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2020年1月19日伽师6.4级地震发震构造的初步研究
李金, 蒋海昆, 魏芸芸, 孙昭杰
地震地质
2021, 43 (2):
357-376.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21.02.007
文中基于新疆区域数字地震台网观测资料, 采用CAP方法反演了2020年1月19日伽师MS6.4主震、 前震和部分MS≥3.6余震的震源机制解和震源深度, 利用多阶段定位方法对本次伽师6.4级地震序列进行了重新定位, 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伽师6.4级地震序列的震源深度、 震源机制和震源破裂面特征, 探讨可能的发震构造。 初步结果显示, 利用CAP方法得到6.4级地震的最佳双力偶机制解为: 节面Ⅰ, 走向190°, 倾角32°, 滑动角31°; 节面Ⅱ, 走向74°, 倾角73°, 滑动角118°, 震源深度为12.1km, 表明其为一次逆冲型地震事件。 而5.4级前震为一次走滑型地震事件, 震源深度为17.1km, 震源机制解为: 节面Ⅰ, 走向83°, 倾角78°, 滑动角173°; 节面Ⅱ, 走向174°, 倾角83°, 滑动角12°。 根据重新定位结果, 结合震源区附近构造地质背景推断, 5.4级前震的发震构造为NNW向高倾角走滑断裂L0, 其可能为1997—1998年伽师震群NNW向发震构造体系的分支断裂。 由于绝大多数余震分布在L0断裂东侧, 判断L0及相关断层对余震分布可能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根据主震的位置和余震的空间分布特征及震源区断裂的产状特征推测, 伽师6.4级主震的发震构造为SN向的缓倾角破裂, 其滑动可能主要集中在柯坪塔格推覆构造滑脱面附近的区域, 但伽师6.4级地震可能引起了柯坪塔格推覆构造多条断裂同时活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