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东天山唐巴勒-塔斯墩断裂带晚第四纪活动特征
黄帅堂, 胡伟华, 杨攀新, 李帅, 伊力亚尔
地震地质    2020, 42 (5): 1058-1071.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20.05.003
摘要844)   HTML    PDF(pc) (10114KB)(208)    收藏
有历史记载以来, 东天山地区发生过多次7级左右强震, 是天山地震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唐巴勒-塔斯墩断裂是东天山巴里坤盆地NW侧一条晚更新世活动的左旋走滑断裂带, 研究其晚第四纪活动特征是认识巴里坤地区强震危险性的重要基础工作之一。 文中采用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解译、 野外地质地貌考察、 微地貌测量及古地震探槽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厘定了唐巴勒-塔斯墩断裂的几何展布特征, 揭示了断裂的运动性质与活动性, 初步获得了断裂晚更新世以来的活动参数。 结果表明, 断裂为左旋走滑兼具逆冲的运动性质; 在芨芨台子村以东断裂发育有地表破裂带, 长约50km; 芨芨台子村附近断层断错地貌的线性较好, 断错T2阶地的垂直位移量约为0.9m, 水平位移量为9~11m, T3阶地的垂直位移量约为1.6m, 水平位移量为13~20m; 在红井子镇及塔什巴斯他乌村以西, 断裂在卫星影像上呈直线状展布, 断层断错了最新地貌面, 其中最小垂直位移量约为0.1m, 最大垂直位移量约为2m, 水平位移量为1.8~4.3m, 断裂的水平位移大于同期的垂直滑动位移。 在芨芨台子村附近开挖的探槽表明, 断层具有明显的走滑活动特征, 根据断层、 喷砂冒水现象及地层的切盖关系, 探槽共揭示出2次古地震事件, 最新一次事件断错地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西准噶尔冬别列克断裂晚第四纪以来的阶地位错与滑动速率
姚远, 李帅, 黄帅堂, 贾海梁
地震地质    2019, 41 (4): 803-820.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9.04.001
摘要635)   HTML    PDF(pc) (10048KB)(368)    收藏
冬别列克断裂是一条全新世活动断裂,位于西准噶尔造山带的关键位置,该断裂总长120km,走向NE。晚第四纪以来,冬别列克断裂的持续活动使得断裂沿线各级地貌面发生了明显的左旋位错,在塔城盆地东侧形成线性连续且笔直的陡坎地貌。文中利用高精度无人机和差分GPS对阿合别斗河多级阶地的左旋位错量进行了面状航拍、测量,建立了分辨率高达0.1m的数字地形数据,发现T5-T2阶地陡坎的最大左旋位错量依次为30.7m、12.0m和8.7m。通过光释光测年方法得到了各级阶地(T5-T1)的年龄,进而得出冬别列克断裂晚更新世以来的左旋滑动速率为0.7~0.94mm/a,结合阶地侧向侵蚀特征,分析认为T4、T2阶地的滑动速率更加接近真实值(0.91±0.18)mm/a。结合西准噶尔的其它2条大型走滑断裂(达尔布特断裂和托里断裂)的滑动速率,并对比西准噶尔地区的GPS速率,认为该地区NE向的走滑运动以冬别列克断裂为主,吸收大量剩余变形,同时保持相对较高的左旋滑动速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新疆天山南部北轮台断裂带晚第四纪活动速率
姚远, 宋和平, 陈建波, 李帅, 贾海梁
地震地质    2018, 40 (1): 71-86.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8.01.006
摘要1057)   HTML    PDF(pc) (7565KB)(248)    收藏
北轮台断裂是1条全新世活动断裂,为南天山与塔里木盆地的分界断裂。晚第四纪以来,北轮台断裂的持续活动使得多期洪积地貌面发生了断错变形与褶皱隆升。利用高精度差分GPS,对北轮台断裂阿克艾肯段和砖厂段内的多期地貌面的断层陡坎形态进行了测量。通过大比例尺活动断层填图发现,阿克艾肯段以逆冲作用为主,而砖厂段则是以褶皱隆升为主。利用光释光测年方法,分别得到了不同期次地貌面(Fan4,Fan3b,Fan3c和Fan2)的年龄,发现自Fan4地貌面形成以来,阿克艾肯段的地壳缩短速率(约2.4mm/a)基本保持恒定;同时,晚第四纪以来砖厂段的SN向地壳缩短速率为1.43~1.81mm/a,较阿克艾肯段有明显下降,推测北轮台断裂带的SN向地壳缩短速率由西向东递减。综合对比南天山山前的逆断裂-褶皱带体系,同样反映出地壳缩短速率由西向东递减的特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