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13年 第35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3-06-30
    目录
    地震地质2013年第35卷第2期目录
    2013, 35(2):  0-0. 
    摘要 ( )   PDF (24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论文
    牛首山-罗山断裂带的变形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王伟涛, 张培震, 雷启云
    2013, 35(2):  195-207.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3.02.001
    摘要 ( )   PDF (582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牛首山-罗山断裂带是青藏高原东北缘最外侧的一条断裂带,其空间分布、深部结构、运动学特征以及变形机制对研究青藏高原东北角弧形断裂系的形成与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文中通过对横穿牛首山-罗山的4条地震反射剖面的解释及断裂带部分地区大比例尺的构造地质填图,发现牛首山-罗山断裂带具有不连续性与分段性.断裂带南段罗山断裂以正花状构造为特征,显示断裂具有右旋走滑性质; 中段牛首山东麓断裂可能并不存在,该区以强烈的褶皱变形为特征; 北段三关口断裂则以左旋走滑为特征.牛首山-罗山断裂带的这种不连续性和分段性反映了断裂带的不同构造部位在青藏高原向NE方向扩展过程中具有不同的变形样式.

    灵丘盆地主要活动断裂和1626灵丘地震发震构造
    马兴全, 李彦宝, 冉勇康, 陈立春
    2013, 35(2):  208-221.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3.02.002
    摘要 ( )   PDF (1273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灵丘盆地位于山西地堑系的东北部,曾于1626年发生7级地震.文中通过解译SPOT5影像、分析SRTM3数据和野外调查,对该盆地进行宏观的构造地貌分析和对比,结合探槽以及地质剖面确定主要活动断层的几何分布和最新活动特征,进而探讨灵丘地震的发震构造.结果显示: 太白维山山前断裂大部分段落最新活动时代限于晚更新世晚期.NE向的水涧-落水河断裂灵丘县城以西段造成同级地貌面高差约6m,其中最新活动在地表残留高约1m的断层陡坎,县城及以东段无明显地貌表现; NW向的华山河断裂具有枢纽断层特征,在盆地北部断裂向西倾并造成华山河Ⅰ级阶地两侧约10m的高差,在盆地南部断裂向东倾,剖面和相关地貌揭示该断裂在南段为一条高角度的活动正走滑断裂; 据此认为,1626年灵丘地震为水涧-落水河断裂西段和NW向的华山河断裂共轭作用的结果.

    西秦岭北缘-拉脊山两侧地貌差异及地貌演化
    高明星, 徐锡伟, 刘少峰
    2013, 35(2):  222-233.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3.02.003
    摘要 ( )   PDF (519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解西秦岭北缘-拉脊山两侧的地貌差异及其发育机制,利用DEM数据结合地质数据,提取局部地形起伏并绘制高程带状剖面图,定量化揭示了西秦岭北缘-拉脊山东西两侧地貌结构; 在此基础上,统计了两侧新生代不同时期地层砂岩的高程像元众数,并进行了对比分析; 通过对已知地质资料的提取和归纳,对比了西秦岭北缘-拉脊山断裂两侧新生代盆地地层岩性及沉积相.结果表明,界限以东新生代地层呈现地层年代越老高程越高的趋势; 界限以西则呈现古近纪至新近纪地层越新高程越高、第四纪地层高程最低的特征.这种地层发育规律体现了西秦岭北缘-拉脊山两侧的地貌演化过程存在差异,即东侧水系发育时间早于西侧,地貌接受侵蚀的时间较长.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东、西两侧构造活动强度与时间的不一致性,古近纪以来东侧构造演化具有自SW向NE逐渐扩展的趋势; 而西侧构造演化更为复杂,体现在新生代以来不同断裂带隆升历史的不一致性以及在较强的挤压应力及较弱剥蚀共同作用下的增生过程.

    帕米尔-天山对冲带明尧勒背斜西南倾伏端晚第四纪褶皱变形
    李涛, 陈杰, 肖伟鹏
    2013, 35(2):  234-246.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3.02.004
    摘要 ( )   PDF (349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褶皱在三维空间的生长包括横向缩短、垂向隆升和侧向扩展.沿褶皱走向不同位置这3个分量的比重是不同的: 在背斜中段以缩短和隆升为主; 靠近背斜端部,在缩短和隆升的同时也会发生强烈的侧向扩展.前人研究主要集中在褶皱中段,对端部这一相对独特的构造位置研究较少.那么褶皱端部是如何生长变形的,与褶皱中段有何不同,伴随褶皱生长同步变形的河流阶地具有怎样的发育特征?对帕米尔-天山对冲带明尧勒背斜西南倾伏端的研究表明,研究区内的4期河流阶地在垂直褶皱轴向上均发生了强烈反向掀斜,越老的阶地面掀斜角度越大,背斜在西南端的生长是以翼旋转机制进行的.据T2b,T3b,T4a的细颗粒石英光释光年龄及下伏基岩的磁性地层年龄可得46°等斜岩区在距今约0.35Ma、(93.9±18.7)ka、(82.6±16.5)ka和(19.4±2.9)ka时期旋转角度大致呈抛物线曲线函数递减,平均旋转速率依次为>(0.13±0.01)°/ka、(0.08±0.02)°/ka、(0.05±0.01)°/ka和(0.04±0.01)°/ka, 呈明显减小趋势,但该等斜岩区吸收的缩短速率大致保持恒定.河流阶地在发生掀斜和抬升变形的同时,也发生了向西的侧向扩展变形: 由东向西,T3a和T4a阶地面上冲沟密度、宽度和下切深度明显减小,阶地拔河高度、陡坎高度和旋转角度也呈减小趋势,这些均反映了背斜向西的侧向扩展.据喀浪勾律克河谷和背斜西南剖面的磁性地层年代学结果,背斜向西侧向加长的速率恒定为16.0~16.8mm/a.

    汶川地震小鱼洞地区的地表破裂和同震位移及其机制讨论
    谭锡斌, 袁仁茂, 徐锡伟, 陈桂华, 张中白
    2013, 35(2):  247-260.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3.02.005
    摘要 ( )   PDF (957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08年5月12日在四川西部发生的汶川地震是一次以逆冲运动为主,兼有右旋走滑运动的斜滑型地震,形成了有史以来最长、最复杂的地表破裂之一.其中,很多复杂现象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释或一致的认识,如小鱼洞地区出现的NW走向的小鱼洞断裂,在小鱼洞以北出现的2条相距11km的平行断裂同时破裂的现象等.通过在小鱼洞地区的详细野外调查,获得了详细的地表破裂分布及同震位移分布,在此基础上对小鱼洞地区地表破裂的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造成上述复杂地表破裂的根本原因是汶川地震的主断层北川-映秀断裂的产状变化,即北川-映秀断裂在小鱼洞以北向NW偏移约3.5km.其破裂机制是: 1)北川-映秀断裂的右旋走滑运动在小鱼洞西侧的左阶挤压阶区引起的挤压隆升形成前冲断层,即小鱼洞断裂; 2)由于北川-映秀断裂在小鱼洞以北向NW偏移3.5km,导致其断层面倾角变大,逆冲运动引起的断层上盘对下盘的挤压方向变化,结合右旋走滑引起的上盘对下盘的侧向推挤,两者共同作用突破了彭灌断裂,从而形成了2条相距11km的平行断裂同时错动的现象.另外,文中建议应该重视北川-映秀断裂右旋走滑运动分量、断层产状变化以及断层上、下盘的岩性差异对汶川地震地表破裂过程及地表破裂分布的影响.

    高喜马拉雅混合岩特征及其成因
    杨永鑫, 杨晓松
    2013, 35(2):  261-277.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3.02.006
    摘要 ( )   PDF (684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混合岩是深熔作用的存在标志,对研究中下地壳深熔作用机制、地壳流变以及造山带演化和花岗岩的成因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对西藏林芝地区和聂拉木地区的混合岩进行了详细的岩相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岩相学特征显示,研究区的混合岩可划分为浅色体、中色体和暗色体3个基本组成部分.对三者切割分离,分别进行了主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的分析.结果表明:浅色体由迁移的熔体结晶形成;中色体可以是未发生熔融的原岩,也可以经由未发生迁移的熔体与熔融残留体反应形成;暗色体是由迁移汇集后的熔体与中色体反应形成.由于聚集的熔体可以为暗色矿物的结晶提供良好的结晶空间和物质来源,因此暗色体多数以窄条带产出于浅色体边缘.浅色体和暗色体通常具有岩浆岩的结构,矿物粒径粗大且分布不具有定向性,这是其区别于中色体的重要特征.浅色体显示出明显Eu正异常,暗示长石大量参与了部分熔融过程,并且初始熔体在近源区的冷凝过程中长石优先结晶.浅色花岗岩的Eu负异常可能与熔体在源区的长石结晶有关.退变质反应有可能使部分熔融反应形成的矿物完全消失,因此不宜将反应矿物存在与否作为发生过脱水熔融的判别标准.

    渤海湾西南缘及其邻近地区地壳结构特征
    王帅军, 王夫运, 张建狮, 郑彦鹏, 张成科, 赵金仁, 刘宝峰, 黄灿
    2013, 35(2):  278-289.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3.02.007
    摘要 ( )   PDF (488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2011年8月在渤海湾的探测剖面资料及其周缘地震测深剖面的结果,对渤海湾探测剖面的数据资料进行一、二维处理,计算和综合解释研究,获得了渤海湾西南缘及其邻近地区二维地壳速度结构和构造的基本特征、断层的空间展布特征和深浅部地质构造环境等.研究结果表明,沿剖面具有明显的层状结构,不同区域的地壳速度结构在纵向和横向上均具有明显的非均匀性.基底厚度由渤海湾附近向SW方向逐渐减薄,在220km桩号下方G界面的埋深为7.4km.中间层厚度变化较大,变化幅度达4.0km.莫霍面由沿海向SW方向逐渐加深,变化幅度为2.0km左右.

    2011年MS4.6瑞昌-阳新地震的震源机制及发震构造探讨
    张丽芬, 姚运生, 廖武林
    2013, 35(2):  290-299.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3.02.008
    摘要 ( )   PDF (170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11年MS 4.6瑞昌-阳新地震是瑞昌地区继2005年M5.7地震后的又一中等强度地震,文中从多角度对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进行了探讨.利用双差定位法进行的地震精定位结果显示,主震发生在NE向断裂的西南端,余震的分布则呈现出沿NNE和NW两个方向展布的特征.野外考察发现,等震线长轴方向为NE,沿此方向烈度衰减较慢.考虑震源时间函数的影响,采用波形反演方法得到了此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节面Ⅰ走向302.2°,倾角68.2°,滑动角-3.8°; 节面Ⅱ走向33.6°,倾角86.5°,滑动角-158.1°. 综合分析认为,NNE向郯庐断裂的南端隐伏段(瑞昌-武穴断裂)为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而与NW向断裂的共轭作用造成了部分余震沿着NW向分布的特征.

    辽东半岛中强地震活动及其与构造相关性
    万波, 贾丽华, 戴盈磊, 索锐
    2013, 35(2):  300-314.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3.02.009
    摘要 ( )   PDF (368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辽东半岛是中强地震活动较多的地区,除1975年海城7.3级地震外,这一地区还记录了≥5级地震19次.区内中强地震分布具有较好的规律性,基本上局限于地震活动条带及其网格的结点部位,空间分布上与金州断裂、鸭绿江断裂等NE—NNE向断裂及其共轭的NW向构造一致,且多发于2组构造交会部位的构造盆地或偏于NW向的构造带附近.NE—NNE向和NW向断裂是在现今NEE向近水平主压应力作用下所形成的一对平移走滑性质为主的共轭剪切破裂面,NE—NNE向断裂属于继承性破裂,规模大,对区域地质构造格局及其演化具有控制作用; NW向断裂多属于新生破裂,其规模通常同与其交会的NE—NNE向断裂有一定的相关性.研究表明,辽东半岛中强地震活动受到了NE—NNE向断裂的控制,但其发震构造基本上是NW向断裂,同时,与NW向断裂的规模相关联,中强地震活动存在由N向S、由W向E逐渐减弱的变化规律,地震强度大致从7~7.5级降为5.5~6级.

    1597年10月6日望天鹅火山喷发史料考
    李裕澈
    2013, 35(2):  315-321.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3.02.010
    摘要 ( )   PDF (460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望天鹅火山位于吉林省长白县中部,距长白山天池火山35km.据《朝鲜王朝实录》中记载,1597年10月6日在朝鲜咸镜道三水郡小农堡越边北发生火山喷发.文中据朝鲜地方志和古地图等资料,对史料作历史地理考证,提出1597年10月6日火山喷发发生在望天鹅火山底部,地点在今吉林省长白县十三道沟村与十四道沟镇之间的山岭,距望天鹅火山主峰约30km,距长白山天池约60km.

    乌兰巴托以西断裂活动时代的光释光年代学研究
    孙高元, 龚志军
    2013, 35(2):  322-327.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3.02.011
    摘要 ( )   PDF (352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蒙古乌兰巴托周边发育了多条活动断裂.以乌兰巴托以西的Emeelt和Hustai断裂为例,对相关断层开挖探槽,进行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Emeelt断裂以走滑运动为主,根据剖面错断地层和其上覆、下伏地层的光释光年代学研究结果,推断出该断层最新活动时间介于距今(9.6±1.0)ka和(11.3±1.3)ka之间; 对Hustai断裂开挖的新鲜剖面显示其为正断层,通过分析错断地层和其上覆堆积物的光释光定年结果,推断该断裂最新活动时间介于距今(0.87±0.08)ka和(24.2±4.9)ka之间,且可能更接近距今(0.87±0.08)ka.

    专题综述
    基性岩流变实验揭示出大陆下地壳流变的复杂性
    周永胜
    2013, 35(2):  328-346.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3.02.012
    摘要 ( )   PDF (396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性麻粒岩流变实验研究对认识大陆下地壳流变、板内构造变形和强震孕育等具有重要意义.大量基性岩流变实验数据表明,基性麻粒岩流变实验研究集中在单相矿物和两相矿物集合体,对天然基性麻粒岩流变研究很有限.基性麻粒岩流变实验结果的影响因素众多,除了实验条件(如温度、压力、应变速率)外,实验样品的矿物组分、样品颗粒粒度、微量水、熔体、矿物反应等都会影响其流变特性,这导致实验结果的复杂性.因此,根据单相或两相矿物集合体流变讨论大陆下地壳流变结构时,存在很多不确定性,不能满足下地壳流变研究的实际需求.而根据端元组分流变参数和经验方程估计由多相矿物组成的麻粒岩的流变强度,只是一种简单近似,无法完全取代麻粒岩流变实验研究.因此,开展多相矿物基性麻粒岩的流变实验,以获得更接近真实大陆下地壳流变的实验数据,并且用于定量研究下地壳流变,是大陆下地壳流变实验未来发展的方向.在基性麻粒岩流变实验研究中存在的科学问题与技术难题是多相矿物流变、高温部分熔融的影响、矿物反应-流变相互作用,这些问题都有待通过高温高压流变实验进行深入研究.

    卫星遥感技术在火山灰云监测中的应用
    尹京苑, 沈迪, 李成范
    2013, 35(2):  347-362.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3.02.013
    摘要 ( )   PDF (451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航空运输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灰云严重威胁着航空安全.遥感技术能够快速、准确获取地表和大气的变化信息,在火山活动监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逐渐成为火山灰云监测的重要手段.文中阐述了火山灰云对自然环境和航空安全的危害; 以火山灰云遥感监测平台为例,系统地介绍了火山灰云遥感监测的遥感传感器类型和监测方法的发展概况; 对中国火山灰云遥感监测的研究基础进行了评述; 最后,对火山灰云遥感监测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和思考.

    问题讨论
    长白山天池火山天文峰黄色浮岩的岩相学与显微结构特征
    许建东, 于红梅, 赵波
    2013, 35(2):  363-370.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3.02.014
    摘要 ( )   PDF (568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长白山天池火口天文峰内壁发育数十m厚的爆炸式喷发堆积物,颜色各异.其中1套规模较大的黄色中弱熔结的粗粒浮岩空降堆积,堆积物碎屑粒径大,气孔大量发育,含有大粒径粗面岩岩块.文中对采于该套黄色堆积物的样品进行了全岩成分和显微结构特征分析,并与 "千年大喷发"的空降浮岩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 1)黄色浮岩与千年喷发的浮岩一样,属于碱性流纹岩,比千年喷发的灰白色浮岩略偏基性,可能由同一岩浆演化而来; 2)黄色浮岩呈泡沫状,由不同大小的气孔、气孔壁和少量斑晶组成,部分较大的圆形气孔沿斑晶周围发育,呈串珠状排列,流动特征明显,黄色浮岩的斑晶类型和气孔结构与千年喷发的灰白色浮岩类似; 3)已有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显示黄色浮岩中的长石参数与其他浮岩明显不同,可能是独立火山喷发事件的产物.上述岩石学证据表明,该套黄色堆积物是火山爆炸式喷发作用形成的浮岩空降堆积.

    新技术应用
    瞬变电磁测量框外测深装置及其应用
    贺建国, 雷阳, 郗昭, 李继安
    2013, 35(2):  371-379.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3.02.015
    摘要 ( )   PDF (297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瞬变电磁测量装置——框外测量测深法,该方法通过在框外20~25m处测量测深点代替框中心回线测深.其特点是在精确测量时,该方法可以很好地抑制发射线圈自感噪音影响,提高精测分辨率,并加深探测深度.通过与中心回线装置对比测量实验及实际生产应用,认为该装置应用效果好,值得在今后工作中推广应用.

    GPS天线相位中心变化精确检测试验研究
    陈涛, 胡志刚, 李陶
    2013, 35(2):  380-387.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3.02.016
    摘要 ( )   PDF (286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天线相位中心误差是高精度地壳形变监测中制约定位精度的重要误差源,天线相位中心改正已成为提高观测精度的有效手段.文中对基于精密测量机器人的GPS天线相位中心变化精确检测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对试验数据进行初步分析,得到的天线平面校正精度约为2mm,高程方向校正精度约为3mm.研究结果表明,天线相位中心的精确校正除了可以提高GPS测量定位精度之外,还可为中国自主北斗导航系统提供精确的天线相位中心校正参数,推动北斗导航系统在高精度地壳形变监测领域的应用.

    芦山“4·20”7.0级地震专题研究论文
    芦山县龙门乡芦山"4·20"7.0级强烈地震地表破裂迹象与讨论
    韩竹军, 任治坤, 王虎, 王明明
    2013, 35(2):  388-397.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3.02.017
    摘要 ( )   PDF (642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芦山县龙门乡发现芦山 "4·20"7.0级强烈地震地表破裂的迹象,这些迹象点呈NE-SW向线状分布,总体走向N40°~50°E,长2~3km.根据水泥路面变形推断水平缩短量为8cm,垂直抬升量1~2cm.地表未见走滑分量,运动学特征表现为由NW向SE的推挤作用.在地震地表破裂的力学性质方面,有斜向剪切裂缝,也有挤压对冲逆断层性质,但更多地表现为张性裂缝,这与拱曲顶部的局部张性应力场有关.虽然这些地表破裂组合特征不同,性质也有差异,但均反映了龙门乡一带受到NW-SE向挤压作用以及逆断层发震构造沿线近地表常见的拱曲作用.与大川-双石断裂(前山断裂)、大邑-名山断裂(山前断裂)相比,芦山-龙门隐伏推测断裂更有可能是此次地震的发震断裂,这一推论也与此次地震序列的精定位结果以及地震烈度分布特征相符.有关芦山 "4·20"7.0级强烈地震发震断裂的认识,对研究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特征以及评价未来山前地带地震危险性具有重要意义.

    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MS7.0地震灾害特点分析
    李志强, 侯建盛, 李洋, 苏桂武, 姜立新, 孙柏涛, 袁一凡, 林均岐
    2013, 35(2):  398-410.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3.02.018
    摘要 ( )   PDF (1263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13年4月20日8点02分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13.0km,造成了196人死亡,中国地震局启动地震应急一级响应.在芦山地震中,人员伤亡损失远低于同等规模但人口远少于芦山的玉树地震.全部地震灾区都处于汶川地震的老震区,汶川地震震后受损房屋多数采取了加固或拆除措施,新建农村民居普遍采用多种抗震措施,当地新建房屋比例很高,很好地提高了房屋的抗震性能.在地震中,新建民居极少完全倒塌,这是此次地震伤亡较少的重要原因.但是,由于新建民居多数没有严格按照汶川地震后国家下发的抗震设防民居建设要求进行建设,因此破坏依然十分严重.芦山地震人员伤亡少是防震减灾第1阶段减少人员伤亡目标的体现.然而,芦山地震中抗震措施不达标的农居破坏十分严重,防震减灾实现减轻人民财产损失的目标依然任重道远.

    汶川地震后中下地壳及上地幔的粘弹性效应引起的应力变化与芦山地震的发生机制
    雷兴林, 马胜利, 苏金蓉, 王小龙
    2013, 35(2):  411-422.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3.02.019
    摘要 ( )   PDF (749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多层粘弹性模型计算了2008年5月12日汶川MW7.9地震对周围地区尤其是龙门山断裂带南段的影响,结合地震活动性分析,探讨了2013年4月20日芦山MW6.6地震的发生机制,并对沿龙门山断裂带芦山地震与汶川地震之间的地震空段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由于下部地壳及上地幔的粘弹性效应,芦山地震震源处对应的汶川地震同震库仑应力变化(ΔCFS)为-0.1bar以下量级,其后随时间逐渐增加,在芦山地震前增加到了0.4bar(有效摩擦系数为0.4)或0.6bar(有效摩擦系数为0.2)以上.这表明,芦山地震的发生与汶川地震的非弹性触发密切相关.芦山地震与汶川地震之间的地震破裂空段存在1970年大邑M6.2地震的库仑应力阴影区(下降区),汶川地震及芦山地震未能使阴影区发生根本变化,因此,如没有其他不可知因素,该空段短期内整体发生破裂,引发大地震的可能性不大.

    基于有限断层模型的芦山"4·20"7.0级强烈地震强地面运动特征
    张冬丽, 黄蓓, 张献兵, 徐锡伟, 郑文俊
    2013, 35(2):  423-435.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3.02.020
    摘要 ( )   PDF (1291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芦山地震的震源破裂过程反演结果,利用有限断层模型,以芦山地区三维地壳速率结构模型为基础,对芦山 "4·20"7.0级强烈地震引起的强地面运动进行了模拟.对这次地震中由典型盲断层引起的强地面运动数值模拟结果反映了与实际震害相近的分布特征: 断层上盘的宝盛、龙门及芦山以北位于极震区,也是强地面运动的高强度集中区,特别是垂向分量的速度、加速度峰值均在该地区达到了最大值,最能反映地表震害特征的竖向地震加速度在龙门一带达到了350gal,与极震区Ⅸ度的烈度相当,而在芦山以北龙门一带,瞬时竖向位移峰值高达110cm,这些特征与实际震害分布是非常相近的.综合分析认为,这次地震强地面运动表现出了明显的逆冲断层引起的强地面运动的分布特征,同时在强地震动传播过程中,由于高陡峭地形地貌特征及四川盆地内山间盆地的影响,地形地貌和盆地效应对地震波的反射和放大作用明显加强,也是该地区地震破坏强度增大的重要因素.

    2013年芦山地震滑坡空间分布分析 ——以太平镇东北方向的一个典型矩形区为例
    许冲, 肖建章
    2013, 35(2):  436-451.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3.02.021
    摘要 ( )   PDF (715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选择2013年芦山地震中受到强烈地震动的太平镇东北方向一个20km×10km的矩形区作为研究区,开展芦山地震滑坡空间分析工作.基于震后野外调查与高分辨率航片人工目视解译法,建立了研究区内地震滑坡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在研究区内芦山地震至少触发了688处滑坡,区域内滑坡点密度为3.44个/km2.统计了地震滑坡密度与地形因子、地层岩性、地震因子的关系.滑坡最易发高程为1 600~1 800m; 滑坡密度大体随着坡度的增加而增加; E与SE方向是地震滑坡的易发坡向与高发坡向; 凸坡的地震滑坡易发性最高.二叠系阳新组(Py)的灰岩与白云岩、元古界花岗岩(Pt)是地震滑坡的易发岩性.地震因子与滑坡密度的统计结果表明,大体上PGA值越大,地震烈度越高,地震滑坡越易发生; 地震滑坡与距离双石-大川断裂的统计结果表明在双石-大川断裂的出露处地震滑坡密度未发生突变.因子的交互统计结果表明了坡度与PGA这2个因子作用于地震滑坡的独立性.

    数值模型显示的隐伏弯曲断层同震地表位移特征
    张竹琪, 陈涛, 任治坤, 王伟涛
    2013, 35(2):  452-460.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3.02.022
    摘要 ( )   PDF (352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余震精定位资料显示,芦山7.0级地震破裂面可能为弯曲程度较高的三维弯曲断层.相关研究显示,这种弯曲断层的位错方式和破裂面同震应力加卸载模式与普通平直断层有明显不同.文中采用无限半空间位错模型模拟显示,隐伏弯曲断层和平直逆断层引起的地表位移特征相似,但是弯曲断层引起的地表水平位移更接近区域整体的地壳缩短方向,缩短方向水平位移的量明显高于同等规模的平直逆断层,因此能更好地传递断层上盘大范围物质的水平运动.相对于平直断层,弯曲断层下盘水平位移随距离衰减十分明显.同等规模的弯曲断层导致的同震地表抬升小于平直逆断层或左旋逆断层引起的同震抬升,但能造成更明显的地表下降.由于地震规模较小,GPS等低密度空间分布的形变观测可能无法有效分辨芦山地震震源结构是否为弯曲断层.对震源结构的细节研究,还有待于利用高空间密度和高分辨率的形变观测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