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2020年1月19日新疆伽师MS6.4地震序列的活动特征和发震构造
崔仁胜, 赵翠萍, 周连庆, 陈阳
地震地质    2021, 43 (2): 329-344.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21.02.005
摘要531)   HTML    PDF(pc) (7917KB)(281)    收藏
文中利用新疆地震台网固定台站和流动台站的观测资料研究了2020年1月19日新疆伽师MS6.4地震序列的活动特征和发震构造。 重定位结果显示, 地震序列呈NNW和近EW 2个优势方向分布, 其中NNW向余震条带长约20km, 近EW向余震条带长约40km。 NNW向条带的发震断层倾角较陡, 倾向W; 近EW向条带的发震断层西侧倾角较陡, 向E逐渐变缓, 略S倾。 MS6.4主震深度为14.9km, 地震序列优势分布于10~20km深度, 近EW向的余震深度呈现由西向东逐渐变浅的特征。 震源机制解结果表明, MS6.4主震和2次5级以上余震的震源机制以逆冲为主, 2020年1月18日MS5.7前震以走滑为主。 利用ISOLA方法对MS6.4主震进行多源模型反演, 结果显示主震由走滑和逆冲性质的2个子事件组成。 推测MS6.4地震发生在柯坪逆冲推覆构造带滑脱面以下的中下地壳, 主震由NNW向W倾的高角度隐伏断裂和近EW向S倾构造先后破裂组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2016年新疆呼图壁6.2级地震发震构造
杨文, 程佳, 姚琪, 崔仁胜, 龙海云, 韩颜颜
地震地质    2018, 40 (5): 1100-1114.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8.05.010
摘要716)   HTML    PDF(pc) (4377KB)(480)    收藏
文中利用新疆地震台网的震相报告,采用双差定位方法重新定位2016年12月8日新疆呼图壁MS6.2地震及ML1.0以上地震的震源位置,结果显示,余震沿NE和NW 2个方向展布,深度主要分布在5~15km范围内。同时利用新疆区域数字地震台网波形记录,采用CAP方法反演了呼图壁MS6.2主震和部分余震的震源机制和震源深度。基于上述研究,综合分析了呼图壁6.2级地震的震源深度、震源机制和余震分布特征,探讨其发震构造。结果显示,呼图壁6.2级地震的最佳双力偶机制解节面Ⅰ走向144°、倾角26°、滑动角118°,节面Ⅱ走向293°、倾角67°、滑动角77°,矩震级MW=5.9,矩心深度为15.2km,表明本次地震为1次逆冲型的地震事件。余震震源机制解大部分显示为逆冲型,与主震相似。推测本次地震的可能发震断裂为霍尔果斯-玛纳斯-吐谷鲁断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