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通海2018年8月地震序列重定位及震源机制
李通1), 郭志1),*, 高星2)
1)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北京 100029
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01
*通讯作者: 郭志, 男, 1977年生, 副研究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地壳结构及震源机制, E-mail: guozhi@ies.ac.cn

〔作者简介〕 李通, 女, 1994年生, 2019年于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获固体地球物理学专业硕士学位, 从事地震学研究, 电话: 010-62009161, E-mail: 957751324@qq.com

摘要

文中使用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地震编目系统、 中国地震台网数据备份中心提供的正式观测报告和区域事件的波形数据, 基于双差定位和W-Phase反演方法, 对2018年8月云南省通海地震序列进行了重定位并反演了2次 M5.0主震的震源机制。 2018年8月云南通海地震序列发生在川滇块体的南部边缘地区。 川滇块体东部, 小江断裂带分割了川滇块体与华南块体; 川滇块体的西南部, 红河断裂带分割了川滇块体与中南半岛。 这2条主要断裂带阻挡并吸收了向S运动的川滇块体的大部分运动分量, 因此在川滇块体的南部边界积累了大量构造应力, 导致该地区的地震活动性较强。 作为地震活动较强的地区, 通海在1970年曾发生过 M7.0强震。 2018年通海地震序列中2次 M5.0主震是1970年之后发生在通海及周边地区震级较大的地震。 对通海地震序列的震源机制开展研究, 可为通海及周边地区的防震减灾工作提供重要的地震学证据支持。 文中, 首先采用双差重定位方法对通海地震序列的震中进行定位; 在此基础之上, 采用W-phase波形反演方法反演获取了2次主震的震源机制。 经过重新定位的地震震中分布显示, 通海地震序列以NE-SW优势方向呈条带状分布, 余震震源集中分布在深度5~10km的范围内, 且发震断层呈现高倾角的特征。 震源机制反演结果显示, 2018年8月13日发生的 M5.0地震的2个节面的走向、 倾角和滑动角分别为298.2°、 45.2°、 -172.9°和203.2°、 84.9°、 -45.0°, 矩震级 MW5.07; 14日发生的第二次 M5.0地震的2个节面的走向、 倾角和滑动角分别为297.0°、 63.6°、 -161.5°和198.5°、 73.5°、 -27.7°, 矩震级 MW4.89。 综合分析通海地震序列重定位及震源机制反演结果可知, 其发震断裂可能为NE走向的明星-二街断裂带, 且地震序列的时空分布特征及震源机制信息与区域地震构造背景一致。

关键词: 2018年通海 M5.0地震序列; 双差重定位; W-Phase震相; 矩张量反演
中图分类号:P31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253-4967(2020)04-0881-12
RELOCATION AND FOCAL MECHANISMS OF YUNNAN TONGHAI EARTHQUAKE SEQUENCE OF AUGUST 2018
LI Tong1), GUO Zhi1), GAO Xing2)
1)Institute of Geology, 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Beijing 100029, China
2)State Key Laboratory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System,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China
Abstract

The August 2018 Tonghai earthquake sequence and focal mechanisms of the two main shocks about MS5.0 were investigated through relocation of catalog data and inversion of event waveform recordings downloaded from the China National Seismic Network. The epicenter of 2018 Tonghai earthquake locates in the southern edge of Chuandian block, where the Xiaojiang Fault separates the Chuandian block from South China block in the east, and the Red River Fault separates the Chuandian block from the Indo-China in the southwest. These two faults blocked and absorbed the continuous southward movement of Chuandian block, significant tectonic stress has been built up in the southern tip of Chuandian block. As a seismicity active zone, Tonghai has been struck by a M7.0 strong earthquake in 1970. The August 2018 Tonghai earthquake is the major earthquake occurring in Tonghai and surrounding areas since the 1970 strong earthquake. Therefore, detailed focal mechanism study for 2018 Tonghai earthquake sequence is crucial for the earthquake relief effect for the Tonghai and surrounding area. In this study, we first relocate the epicenter of earthquake sequence by using the double difference relocation method, then we inverted focal mechanism for two main earthquakes with magnitude of ~5.0 by using the W-phase method. The relocated epicentral locations of Tonghai earthquake sequence show a NE-SW trend narrow band, predominant depth range of 5~10km and near vertical seismogenic fault. The focal parameters for the August 13 earthquake are: strike of 298.2°, a dip of 45.2°, a rake of -172.9° and strike of 203.2°, a dip of 84.9°, a rake of -45.0°, respectively, and magnitude of MW=5.07; Focal parameters for the August 14 earthquake are: strike of 297.0°, a dip of 63.6°, a rake of -161.5° and strike of 198.5°, a dip of 73.5°, a rake of -27.7°, respectively, and magnitude of MW=4.89. Combined analysis of the relocated epicentral locations and obtained focal mechanisms suggest that the seismogenic fault of the August 2018 Tonghai earthquake sequences could be related to the NE-striking Mingxing-Erjie Fault, and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arthquake sequence is consistent with the regional seismotectonic background.

Keyword: the 2018 M5.0 Tonghai earthquake sequences; double-difference earthquake location; W-Phase; moment tensor inversion
0 引言

据中国测震台网中心测定, 2018年8月13日01时44分, 云南省通海县发生M5.0地震, 震中(24.19° N, 102.71° E)位于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四街镇附近区域, 震源深度为7.0km。 14日凌晨03时50分, 通海县再次发生M5.0地震, 震中位置为(24.19° N, 102.71° E), 震源深度为6.0km。 由于震中附近区域房屋的建筑材料多为土坯, 使得该区大部分房屋被不同程度地破坏, 地震还导致通海县及周边县市约6.9万人受灾, 24人受伤。 此次地震的震中区域通海县位于川滇菱形块体南部的边缘位置, 在滇中地区的一个断陷盆地中, 盆地四周明显受断裂控制, 其南侧是NW走向的曲江断裂带, 北西侧是NW走向的玉江断裂, 东北侧及东侧则分别为NE走向的明星-二街断裂带及川滇菱形地块的东南边界— — SN走向的小江断裂带。 通海及周边地区既是主要构造的转弯处, 同时也是多组构造的交会点(图1)。 复杂的地质构造导致通海及周边区域地震频发。 自有历史记录以来, 通海及附近地区多次发生7.0级以上地震(图1), 是地震较为活跃的区域。 这些历史强震中, 时间较近的包括1970年发生在曲江断裂带上的通海MS7.7大地震及1913年发生在峨山县城附近的M7.0强震(图1)。

图1 2018年8月13、 14日云南通海M5.0地震震中附近的地质构造
黑色实线表示活断层(邓起东等, 2002), 蓝色沙滩球表示1970年1月5日MS7.7通海大地震的震源机制解, 紫色五角星
为2018年通海M5.0主震震中, 红色圆点为研究区域1700年至今M> 7.0地震的震中。 地震信息来自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Fig. 1 Regional tectonic of August 13 and 14, Yunnan Tonghai M5.0 earthquakes.

地震后, 国内外多家机构都在第一时间发布了2次M5.0地震的震源参数。 但相关研究机构于公开渠道发布的震源参数主要集中于2次M5.0地震的震中位置、 震源深度和震级大小, 而针对2次主震的震源机制参数及地震序列重新定位的研究仍然缺乏。 研究显示, 大多数浅源地震主要是上地壳岩层断裂引起的构造地震, 其余震序列恰好是在震后断裂岩层应力重新调整过程中于断裂带上相应发生的中、 小地震。 综合分析、 研究地震序列的时空分布及震源机制特征, 可以加深对发震断层构造活动的认识。 为此, 本文利用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地震编目系统” 的正式观测报告、 国家测震台网数据备份中心(2007)和郑秀芬等(2009)提供的观测资料, 通过双差定位方法和W-Phase波形资料反演方法研究了2018年8月通海地震序列的空间分布特征及2次M5.0地震的震源机制, 所得结果可为了解此次通海地震的发震构造提供地震学证据和支持。

1 地震序列重定位
1.1 震相走时数据的提取及台站分布

本研究中, 地震重定位使用的震相走时数据来源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 地震编目系统” 的正式观测报告。 观测报告截取的时间范围为2018年8月13— 23日, 包括以通海地震震中为中心、 半径为20km范围内震级为-1~6级且深度为0~45km的891个地震事件资料。 其中, P波震相走时资料共4 820条, S波震相走时资料共4 043条。 涉及的地震台站共有22个(图2a), 且这些台站相对通海地震序列具有较好的空间分布, 为地震的重新定位提供了足够的地震事件观测报告。 为尽可能多地获取地震事件的高精度定位结果, 本文将观测报告预处理程序中的最小近邻连接数和最小事件对连接数均设置为6, 而事件对的距离阈值设定为相对较小的数值4km。 最终, 共有675个地震事件成群, 用于重定位的P波震相对共有230 815个, S波震相对共有211 620个。

图2 研究中使用的地震台站(a)及震相走时数据曲线(b)
黑色三角形为本研究使用的地震台站, 蓝点为初始地震震中分布, 绿色箭头为GPS速度场(Gan et al., 2007), 红色虚线为活动断层(邓起东等, 2002)
Fig. 2 Distribution of seismic stations(a)and the observed P and S waves travel time curves(b)used in the study.

本研究采用双差定位法(Waldhauser et al., 2000)对通海地震序列进行重新定位。 双差定位方法是在主事件定位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地震事件定位方法。 其在重定位过程中对1个地震丛集按照一定规则进行两两配对, 并使得近邻地震事件相对同一地震台站的实际观测走时差与理论走时差(双差)最小, 以确定震源的位置。 为了尽可能消除地壳速度模型对重新定位结果的影响(Michelini et al., 2004), 参考前人在云南地区开展的人工地震测深和接收函数与面波联合反演等研究结果(王椿镛等, 2002; Guo et al., 2018), 构建了通海地区的一维速度结构模型(表1), 且设置VP/VS为1.72。

表1 通海地震序列重定位的速度模型 Table 1 Velocity model used to relocate Tonghai earthquake sequence
1.2 通海地震序列的重定位结果

研究中, 使用阻尼最小二乘法(LSQR)求解双差走时方程并对通海地震序列进行重定位, 最终获得了578个地震事件的重定位结果。 重定位地震序列在SN、 EW及深度上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41km、 0.44km和0.65km。 此次通海地震序列中2次约M5.0的主震震中被重新定位于(24.179° N, 102.723° E)和(24.186° N, 102.731° E), 分布在整个地震序列的中部偏北的位置, 震源深度分别为9.41km和8.75km, 据此推断2次主震可能发生在同一断层上。 图3 展示了通海地震序列的平面及深度剖面分布图, 其中AA’ 和BB’ 为辅助线。 经重定位后, 震中分布显示通海地震序列以AA’ 为中心向内收缩, 延展范围长约10km, 沿NE-SW优势方向呈条带状分布, 且M> 3.5的余震均集中在条带的中心附近(图3a)。 深度剖面清晰地显示地震分布在15km深度以上, 优势深度为5~10km, 且断层面比较陡立(图3b, c)。 此外, 余震活动自主震处沿发震断层面分别向NE和SW扩展。

图3 经过重新定位之后通海地震序列的平面(a)及深度剖面图(b、 c)
蓝色震源球表示本研究获取的2次2018年8月通海M5.0地震的震源机制及前人研究获取的1970年通海大地震的震源机制解。 五角星为2次M> 4.5地震的震中(震源), 圆圈为M≤ 4.5地震的震中(震源), 圆圈的颜色表示距8月13日第1次主震发生的时间
Fig. 3 Map view(a)and vertical profiles(b, c)of the relocated Tonghai earthquake sequence.

2 2次M5.0主震的震源机制解
2.1 W-Phase波形数据的来源及处理

本研究使用的区域地震波形资料数据由国家测震台网数据备份中心(2007)郑秀芬等(2009)提供。 选择信噪比高、 震中距在0° ~15° 范围内的宽频带三分量数字波形资料进行处理。 对于中小地震的震源机制反演, 通常使用短周期体波(P波和S波)或面波资料进行计算。 由于短周期体波或面波容易受到地壳结构不均匀性的影响, 故本研究将使用长周期的W-Phase震相资料开展反演。 W-Phase震相属于周期非常长的地震波, 以高于S波速度的群速度在地球内部传播, 适合用来快速、 可靠地确定地震的震源参数(Kanamori et al., 2008; 郭志等, 2018; 赵旭等, 2018)。 由于W-phase震相的长周期特性, 在去除原始波形资料的仪器响应时, 不能采用常规的频率域相除的处理方法, 而是需要先将地震仪器的零极点信息转换为时间域表征机械地震仪仪器响应的二阶微分方程常系数(Zhu, 2003), 然后在时间域直接去除仪器响应以获取真实的地面运动加速度, 最后对滤波后的地面加速度进行2次积分得到真实的地面位移。

2.2 W-Phase理论地震图的计算及反演方法

在震源机制反演中, 计算格林函数时通常会消耗大量时间, 为了加速地震矩张量的反演进程, 需要预先构建好反演过程中使用的格林函数库。 由于地球重力场对长周期W-Phase震相波形的影响不可忽略, 因此选择基于简振正型叠加方法的Mineos软件包(① Masters G, Woodhouse J H, Freeman G, 2011, Mineos vl. 0. 2, https://geodynamics.org/cig/software/mineos/。)构建格林函数库。 震源特性与地球介质的传播效应共同确定所观测地震波型的变化特征, 理论上可以通过计算得到这些效应, 因此可以合成理论地震图。 在震源机制反演过程中, 通过计算实际观测地震波形与理论地震图的误差, 找出1组可使二者最佳拟合的地震矩张量来获取震源机制。

2.3 2018年8月13日云南通海M5.0地震的震源机制解

为了得到可靠的结果, 在反演中需要对数据进行多次质量控制, 并利用空间网格搜索方法获取最优解。 经过数据筛选, 共获得15个台站、 18个分量的数据用于下一步反演。 之后, 利用初步反演挑选剩下的高质量观测数据对震源进行网格划分, 并开展空间网格搜索, 以获得最优的震源信息, 包括震源的地震矩张量解、 三维位置等。

图4a 展示了通过空间网格搜索反演获得的最优矩张量解。 结果显示, 云南通海2018年8月13日M5.0地震的标量地震距M0=5.14× 1016 N· m, 折合矩震级MW=5.07; 6个地震矩张量MxxMyyMzzMxyMyzMxz 分别为-0.037 6× 1017N· m、 -0.233× 1017N· m、 0.270 7× 1017N· m、 0.247 2× 1017N· m、 0.291 3× 1017N· m和-0.250 9× 1017 N· m。 节面Ⅰ 的走向、 倾角和滑动角分别为298.2° 、 45.2° 和-172.9° ; 节面Ⅱ 的走向、 倾角和滑动角分别为203.2° 、 84.9° 和-45.0° 。

图4 2018年8月13日云南通海M5.0地震的矩张量反演结果(a)及部分参加反演台站的波形拟合及台站分布图(b)
黑色实线为观测资料, 红色实线为理论地震图; 台站名称、 震中距等信息标示于波形图上方; 波形图右侧的地图显示地震震中位置(蓝色五角星)、 当前波形对应台站的位置(红色圆圈)及其它所有台站的位置(橙色圆圈)
Fig. 4 Centroid moment tensor solution of the August 13, 2018 Yunnan Tonghai earthquake(a), comparison of the observed and synthetic records for moment tensor solution(b).

图4b 为部分参加反演台站的理论波形图与观测波形图的对比, 其中红色实线为理论波形图, 黑色实线为实际观测资料, 可见大部分台站的理论地震图与实际观察资料的拟合度较好。从图中可见, 大部分地震台站位于震中的北部和西部, 分布在东南部的地震台站相对较少。 总体而言, 台站的方位角覆盖较为均匀, 为反演结果的可靠性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在进行深度空间网格搜索反演时, 将深度网格的搜索步长设置为2km, 起始深度为3.5km, 最大深度为15.5km, 共包括7个深度位置。 图5a为波形拟合均方差随震源深度的变化情况, 由图可知此次地震的最佳矩心深度为7.5km。 图5b显示了在深度为7.5km的平面上拟合均方差随空间位置的变化, 其中 “ +” 标示出最优的震中位置, 其坐标为(24.19° N, 102.71° E)。 通过空间网格搜索获取的震源深度及震中位置与中国地震局发布的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图5 2018年8月13日云南通海M5.0地震的震源深度及震中位置的空间网格搜索结果
a 深度搜索与波形拟合均方差变化图; b 经纬度搜索与波形拟合均方差分布图。 黑色十字标示最佳震中位置
Fig. 5 Results of optimal centroid location grid search of August 13, 2018 Yunnan Tonghai earthquake.

2.4 2018年8月14日云南通海M5.0地震的震源机制解

使用相同的方法反演8月14日通海M5.0地震。 经过初步反演及波形资料筛选, 共得到17个台站、 19个分量的波形数据进行下一步空间网格搜索反演。 图6a为本研究获得的地震矩张量解。 研究显示, 云南通海2018年8月14日M5.0地震的标量地震距M0=2.75× 1016N· m, 折合矩震级MW=4.89, 6个地震矩张量MxxMyyMzzMxyMyzMxz分别为-0.002 5× 1017N· m、-0.144 5× 1017N· m、 0.147× 1017N· m、 0.176 4× 1017N· m、 0.093 2× 1017N· m 和-0.157 5× 1017 N· m, 节面Ⅰ 的走向、 倾角和滑动角分别为297.0° 、 63.6° 和-161.5° ; 节面Ⅱ 的走向、 倾角和滑动角分别为198.5° 、 73.5° 和-27.7° 。

图6 2018年8月14日云南通海M5.0地震的矩张量解(a)和部分参加反演台站的波形拟合及台站分布图(b)
黑色实线为观测资料, 红色实线为理论地震图; 台站名称、 震中距等信息标示于波形图上方; 波形图右边的地图显示地震震中位置(蓝色五角星)、 当前波形对应台站的位置(红色圆圈)及其它所有台站的位置(橙色圆圈)
Fig. 6 Centroid moment tensor solution of the August 14, 2018 Yunnan Tonghai earthquake(a), comparison of the observed and synthetic records for moment tensor solution(b).

图6b 为部分参加反演台站的理论波形图和观测波形图的对比, 图中显示理论地震图与实际观察资料的拟合度较好。 从波形对比图右侧的地图可以看出, 除东部的地震台站较少之外, 其它3个方向的台站方位角覆盖都较为均匀, 保证了结果的可靠性。

在进行深度空间网格搜索时, 将深度网格搜索的步长设置为2km, 起始深度为3.5km, 最大深度为15.5km, 共包括7个深度位置。 图7a为波形拟合均方差随震源深度的变化情况, 由图可知此次地震的最佳矩心深度为7.5km。 图7b显示在深度为7.5km的平面上进行空间网格搜索时波形拟合的均方差随空间位置的变化, 其中 “ +” 标示出最优震中位置, 其坐标为(24.19° N, 102.71° E)。 本研究通过网格空间搜索获取的震源深度及震中位置与中国地震局发布的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图7 2018年8月14日云南通海M5.0地震的震源深度及震中位置的空间网格搜索结果
a 深度搜索与波形拟合均方差变化图; b 经纬度搜索与波形拟合均方差分布图, 黑色十字标示最佳震中位置
Fig. 7 Results of optimal centroid location grid search of August 14, 2018 Yunnan Tonghai earthquake.

2018年8月14日云南通海M5.0地震发生之后, 国内外多家地震研究机构在其网站上发布了此次地震的信息, 但由于地震震级不大, 所开展的相关研究工作较少。 目前, 在国内外主要地震学研究机构的公开渠道(网站)上大多只能查询到此次地震的震源深度和震中位置等信息, 仅德国地学研究中心给出了相应的矩张量震源机制解(表2)。 虽然该结果与本研究获取的结果存在一定差异, 但关于发震断层性质的判断却比较接近: 2个可能的发震断层面分别呈NNE和NW走向, 且地震以走滑分量为主。

表2 其它研究机构及本研究给出的2018年8月14日云南通海M5.0地震震源机制解的比较 Table 2 Comparison of focal mechanism of August 14, 2018 Yunnan Tonghai earthquake published by other institute and this study

德国地学研究中心的反演结果与本研究结果存在的差异主要来源于2个方面: 1)反演中使用的波形数据不同。 德国地学研究中心主要使用近场和远场数据, 而本研究使用了区域地震波形数据。 2)受到与地震矩张量反演相关的不确定性, 包括反演中选取的波形震相(P波、 SH波、 面波或W-Phase震相)、 滤波器的带宽以及波形资料的方位角覆盖等。 此外, 体波或面波资料的频率比W-Phase波形资料更高, 对于体波而言地壳速度模型的相对微小变化有可能会对理论地震图产生显著影响, 因此合成理论地震图使用的速度模型存在差异也可能导致获得的发震断层面参数存在一定差异(GFZ给出的震源机制解使用体波和面波资料反演获取)。

3 结论与讨论

本文得到的反演结果显示, 2018年8月云南通海2次M5.0地震的震中位于通海盆地的NW边缘(图3a), 2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也比较接近, 可能的发震断层面为NE和NW走向。 为了尽可能准确地识别发震断层结构, 本研究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的地震编目系统中下载了通海地震序列的正式观测报告(截至2018年8月23日), 采用双差定位法对地震序列进行重定位。 如图3a所示, 大部分余震更趋向于呈NE走向的带状分布。 综合分析震源机制解及余震的空间展布特征, 初步推断2018年通海地震的破裂以NE向左旋走滑错动为主。 2018年通海地震震中区域的东北部发育NE走向的明星-二街断裂, 其西北侧发育了NW走向的玉江断裂, 西南侧发育了NW走向的曲江断裂。 其中, 曲江断裂为地震多发带, 近500a以来发生了3次M> 7.0地震(图1a), 最近一次强震为1970年1月5日通海MS7.7大地震(张之立等, 1982)。 通过以上分析认为2018年8月通海地震序列的孕震断裂带可能为通海盆地东北侧NE走向的明星-二街断裂带(图3a)。

2018年发生的通海地震和通海及附近地区强震的密集分布, 与该地区应力集中的地质条件有关。 通海及附近地区处于川滇菱形地块前端的锐角区域, 川滇菱形块体在构造上属于青藏高原向SE挤出的最强烈变形的青藏高原东南缘, 地震活动频繁, 历史上曾发生多次强震(图1)。 此外, 川滇菱形块体的侧向挤出滑动引发了其东边界小江断裂带的左旋剪切变形和西南边界红河断裂带的右旋剪切变形。 前人对该区的震源机制解和形变资料进行了分析(国家地震局地震测量队, 1975; Gan et al., 2007), 发现红河断裂带以西的地区受到NW向主压应力的作用, 而小江断裂带以东的区域则受到SE向主压应力的作用, 川滇菱形块体本身受到NNW向主压应力的作用而向SE向移动。 通海及周边地区正好处于红河断裂带的构造转弯及与小江断裂的构造交会处(图1), 块体地质构造错综复杂, 活动断裂密布。 在通海南部, 曲江断裂和石屏-建水断裂的走向由NW转换为NE, 并与SN走向的小江断裂交会(图1)。 由于川滇菱形地块相对于外围地区向SSE移动(图2a), 加上通海地区以弧形断裂为核心的构造会合局势, 导致川滇菱形地块的南端处于封闭状态, 阻挡了菱形地块的继续移动。 在这个狭窄的楔形地区, 挤压应力的集中程度都远远大于其它地区。 也正是由于这个特殊的构造部位, 当构造应力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 就形成了通海及周边区域独特的强震密集区及地震活动密集的特性。

参考文献
[1] 邓起东, 张培震, 冉勇康, . 2002. 中国活动构造基本特征[J]. 中国科学(D辑), 32(12): 10201030.
DENG Qi-dong, ZHANG Pei-zhen, RAN Yong-kang, et al. 2003.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active tectonics of China[J]. Science in China(Ser D), 46(4): 356372. [本文引用:1]
[2] 国家测震台网数据备份中心. 2007. 国家测震台网地震波形数据[DB/OL].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Data Management Centre of China National Seismic Network. 2007. Waveform data of China National Seismic Network [DB/OL]. Institute of Geophysics, 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in Chinese). [本文引用:2]
[3] 国家地震局地震测量队. 1975. 1970年云南通海地震的地形变特征[J]. 地球物理学报, 18(4): 240245.
The Geodetic Survey Brigade for Earthquake Research, National Seismological Bureau. 1975.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rustal de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the Tonghai earthquake, Yunnan, in January 1970[J].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 18(4): 240245(in Chinese). [本文引用:1]
[4] 郭志, 陈立春, 李通, . 2018. 2017年8月8日四川九寨沟 M7. 0和9日新疆精河 M6. 6地震震源机制解[J]. 地震地质, 40(6): 12941304. doi: DOI: 103969/j. issn. 0253-4967. 2018. 06.
GUO Zhi, CHEN Li-chun, LI Tong, et al. 2018. Focal mechanism of the August 8, M7. 0 Sichuan Jiuzhaigou and August 9, M6. 6 Xinjinag Jinhe earthquakes of 2017[J]. Seismology and Geology, 40(6): 12941304(in Chinese). [本文引用:1]
[5] 王椿镛, Mooney W D, 王溪莉, . 2002. 川滇地区地壳上地幔三维速度结构研究[J]. 地震学报, 24(1): 116.
WANG Chun-yong, Mooney W D, WANG Xi-li, et al. 2002. Study on 3-D velocity structure of crust and upper mantle in Sichuan and Yunnan region, China[J].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 24(1): 116(in Chinese). [本文引用:1]
[6] 张之立, 刘新美. 1982. 1970年1月5日云南通海地震的震源特征[J]. 地球物理学报, 25(5): 441447.
ZHANG Zhi-li, LIU Xin-mei. 1982. The fo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onghai earthquake, Yunnan Province on January 5, 1970[J].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 25(5): 441447(in Chinese). [本文引用:1]
[7] 赵旭, 姚振兴. 2018. 2016年印尼苏门答腊岛海域 MW7. 8地震震源运动学特征[J]. 地球物理学报, 61(3): 880888. doi: DOI: 106038/cjg2018K0624.
ZHAO Xu, YAO Zhen-xing. 2018. The kinema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2016 MW7. 8 offshore Sumatra, Indonesia earthquake[J].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 61(3): 880888(in Chinese). [本文引用:1]
[8] 郑秀芬, 欧阳飚, 张东宁, . 2009. “国家测震台网数据备份中心”技术系统建设及其对汶川大地震研究的数据支撑[J]. 地球物理学报, 52(5): 14121417. doi: DOI: 103969/j. issn. 0001-5733. 2009. 05. 031.
ZHENG Xiu-fen, OUYANG Biao, ZHANG Dong-ning, et al. 2009. Technical system construction of Data Backup Centre for China Seismograph Network and the data support to researches on the Wenchuan earthquake[J].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 52(5): 14121417(in Chinese). [本文引用:1]
[9] Gan W, Zhang P, Shen Z K, et al. 2007. Present-day crustal motion within the Tibetan plateau inferred from GPS measurements[J].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Solid Earth, 112(B8): B08416. doi: DOI:10.1029/2005jb004120. [本文引用:1]
[10] Guo Z, Gao X, Li T, et al. 2018. Crustal and uppermost mantle structures of the South China from joint analysis of receiver functions and Rayleigh wave dispersions[J]. Physics of the Earth and Planetary Interiors, 278: 1625. doi: DOI:10.1016/j.pepi.2018.03.001. [本文引用:1]
[11] Hunter J D. 2007. Matplotlib: A 2D graphics environment[J]. Computing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9(3): 9095. [本文引用:1]
[12] Kanamori H, Rivera L. 2008. Source inversion of W-phase: Speeding up seismic tsunami warning[J]. Geophysical Journal International, 175(1): 222238. [本文引用:1]
[13] Michelini A, Lomax A. 2004. The effect of velocity structure errors on double-difference earthquake location[J].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31(9): 14. [本文引用:1]
[14] Waldhauser F, Ellsworth W L. 2000. A double-difference earthquake location algorithm: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o the northern Hayward Fault[J]. Bulletin of the Seis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90(6): 13531368. [本文引用:1]
[15] Wessel P, Smith W H F. 1991. Free software helps map and display data[J]. Eos, Transactions 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 72(41): 441446. [本文引用:1]
[16] Zhu L. 2003. Recovering permanent displacements from seismic records of the June 9, 1994 Bolivia deep earthquake[J].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30(14): 1740.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