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活动褶皱地区横向河演化与风口形成的研究进展和案例分析
 | 
		
| 曹喜林1,2  , 		耿豪鹏1,*  , 		潘保田1, 		胡小飞1 | 
		
		| DEVELOPMENT OF TRANSVERSE DRANAGES AND FORMATION OF WIND GAPS ON ACTIVELY GROWING FOLD: REVIEW AND CASE STUDY
 | 
	
| 
							CAO Xi-lin1,2  , 							GENG Hao-peng1  , 							PAN Bao-tian1 , 							HU Xiao-fei1 | 
|  | 
| 青藏高原东北缘合黎山-金塔南山的地貌特征  a 合黎山-金塔南山数字高程影像(DEM), 所处位置见 图6 b。 红色箭头指示合黎山上2个主要的风口, 黑色箭头指示金塔南山顶面局地河流溯源侵蚀形成的谷地以及黑河在金塔南山背翼通过侧向侵蚀切割隆起区域, 断层位置与性质见参考文献( 何文贵等, 2012 ;  Zheng   et al. , 2013b ;  温振玲等, 2015 )。 b 黑河中游DEM, 所处位置见 图6 c。 图中河流分别为: 1 北大河; 2 洪水坝河; 3 丰乐河; 4 马营河; 5 摆浪河; 6 梨园河; 7 黑河。 c 研究区位置图。 d 金塔南山-合黎山的高程断面, 宽5km, 所处位置见 图6 b中的白色虚线; 金塔南山的年代源自文献( Hetzel   et al. , 2004 ); 风口的年代由局地基准面之上的高程与垂直抬升速率( Zheng   et al. , 2013b )计算获得; 以风口1、 2为界, 合黎山可分为东、 中、 西3段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