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工程地震中的场地分类方法及适用性评述
彭艳菊, 吕悦军, 黄雅虹, 施春花, 唐荣余
地震地质    2009, 31 (2): 349-362.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09.02.016
摘要2357)      PDF(pc) (434KB)(7301)    收藏
文中对工程地震中常用的场地类别划分方法分两类进行了对比分析。一类为结构抗震设计规范中用于确定场地影响的标准化方法,主要介绍了中国、美国、欧洲及日本抗震规范中的场地类别划分方法、分类指标,对比分析了各指标(如剪切波速、覆盖层厚度等)存在的问题,并对中国新一代抗震规范中场地条件的划分提出了建议。另一类为地震危险性预测中确定场地影响的区域性的场地类别划分方法,主要介绍了目前研究较多的基于地质、地形、地貌等特征,并与抗震规范中的场地分类指标(一般剪切波速居多)建立对应关系进行区域性场地类别划分的宏观方法,同时还介绍了利用强震记录反应谱进行场地分类的方法。最后讨论了各自的优势、局限性以及适用范围。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74)
2. 西南地区区域地震构造图数据库
沙海军, 吕悦军, 唐荣余, 彭艳菊
地震地质    2006, 28 (1): 150-156.  
摘要1720)      PDF(pc) (325KB)(1039)    收藏
利用西南地区多年来积累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成果,借助地理信息系统MapInfo强大的空间信息表达能力,使在MapInfo平台上构建西南地区区域地震构造图数据库成为可能。文中使用空间数据库与属性数据库分开设计的方法,采用多个层次、多种基本类型、多表关联的数据库格式,在MapInfo平台上构建了西南地区区域地震构造图数据库。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6)
3. 溧阳震区地壳深部结构的探测与研究
梁中华, 唐荣余, 宋建军, 朱蒙
地震地质    1984, 6 (4): 71-78.  
摘要1548)      PDF(pc) (1126KB)(804)    收藏
本文利用天然地震转换波法所测得的漂阳震区地壳深部主要界面的构造图。简要地讨论了溧阳震区深部构造与震中分布的关系,认为溧阳两次中强地震都发生在较厚的花岗岩质层中,其深部构造特征表现为上地幔隆起、或界面埋深变化剧烈的梯度带,同时又处于两组以上深断裂交汇的特殊部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