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小南海滑坡原始地形恢复及滑坡体体积计算
周鑫, 周庆*, 高帅坡, 李晓峰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活动构造与火山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29
*通讯作者: 周庆, 男, 研究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地震活动性与危险性分析、 地震地质灾害调查, E-mail: zqcsb@163.com

〔作者简介〕 周鑫, 男, 1991年生, 2017年于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获构造地质学硕士学位, 主要研究方向为地震危险性分析与地震地质灾害评价, E-mail: zhouxin@ies.ac.cn

摘要

重庆黔江小南海崩塌滑坡发生于1856年, 属于历史地震诱发滑坡。 由于无法获取震前的遥感影像及DEM数据, 只能依据相邻地区地貌类比、 数值模拟等推测滑坡发生前的原始地貌形态。 文中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和无人机航拍、 水域密集人工测深等方法获取了小南海崩塌滑坡体及相邻地区的高精度DOM影像(数字正射影像图)和DEM数据。 选取相邻地区未发生崩塌滑坡的2类地貌形态作为参考, 利用MATLAB软件进行高程曲面拟合, 对崩塌滑坡的原始形态进行恢复; 采用Geostudio软件判断在地震动作用下2类山体原始形态的边坡稳定性, 推测崩塌滑坡前山体的原始形态为高耸陡立、 坡度为70°~80°的陡坡; 并收集整理小南海堰塞坝2条测线、 11个钻孔的钻井资料, 通过钻井资料显示的谷底地形对恢复的河谷原始地形的可信度进行验证。 最后, 对拟合恢复的小南海山体原始DEM数据与滑坡后当前DEM数据进行填挖方计算, 以估算崩塌滑坡体的体积, 并对分析结果进行探讨, 最终认为挖方计算的结果较为可信, 滑坡体的体积为4.3×107m3

关键词: 重庆小南海; 山体崩塌滑坡; 高程曲面拟合; 滑坡体积计算
中图分类号:P642.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253-4967(2020)04-0936-19
RESTORATION OF THE ORIGINAL TOPOGRAPHY OF THE XIAONANHAI LANDSLIDE IN CHONGQING AND CALCULATION OF ITS VOLUME
ZHOU Xin, ZHOU Qing, GAO Shuai-po, LI Xiao-feng
Key Laboratory of Active Tectonics and Volcano, Institute of Geology, 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Beijing 100029, China
Abstract

As documented in history, an M6¼ earthquake occurred between Qianjiang, Chongqing and Xianfeng, Hubei(also named the Daluba event)in 1856. This earthquake caused serious geological hazards, including a lot of landslides at Xiaonanhai, Wangdahai, Zhangshangjie and other places. Among them, the Xiaonanhai landslide is a gigantic one, which buried a village and blocked the river, creating a quake lake that has been preserved to this day. As the Xiaonanhai landslide is a historical earthquake-induced landslide, it is impossible to obtain the remote sensing image and DEM data before the earthquake, which brings certain difficulties to the estimation of landslide volume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model. In this paper, the original topography before the earthquake is inferred by the methods of geomorphic analogy in adjacent area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the volume of the Xiaonanhai landslide body is calculated. Firstly, the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UAV aerial photography are introduced. We employed an unmanned airplane to take pictures of the Xiaonanhai landslide and adjacent areas, yielding high-precision DOM images(digital orthophoto graph)and DEM data which permit generating terrain contours with a 25m interval. We also used the method of intensive manual depth measurement in waters to obtain the DEM data of bottom topography of Xiaonanhai quake lake. Based on field investigations, and combining terrain contours and DOM images, we described the sizes and forms of each slump mass in detail. Secondly, considering that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dynamic geological processes of shaping landforms in the same place are basically the same, the landforms such as ridges and valleys are also basically similar. Therefore, combining with the surrounding topography and landform of the Xiaonanhai area, we used MATLAB software to reconstruct two possible original landform models before the landslide. The original topography presented by model A is a relatively gentle slope, with a slope of 40°~50°, and the original topography presented by model B is a very high and steep slope, with a slope of 70°~80°. Thirdly, Geostudio software is used to conduct numerical simulation analysis on the slope stability. The safety factor of slope stability and the scale of landslide are analyzed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static stability, seismic dynamic response and seismic dynamic response considering topographic amplification effect. The results show that large landslide is more likely to occur in model B, which is more consistent with the reality. In order to verify the credibility of recovered DEM data of valley bottom topography, we visited the government of Qianjiang District, collected the drilling data of 11 boreholes in two survey lines of Xiaonanhai weir dam. It is verified that the recovered valley bottom elevation is basically consistent with that revealed by the borehole data.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two kinds of topographic data before and after the landslide, the volume of the landslide is calculated by using the filling and excavation analysis function of ArcGIS software. There is a gap between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of filling and excavation, the filling data is 3×106m3 larger than the excavation data. The reasons are mainly as follows: 1)Due to the disorderly accumulation of collapse blocks, the porosity of the accumulation body became larger, causing the volume of the fill to expand; 2)It has been more than 150a since the Xiaonanhai earthquake, and the landslide accumulation has been seriously reconstructed, therefore, there are some errors in the filling data; 3)The accumulation body in Xiaonanhai quake lake might be subject to erosion and siltation, this may affect the accuracy of the filling data. In conclusion,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calculated results of the excavation are relatively reliable, with a volume of 4.3×107m3.

Keyword: Xiaonanhai in Chongqing; landslide; elevation surface fitting; volume calculation of landslide
0 引言

1856年6月10日湖北咸丰县大路坝与重庆黔江区小南海之间发生了6¼ 级地震(大路坝地震), 黔江小南海滑坡为该地震诱发形成的大型滑坡。 长期以来, 许多专业人员对该次滑坡灾害开展了大量调查研究工作, 如1968年初四川和湖北省地质大队的研究人员先后深入到小南海进行实地考察, 得出小南海滑坡由地震引发的结论; 李庆海(2001)通过实地调查与资料收集, 认为小南海地震是由NWW向张性断裂活动引起, 由于受NWW向张性破裂面的边界条件限制, EW向主压应力场沿断层面产生NW-SE向的扭力, 使得崩滑体向SE推移; 唐荣昌等(1993)从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历史地震等震线资料、 区域构造应力场及现代GPS形变测量数据等方面综合判定发震构造, 认为在区域性NW-SE向的构造应力场作用下, 晚更新世以来齐曜山— 金佛山一带的基底断裂继续活动, 牵动了沉积盖层中的NNE向黔江断裂重新活动, 从而发生了该次地震; 崔芳鹏等(2009)对小南海崩滑堆积体进行了野外地质调查和工程地质勘察等相关工作, 阐述了该崩滑堆积体的形成经历了“ 风化剥蚀— 震荡抛射— 崩滑堆积— 堵江成湖” 4个阶段, 并认为小南海崩塌体的规模巨大主要与岩性有关; 申通等(2014)通过数值模拟认为高陡突出的地形对地震波有明显的放大作用, 小南海滑坡不是瞬间、 均衡地失稳破坏, 而是受地形放大效应的影响, 坡顶首先形成应力集中, 随着持续的地震动力输入, 应力不断向中前部锁固段集中, 坡体发生振动拉裂、 破裂解体, 上部岩土体崩塌滑落后为下部岩土体施加推力, 导致崩滑体发生整体破坏。

小南海崩塌滑坡发生于1856年, 属于历史滑坡, 没有震前的遥感影像及DEM数据。 因此, 在前人的研究中, 仅通过估计该崩滑体的面积约为1.5× 106m2、 均厚约为40m, 进而以面积乘以均厚估算得到其体积约为6.0× 107m3(崔芳鹏等, 2009), 与真实的崩塌体体积存在较大误差。 同时, 前人在对滑坡动力学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时, 只是根据小南海的地质剖面建立了概化模型, 模型与现实之间的差异也可能对数值模拟分析结果有一定的影响。

本研究中, 通过野外实地调查、 无人机航拍和水域密集人工测深等方法获取小南海崩塌滑坡体及相邻地区的高精度DOM影像和DEM数据; 以相邻地区未发生滑坡的地貌形态为参考, 利用MATLAB、 ArcGIS等软件建立小南海滑坡发生前的原始地貌形态模型; 之后对比滑坡发生前、 后的DEM数据, 并对崩塌滑坡体体积进行较为准确的估算。

1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分析及地质灾害调查
1.1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分析

研究区位于地震活动相对较弱的长江中游地区。 该区域内的地质构造主要表现为NE向隔挡式褶皱及其伴生断裂, 断裂多为早、 中更新世活动断裂或前第四纪断裂, 主要包括齐曜山-金佛山断裂、 建始断裂和黔江断裂等。 其中, 黔江断裂是一条规模较大、 活动性较强的区域性断裂, 一般被认为是1856年大路坝地震的发震构造。 该地震的极震区与黔江断裂最近, 并位于该断裂的上盘。 黔江断裂的总体走向为NE, 倾向NW, 兼有右旋走滑性质, 主要发育于古生代地层中, 属切割较深的背斜扩展断裂(图1)。

图1 崩滑体的位置与地层分布图(周鑫等, 2018)Fig. 1 Map showing locations of slump masses and strata(after ZHOU Xin et al., 2018).

崩塌滑坡区内主要出露的地层有志留系泥岩与砂岩、 二叠系灰岩, 第四系不发育。 崩滑体的原始岩体为志留系中统罗惹坪组紫红色砂岩与青灰色泥岩, 不等厚互层。 砂岩层厚6~10cm, 泥岩层理发育, 呈片状, 厚2~3cm, 泥岩夹层硬度低, 可污手。 岩层层面平直延伸, 产状为130° ~140° ∠5° ~8° , 向SE缓倾。 岩层中主要发育2组陡立的构造节理, 呈X形(图2), 2组节理的产状分别为290° ~330° ∠75° ~85° 和50° ~70° ∠80° ~85° (周鑫等, 2018)。

图2 节理走向玫瑰花图(周鑫等, 2018)Fig. 2 Rose diagram of joint strikes(after ZHOU Xin et al., 2018).

1.2 1856年咸丰、 黔江地震诱发的地质灾害调查

1856年咸丰、 黔江地震诱发了一系列崩塌滑坡, 其中有4处崩塌规模较大, 分别位于重庆黔江区的小南海, 湖北咸丰大路坝乡的掌上界、 汪大海与活龙坪(图3)。 结合遥感影像可以清晰地看出4处崩塌滑坡整体沿NNE向分布, 与已知的黔江断裂或其分支断裂的延伸方向大体一致(图1)。 4处崩塌滑坡体的崩滑方向均为SE向, 与地层倾向一致, 为顺层滑坡。 其中, 小南海滑坡的崩滑规模最大, 崩滑体宽约1 600m, 滑移距离约为1 000m, 并堵塞河道, 形成堰塞湖; 掌上界次之, 崩滑体宽约400m, 长约600m; 汪大海位于两河交汇处, 两侧山体被沟谷切割较为陡峻, 受地形控制, 崩滑体由NW向SE逐渐变窄, 呈舌状展布, 滑移距离约为500m; 活龙坪滑坡为一块由奥陶系灰岩组成的大石板, 长约140m, 宽约100m, 倾向为125° , 倾角为15° , 为“ 山剥皮” 构造。

图3 大路坝地震崩滑体的平面分布图Fig. 3 Distribution of landslides(yellow polygons)triggered by Daluba earthquake.

2 小南海及相邻地区的地貌形态数据采集与崩滑体特征调查
2.1 无人机数据采集

2.1.1 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的应用

摄影测量技术是指运用摄影机和胶片组合测量目标物的形状、 大小和空间位置的技术, 目前已经进入数字摄影测量发展阶段。 数字摄影测量是传统摄影测量与计算机视觉相结合的产物, 可从数字影像中自动提取所摄对象的空间信息。 按平台距离可将数字摄影测量分为航天摄影测量、 航空摄影测量、 地面摄影测量、 近景摄影测量与显微摄影测量(高帅坡, 2017)。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常应用于滑坡研究中, 为了获取高精度的定性地貌数据, 其相对飞行高度一般在数十m至几百m, 属于摄影测量技术中近地航空地形测量的范畴。

本次工作中采用的DJI phantom3型无人机为多旋翼无人机, 自带GPS定位系统与4K镜头。 高清晰度的4K镜头极大提高了摄影测量数据的精度。 由高精度差分GPS完成数据转换是二维光学图像提取并分析三维地形数据的关键。

目前,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一般基于Structure from Motion(SfM)算法, 可在无序的数字图像中自动检测需匹配的特征点集, 并恢复、 优化摄像机之间的相互位置以及目标物的坐标, 获取目标物三维空间信息(Snavely et al., 2008), 最终利用Photoscan 软件生成DEM高程数据与DOM正射影像。

2.1.2 基于无人机的小南海崩滑体数据采集

在本次数据采集工作中, 对小南海崩塌滑坡体以及相邻地区的地貌形态数据进行采集。 手动操作DJI phantom3型无人机以蛇形前进的形式飞行和拍照, 确保每张航空图片正对地面且图片的重叠率> 50% 。 随后将所有图片导入Photoscan软件, 生成DEM高程数据与DOM正射影像。

无人机数据采集的理想区域为植被稀疏、 地貌面较为平坦的地区。 而本研究涉及的区域存在一些高差较大的地区, 可能会产生模型畸变或数据空洞, 且局部地区植被茂盛, 植物的枝叶在相邻航片里可能会表现出不同形态, 无法配对识别。 这些因素可能会使部分数据产生偏差, 对滑坡前的地貌形态恢复产生影响。 具体的数据校正方法将在下文中进行介绍。

2.2 堰塞湖湖底地形的人工数据采集

由于利用无人机无法测量水域覆盖部分的湖底滑坡体的准确高程值, 只能采用传统的人工测量方法采集堰塞湖湖底的地形数据。

为得到水域覆盖部分的湖底滑坡体的准确高程值, 先利用GPS确定湖面的高程值为671m, 然后租用船只在湖面上进行人工测量, 具体的测量步骤为: 在湖中每隔5~10m进行GPS定点, 利用带有刻度的线绳悬挂重物扔至湖底测量水深, 并做好记录; 用湖面高程671m减去水深, 即得到各GPS点的湖底高程值(图4, 表1); 对所有带有高程值的GPS点进行插值, 可得到湖底的高程等值线图(图5)。

图4 水域深度测点的GPS点位Fig. 4 Distribution of GPS sites to measure water depth.

表1 湖底GPS点的高程值 Table 1 Elevation values of GPS sites on lakebed

图5 湖底地形推测图Fig. 5 Inferred terrain of lakebed.

2.3 小南海崩滑体的特征调查

利用无人机采集数据生成高分辨率DOM影像(图6)与25m间距的地形图(图7), 通过观察、 分析DOM影像、 地形图以及人工水域测深推测的湖底地形图, 结合野外观察的滑坡边界的GPS点位, 可清晰地划定滑坡范围(图6)。 大垮岩崩滑体主要堆积于堰塞湖的北岸, 宽约700m, 长约1 000m, 平面特征为舌形。 堰塞湖东岸的堆积体由小垮岩和另一组崩滑体组成, 这与以往研究认为的崩滑体由大垮岩与小垮岩2处崩滑体组成不同。 在野外调查中发现紧邻小垮岩的东侧还有2处规模相对较小的陡壁(图8), 与大垮岩、 小垮岩后缘的陡壁相似; 陡壁面走向相同, 崩滑堆积体的风化程度相当, 可以认为是同一次地震形成的崩滑体。 小垮岩是堰塞坝的主要构成部分, 宽约500m, 长约1 000m, 平面特征为扇形。 新发现的崩滑体位于小垮岩东侧, 宽约500m, 长约600m, 平面特征为舌形。 大垮岩、 小垮岩及新发现崩滑体的主滑线均沿NW-SE向展布。

图6 圈定的滑坡范围Fig. 6 Delineated scope of the Xiaonanhai landslide.

图7 小南海主要的崩滑体分布图Fig. 7 Distribution of landslides at Xiaonanhai.

图8 滑坡后缘的陡崖(周鑫等, 2018)Fig. 8 Rear scarps of landslides(after ZHOU Xin et al., 2018).

3 小南海滑坡前的原始地貌形态恢复

小南海滑坡属于历史滑坡, 因此滑坡前的原始地貌形态无法得知。 而同一地点由于塑造地貌的内动力地质作用(构造作用、 地震作用、 变质作用等)与外动力地质作用(风化作用、 各种地壳表层载体的剥蚀作用、 搬运作用等)基本相同, 故山脊的形态以及山谷、 河道的形态与比降都较为相似。 下面将对利用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获取的相邻地区的高程数据进行曲面拟合、 插值, 以推算小南海滑坡前的原始地貌形态。

3.1 相邻地区的高程数据提取

通过观察已获取的DOM影像并结合现场实地调查, 认为研究区周边有2种山体形态可能与小南海滑坡前的山体原始形态较为相似。 第一种如图9a所示, 山体斜坡较为平缓, 坡度为40° ~50° ; 第二种如图9b所示, 山体高耸陡立, 斜坡坡度为70° ~80° 。

图9 小南海崩滑体周围的山体形态Fig. 9 Photo showing shape of mountains around the Xiaonanhai landslide.

由于2种山体形态的恢复过程相同, 故以图9a坡度为45° 的山体为例进行介绍。 观察DOM影像(图10)可以看出, 山体两翼形态不一, 产状有所变化。 在GIS软件中根据山体两翼的形态特征, 将两翼划分为几个与山脊线呈一定交角的矩形区域。 在每个区域中, 以5m为间隔提取1个高程数据, 作为后期山脊曲面拟合的已知控制点。

图10 山体两翼的分区图Fig. 10 Zoning map of the two mountain flanks.

同样, 运用GIS软件在没有滑坡崩塌体覆盖的堰塞湖上、 下游的山谷地区以5m为间隔提取各个点位的高程数据, 作为后期山谷曲面拟合的已知控制点。

至此, 获得包含经度x、 纬度y以及高程ξ 等信息的全部曲面拟合的已知控制点。

3.2 根据已知控制点数据设计回归方程

本研究的回归方程拟合流程设计如图11 所示。 首先, 设某已知点的高程值ξ 与其平面坐标xy之间的关系式为ξ =f(x, y)+ε , 式中, ξ 为高程值, f(x, y)为ξ 的趋势值, ε 为误差值。 对每个已知点列出上述方程, 当已知点的个数大于参数个数时, 由最小二乘法拟合出参数, 得到回归方程(胡菊菊等, 2012); 然后, 再将已知点的二维坐标数据(经度值x, 纬度值y)代入回归方程, 得到回归高程值ξ 1。 若实际高程值ξ 与回归高程值ξ 1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图12), 则认为回归方程可信; 若实际高程值ξ 与回归高程值ξ 1的偏差较大, 则可能的原因是测量区的植被密集, 对无人机采集数据产生了影响。 此时, 则需设置置信区间, 对数据进行去噪处理, 再次进行多项式拟合, 重新得出回归方程, 直至回归方程可信。 通过这种回归方程拟合程序设计流程, 求出每个区域的回归方程。

图11 拟合程序设计流程图Fig. 11 Flow chart of fitting program design.

图12 原始高程值与回归高程值的对比图Fig. 12 Comparison diagram of original elevation value and regression elevation value.

3.3 利用回归方程拟合原始形态的控制点

在大垮岩、 小垮岩及新发现的陡崖前划定需要拟合的区域, 如图13 所示。 结合野外观测的滑坡分界线与规模, 将图10 中划定的山脊线与矩形区域按比例放大, 使之分别与大垮岩、 小垮岩及新发现的崩滑体相当。 在山脊各区域与山脊外的山谷区域中, 以5m为间隔提取各个需要拟合高程的控制点, 获取该点的二维坐标信息(经度值x、 纬度值y)。 将需要拟合区域的所有控制点的二维坐标代入回归方程拟合出高程值ξ , 即可得到恢复原始地形的所有控制点的数据。

图13 拟合恢复区域Fig. 13 Fitting reconstruction area.

3.4 利用插值法生成原始地貌面

将上述拟合生成的所有控制点的三维数据在GIS软件中利用插值法生成小南海发生滑坡前的原始地貌面, 如图14 所示。 图14a为模型A: 山体斜坡较为平缓、 坡度为40° ~50° 的缓坡; 图14b为模型B: 山体高耸陡立、 坡度为70° ~80° 的陡坡。

图14 小南海滑坡前原始形态的DEM数据Fig. 14 DEM data of original shape before Xiaonanhai landslide.

3.5 对恢复原始形态可信度的验证

通过上述恢复过程, 得到小南海滑坡前的2种地貌原始形态。 那么, 哪种原始地形与现实更为接近? 2008年汶川地震、 2013年芦山地震等的震后调查表明, 有些局部场地的地形对地震作用下的次生灾害发育具有明显的影响或控制作用(张建毅等, 2012)。 因此, 本节将通过Geostudio软件进行数值模拟, 从山体原始形态边坡稳定性的角度定性分析哪种原始地形与现实更为近似, 并通过在堰塞坝钻孔资料中获取的原始谷底高程数据, 从另一个角度验证所恢复的原始形态高程数据的可信度。

3.5.1 运用Geostudio分析边坡的稳定性

引起滑坡的根本原因是土体内部某个滑动面上的剪应力达到了土的抗剪强度, 使稳定平衡遭到破坏(张克恭等, 2010), 而边坡的稳定性安全系数是衡量边坡稳定性的一项重要指标。 边坡稳定安全系数(Fs)定义为滑动面上土的抗剪强度(Mf)与实际产生的剪应力M之比, 即Fs=Mf/M。 一般情况下, 当边坡的安全系数> 1时, 边坡处于稳定状态; 当边坡的安全系数< 1时, 就会发生失稳破坏, 其数值越小, 发生滑坡的危险越大。

Geostudio是一套专业、 高效而且功能强大的适用于地质工程和地质环境模拟计算的有限元仿真软件, 被广泛地应用于滑坡稳定性分析中(Gasmo et al., 2000; Rahardjo et al., 2001)。 运用软件中的SLOPE/W、 QUAKE/W等模块, 可对边坡的静态稳定性、 地震动响应等方面进行分析。

根据野外调查结果与本研究推测的山体原始形态, 建立图15 所示的岩石力学概念模型A与B。 模型长约1 100m, 高约350m, 所需的具体岩体物理力学参数见表2(黄青松, 2014)。 下文将分别介绍具体的分析结果。

图15 岩石力学概念模型及静态分析结果
a 模型A; b 模型B
Fig. 15 Conceptual model of rock mechanics and static analysis results.

表2 岩石力学参数 Table 2 Rock mechanical parameters

(1)静态稳定性分析

Geostudio的SLOPE/W模块使用极限平衡理论, 以摩尔-库仑准则作为基础, 通过假想的简单破坏面, 将滑动面以上的滑体划分成若干垂直的土条, 建立静力平衡方程, 计算每个垂直土条的安全系数, 再从所有土条中找到最小安全系数(刘华强等, 2010)。 如图15 所示, 在无外力作用的静态下, 通过模拟计算, 模型A的边坡安全系数> 1, 边坡稳定; 模型B的安全系数< 1, 可能发生滑坡。

(2)地震动力响应分析

图16 水平向加速度时程曲线Fig. 16 Horizontal acceleration time-history curve.

模拟中采用QUAKE/W与SLOPE/W模块耦合建模。 QUAKE/W模块采用等效线性模型进行地震响应分析, 计算地震动作用下边坡的动应力状态, 并将所得动应力代入SLOPE/W模块, 结合极限平衡理论求解安全系数(王立纬等, 2018)。 将上述地震动水平向加速度数据输入模型进行模拟分析。 同时, 边坡对地震波具有垂直和水平放大作用, 坡体加速度在垂直方向随着高程增加而增大, 到坡顶时急剧增大(徐光兴等, 2008)。 不同地形凸起坡度所对应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PGA)的放大倍数不同, 坡角为45° 的PGA放大倍数为1.39倍, 坡角> 60° 的PGA放大倍数为1.547倍(郝明辉等, 2019)。 分别将地震动的水平向峰值加速度按倍数放大为0.57g与0.64g输入模型A与模型B进行模拟分析。

分析结果如图17 所示, 图17a与17b代表在原始地震动力响应下的分析结果。 模型A的安全系数为0.929; 模型B的安全系数为0.789, 与模型A相比下降了15%; 且通过图中绿色区域代表的最优滑动面可以得出, 模型B的滑坡规模约为模型A的3倍。 图17c与17d代表在地形放大效应下地震动力响应的分析结果。 模型A的安全系数为0.828; 模型B的安全系数为0.783, 与模型A相比下降了5%; 且模型B的滑坡规模扩大为模型A的5倍。

图17 地震动力响应分析Fig. 17 Seismic dynamic response analysis.

因此, 通过分析边坡静态稳定状态、 地震动力响应以及考虑地形放大效应地震动力响应等多情景状态下边坡的稳定性安全系数以及滑坡的规模, 可以认为模型B发生大规模滑坡的可能性更大, 可信度更高。

3.5.2 利用堰塞坝钻孔资料验证恢复地形高程数据的可信度

在本次调查中作者曾走访黔江区政府, 查阅了《小南海水库病害整治配套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地质部分的钻孔资料(① 水利部四川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1999, 小南海水库病害整治配套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如图18 所示, 工勘部门沿堰塞坝布设了11处钻孔, 沿B1、 B2 2条测线绘制了坝体地质剖面图2 幅(图19)。 从图19 看, 钻孔K1、 K2、 K3、 K5、 K6、 K7、 K9和K10均探测至谷底, 滑坡前谷底高程基本约为610m。 沿B1测线对比滑坡前山体地质剖面与勘探剖面(图20), 可以看出本段谷底的拟合高程与钻孔资料所揭示的谷底高程基本一致, 说明拟合数据可信。

图18 钻孔分布图Fig. 18 Map showing locations of boreholes.

图19 崩滑体钻孔剖面图Fig. 19 Geologic cross section of landslide and collapse accumulations.

图20 根据地貌形态恢复推测的滑坡前地质剖面图Fig. 20 The geological section map of pre-landslide based on the recovery of landform.

综上所述, 小南海滑坡发生前山体的原始形态应如图21 所示: 山体高耸陡立, 属坡度为70° ~80° 的陡坡, 山谷向NEE缓倾。

图21 小南海滑坡前山体原始形态示意图(a)和小南海附近陡坡地形(大路坝乡)(b)Fig. 21 Conceptual model of rock mechanics and analysis of results(a), steep terrain near the Xiaonanhai landslide(b).

4 小南海崩滑体体积计算
4.1 崩滑体体积计算

如图22 所示, 山体滑坡后会形成滑坡凹地与滑坡堆积体。 假设滑坡后不发生物质流失(如遇河水冲刷将引起物质减少)的前提下, 滑坡凹地的物质总量等于滑坡堆积体的物质总量, 理论上这种等量关系反映了物质平衡原理。

图22 滑坡纵向剖面简化示意图Fig. 22 Simplified sketch of landslide profile.

依据物质平衡原理, 可在ArcGIS中进行填方与挖方分析。 将滑坡发生后的高程数据与滑坡前的高程数据相减, 数据值为负的区域是挖方, 为滑坡凹地; 数据值为正的区域是填方, 为滑坡堆积物。 填方与挖方的计算公式均为

VS1× Δ h1+…+Δ Sn× Δ hnS Δ hi (1)

式中, V(m3)为填方或挖方的体积, Δ S(m2)为离散的计算单元水平投影面积, Δ h(m)为离散的计算单元高程变化值, n为离散的计算单元个数。 挖方总量与填方总量基本相等, 即为滑坡体的总体积。

本工作中, 在2.3节圈定的滑坡范围内, 利用ArcGIS对滑坡前、 后的高程数据进行1m× 1m精度的采样, 每个离散的计算单元的水平投影面积为1m2, 即Δ S=1m2。 然后将重采样的2种高程数据进行对比, 开展填方与挖方分析。 分析结果为: 挖方离散的计算单元高程变化值总和为4.3× 107, 即 i=1nΔh=4.3×107m, V=ΔSi=1nΔhi=4.3×107m3, 即挖方为 4.3×107m3; 填方离散的计算单元高程变化值总和为 4.6×107, 即 i=1nΔh=4.6×107m, V=ΔSi=1nΔhi=4.6×107m3, 即填方为4.6× 107m3

4.2 关于体积计算结果中填方与挖方可信度的探讨

从上文中可以看出, 挖方(滑坡凹地)与填方(滑坡堆积物)的计算结果存在一定的差距, 通过分析认为是数据采集、 原始地形准确度以及体积计算范围的圈定等方面带来的误差影响所致。 除此之外, 分析认为挖方量的数值作为体积计算结果较为可信, 具体原因包括:

(1)在现场考察中发现的崩塌岩块体积巨大, 且堆积杂乱无章, 岩块之间有很多空隙, 孔隙度的变化必然导致滑坡堆积体的体积大于实际崩滑体的体积;

(2)小南海崩塌滑坡属于历史滑坡, 距今已超过150a, 滑坡遗址已被改造为地质公园, 且在滑坡堆积体上已经开始种植农作物, 考虑到人为搬运等后期改造因素, 堆积体体积必然存在一定的误差;

(3)小南海为地震堰塞湖, 堆积体可能存在局部溃决流失与泥沙淤积的情况。

综上所述, 认为挖方(滑坡凹地)的计算结果更加可信, 即崩塌滑坡体的体积为4.3× 107m3

5 结语

(1)本文通过资料收集、 遥感解译及野外调查, 对研究区域的地质构造背景与1856年大路坝地震引起的次生地质灾害进行了分析; 地震共诱发大型崩塌滑坡4处, 均沿NNE方向分布, 与已知的黔江断裂的延伸方向大体一致。

(2)通过无人机航拍、 水域密集人工测深, 获取了小南海崩塌滑坡体及相邻地区高精度DOM影像(数字正射影像图)、 DEM数据与湖底深度。 对获取的高精度DOM影像与DEM数据进行分析, 结合野外验证, 发现小南海滑坡体实际由3处崩塌滑坡组成, 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不同。 其中, 大垮岩崩滑体主要堆积于堰塞湖的北岸, 小垮岩与新发现的崩滑体均位于堰塞湖东岸; 崩滑体的平面特征为舌形, 主滑线沿NW-SE向展布, 大、 小垮岩的滑移距离约为1 000m。

(3)利用MATLAB、 ArcGIS等软件的相关功能, 以小南海相邻地区的2种地形作为参考, 对滑坡前的原始地形进行恢复; 考虑到该次滑坡的规模巨大, 运用Geostudio软件对2种原始山体形态的稳定性进行分析, 综合判断小南海滑坡前山体原始形态大致为山体高耸陡立, 坡度达70° ~80° 。

(4)通过对比恢复的原始地形数据与无人机或人工采集的现实地形数据, 开展填挖方分析计算, 并对分析结果中填方与挖方结果不平衡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最终得到小南海滑坡体的体积为4.3× 107m3

参考文献
[1] 崔芳鹏, 胡瑞林, 张明, . 2009. 重庆小南海地震崩滑体的基本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J]. 工程地质学报, 17(2): 167174.
CUI Fang-peng, HU Rui-lin, ZHANG Ming, et al. 2009. Basic characteristics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collapsed and slided debris mass induced by Xiaonanhai earthquake in Chongqing city[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Geology, 17(2): 167174(in Chinese). [本文引用:2]
[2] 高帅坡. 2017. 基于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的活动构造定量参数提取研究[D]. 北京: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67.
GAO Shuai-po. 2017. A quantitative parameters extraction study of active tectonics based on UAV photogrammetry technology [D]. Institute of Geology, 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Beijing: 67(in Chinese). [本文引用:1]
[3] 郝明辉, 张郁山. 2019. 基于DEM 数据的地形效应经验预测模型研究[J]. 土木工程学报, 52(2): 8796.
HAO Ming-hui, ZHANG Yu-shan. 2019. Research on empirical prediction model of terrain effects based on DEM[J]. China Civil Engineering Journal, 52(2): 8796(in Chinese). [本文引用:1]
[4] 胡菊菊, 李继尚. 2012. GPS高程拟合的MATLAB算法实现[J]. 全球定位系统, 37(5): 8890, 95.
HU Ju-ju, LI Ji-shang. 2012. Matlab algorithm for fitting GPS surface elevation[J]. GNSS World of China, 37(5): 8890, 95(in Chinese). [本文引用:1]
[5] 黄青松. 2014. 小南海地震滑坡的成因机制及动力学特性研究 [D]. 成都, 成都理工大学: 6162.
HUANG Qing-song. 2014. Research on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Xiaonanhai land slides induced by earthquake [D].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engdu: 6162(in Chinese). [本文引用:1]
[6] 李庆海. 2001. 1856 年黔江小南海地震初探[J]. 四川地质学报, 21(3): 184185.
LI Qing-hai. 2001. A preliminary study of the Xiaonanhai earthquake in Qianjiang in 1856[J]. Acta Geologica Sichuan, 21(3): 184185(in Chinese). [本文引用:1]
[7] 刘华强, 殷宗泽. 2010. 膨胀土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J]. 岩土力学, 31(5): 15451554.
LIU Hua-qiang, YIN Zong-ze. 2010. Study on stability analysis method of expansive soil slope[J]. Rock and Soil Mechanics, 31(5): 15451554(in Chinese). [本文引用:1]
[8] 门玉明, 彭建兵, 李寻昌, . 2004. 层状结构岩质边坡动力稳定性试验研究[J]. 世界地震工程, 20(4): 131136.
MEN Yu-ming, PENG Jian-bing, LI Xun-chang, et al. 2004. Research on vibration testing of models for dynamic stability of rock slope with layered structures[J] . World Earthquake Engineering, 20(4): 131136(in Chinese). [本文引用:1]
[9] 祁生文, 伍法权, 刘春玲, . 2003. 边坡动力响应规律研究[J]. 中国科学(E辑), 33(S1): 2840.
QI Sheng-wen, WU Fa-quan, LIU Chun-ling, et al. 2003. Study on dynamic response law of slope[J]. Science in China(Ser E), 33(S1): 2840(in Chinese). [本文引用:1]
[10] 申通, 王运生, 吴龙科. 2014. 重庆小南海滑坡形成机制离散元模拟分析[J]. 岩土力学, 35(S1): 667675.
SHEN Tong, WANG Yun-sheng, WU Long-ke. 2014. Discrete element simulation analysis of formation mechanism of Xiaonanhai land slide in Chongqing city[J]. Rock and Soil Mechanics, 35(S1): 667675(in Chinese). [本文引用:1]
[11] 唐荣昌, 韩渭宾(编). 1993. 四川活动断裂与地震 [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TANG Rong-chang, HAN Wei-bin(ed). 1993. Active Faults and Earthquakes in Sichuan [M]. Seismological Press, Beijing(in Chinese). [本文引用:1]
[12] 王立纬, 文海, 张振平, . 2018. 基于QUAKE/W和SLOPE/W下甘家寨滑坡地震动力响应分析及稳定性评价[J]. 科学技术与工程, 18(24): 274280.
WANG Li-wei, WEN Hai, ZHANG Zhen-ping, et al. 2018. Seismic dynamic response analysis and stability evaluation of Ganjiazhai land slide based on QUAKE/W and SLOPE/W[J].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18(24): 274280(in Chinese). [本文引用:1]
[13] 徐光兴, 姚令侃, 高召宁, . 2008. 边坡动力特性与动力响应的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7(3): 624632.
XU Guang-xing, YAO Ling-kan, GAO Zhao-ning, et al. 2008. Lager-scale shaking table model test study on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and dynamic responses of slope[J]. 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27(3): 624632(in Chinese). [本文引用:1]
[14] 张建毅, 薄景山, 王振宇, . 2012. 汶川地震局部地形对地震动的影响[J]. 自然灾害学报, 21(3): 164169.
ZHANG Jian-yi, BO Jing-shan, WANG Zhen-yu, et al. 2012. Influence of local topography on seismic ground motion in Wenchuan earthquake[J]. Journal of Natural Disasters, 21(3): 164169(in Chinese). [本文引用:1]
[15] 张克恭, 刘松玉. 2010. 土力学 [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ZHANG Ke-gong, LIU Song-yu. 2010. Soil Mechanics [M]. China Architecture & Building Press, Beijing(in Chinese). [本文引用:1]
[16] 周鑫, 周庆, 高帅坡. 2018. 1856年黔江咸丰地震(大路坝地震)崩滑体调查及其形成机制[J]. 地震地质, 40(2): 410425. doi: DOI: 103969/j. issn. 0253-4967. 2018. 02. 009.
ZHOU Xin, ZHOU Qing, GAO Shuai-po. 2018. Investigation to land slides triggered by the 1856 Qianjiang-Xianfeng(Daluba)earthquake and their generation mechanisms[J]. Seismology and Geology, 40(2): 410425(in Chinese). [本文引用:1]
[17] Gasmo J M, Rahardjo H, Leong E C. 2000. Infiltration effects on stability of a residual soil slope[J]. Computers and Geotechnics, 26(2): 145165. [本文引用:1]
[18] Rahardjo H, Li X W, Toll D G, et al. 2001. The effect of antecedent rainfall on slope stability[J]. Geotechnical and Geological Engineering, 19(3): 371399. [本文引用:1]
[19] Snavely N, Seitz S M, Szeliski R. 2008. Modeling the world from internet photo collection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Vision, 80(2): 189210.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