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陈丽娟, 陈学忠, 李艳娥, 龚丽文. b值下降幅度与汶川MS8.0 地震孕震区的关系[J]. 地震地质, 2022, 44(4): 1046-1058. | 
																																																																																																																																																
																					| [2] | 张继红, 赵国泽, 王晋生, 唐廷梅, 齐丽杰. 2008年汶川MS8.0地震与青岛台地电阻率异常变化的关系[J]. 地震地质, 2010, 32(3): 409-416. | 
																																																																																																																																																
																					| [3] | 刘进峰, 陈杰, 尹金辉, 陈立春, 卢演俦, 杨会丽. 龙门山映秀-北川断裂带擂鼓探槽剖面古地震事件测年[J]. 地震地质, 2010, 32(2): 191-199. | 
																																																																																																																																																
																					| [4] | 屈春燕, 单新建, 宋小刚, 张桂芳, 张国宏, 郭利民, 刘云华, 韩宇飞. D-InSAR技术应用于汶川地震地表位移场的空间分析[J]. 地震地质, 2010, 32(2): 175-190. | 
																																																																																																																																																
																					| [5] | 孙昌斌, 谢新生, 江娃利. 汶川MS8.0地震绵竹县汉旺镇周边地表破裂带展布方式及其震害意义[J]. 地震地质, 2010, 32(2): 200-212. | 
																																																																																																																																																
																					| [6] | 马文涛, 李海鸥, 徐锡伟, 杨清源, 陈献程, 徐长朋, 于贵华, 张兰凤. 利用水库诱发地震数据库快速为政府部门提供汶川Ms8.0地震灾害对策[J]. 地震地质, 2009, 31(4): 792-798. | 
																																																																																																																																																
																					| [7] | 苏桂武, 马宗晋, 王若嘉, 王悦, 代博洋, 张书维, 甯乾文, 张少松. 汶川地震灾区民众认知与响应地震灾害的特点及其减灾宣教意义—以四川省德阳市为例[J]. 地震地质, 2008, 30(4): 877-894. | 
																																																																																																																																																
																					| [8] | 李陈侠, 安艳芬, 于贵华, 徐锡伟, 陈桂华, 王世元, 宫会玲, 杨虎, 郭婷婷, 张兰凤. 汶川MS8.0地震的地质科学考察数据库简介[J]. 地震地质, 2008, 30(3): 804-810. | 
																																																																																																																																																
																					| [9] | 马文涛, 李海鸥, 杨主恩, 陈桂华, 陈献程, 杨清源, 邓志辉, 孙谦. 汶川MS8.0地震对四川省水电水利工程场地安全性评价结果的检验[J]. 地震地质, 2008, 30(3): 796-803. | 
																																																																																																																																																
																					| [10] | 孙建宝, 梁芳, 沈正康, 徐锡伟. 汶川MS8.0地震InSAR形变观测及初步分析[J]. 地震地质, 2008, 30(3): 789-795. | 
																																																																																																																																																
																					| [11] | 朱艾斓, 徐锡伟, 刁桂苓, 苏金蓉, 冯向东, 孙晴, 王亚丽. 汶川MS8.0地震部分余震重新定位及地震构造初步分析[J]. 地震地质, 2008, 30(3): 759-767. | 
																																																																																																																																																
																					| [12] | 陈桂华, 徐锡伟, 郑荣章, 于贵华, 李峰, 李陈侠, 闻学泽, 何玉林, 叶友青, 陈献程, 王志才. 2008年汶川MS8.0地震地表破裂变形定量分析——北川-映秀断裂地表破裂带[J]. 地震地质, 2008, 30(3): 723-738. | 
																																																																																																																																																
																					| [13] | 李传友, 叶建青, 谢富仁, 郑文俊, 韩用兵, 刘玉法, 王伟涛, 魏占玉, 赵冬, 马保起, 任俊杰. 汶川MS8.0地震地表破裂带北川以北段的基本特征[J]. 地震地质, 2008, 30(3): 683-696. | 
																																																																																																																																																
																					| [14] | 陈桂华, 李峰, 郑荣章, 徐锡伟, 于贵华, 闻学泽, 安艳芬, 李陈侠. 逆冲型断裂同震地表变形定量分析的几个问题——以汶川MS8.0地震为例[J]. 地震地质, 2008, 30(3): 674-682. | 
																																																																																																																																																
																					| [15] | 何宏林, 孙昭民, 魏占玉, 董绍鹏, 高翔, 王世元, 王纪强. 汶川MS8.0地震地表破裂带白沙河段破裂及其位移特征[J]. 地震地质, 2008, 30(3): 658-6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