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服务
Email Alert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期刊简介
期刊荣誉
数据库收录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浏览
待发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English
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顾梦林[Author]) AND 1[Journal]) AND year[Order])
AND
OR
NOT
文题
作者
作者单位
关键词
摘要
分类号
DOI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导出引用
EndNote
Ris
BibTeX
显示/隐藏图片
Select
1.
1906年新疆玛纳斯大震区的多层次逆冲构造与深部结构
杨晓平, 顾梦林, 孙振国, 赵成斌, 周庆
地震地质 2002, 24 (
3
): 303-314.
摘要
(
1756
)
PDF(pc)
(4830KB)(
921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天山北麓1906年玛纳斯7.7级地震区的浅层地震探测资料、石油地震反射剖面、二维电性结构剖面、深地震反射剖面的研究,发现玛纳斯地震区多层次活动构造系统的根带,它通过脆-韧转换带与天山活动构造块体内上地壳中的低速、高导层连为一体.低速、高导层可能是天山地壳内正在活动的韧性剪切带,而齐古逆断裂-褶皱带下的脆-韧转换带是连接深部活动韧性剪切带与地壳浅部脆性破裂的枢纽,也是现今孕育和发生大地震的重要构造部位.1906年玛纳斯地震发生在脆韧转换带的底部,地震区的活动逆断裂和褶皱只是部分记录了深部韧性剪切带活动的信息.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
延庆怀来地区高分辨率浅地震反射剖面
刘保金, 孙振国, 赵成斌, 顾梦林, 李长法, 冷欣荣, 李德庆
地震地质 1999, 21 (
4
): 425-430.
摘要
(
1267
)
PDF(pc)
(2100KB)(
1229
)
可视化
收藏
在延庆怀来地区穿过深断裂位置开展的浅地震反射测量获得了高分辨率的地壳浅部结构图像。结果表明,研究区内浅层断裂发育,覆盖层分层清晰,具有良好的反射性质。基底为前震旦纪地层,埋深500 ~1000m 不等,由一系列无规律的弱反射构成。狼山断裂是延矾盆地北缘的控制性断裂,在剖面上呈铲形,反映了年轻发育阶段的伸展构造特征。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3.
邢台地震区浅部构造特征及其与深部构造的耦合关系
赵成斌, 孙振国, 刘保金, 顾梦林, 冷欣荣, 李长法, 李德庆
地震地质 1999, 21 (
4
): 417-424.
摘要
(
1514
)
PDF(pc)
(3022KB)(
1217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邢台7.2 级和6.8 级地震震中区的浅层和超浅层地震勘探结果,查明了震中区浅部铲形断裂的性质及活动年代,认为新河断裂(F
1
) 自晚更新世以来已不再活动,它不是发震断裂。另外,结合该区深地震反射剖面和深地震测深剖面结果,讨论了震中区的深浅部构造形态及它们的相互关系,从而确定了发震断裂应为震源之下的高倾角超壳断裂
①
。邢台地震的发生是由于地幔岩浆的上侵作用产生附加应力场,并与区域构造应力场共同作用使该断裂重新活动,引发了邢台地震,并引起浅部断层及地表物质的运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57
)
Select
4.
汤阴地垫及其邻区大地形变、重力场变化与最新地壳运动
赵景珍, 顾梦林, 刘建华, 卢国合, 张香荣
地震地质 1986, 8 (
2
): 61-67.
摘要
(
1004
)
PDF(pc)
(884KB)(
890
)
可视化
收藏
华北南三省交界区为中强地震危险区,先后开展了一些流动观测工作,如大地形变测量、流动重力测量等。同时,在地震地质及新地壳运动方面也相应作了些工作。从获得的大量资料来看,三者吻合较好,表明大地形变、流动重力的观测结果,可能反映了最新地壳运动,这对该区的地震监测以及地震危险性的趋势估计将提供一定依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