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服务
Email Alert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期刊简介
期刊荣誉
数据库收录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浏览
待发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English
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江钊[Author]) AND 1[Journal]) AND year[Order])
AND
OR
NOT
文题
作者
作者单位
关键词
摘要
分类号
DOI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导出引用
EndNote
Ris
BibTeX
显示/隐藏图片
Select
1.
用大地电磁测深法研究华南地区岩浆活动及深部结构
孙洁, 晋光文, 江钊, 王继军
地震地质 2001, 23 (
2
): 328-329.
摘要
(
1037
)
PDF(pc)
(560KB)(
697
)
可视化
收藏
华南地区(指福建、广东一带)位于中国的东南部,东临菲律宾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是岩浆多期次的强烈活动区。在加里东、印支、燕山等各构造旋回期均有岩浆侵入活动,特别是燕山期更为强烈。研究区岩浆岩覆盖面广,占测区总面积的80%以上,是开展火山岩浆活动规律、岩类组分、内部结构特征研究的较好场所之一。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
张北-尚义地震区及其邻区地壳上地幔结构
赵国泽, 刘国栋, 詹艳, 江钊, 刘铁胜, 汤吉, 王继军, 李文军, 梁竞阁
地震地质 1998, 20 (
2
): 155-163.
摘要
(
1851
)
PDF(pc)
(2610KB)(
1009
)
可视化
收藏
对张北-尚义地震区及其邻区的深部结构的研究表明,张家口-蓬莱构造带与其两侧的山西裂谷系、华北裂谷盆地和燕山褶皱带相比,具有低阻性质,地壳内的速度界面及莫霍面的深度分布显示出明显的不同。以延怀盆地为界,把张家口-蓬莱构造带分成西北和东南两段。最新的大地电磁观测研究表明,张北-尚义地震区电性结构与周围有一定差别,壳内有一近北北西向构造,主震和绝大多数余震都发生在壳内低阻带以上。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61
)
Select
3.
长白山天池火山区大地电磁测深初步观测
汤吉, 刘铁胜, 江钊, 赵国泽, 王继军, 詹艳
地震地质 1997, 19 (
2
): 164-170.
摘要
(
1595
)
PDF(pc)
(1517KB)(
1213
)
可视化
收藏
在长白山火山区沿着两条剖面进行了15个测点的大地电磁测深观测,对地磁感应矢量和地下电性分布维数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使用阻抗张量分解和二维自动反演等新技术对资料进行了解释。结果表明,火山区及其周围地区的地下电性结构具有二维特征,但在火山口及其附近地下存在局部三维异常体,异常体埋深约12km,初步推测可能是火山岩浆囊。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80
)
Select
4.
区域三维大地电磁阻抗张量畸变效应的Mohr圆分析
晋光文, 江钊, 孙洁
地震地质 1996, 18 (
4
): 382-390.
摘要
(
1774
)
PDF(pc)
(883KB)(
2179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二维大地电磁阻抗张量分解原理,推导出剪切、扭曲和各向异性因素影响区域性三维响应的关系式。这既适用于任意复杂的三维构造,也包含了二维和一维情况。并用Mohr圆分析了受畸变因素影响时的三维响应及其在微弱畸变与强烈畸变影响下不同的性质和特征。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13
)
Select
5.
山西阳高~河北容城剖面大地电磁资料的初步解释──阻抗张量分解技术及其应用
赵国泽, 汤吉, 刘铁胜, 詹艳, 江钊
地震地质 1996, 18 (
1
): 66-74.
摘要
(
1612
)
PDF(pc)
(1279KB)(
1458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阻抗张量分解技术及其在阳高~容城剖面的大地电磁资料解释中的应用。在某些测点局部电流畸变的影响较严重,用张量分解技术对资料分析后表明,沿剖面的区域异常总体上具二维性质,分解技术处理后的视电阻率和相位资料与地质构造有较好的对应性。事实表明,阻抗张量分解技术是对大地电磁资料进行分析解释的有力工具。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6.
大地电磁阻抗张量不变量及其Mohr圆分析
晋光文, 孙洁, 江钊
地震地质 1995, 17 (
4
): 439-445.
摘要
(
1836
)
PDF(pc)
(829KB)(
3457
)
可视化
收藏
论述了Mohr圆及其在大地电磁阻抗张量分析中的应用。并指出,大地电磁阻抗张量不变量由于提供信息的多样性和稳定性,在应用中具有独特的优点,而Mohr圆又将各种大地电磁阻抗张量不变量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使其成为分析研究大地电磁阻抗张量性质的重要图示工具,能直观、清晰、简便地给出构造维数、二维偏离度、各向异性等重要信息,可用来研究测区电性结构沿纵向和横向的变化特征。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18
)
Select
7.
辽宁义县—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剖面深部电性研究
史书林, 徐常芳, 王继军, 孙洁, 江钊, 张汝惠
地震地质 1991, 13 (
2
): 115-125.
摘要
(
1501
)
PDF(pc)
(1574KB)(
774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给出了沿辽宁义县—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大地电磁测深剖面的电性结构。研究结果表明,沿该剖面壳内和上地幔高导层的埋藏深度与温度场有着良好的对应关系,即壳内、上地幔高导层埋深愈浅,其热流值愈高,反之就越低。大地电磁测深结果还表明,辽西隆起区继承了辽南地区上地幔高导层起伏形态。本文还从电性结构特征探讨了西拉木伦河断裂带可能是西伯利亚板块和中国板块的缝合线。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8.
江苏响水—内蒙满都拉地壳上地幔电性结构初探——地学断面研究报道之三
江钊, 孙洁, 徐常芳, 王继军, 史书林
地震地质 1990, 12 (
3
): 193-206.
摘要
(
1680
)
PDF(pc)
(1950KB)(
1216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着重介绍了响水一满都拉断面的深部电性结构特征。在华北地台北缘的构造边界两侧电性差异明显,壳内高导层埋深由21公里跃变到34公里;在南缘的郯庐断裂带及东侧壳内高导层缺失,上地幔出现两个高导层。在华北地台内新生代断陷盆地壳内高导层较为发育,埋藏较浅。上地幔高导层的埋深为60—127公里,总的趋势是西北深,东南浅,在呼包盆地、冀中拗陷和郯庐带下方形成局部上隆区,较好地反映了区域地质以及深部构造运动的特点。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64
)
Select
9.
滇西地区地壳上地幔电性结构与地壳构造活动的关系
孙洁, 徐常芳, 江钊, 史书林, 王继军, 何明
地震地质 1989, 11 (
1
): 35-45.
摘要
(
1554
)
PDF(pc)
(1519KB)(
1407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根据滇西地区18个大地电磁测深点资料的数据处理和分析结果,对测区深部导电率在纵、横向上的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滇西地区深部电性为多层结构,大致可分四至五个电性结构层;深部电性结构横向变化大,明显受区域构造控制;该区上部地壳内普遍存在低阻层;上地幔高导层明显存在两个隆起区,一个以剑川—鹤庆为中心呈北北西向展布的隆起区,另一个以腾冲—潞西为轴呈南北向展布的隆起区。 本文还讨论了地壳上地幔电性结构与大地构造的关系,滇西北裂陷区盆地的形成,以及该区地震活动与深部构造的关系。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272
)
Select
10.
西德MMS-02数字大地电磁测深仪的软件配制
孙洁, 江钊
地震地质 1985, 7 (
1
): 14-14.
摘要
(
959
)
PDF(pc)
(180KB)(
703
)
可视化
收藏
1984年初,我们从西德Metronix公司引进了一套数字大地电磁测深仪,其型号为MMS-02型。它包括带三个低噪声斩波放大器和2.5秒低通滤波器与传感器相匹配的三分向感应磁力仪;四个低漂移氯化亚汞电极和两个低噪声差动放大器组成的一套电场装置系统;具有80db的动态范围和由中央处理机实时程序控制的数字记录仪,具有is位并行计算机接口,数字系统的模拟输出装置和能显示各种时标信息的每英时能读出615位数的数据读出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