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022年1月8日01时45分, 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境内发生 MS6.9 地震, 震源深度10km, 震中位于青藏高原中北部的祁连-柴达木次级地块的北部、 托莱山断裂带和冷龙岭断裂带的交会部位。此次地震是进入2022年以来全球震级最大的一次地震, 也是青海省境内继2021年5月22日玛多 MS7.4 地震后又一次6.0级以上地震, 同时也是继1986年8月26日和2016年1月21日2次门源6.4级地震之后该地区发生的震级最高、 地表破裂最长的地震事件。在综合分析震源参数、 余震分布的基础上, 我们第一时间对同震地表破裂进行了野外考察。初步调查表明, 此次门源 MS6.9 地震的地表破裂带长度>22km, 由北支主破裂和南支次级破裂组成。 其中, 北支主破裂带沿广义海原断裂带中段的冷龙岭断裂西段分布, 长度>18km, 主体呈295°走向, 最大同震水平位错位于中部硫磺沟一带(37.799°N, 101.260 7°E), 水平最大位错量约3.1m, 向两端逐渐衰减; 南支的次级破裂分布在广义海原断裂带中西段的托莱山断裂东段局部段上, 长约4km, 呈275°走向, 水平位错约1.0m, 构成与主破裂带西段左阶斜列的次级分支破裂。南、 北2支破裂段之间以拉张阶区斜列。整个地表破裂主要由线性剪裂隙、 斜列张裂隙和张剪裂隙、 挤压鼓包等多种构造类型组合而成。同震地表破裂具有典型的左旋走滑运动性质, 同时兼有逆冲分量, 最大垂直位错为0.8m。
2021年5月22日2时4分,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发生了MS7.4地震, 震中位于巴颜喀拉地块北部边界东昆仑断裂带以南约70km处(34.59°N, 98.34°E), 震源深度17km。此次玛多MS7.4地震是2008年汶川MS8.0地震之后中国大陆发生的震级最大的一次地震。震后的野外地质考察表明, 此次地震发生在距县城玛查里镇南约30km的野马滩地区。地震地表破裂具有明显的分段性, 初步可分为3、 4段, 自东向西破裂呈左阶展布, 逐步向野马滩盆地中部靠近, 断裂性质以左旋走滑为主。此次地震在国道214线以西—鄂陵湖以南形成规模较大、 连续性好的地表破裂, 长约45km, 走向 N95°~105°E, 地表破裂带由一系列挤压鼓包与右阶雁列式裂缝组成, 形成规模较大的地震鼓包(梁)、 地震裂缝、 左旋位移等地貌特征, 且发育大量喷砂冒水、 软土震陷等地震地质灾害。在214国道以东—血洛东, 破裂带的走向为N100°E, 由不连续的小规模张剪裂缝、 小型鼓包(梁)等组成。在昌马河乡血麻村附近发育一段长约10km, 走向N75°E, 规模较大、 连续性较好的张剪裂缝、 地震鼓包(梁)等。分析认为, 此次地震发生在巴颜喀拉块体内部, 发震构造为江错断裂。根据地震地表破裂的规模、 长度和建筑物破坏情况等综合调查认为, 狼玛加合日地区地表破裂规模大、 破裂带连续性较好且发育多类型的地震地表破裂, 可初步将该地区定为宏观震中, 地理坐标为(34.736°N, 97.794°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