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使用时间域波形分析、滑动傅式去年变分析、归一化变化速率方法和矢量方位角方法处理分析了2020年7月12日古冶Ms5.1地震400km范围内地电阻率、地电场、极低频观测数据。在排除各台站仪器运行、台站观测环境、空间电磁活动等影响因素后,认为有6个地电阻率台站震前出现了趋势性下降-加速下降-震后恢复的变化过程,7个地电阻率台站在震前一年内归一化变化速率超过±2.4阈值;滦县地电场南北和北西向测道震前三个月出现先下降后回升的变化,且矢量方位角在震前向古冶地震方向偏移,后恢复为沿台站所在滦县-乐亭断裂方向;文安和丰宁极低频台清晰记录到16hz天然源磁场同震变化,磁场垂直分量变化超过水平分量2倍,受台站地下结构巨大差异性影响,两个台站电场观测值差别较大,且电场同震扰动淹没在背景噪声中。本文利用首都圈极低频台站观测数据反演的地下电性结构,古冶地震发生在电性发生变化边界附近,北边高阻区,西南方向为低阻区,宝坻和文安处于局部低阻区,初步分析了古冶地震电磁现象特征。针对异常空间选择性问题,认为可能与京津唐地区NEE和NW向两个主要共轭构造方向有关。对地震电磁异常机理的研究,应该从地震电磁同震现象入手,从地震电磁信号产生的源和传播路径两方面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