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四会-吴川断裂南段近期活动性研究
张虎男, 计凤桔, 李子权, 陈伟光, 刘明达, 李建平
地震地质    1995, 17 (4): 419-426.  
摘要1463)      PDF(pc) (1151KB)(954)    收藏

根据研究区的构造地貌特征,断裂两盘第四系和等时地貌面的对比以及其它宏观和微观的断裂构造迹象,讨论了四会-吴川断裂南段晚更新世以来的活动性,得出该时段、该断裂在该地区相对稳定的基本认识。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华南沿海主要活动断裂带的比较构造研究
张虎男, 吴堑虹
地震地质    1994, 16 (1): 43-52.  
摘要1455)      PDF(pc) (1504KB)(1146)    收藏
华南沿海地区,发育3组不同方向的断裂构造。以北东~北北东向的断裂规模最大,地表迹象最明显;以北东东~东西向断裂切割最深,发育历史最长;而以北西~北西西向断裂的新生性和近期活动性最显着。研究结果表明,上述3组断裂构造的特征,在宏观表征和显微构造特点方面都有表现,说明各组断裂都有各自类同的形成、发育过程,并受控于类似的构造力源,它们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壳运动的演变史。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7)
3. 珠江三角洲地区新构造运动年代学的研究
陈伟光, 张虎男, 张福来
地震地质    1991, 13 (3): 213-220.  
摘要1578)      PDF(pc) (1162KB)(1597)    收藏
本文发表珠江三角洲地区14个不同时代的地貌体的年代数据,并据此初步探讨三角洲地区晚第四纪以来新构造运动的时间、空间序列以及运动的幅度和速率。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32)
4. 华南沿海活动断块的构造地貌特征
张虎男, 陈伟光
地震地质    1989, 11 (3): 37-44,54.  
摘要1075)      PDF(pc) (2954KB)(933)    收藏
按各类动态标志,继承性与新生性,统一性与特殊性和区域构造应力作用方式等原则,将华南沿海划分为若干断块构造区(一级),亚区(二级)和小区(三级)。论述了它们的构造地貌特征并利用14C数据估算了各断块区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相对运动的幅度和速率,发现各项数据都有从东、西向中部变小的趋势。这一特点与台、澎、泉、汕强震区和雷琼地震区所起的“屏护”作用有关。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闽粤沿海全新世垂直构造运动的速率
陈伟光, 张虎男, 李子权
地震地质    1986, 8 (2): 33-42.  
摘要1314)      PDF(pc) (1325KB)(862)    收藏
基于华南地区新构造运动具有断块垂直差异运动的特征,本文主要根据目前已测定的,分布于闽粤沿海地区的若干个全新世海相沉积物的放射性年代,海拔高度等数据,初步估算和对比闽粤沿海不同断块构造区的垂直构造运动的速率,并探讨它与地震活动的关系。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33)
6. 闽南沿海晚更新世地层的初步研究
姚庆元, 张虎男, 张景文, 赵希涛
地震地质    1985, 7 (4): 32-40.  
摘要887)      PDF(pc) (1155KB)(1204)    收藏
本文对闽南沿海晚更新世沉积的分布特征和主要的地层剖面进行了描述,并根据野外沉积与地貌观察及14、微体古生物与孢粉分析资料,对上述地层与沉积的年代、成因与古气候状况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40)
7. 构造地貌研究在广东地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张虎男
地震地质    1985, 7 (1): 59-66.  
摘要1096)      PDF(pc) (1058KB)(862)    收藏
构造地貌研究在地震地质工作中的实际应用,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对断裂活动程度的鉴别;一是为划分地震危险区而进行的新构造运动的研究。前者做的是线、段、点的工作,后者做的是面的工作,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本文简要介绍在广东及其邻区的地震地质工作中所进行的构造地貌研究以及从中得出的若干初步认识。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闽粤一带沿海地区北西向断裂的活动性
张虎男
地震地质    1982, 4 (3): 17-25.  
摘要916)      PDF(pc) (1309KB)(1228)    收藏
在闽粤一带沿海地区有三组主要的构造线;其中以北东走向的新华夏系最发育,构成雄伟的平行岭谷。东西向构造在规模和数量上都不如新华夏系,而以断裂为主的北西向构造,却是了解得最少的,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在福建、广东、广西等省(区)的沿海地区,常见众多有规律、等间距排列的北西向断裂,它们与该地区的许多北西流向的江河有关;有些北西向断裂的规模不亚于新华夏系断裂,绝大多数在挽近地质时期都有强烈的活动。 对北西向断裂的进一步探讨,有助于解决地质科学中某些尚待澄清的问题,随之自然也有助于解决诸如找矿、三角洲整治以及地震预报等实际问题。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