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西秦岭临潭-宕昌断裂第四纪最新活动特征
张波, 田勤俭, 王爱国, 李文巧, 徐岳仁, 高泽民
地震地质    2021, 43 (1): 72-91.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21.01.005
摘要807)   HTML    PDF(pc) (24979KB)(578)    收藏
临潭-宕昌断裂是西秦岭造山带内一条重要的分支断裂, 其最新活动特征是分析西秦岭构造变形的重要依据。 临潭-宕昌断裂的新构造活动强烈, 中强地震频繁, 但目前对于断裂的新活动特征研究程度较低, 未见有其全新世活动地质地貌证据的报道。 文中基于遥感解译、 宏观地貌分析研究断裂的长期活动表现和分段性; 同时通过地质地貌考察、 无人机摄影测量、 差分GPS和放射性碳测年等方法定量研究断裂的新活动特征; 最后基于研究结果探讨了断裂及附近区域的地震危险性和区域构造变形。 结果表明: 根据断层迹线收敛程度和宏观地貌差异, 可将临潭-宕昌断裂分为西、 中、 东3段; 断裂的运动性质以左旋走滑为主, 兼具逆冲分量, 左旋走滑使洮河及其支流、 冲沟和山脊等发生同步左旋拐弯, 最大左旋位移可达3km, 逆冲分量使新近纪盆地边缘和内部形成300~500m的垂向位移; 断裂的最新活动时代为全新世, 限定了1次2090~7745aBP(置信度为2σ)的全新世古地震事件; 全新世早期以来, 临潭-宕昌断裂东段主干断裂的左旋走滑速率为0.86~1.65mm/a, 垂直滑动速率为0.05~0.10mm/a。 临潭-宕昌断裂分配了约2mm/a的左旋走滑分量, 是东昆仑-西秦岭阶区变形分配的关键断裂之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河套盆地北缘大青山地区构造地貌特征
高泽民, 刘兴旺, 邵延秀, 谢虹
地震地质    2019, 41 (6): 1317-1332.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9.06.001
摘要699)   HTML    PDF(pc) (5897KB)(466)    收藏
位于河套盆地北缘的大青山断裂晚第四纪以来活动强烈,发生过多次破坏性地震,对现今地貌的塑造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利用地貌因子对河套盆地大青山段流域进行区域性构造地貌形态量化分析,以揭示该区运动特征的研究仍相对缺乏。文中以该区为例,利用30m分辨率的DEM数据和GIS空间分析技术获取大青山流域水系网络和7个亚流域盆地的地形数据,定量统计各汇水盆地的面积-高程积分(HI)值并拟合其空间分布规律,通过改进的Chi-plot基岩河道分析方法——积分法,得到了大青山流域的河道纵剖面和陡峭指数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大青山流域的HI值中等,地貌发育阶段为壮年期;河道纵剖面揭示了多个河流裂点的存在,河道仍处于不均衡发育状态;河道陡峭指数在山体区呈高值分布。对比分析大青山地区的构造地貌特征与气候、岩性及构造的相关性,指示构造活动是控制大青山隆升及地貌形态发育的主要因素。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