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20日山西太原古交市发生了ML4.1地震, 古交及周边县市震感强烈。此次地震的震中位于历史地震相对稀少、 煤矿资源丰富的吕梁隆起区, 其发震断裂尚不明确。为了更好地认识这次地震的发震构造, 文中利用山西省测震台网的近震波形资料反演了地震的震源机制解, 并获得最佳矩心深度。反演结果显示, 古交地震是一次左旋走滑型地震事件, 矩震级为 MW3.96, 最佳双力偶解为: 节面Ⅰ, 走向90°、 倾角86°、 滑动角-19°; 节面Ⅱ, 走向182°、 倾角70°、 滑动角-175°; 最佳矩心深度为3km, 属于极浅源地震。地震序列重定位结果显示震中的优势展布方向近EW, 与区域内断层基本为NE走向的分布格局差异显著。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得到古交地震的发震断层面中心解, 结果显示断层的走向为91°, 倾角为70°。另外, 古交地震序列的应力降显著偏小, 低于同区域背景地震至少1个数量级。结合实地调研的矿区生产情况和区域地质构造, 认为古交地震序列的发震机制可能与震源区附近的煤田开采活动有关, 开采活动致使局部应力改变, 从而导致先存隐伏断层活化, 进而触发此次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