海断裂带区域GPS站点分布图Fig. 1 Distribution map of GPS stations in the Zhangjiakou-Bohai fault zone.

以图 1 红线所代表的张家口-渤海断裂带(线)为界将研究区分为近南北2个地质块体, 并将GPS站点划分为2组, 为研究块体运动相互作用在块体边界(张家口-渤海断裂带)产生的活动速率和应变应力状态等运动参数提供了条件。 使用刚性-线弹性块体运动模型方程式(1)分别计算两地质块体的运动场和应变场的运动参数, 进而用块体运动参数分别解算断裂带两侧对应点的运动参数, 将两侧对应点的运动参数相减得到断层运动参数(李延兴等, 2003, 2007), 从而得到1999— 2007年、 2007— 2009年、 2009— 2011年、 2011— 2013年和2013— 2015年5个时段的运动参数。

vevn=r -sinφcosλ-sinφsinλcosφsinλ-cosλ0ωxωyωz+ A0B0B0C0xy+ 12ξ1ξ2ζ1ζ2x2y2+ ξ3ζ3xy (1)

其中, ω xω yω z为旋转参数, A0B0C0ξ 1ξ 2ξ 3ζ 1ζ 2ζ 3为应变参数。 方程式左侧为站点运动速率, ve为EW向运动分量, vn为SN向运动分量。 方程式右侧第一项为整体旋转运动, 第二项到第四项为块体内部的连续变形。

利用模型拟合前后的速率结果可进行模型误差比较分析, 以研究区2013— 2015年时段GPS区域站的速率为例, 在使用模型公式(1)计算参数时, 首先筛选并去除了少数速度差别大的GPS站点和残差> 3mm/a的GPS区域站点。 实际计算时, 参与计算参数的站点速率数据的模型拟合残差均小于3mm/a。 利用GPS观测数据计算的站点速度(即模型拟合前的站点速度)与模型计算得到的站点速率(即模型拟合后的站速度), 绘制了模型拟合前后的GPS站点速率图(图 2), 由图中可以看到粉红、 蓝色2条线基本重合, 个别差异不明显(图中蓝色箭头为实际观测数据计算结果, 粉红色箭头是块体模型拟合计算结果)。 结果表明站点E向分量的速率平均为29.90mm/a, 其模型拟合误差为± 0.88mm/a; N向分量的速率平均为-10.78mm/a, 其模型拟合误差为± 0.89mm/a。 模型拟合误差与相对应的速率相比较小, 且模型速率误差的绝对值< 1mm/a, 这一结果与相关研究给出的误差结果相近(Shen et al., 2009; 陈长云, 2016)。 因此, 利用这些运动状态一致(即模型拟合前后的)的GPS区域站点作为计算数据, 使用块体模型公式获取的计算结果具有可靠性依据, 可为分析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图 2 模型拟合前后GPS站点速率比较图Fig. 2 Comparison of movement rates of GPS stations before and after model fitting.

2 活动速率

图 3— 7显示了断裂带NE盘相对SW盘的错动。 断裂活动速率是断裂活动程度的特征参数之一。 断层两盘的错动矢量与断裂带走向夹角大, 则断裂带的拉张(或压缩)速率就随之增大, 走滑速率也相应减小; 夹角小, 则断裂带的拉张(或压缩)速率就随之减小, 走滑速率也相应增大。 断裂的活动速率与其活动性质有关, 分析断裂活动速率对于探讨断裂带的活动程度和性质是必要的, 是判断断裂带地震危险性的基础分析之一。 下面将从断裂带两盘的相对位移速率矢量与断裂带的走滑和拉张(或压缩)速率2个方面论述断裂带的活动性。

图 3 1999— 2007年张家口-渤海断裂带的形变速率图Fig. 3 Deformation rate of Zhangjiakou-Bohai fault zone during 1999— 2007.

图 4 2007— 2009年张家口-渤海断裂带的形变速率图Fig. 4 Deformation rate of Zhangjiakou-Bohai fault zone during 2007— 2009.

图 5 2009— 2011年张家口-渤海断裂带的形变速率图Fig. 5 Deformation rate of Zhangjiakou-Bohai fault zone during 2009— 2011.

图 6 2011— 2013年张家口-渤海断裂带的形变速率图Fig. 6 Deformation rate of Zhangjiakou-Bohai fault zone during 2011— 2013.

图 7 2013— 2015年张家口-渤海断裂带的形变速率图Fig. 7 Deformation rate of Zhangjiakou-Bohai fault zone during 2013— 2015.

在1999— 2007年张家口-渤海断裂带两盘相对活动速率的矢量数据中, 北西段相对较小, 南东段较大, 北西段最小速率为1.81mm/a, 南东段最大速率为2.30mm/a, 整体平均为2.02mm/a。 断裂带北东盘向W运动, 从断裂带北西端到南东端错动方向由 N286° W变为S263° W, 平均为 N274° W。 断层北西段的错动矢量与断裂带走向的夹角小于南东段(图 3)。 断裂带的左旋走滑速率为1.82mm/a, 压缩速率为-0.88mm/a。

2007— 2009年张家口-渤海断裂带两盘相对活动速率矢量从北西端到南东端由1.68mm/a变为1.13mm/a, 平均为1.36mm/a。 断裂带北东盘仍然向W运动, 方向由S253° W变为 N292° W, 平均为S268° W(图 4), 北西段的错动矢量与断裂带走向的夹角大于南东段。 断裂带的左旋走滑速率为1.16mm/a, 压缩速率为-0.72mm/a。

2009— 2011年张家口-渤海断裂带两盘相对错动速率矢量值为2.07~2.86mm/a, 平均为2.23mm/a, 北西段速率小于南东段。 张家口-渤海断裂带北东盘向NW运动, 断层错动方向由断裂带北西端的 N321° W变为南东端的S256° W, 平均为 N287° W(图 5)。 断层北西段的错动矢量与断裂带走向的夹角较小, 和断裂带走向近平行, 南东段则较大, 和断裂带走向斜交。 断裂带的左旋走滑速率为2.18mm/a, 压缩速率为-0.50mm/a。

2011— 2013年张家口-渤海断裂带错动速率矢量值为1.36~2.04mm/a, 平均为1.47mm/a, 北西段速率大、 南东段速率小。 断裂带北东盘总体向NW运动, 平均方向为 N281° W(图 6)。 断层错动矢量方向为S247° W~N330° W, 断层北西段的错动矢量与断裂带走向的夹角较大, 南东段较小。 断裂带的左旋走滑速率为1.39mm/a, 压缩速率-0.48mm/a。

2013— 2015年张家口-渤海断裂带错动速率矢量值0.73~0.78mm/a, 平均速率为0.76mm/a, 北西段速率略大于南东段。 断裂北东盘相对南西盘向W运动(图 7), 位移方向为S267.6° W~N277.5° W, 平均为 272.2° NW, 从北西段到南东段运动方向由SW变为NW。 断裂带的左旋走滑速率为0.67mm/a, 压缩速率为-0.35mm/a。

表1汇总了5个时段的速率、 速率方向以及速率方向变化的有关数据。 从表1可以看出, 在1999— 2015年的5个时段中, 张家口-渤海断裂带的总体形变速率平均为1.74mm/a, 左旋走滑速率平均为1.59mm/a, 压缩速率平均为-0.59mm/a, 在5个时段内该断裂带都具有左旋和压缩性质。 同时, 各时段的左旋走滑速率均大于压缩速率, 说明张家口-渤海断裂带的活动性以左旋走滑为主(左旋走滑速率为0.67~2.18mm/a), 兼具压缩(压缩速率为-0.88~-0.35mm/a)的形变状态。 5个时段中, 2009— 2011年的位移速率和走滑速率都达到最大, 同时平均位移方向的角度也达到最大, 位移方向变化的区间也具有显著增大的特点, 明显有别于其它时段的平均位移方向和变化区间; 5个时段中压缩速率变化的规律性较强, 随着时间的推进似有逐步减小的趋势。 2013— 2015年位移速率、 走滑速率、 压缩速率和速率方向的变化区间均为5个时段中最小的。

表1 各时段速率及方向 Table1 Rate and direction of each time period
3 主应变率

断裂带上的主应变是作用于断裂带主应力的反映。 断裂带的正应变是垂直于断裂带走向的应变, 是作用于断裂带的正应力的表现, 断裂带的剪应变是作用于断裂带上的剪应力的反映, 二者均为断裂带受作用力状态的表征, 与断裂带孕育地震的过程有重要关系。 下面将从断裂带的主应变率、 正应变率和剪应变率3个方面来论述断裂带的应变-应力特征(杨博等, 2010; 纪静等, 2015)。

张家口-渤海断裂带在1999— 2007年、 2007— 2009年、 2009— 2011年、 2011— 2013年和2013— 2015年5个时段中的主应变轴方向表明, 最小主应变轴均为NEE-SWW向, 最大主应变轴为NNW-SSE向(图 8— 12)。 主应变轴方向反映了张家口-渤海断裂带主要受NEE-SWW向的主压应力和NNW-SSE向的主张应力作用。 张家口-渤海断裂带的总体走向为 N300° W, 2个应力主轴均与断裂带的走向斜交, 断裂带与压应力主轴的夹角较大, 与张应力轴的夹角较小, 在该作用下张家口-渤海断裂带发生挤压-剪切活动。 作用于张家口-渤海断裂带的主压应力与华北地区的总体主压应力方向基本相同。

图 8 1999— 2007年张家口-渤海断裂带的主应变率Fig. 8 Principal strain rate of Zhangjiakou-Bohai fault zone during 1999— 2007.

图 9 2007— 2009年张家口-渤海断裂带的主应变率Fig. 9 Principal strain rate of Zhangjiakou-Bohai fault zone during 2007— 2009.

图 10 2009— 2011年张家口-渤海断裂带的主应变率Fig. 10 Principal strain rate of Zhangjiakou-Bohai fault zone during 2009— 2011.

图 11 2011— 2013年张家口-渤海断裂带的主应变率Fig. 11 Principal strain rate of Zhangjiakou-Bohai fault zone during 2011— 2013.

图 12 2013— 2015年张家口-渤海断裂带的主应变率Fig. 12 Principal strain rate of Zhangjiakou-Bohai fault zone during 2013— 2015.

1999— 2007年张家口-渤海断裂带的最小主应变轴方向为 N56° ~71° E(图 8), 最小主应变率为(-15.10~-9.93)× 10-9/a, 最大主应变轴方向为 N326° ~341° W, 最大主应变率为(3.83~5.19)× 10-9/a, 最小主应变率的绝对值大于最大主应变率的绝对值, 说明作用于断裂带的主压应力大于张应力。 该时段张家口-渤海断裂带北西段的最小主应变率小于南东段, 表明南东段主压应力相对较大。 张家口-渤海断裂带的最大主应变率总体差异较小, 北西段略大于南东段。

1999— 2007年张家口-渤海断裂带的正应变率(即垂直于断裂带走向方向上的应变率)为-7.30× 10-9/a, 剪应变率(即平行于断裂带走向上的剪应变率, 正值为右旋剪切应变, 负值为左旋剪切应变)为-15.01× 10-9/a, 正应变率的绝对值小于剪应变率的绝对值, 表明作用于断层面上的剪应力大于压应力, 断裂带上的剪切应力相对显著。

2007— 2009年张家口-渤海断裂带的最小主应变轴的方向为 N53.3° ~70.3° E, 最小主应变率为(-12.31~-5.14)× 10-9/a, 最大主应变轴的方向为 N323.3° ~340.3° W, 最大主应变率为(1.38~3.91)× 10-9/a(图 9), 最小主应变率的绝对值大于最大主应变率的绝对值, 与前一时段类似。 该结果表明作用于张家口-渤海断裂带的NEE-SWW方向的主压应力占主导地位。 该时段内, 张家口-渤海断裂带北西段的最小主应变率相对较大, 南东段较小, 北西段的主压应力相对较强; 断裂带的最大主应变率较小, 与前一时段不同, 此时段内北西段的主张应力小于南东段。

2007— 2009年张家口-渤海断裂带上的正应变率为-5.99× 10-9/a, 剪应变率为-9.37× 10-9/a, 剪应变率的绝对值大于正应变率的绝对值, 反映断层面上的压应力作用小于剪切应力, 与前期所受的作用力大致相同, 但断层面上的压应力和剪应力均弱于前期。

2009— 2011年张家口-渤海断裂带的最小主应变轴方向为 N52.7° ~87.8° E, 最小主应变率为(-19.99~-6.27)× 10-9/a, 北西段的量值小于南东段; 最大主应变轴的方向是 N322.7° ~357.8° W, 最大主应变率为(3.75~11.18)× 10-9/a, 北西段的量值大于南东段。 在张家口-渤海断裂带的北西段最小主应变率的量值小于最大主应变率, 而南东段则相反(图 10), 说明张家口-渤海断裂带北西段的主张应力大于主压应力, 南东段的主压应力大于主张应力。 该时段内断裂带的主压应力也是北西段小、 南东段大; 主张应力分布相反。 2009— 2011年张家口-渤海断裂带的正应变率为-4.54× 10-9/a, 剪应变率为-16.53× 10-9/a, 剪应变率的绝对值大于正应变率的绝对值, 断层面所受的剪应力作用大于压应力。

2011— 2013年张家口-渤海断裂带的最小主应变轴方向为 N50.9° ~89.6° E, 最小主应变率为(-15.25~-2.64)× 10-9/a, 北西段的量值大于南东段(图 11); 最大主应变轴方向为 N320.9° ~359.6° W, 最大主应变率为(1.27~8.22)× 10-9/a, 北西段的量值小于南东段。 以上结果表明, 断裂带北西段的主压应力作用显著, 主张应力作用较弱; 南东段的主张应力大于主压应力。

2011— 2013年张家口-渤海断裂带上的正应变率为-4.33× 10-9/a, 剪应变率为-10.10× 10-9/a, 剪应变率的绝对值大于正应变率的绝对值, 说明断裂面上的剪应力大于压应力。

2013— 2015年张家口-渤海断裂带的最小主应变率为(-5.12~-4.14)× 10-9/a, 北西段的最小主应变率量值大于南东段(图 12), 最小主应变轴方向为 N61.6° ~62.9° E; 最大主应变率为(1.31~1.84)× 10-9/a, 南东段的量值大于北西段, 最大主应变轴方向为 N331.6° ~332.9° W。 该时段张家口-渤海断裂带主要受NEE-SWW向压应力和NNW-SSE向张应力的作用, 压应力明显大于张应力。

2013— 2015年张家口-渤海断裂带的正应变率为-2.89× 10-9/a, 剪应变率为-5.59× 10-9/a, 表明断裂面的压应力小于剪应力。

上述分析表明, 1999— 2015年张家口-渤海断裂带的最小主应变率均小于0, 为压缩性质, 最大主应变率> 0, 为拉张性质。 1999— 2007年张家口-渤海断裂带的最小主应变率量值最大, 2013— 2015年最小; 最大主应变率量值在2009— 2011年达到最大, 在2013— 2015年最小。 1999— 2015年最小主应变率似有减小的趋势, 而最大主应变率的变化则较为复杂, 反映出主压应力有所减小、 主张应力变化不规则的特征。 张家口-渤海断裂带的主压应力方向均为NEE-SWW向(N59.3° ~68.5° E), 主张应力方向为NNW-SSE向。 1999— 2015年张家口-渤海断裂带的正应变率均为负数, 为压缩性质; 断裂带的剪应变率比正应变率更大, 表明剪应力较强, 各时段均以左旋剪切应力作用为主。

4 讨论与结论

本文主要对张家口-渤海断裂带的形变和应变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已有的很多研究(方颖等, 2009; 陈长云, 2016)针对该断裂带的分段性进行了详细讨论, 断裂带两侧区域的形变、 应变也有文章论述和涉及(徐杰等, 1998; 江在森等, 2000; 杨国华等, 2001; 王若柏等, 2004; 纪静等, 2016), 因此本文对这2方面的研究内容均没有进行深入讨论。 与已有研究成果相比, GPS观测的新资料数量多、 密度大、 质量好、 信息丰富, 且研究结果均以量化指标给出, 相比定性和半定量的结果更为真实可靠。

通过对1999— 2015年间6期GPS区域观测站点复测资料的计算, 获得了张家口-渤海断裂带的活动速率和应变率, 发现其活动性以左旋走滑为主, 兼具压缩性质, 平均速率为1.74mm/a, 其中左旋走滑速率为1.59mm/a, 压缩速率为-0.69mm/a。 断裂带各时段的活动速率为0.76~2.23mm/a, 压缩速率为-0.35~-0.88mm/a, 走滑速率为0.67~2.18mm/a。 本研究的结果与已有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徐杰等, 1998; 王若柏等, 2004; 方颖等, 2009; 陈长云, 2016)。

5个时段中, 2009— 2011年断裂带的位移速率和走滑速率最大, 同时平均位移方向也最大, 位移方向变化的区间具有显著增大的特点, 明显有别于其它时段的平均位移方向和变化区间, 且应变率也有类似结果。 以上结果说明, 尽管对GPS区域台站进行了3· 11日本大地震的同震形变改正, 但张家口-渤海断裂带的形变、 应变状态仍然对3· 11日本大地震的作用产生了响应。 虽然构造带的运动性质没有发生改变, 但还是产生了可分辨的影响。 2013— 2015年断裂带的位移速率、 走滑速率、 压缩速率和速率方向的变化区间均是5个时段中最小的, 反映出日本大地震后张家口-渤海断裂带的形变、 应变逐步恢复一致状态的趋势。

1999— 2015年张家口-渤海断裂带的最小主应变率为-10.32× 10-9/a, 属压缩性质, 最小主应变轴方向为N63.9° E, 最大主应变率为4.00× 10-9/a, 属拉张性质, 最大主应变轴方向为 N333.9° W, 表明断裂带受NEE-SWW向主压应力和NNW-SSE向的主张应力的共同作用, 其中主压应力相对较大。 断裂带的正应变率为-5.87× 10-9/a, 剪应变率为12.70× 10-9/a。 剪应变率相对较大, 反映出断裂面上的剪应力相对显著。

1999— 2015年各时段的最小主应变率为(-12.06~-4.62)× 10-9/a, 最大主应变率为(1.55~5.99)× 10-9/a, 主应力轴比较稳定, 方向变化不大。

综上分析可知, 虽然张家口-渤海断裂带的构造活动状态受到了近期大地震的影响, 但总体而言影响不显著, 构造活动具有继承性。 目前张家口-渤海断裂带的形变、 应变状态正处于震后调整阶段, 形变、 应变量级较小, 其形变、 应变演化趋势向着逐步恢复较为一致的状态发展, 目前该断裂带从形变、 应变状态而言不具备发生强震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陈长云. 2016. 张家口-渤海断裂带分段运动变形特征分析[J]. 地震, 36(1): 111.
CHEN Chang-yun. 2016. Characteristics of segmentary motion and deformation along the Zhangjiakou-Bohai Fault[J]. Earthquake, 36(1): 111(in Chinese). [本文引用:3]
[2] 方颖, 张晶. 2009. 张家口-渤海断裂带分段活动性研究[J]. 地震, 29(3): 136140.
FANG Ying, ZHANG Jing. 2009. Study of the segmentary activities in the Zhangjiakou-Bohai fault system[J]. Earthquake, 29(3): 136140(in Chinese). [本文引用:2]
[3] 傅征祥, 刘杰, 刘桂萍. 2000. 张家口-蓬莱断裂带的中长期强地震危险性研究[J]. 中国地震, 16(4): 334341.
FU Zheng-xiang, LIU Jie, LIU Gui-ping. 2000. Research on medium- and long-term seismic risk in Zhangjiakou-Penglai fault zone[J].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16(4): 334341(in Chinese). [本文引用:1]
[4] 顾国华, 王若柏, 孙惠娟, . 1999. 华北地区GPS形变测量结果及其地震地质意义[J]. 地震地质, 21(2): 97104.
GU Guo-hua, WANG Ruo-bai, SUN Hui-juan, et al. 1999. Results of GPS surveys for crustal deformation in North China and their implications to earthquake geology[J]. Seismology and Geology, 21(2): 97104(in Chinese). [本文引用:1]
[5] 郭良迁, 薄万举, 杨国华, . 2011. 华北1999—2009年水平形变应变场特征[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31(3): 15.
GUO Liang-qian, BO Wan-ju, YANG Guo-hua, et al. 2011. Characteristics of horizontal deformation-strain field in North China from 1999 to 2009[J]. Journal of Geodesy and Geodynamics, 31(3): 15(in Chinese). [本文引用:1]
[6] 郭良迁, 马青, 杨国华. 2007. 华北地区主要构造带的现代运动和应变[J]. 国际地震动态, (7): 6775.
GUO Liang-qian, MA Qing, YANG Guo-hua. 2007. Contemporary motion and strain of major tectonic zones in North China[J]. Recent Developments in World Seismology, (7): 6775(in Chinese). [本文引用:1]
[7] 纪静, 郭良迁, 陈聚忠. 2016. 基于GPS观测的张渤带形变[J]. 华北地震科学, 34(3): 3741.
JI Jing, GUO Liang-qian, CHEN Ju-zhong. 2016. Zhangjiakou-Bohai seismic belt deformation based on GPS observation[J]. North China Earthquake Sciences, 34(3): 3741(in Chinese). [本文引用:1]
[8] 纪静, 刘芳, 闫成国. 2015. 天津北部地区现今构造活动性研究[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35(6): 974978.
JI Jing, LIU Fang, YAN Cheng-guo. 2015. Research on recent tectonic activity in north area of Tianjin[J]. Journal of Geodesy and Geodynamics, 35(6): 974978(in Chinese). [本文引用:1]
[9] 江在森, 张希. 2000. 华北地区近期地壳水平运动与应力应变场特征[J]. 地球物理学报, 43(5): 657665.
JIANG Zai-sen, ZHANG Xi. 2000. Characteristics of recent horizontal movement and strain-stress field in the crust of North China[J].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 43(5): 657665(in Chinese). [本文引用:1]
[10] 李延兴, 张静华, 何建坤, . 2007. 由空间大地测量得到的太平洋板块现今构造运动与板内形变应变场[J]. 地球物理学报, 50(2): 437447.
LI Yan-xing, ZHANG Jing-hua, HE Jian-kun, et al. 2007. Current-day tectonic motion and intraplate deformation-strain field obtained from space geodesy in the Pacific plate[J].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 50(2): 437447(in Chinese). [本文引用:1]
[11] 李延兴, 张静华, 周伟, . 2003. 汶川 MS8. 0地震孕育发生的机制与动力学问题[J]. 地球物理学报, 46(3): 519530.
LI Yan-xing, ZHANG Jing-hua, ZHOU Wei, et al. 2003. The mechanism and dynamics of the generation and occurrence for Wenchuan MS8. 0 earthquake[J].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 46(3): 519530(in Chinese). [本文引用:1]
[12] 马杏垣. 1989. 中国岩石圈动力学图集[CM]. 北京: 中国地图出版社.
MA Xing-yuan. 1989. Lithospheric Dynamics Atlas of China[CM]. China Cartographic Publishing House, Beijing(in Chinese). [本文引用:1]
[13] 王敏, 李强, 王凡, . 2011. 全球定位系统测定的2011年日本宫城 MW9. 0地震远场同震位移[J]. 科学通报, 56(20): 15931596.
WANG Min, LI Qiang, WANG Fan, et al. 2011. Far-field coseismic displacements associated with the 2011 Tohoku-Oki earthquake in Japan observed by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J].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56(20): 15931596(in Chinese). [本文引用:1]
[14] 王若柏, 顾国华, 徐杰, . 2004. 张家口-渤海地震构造带的地壳形变研究[J]. 地震地质, 26(4): 586596.
WANG Ruo-bai, GU Guo-hua, XU Jie, et al. 2004. Discussion on characteristics of crustal deformation along the Zhangjiakou-Bohai seismotectonic zone[J]. Seismology and Geology, 26(4): 586596(in Chinese). [本文引用:3]
[15] 徐杰, 宋长青, 楚全芝. 1998. 张家口-蓬莱断裂带地震构造特征的初步探讨[J]. 地震地质, 20(2): 146154.
XU Jie, SONG Chang-qing, CHU Quan-zhi. 1998.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seismotectonic characters of the Zhangjiakou-Penglai fault zone[J]. Seismology and Geology, 20(2): 146154(in Chinese). [本文引用:3]
[16] 杨博, 张风霜, 占伟, . 2010. 水平运动场滤波试验与应变计算[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30(5): 106112.
YANG Bo, ZHANG Feng-shuang, ZHAN Wei, et al. 2010. Experiment for filtering horizontal movement field and its strain calculation[J]. Journal of Geodesy and Geodynamics, 30(5): 106112(in Chinese). [本文引用:1]
[17] 杨国华, 韩月萍, 王敏. 2003. 近10年华北地壳水平运动的若干特征[J]. 中国地震, 19(4): 324333.
YANG Guo-hua, HAN Yue-ping, WANG Min. 2003.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orizontal crustal movement of North China in the last decade[J].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19(4): 324333(in Chinese). [本文引用:1]
[18] 杨国华, 韩月萍, 张凤兰. 2001. 利用GPS复测结果确定华北不同运动性质单元及活动方式[J]. 地震学报, 23(1): 110.
YANG Guo-hua, HAN Yue-ping, ZHANG Feng-lan. 2001. Determination of active units with different kinematic property and their activity pattern in North China based on the data from GPS remeasurements[J].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 23(1): 110(in Chinese). [本文引用:1]
[19] 杨国华, 江在森, 武艳强, . 2005. 中国大陆整体无净旋转基准及其应用[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5(4): 610.
YANG Guo-hua, JIANG Zai-sen, WU Yan-qiang, et al. 2005. No-net-rotation on crustal movement of China mainland and its application[J]. Journal of Geodesy and Geodynamics, 25(4): 610(in Chinese). [本文引用:1]
[20] Shen Z, Zhao C, Yin A, et al. 2009. Contemporary crustal deformation in East Asia constrained by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measurements[J].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105(B3): 57215734.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