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1992年 第14卷 第2期    刊出日期:1992-06-03
    目录
    地震地质1992年第14卷第2期目录
    1992, (2):  0-0. 
    摘要 ( )   PDF (19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研简报
    康定-磨西断裂带断层岩及断层活动特征
    史兰斌, 林传勇, 何永年, 刘行松, 陈孝德
    1992, 14(2):  97-112. 
    摘要 ( )   PDF (1293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野外考察和显微构造分析可知,沿康定-磨西断裂带出露有碎裂岩和糜棱岩,最主要的是叠加有碎裂和糜棱岩化两种作用的断层岩。断层带经历过韧性~脆性~韧性~脆性的多类型,多期次的活动,活动性质有左旋错动,也有右旋剪切,而脆性断裂以左旋为主。较早期断裂活动时的差应力为50MPa,属于中高应力状态;到晚期活动时,差应力有所降低,约为30MPa。
    渭河断裂带的构造演化与地震活动
    彭建兵
    1992, 14(2):  113-120. 
    摘要 ( )   PDF (182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渭河断裂带在前新生代为一条分割基底的古超壳断裂,新生代转为铲式伸展断裂,其伸展拉伸掀斜作用形成了渭河盆地的雏形,现代以引张倾滑兼枢纽运动为特征。该断裂带为渭河盆地一条最显著的地震活动带,自公元前280年以来有20次5级以上地震与该断裂带有关。
    会讯
    第二届全国活动断裂研究学术讨论会在京召开
    丁梦林
    1992, 14(2):  120-120. 
    摘要 ( )   PDF (182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由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二届全国活动断裂研究学术讨论会"于1991年10月8~12日,在北京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110人,除来自地震系统外,还有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抗震所等单位的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摘要118篇,包括:1.不同类型活动断裂特征54篇;2.活动断裂分段性19篇;3.工程建设中的活动断裂11篇;4.活动断裂与地震危险性和地质灾害10篇;5.隐伏活动断裂15篇;6.活动断裂研究方向和问题讨论3篇,以及综述性论文6篇。
    科研简报
    哀牢山-红河剪切带的热年代学研究-多重扩散域模式的应用实例
    陈文寄, T M 哈里森, O M 洛弗拉
    1992, 14(2):  121-128. 
    摘要 ( )   PDF (102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洛弗拉等人(1989)把Dodson(1973)建立的单一扩散域模式扩展成矿物扩散域不连续分布的模式,即多重扩散域模式,与之对应具有某一封闭温度范围,因此利用单个K-长石矿物样品可以揭示更长时间段上的冷却过程。对云南哀牢山-红河剪切带的K-长石样品(FA-2-1)进行40Ar/39Ar同位素分析,利用多重扩散域模式,揭示在距今约20~19Ma问该带存在一快速冷却过程,这与西藏南部曲水地区快速抬升的时间是一致的。
    地震迁移的规律、解释和预报-中国大陆四条地震带的地震迁移
    马宗晋, 李献智, 金继宇
    1992, 14(2):  129-139. 
    摘要 ( )   PDF (194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对中国大陆南北中轴地震带、天山地震带、山西地震带和燕山地震带等4条地震带内地震迁移现象进行了研究,证明了迁移的定向性,发现了迁移快波和慢波现象,求得迁移速度(VMVm),提出了迁移的基础不是地震断裂的连续伸延,而是边界动力源脉动式推压引起的动力波的传播所决定的。
    活断层运动区段的划分问题
    刘行松, 唐汉军
    1992, 14(2):  140-144. 
    摘要 ( )   PDF (108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断层运动是复杂而多变的,在一条巨大的断裂带上经常以区段为单位活动,每次活动的区段长度、运动量等都不相同,且往往具有一定的迁移规律等。为工程建设和强震的预测,划分活断层运动区段越来越迫切。以一次强震活动序列、跨断层大地测量网的复测、直接鉴定断层新活动、并结合地形地貌和地下水位变化等途径来划分断层运动的区段。
    松辽盆地几次中强震的构造条件探讨
    周本刚, 高名修
    1992, 14(2):  145-150. 
    摘要 ( )   PDF (190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第四纪以来,松辽盆地的西部坳陷向东部和南部扩展,形成一系列北东向的次级坳陷,一些中强震便发生在其中一些坳陷的边缘或内部。这些发生中强震的场所在中晚更新世有明显的差异活动,并发育了切割北东向构造的北西向断裂,北东和北西向断裂的交汇区是中强震的发生部位。此外,野外调查结果表明,1119年前郭63/4级地震最有可能发生在卡拉木附近。
    漳州-厦门断裂带的右行错动
    李国华
    1992, 14(2):  151-156. 
    摘要 ( )   PDF (192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依据独特的地貌景观、一系列地质体和重力场的水平错动及震源机制解等资料,论证了漳州-厦门断裂带N2以来发生了右行错动.并进一步讨论了这种运动的性质和机制。
    长江下游地区地震的日月周期性
    杜品仁, 李起彤
    1992, 14(2):  157-164. 
    摘要 ( )   PDF (175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重力固体潮理论值公式,计算长江下游地区地震(Ms≥5.0,1900~1990)的各位相值,按Schuster检验和χ2检验进行判定,发现该地区的地震具有下述非随机的月亮和太阳的周期性:(1)半日周期,表现为太阳时角变化的半周期(PR=0.023,χ2=7.576)和半日固体潮周期(PR=0.017,χ2=8.167);(2)半月周期,表现为半个朔望月周期(PR=0.011,χ2=8.985)和双周潮周期(PR=0.061,χ2=5.588);(3)对Ms≥5.1地震,还显示出1年的周期,太阳黄经的PR=0.035,χ2=6.712。对Ms≥5.2地震,还存在半个月球近地点黄经变化周期(PR=0.043,χ2=6.309)。
    古震源实体初步研究
    张家声, 周春平, 杨桂枝
    1992, 14(2):  165-175. 
    摘要 ( )   PDF (694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古震源区地震断裂成因的假玄武玻璃显微构造、基质成分及其与区域构造演化关系的研究表明.随地壳抬升和相应的温度降低,在大约10~15km的深度上,长石质岩石先于石英质岩石从韧性转变为脆性性状,是导致韧性剪切带中局部应变不稳定和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对地震断层岩石的多样性和地震成因的二相变形理论模型进行了讨论。
    一种反演不均匀介质大地电磁测深资料的方法
    孙传文, 王光锷, 陈乐寿
    1992, 14(2):  176-182. 
    摘要 ( )   PDF (70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反演受近地表不均匀介质影响的大地电磁测深资料的新方法,可获得较准确的一维地电断面参数、不均匀体埋藏深度及其电性特征。本方法计算速度快,单测ρxyyx可独立反演并相互验证结果的准确性。
    井水位振荡试验及其结果
    张昭栋, 郑香媛, 殷积涛, 张教样
    1992, 14(2):  183-188. 
    摘要 ( )   PDF (75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鲁04井的频率特性试验,求出了该井含水层系统的频率特性参数,固有振动周期为40.59s,阻尼系数为0.0362s-1。并且计算出鲁04井含水层的导水系数为1.8×10-3m2/s。利用这些结果解释了鲁04井对地震波响应比珍珠泉井差的原因。
    科研简讯
    太阳罗盘在古地磁研究中的应用
    韩竹君, 程国良
    1992, 14(2):  189-192. 
    摘要 ( )   PDF (40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强磁性岩石(如玄武岩)出露地区采集定向样品,使用太阳罗盘十分必要,因为这些岩石具有较强的剩磁,其附近显著的附加剩磁,使磁罗盘的指针与当地的地磁等偏线不一致,从而导致用磁罗盘测得的标志面倾向(或走向)与真实值出现差别。使用太阳罗盘则弥补了磁罗盘的不足。K.H. Creer等(1967)和李普等(1984)都曾对太阳罗盘的应用进行过理论分析,但他们对一些参数符号的选择和太阳方位角的确定过于繁琐,因此,使其广泛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本文从满足古地磁工作需要出发,对理论推导过程做了简化,从而易于理解,另外,附录了一套计算程序,只需输入采样点的经、纬度、测量时间等5个参数,计算机即可打印出层面的真实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