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13年 第35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3-12-30
    目录
    地震地质2013年第35卷第4期目录
    2013, 35(4):  0-0. 
    摘要 ( )   PDF (23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论文
    汶川地震北川-映秀断裂北段断层泥显微构造和黏土矿物特征及其意义
    袁仁茂, 张秉良, 徐锡伟, 林传勇
    2013, 35(4):  685-700.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3.04.001
    摘要 ( )   PDF (702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汶川2008年MS 8.0大地震同震地表破裂带中,近地表断层滑动面内多处分布了薄层断层泥。选取位于地表垂直位移量较大地段的北川沙坝探槽中的断层泥为研究对象,使用立体镜、光学显微镜和X光衍射等对断层泥微结构特征及其矿物成分进行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汶川地震地表破裂带的断层泥中发育Y-剪切、R1-剪切(与Y-剪切的交角>14°)、R2-剪切、P-剪切以及张裂隙和书斜式构造等局部化脆性变形的特征显微构造。此外,断层泥中还有发育良好的P-叶理,碎屑颗粒的拉长和不对称拖尾构造等类似于散布的韧性变形特征。但是,它们仅局限在2条平行的Y-剪切之间发育,应当是断层同一滑动事件的产物。显微构造特征揭示了汶川地震破裂带的逆冲滑动性质,强烈变形的断层泥带较窄,仅约3mm,表明同震滑动明显地局限在一个窄的滑动带内。断层泥的石英和长石含量小于围岩,而黏土矿物含量高于围岩,说明来自围岩的长石和石英由于同震断层滑动摩擦使其部分转变为黏土矿物或黏土粒级的物质。断层泥中的伊利石含量高于围岩,伊利石/蒙脱石混层则低于围岩,这种黏土矿物组成成分的差异,可能是由于地震同震断层滑动摩擦增温(不排除溶液化学作用的参与),使部分伊利石/蒙脱石混层转化为伊利石。这些研究结果为探讨断层滑动性质提供了一种判定标准。
    2008年汶川地震前后震源区构造应力场变化
    冯梅, 张纪中, 安美建
    2013, 35(4):  701-720.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3.04.002
    摘要 ( )   PDF (827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08年汶川地震自龙门山断裂带中段和南段交界处开始,其余震向NE贯穿了整个龙门山断裂带中段和北段。汶川地震余震发生频次快速降低。主震发生之后的1年时间内,每月发生 >3.5级的余震超过10个,表明该阶段区域构造应力场发生了比较剧烈的调整。而2009年4月之后每月 >3.5级余震发生次数则少于10个,表明该区应力调整逐渐趋于平稳。即使是龙门山断裂带南段于2013年4月发生了雅安芦山地震后,龙门山断裂带中段和北段的汶川地震余震数量并没有明显增多。文中首先利用汶川地震震源区(映秀及周边)26个地震台记录到的约1年的余震观测数据计算了微地震震源机制解。然后综合参考前人获取的汶川地震前、后震源机制解和原地应力测量结果,对汶川地震震源区及其附近构造应力场在汶川地震前后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汶川地震震源区水平最大主应力方向发生了明显变化,由汶川地震震前的近EW向变为震后的近SN向。余震震源机制结果显示,龙门山断裂带中、南段交界NWW走向的都江堰-映秀-耿达断裂带周边及其NE区域都存在向NE运动的趋势。这种NE向运动可能是诱发龙门山断裂带南段中部发生2013芦山地震的原因之一。
    逆冲断层错动形成变形场及应力场的有限元模型——以映秀-青川断层为例
    白玉柱, 周庆
    2013, 35(4):  721-730.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3.04.003
    摘要 ( )   PDF (354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研究逆断层受到垂直于断层走向的应力作用下发生逆冲构造运动时造成的变形以及相应的应力场分布,以龙门山中央断层映秀—青川段为例建立了逆冲断层的有限元模型。该模型为单个逆冲断层有限元模型,计算了汶川地震过程中龙门山中央断层逆冲错动引起的地表变形场和断层附近应力场的变化。模拟中对断层面采用的是摩擦接触单元,且断层面设为曲面的几何形状;模拟给出断层错动形成的地表沿垂直走向和垂直地表的变形以及相应的应力分量场的变化情况。为得到计算模型边界处的应力值,采用了断层静态位错模型进行计算。结果发现,在不施加沿断层走向的载荷时,沿断层走向上存在变形,这可能是断层在受到挤压后发生的横向变形,但该变形较小;逆冲断层构造运动引起沿垂直断层走向方向上的变形并不是在近断层处达到最大,而是沿垂直地表向上的变形在断层处达到最大;逆冲断层在挤压构造应力下的变形要大于逆冲构造附近的隆升变形,同时断层面上的挤压应力大于垂直地表方向的应力;断层面上的应力场沿断层面的变化主要集中在断层面倾角发生变化以及震源区域附近。
    阿拉善地块南部雅布赖山前断裂的运动学特征及意义初探
    俞晶星, 郑文俊, 雷启云, 邵延秀, 葛伟鹏, 马严, 李又娟
    2013, 35(4):  731-744.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3.04.004
    摘要 ( )   PDF (1184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雅布赖山前断裂位于阿拉善块体中部的雅布赖山东南侧,断裂全长约120km,整体走向为N60°E,倾向SE,正断性质,局部发现左旋走滑特征。通过卫星影像解译及野外地质填图,并结合断裂几何结构与断错地貌特征将断裂分为3段:雅布赖盐厂段(西南段)、阿贵庙段(中段)、海布勒格段(东北段)。其中,雅布赖盐厂段长约35km,新活动特征明显,最新一次事件陡坎高度约 1m,保存了新鲜的自由面,表明最后一次事件离逝时间较短。阿贵庙段长约31km,断裂整体沿基岩山前分布,几何结构单一,部分地段距山前1~2km处发现分支断裂。海布勒格段长约15km,断错多级地貌面,局部发现最新地表破裂,但不连续,其陡坎高0.5~1.5m。雅布赖山前断裂以正断性质为主,它的形成主要是受到NW-SE方向的区域拉张作用,局部的左旋特征可能是由于受到青藏高原往NE向扩展的影响。

    天津歧口凹陷隐伏断裂声学探测
    闫成国, 陈宇坤, 高武平, 杨菲
    2013, 35(4):  745-753.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3.04.005
    摘要 ( )   PDF (681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天津歧口凹陷内的隐伏断裂开展了浅地层声学探测。结果显示,歧口凹陷内近EW走向的高角度正断层十分发育。这些断层上断点埋藏较浅,距海底约35m,断错地层较新,结合区域地层年代学分析,应为晚更新世活动断裂。但是中深层地震剖面显示,这些断层在浅部地层中表现为“负花状构造”,形成复式地堑结构,在深部都逐渐归并到海河断裂,是海河断裂的派生断裂。因此,对这些断裂的地震危险性评价应有所区别,不能因为其是晚更新世活动断裂,就认为它们具有很高的地震危险性,而真正具有强震危险性的断裂是海河断裂。
    苍山-尼山断裂西段第四纪晚期活动性
    刘玉刚, 陈涛, 闵伟, 周本刚
    2013, 35(4):  754-764.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3.04.006
    摘要 ( )   PDF (706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苍山-尼山断裂是鲁西地区多条NW向断裂中规模最大的一条,全长约130km。根据断裂沿线的地形地貌特征以及断裂与第四系的关系,可将其分为西、中和东3段。西段控制曲阜和田黄盆地的北界,全长约30km,卫星影像上线性特征清晰,地貌上都为高2~5m的基岩陡坎,陡坎NE侧为泰山群片麻岩,SW侧为第四纪洪积扇。沿断层陡坎多个地点发现断错测年结果为晚更新世地层的断层剖面,曲阜附近断层剖面显示为正断层,断层陡坎较高,最高4.7m,垂直正断滑动速率约为0.07mm/a。田黄附近断层剖面显示为高角度逆断层,断层陡坎高度低于曲阜附近,最高1.5m。因此,从西向东,断层性质由正断逐渐转为逆断,断层陡坎高度也由西向东逐渐降低。结合前人对苍山-尼山断裂的研究成果,表明该断裂是一条左旋走滑枢纽断裂,西段以正走滑为主,中段以走滑为主,为枢纽轴部,活动性最强。鲁西地区除苍山-尼山断裂外还发育多条NW向断裂,晚更新世以来都曾有过活动,但活动性都较弱,该地区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5级左右的中强地震,断裂与历史地震活动的特点说明鲁西地区NW向晚更新世活动断裂为中强地震的发震构造。
    祁连山昌马断裂晚更新世滑动速率
    罗浩, 何文贵, 王定伟, 袁道阳, 邵延秀
    2013, 35(4):  765-777.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3.04.007
    摘要 ( )   PDF (810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河西走廊-祁连断裂系、阿尔金断裂和海原断裂共同控制着青藏高原的东北边界及其变形模式。昌马断裂为河西走廊-祁连断裂系中一条活动强烈的走滑断裂带,其连接着阿尔金断裂和海原断裂。基于昌马断裂的活动特征和几何分布将其分为4段,并获取了其中3段的左旋滑动速率,分别为西段(1.33±0.39)mm/a、中西段(3.11±0.31)mm/a、中东段(3.68±0.41)mm/a,以及西段的缩短速率(0.70±0.20)mm/a。结果显示,昌马断裂的左旋滑动速率由西向东具有明显增大的趋势。昌马断裂的活动调节了阿尔金断裂约30%滑动速率减小量。研究证实了昌马断裂与祁连山西段其他次级断裂的左旋滑动、地壳缩短和盆地内部变形共同承担着阿尔金断裂东段多数的左旋位移,这种构造转换模式支持青藏高原东北缘是具有侧向挤出的地壳持续增厚模式。
    汉中盆地周缘断裂活动性及晚第四纪构造特征
    王明明, 周本刚, 杨晓平, 李姜一
    2013, 35(4):  778-792.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3.04.008
    摘要 ( )   PDF (1124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汉中盆地周缘断裂包括汉中盆地北缘断裂、汉中盆地南缘断裂、青川断裂北段、茶坝-林庵寺断裂北段及梁山南缘断裂5支主要的断裂,通过对这几条断裂几何展布、运动性质及活动时代的野外调查,结合前人相关研究结果,揭示出汉中盆地周缘断裂晚第四纪活动性具有明显的东西差异,汉中盆地的控盆断裂,即汉中盆地北缘、南缘断裂的活动性较弱,为中更新世—晚更新世早期活动断裂,而盆地西侧的3条断裂均为晚更新世晚期活动断裂。该盆地晚第四纪以来活动性的西强东弱还表现在其第四纪沉积物厚度及小震分布的东西差异方面。
    黄土地区坡面侵蚀率的实验研究
    闫计明, 魏占玉, 何宏林
    2013, 35(4):  793-804.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3.04.009
    摘要 ( )   PDF (316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松散沉积物中断层崖形态的演化可被准确的模拟,经适当的校正,可提供断层崖演化的高精度数字模型,这些模型是确定断层崖出露年龄的基础。通过一系列不同坡角的人工坡面的1年高精度观测,发现30°以上的人工坡面都处于不稳定阶段,并获得了一系列后退参数。不同角度坡面的侵蚀厚度、日侵蚀速率和后退速率都存在差异。除了80°坡面6.13mm的最大侵蚀厚度外,侵蚀厚度在50°坡面处存在一个峰值5.24mm,并存在逐渐向高角度和低角度降低的趋势。日侵蚀速率和年后退速率也存在类似的分布特征,除了80°坡面为(6.74±0.26)mm/a外,后退速率在50°坡面最大形成峰值(7.41±0.84)mm/a,而在30°坡面处出现一个明显的异常高值(8.19±1.16)mm/a,可能与低坡角有关,因为随着坡角减小侵蚀厚度与后退量的偏离越来越大。尽管只有1年的观测结果,而且是不同坡角陡坎的平均值,存在较大局限性,但平均后退速率为5.8mm/a,仍可作为山西地堑系黄土层内正断层坎的校准值。此外,实际观测与理想模式存在较大差异,断层崖前的坡脚碎屑物堆积并不等于断层崖的全部侵蚀量,部分侵蚀风化碎屑物会被雨水冲刷掉。实验观测显示,雨季(至10月份)各坡面表面均被雨水冲刷侵蚀,但坡脚却没有明显的黄土堆积;冬季积雪融化后,坡脚处出现明显的黄土碎屑堆积。对比全年的观测结果得到:80°坡面上1年内黄土侵蚀量的41.6%被雨水冲走,其他坡面分别为52.4%(50°坡面)、47.6%(70°坡面)、50.6%(60°坡面)、60.5%(40°坡面)。
    用高密度电法勘探预判钻孔应变观测点岩石完整性
    邱泽华, 张国宏, 张宝红, 唐磊, 宋乃波, 郭燕平, 周龙寿, 赵京轶, 苏文浩
    2013, 35(4):  805-816.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3.04.010
    摘要 ( )   PDF (417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钻孔应变观测是一种重要的地球动力学研究手段,具有广泛的用途。但是,建立钻孔应变观测点的费用比较高,而成功率又不够高,限制了这种观测的普遍推广。一些观测点的失败,其主要原因是钻孔条件不理想,即仪器安装深度岩石破碎。因为钻孔费用高,所以即使钻孔后发现岩石条件没有达到要求,往往也只能勉强安装仪器。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事先对场地岩石条件进行预判。岩石裂隙通常都含有裂隙水,会降低其电阻率。高密度电法勘探对地下岩石的电阻率有比较高的分辨率,用这种方法在山西的上皇庄、东马坊和交口3个观测点建设中进行了实验。其中,在上皇庄拉了1条测线,东马坊和交口分别拉了2条互相垂直的测线。在上皇庄打了3个钻孔,其他2个点分别只有1个。5个钻孔和取心的岩石强度实验结果以及仪器安装情况,都与勘探结果相符,这表明高密度电法是一个有效的预判岩石完整性的手段。要防止钻孔打在破碎带上,就要避开电法勘探显示的低阻区。
    藏北高原钾质火山岩区的均衡重力异常与密度结构
    刘国成, 秦尊丽, 贺日政, 吴燕冈
    2013, 35(4):  817-832.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3.04.011
    摘要 ( )   PDF (551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青藏高原布格重力异常数据,通过均衡改正和二维密度结构拟合反演,获得了藏北钾质火山岩区下的区域剩余均衡重力异常特征以及二维密度结构特征。结果显示,藏北火山岩区下的地壳上地幔整体上处于密度亏损状态。结合已有的区域地质、构造和岩浆岩地球化学资料,地球物理资料,综合分析了藏北火山岩成因,即在印度板块持续北向俯冲作用下,使得亚洲岩石圈前缘发生断离,进而在新近纪藏北高原广泛地发生了钾质和高钾质的藏北火山喷发,同时也造成了藏北高原的快速隆升。
    甘肃及邻近地区的构造应力场
    卜玉菲, 万永革, 张元生
    2013, 35(4):  833-841.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3.04.012
    摘要 ( )   PDF (250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构造应力场对地震预测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文中搜集了甘肃及邻区2001年以来245个ML≥3.5的震源机制解数据,由多个震源机制解反演该区平均应力场,首次给出了覆盖甘肃及邻区的1°×1°的构造应力场方向和相对大小。反演结果显示,青藏高原板块内缘最大主压应力呈NE向分布,外缘最大主压应力由西向东呈现出顺时针旋转的特征,即最大主压应力轴由西段近NS向转向中段NNE向,到东段转至NNW向。该区力源来自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的挤压。反演结果与前人的研究结果具有相似性,印证了处理方法的正确性,并且反演得到了甘肃地区的非均匀应力场的空间分布,这些结果为解释甘肃地区的地震地质背景和地震预测研究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2012年2月2日盖州ML4.7震群序列特征及发震构造探讨
    曹凤娟, 王亮, 焦明若, 翟丽娜, 王岩
    2013, 35(4):  842-852.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3.04.013
    摘要 ( )   PDF (286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12年2月2日盖州ML4.7震群序列随着时间的推移能量释放有逐渐减弱的趋势,期间有2次明显的加速释放过程。双差定位结果显示,盖州震群空间分布主要集中在金州断裂和营口-海城断裂之间,大体呈NW向展布,序列随时间有从金州断裂向营口-海城断裂迁移的趋势,震源深度大部分集中在6~9km。2月2日发生的2次4级地震的震源机制解P轴方位为94°~120°,这与前人对这一地区区域构造应力场研究的结果基本吻合,表明2月2日发生的盖州ML4.7地震序列是在NWW或近EW向区域应力场作用下,金州断裂走滑错动的结果。但7月12日和11月1日的2次4级地震的P轴方位转变为近NS向,且从精定位结果来看,这2次地震有往NW向营口-海城断裂迁移的趋势,由此推测这2次明显的应力释放过程不单纯是金州断裂滑动的结果,营口-海城断裂也起了一定的作用。声发射等实验结果进一步表明,盖州ML4.7震群的发震构造为NE向的金州断裂和营口-海城2条雁行断裂。该震群的发生可能是金州断裂和营口-海城断裂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也表明在区域应力场作用下,金州断裂和营口-海城断裂有活动的迹象。
    利用远震接收函数研究安徽地区地壳厚度
    洪德全, 王行舟, 李军辉, 倪四道
    2013, 35(4):  853-863.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3.04.014
    摘要 ( )   PDF (382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据安徽台网18个台站的远震波形资料,用频率域反褶积方法提取接收函数,由H-Kappa叠加方法反演得到各台站下方的地壳厚度及平均波速比。研究结果显示,安徽地区地壳厚度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明显的区域特征。主要表现为:秦岭大别造山带地壳厚度较厚,如佛子岭台下方地壳厚度达38km;皖南地区地壳厚度在34km左右;皖北平原地区地壳厚度基本都在30~32km,变化较小。分析认为,安徽地区地壳厚度分布和波速比分布与安徽省地质构造背景有很好的关联性。在波速比方面,除嘉山台、宿城台和六安台之外的其他15个台站下方波速比变化不大,为1.70~1.75。而处在秦岭大别造山带和华北平原地块交界处的六安台和宿城台以及位于苏鲁超高压变质带西侧的郯庐带上的嘉山台,具有较高的波速比,分别为1.79、1.80和1.82。高波速比可能与台站下方深大断裂有关。
    浙江数字地震台网体波走时层析成像
    邹振轩, 李俊, 周新民, 王政, 李金龙
    2013, 35(4):  864-872.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3.04.015
    摘要 ( )   PDF (380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收集了浙江数字地震台网大量地震记录,通过地震波双差走时层析成像,研究浙江省及周边地区上地壳精细速度结构和局部各向异性,并探讨地壳速度结构与活动断裂及地质构造的关系。结果表明,浙江北部在深度3.5~6.5km分布了较大面积的低速异常区,浙江南部珊溪水库地区零星分布低速异常区,研究区域内的地震沿着活动断层和断层活动段分布或密集成带,基本都发生在低速区内或高、低速过渡带,且与区域内的地形特征有明显的相关性。
    临汾地区的小震精定位分析
    董春丽, 李乐, 赵晋泉, 李冬梅, 胡玉良, 任力伟, 徐志国
    2013, 35(4):  873-886.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3.04.016
    摘要 ( )   PDF (378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双差地震定位法对临汾地区1981—2010年发生的地震进行重新定位,重定位的地震表现为丛集性分布;临汾地区地震多发生在5~11km 和15~27km 2个范围内,表明这2层是研究区的主要发震层,即基本位于地壳的中上部和中地壳层。临汾盆地北部苏堡断裂两侧地震频度高,且断裂以北多数震源深于以南地区,表现出区域构造对地震的控制作用。地震震源分布的构造成因分析表明,在临汾盆地中部有切穿地壳至地幔的深大断裂存在,盆地周边的活动断裂在上地壳与其相连,盆地两侧的活动断裂的错断活动是盆地中部深大断裂活动在地表的反映。
    北京城市轨道交通对地电场观测的干扰影响
    王同利, 胡乐银, 崔博闻, 宋艳茹
    2013, 35(4):  887-893.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3.04.017
    摘要 ( )   PDF (202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北京地区地电场观测受到城市轨道交通等严重干扰。文中分析了北京地区多年来的地电场观测数据受城市轨道交通干扰的情况,根据轨道交通的运行特点,对干扰严重的通州台地电场观测数据进行了FFT谱分析,提取出地电场观测的正常变化数据,并对此类干扰的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探讨。
    人口、房屋数据空间化及其在震灾快速评估中的应用——以彝良地震为例
    韩贞辉, 李志强, 陈振拓, 丁文秀, 王丽莉
    2013, 35(4):  894-906.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3.04.018
    摘要 ( )   PDF (170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了人口、房屋数据空间化的方法,并首次利用实地调查数据对结果进行了验证,获得了符合实际应用要求的1km格网人口和房屋数据。以彝良地震为例,利用GIS软件空间分析功能,叠加地震烈度图和格网人口与房屋数据,获得受灾人口和受灾房屋数据,并对彝良地震云南灾区的地震直接经济损失进行了估算,相比官方公布的调查结果,误差为-6%。研究结果表明,1km格网的人口密度图、房屋密度图合理地反映了统计单元内部的人口和房屋分布的实际情况,具有较高的精度;利用生成的格网数据进行震害快速评估,可以快速获得可靠的地震灾情信息,包括受灾人口、受灾房屋的数量及分布以及地震直接经济损失等,为地震应急救援和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地震应急准备能力灾害系数研究
    高娜, 聂高众, 邓砚
    2013, 35(4):  907-913.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3.04.019
    摘要 ( )   PDF (193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地震应急准备能力是一个区域或城市为了应对未来破坏性地震而具备的一种减灾功能,反映该区域或城市在应对未来地震发生时的处置能力。衡量相对应急准备能力的大小需要估算未来地震灾害损失,文中采用地震应急准备能力灾害系数表示未来地震灾害损失情况,选择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2个指标构建地震灾害量化模型,并根据未来20年地震灾害损失预测数据,计算出全国地震应急准备能力的灾害系数,为更确切地计算相对应急准备能力奠定基础。
    问题讨论
    水库诱发地震的震例比较与分析
    马文涛, 蔺永, 苑京立, 李海鸥, 徐长朋, 罗佳宏
    2013, 35(4):  914-929.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3.04.020
    摘要 ( )   PDF (597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水库诱发地震震例数据库为基础,借鉴统计学原理,分析了全球已发震水库的150个震例在地震活动性、震源机制、构造地质和水文地质等方面的主要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水库诱发地震发生在水库周围并在蓄水过程中,多数在距库岸10km范围之内、震源深度<10km,少数沿着断裂带、溶洞、(温)泉等渗水通道向外延伸至十多km,甚至更远;水库诱发地震活动的频次和震级与库水水位变化呈现相关关系,大部分最大震级地震发生在首次达到最高水位之前或者之后的2~3个蓄水周期内,之后发生最高震级的水库诱发地震概率较少;水库诱发地震序列完整,一般多为“前震-主震-余震”或“前震-震群-余震”型,以1~3级微震居多,因此b值多在1左右;水库诱发地震具有较高的震中烈度、地震动频率和地面峰值加速度,但随距离增加烈度衰减很快;水库地震应力降明显小于同一级别的天然地震应力降,震源尺度大于同一级别的天然地震;水库诱发地震的发震地段具有良好的库水渗透的岩性条件和构造条件,张性断裂带、未胶结的断裂面、岩溶、(温)泉等成为库水的渗透通道。

    新技术应用
    加速器14C制靶系统的研制及性能检验
    杨雪, 郑勇刚, 尹金辉
    2013, 35(4):  930-934.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3.04.021
    摘要 ( )   PDF (67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14C实验室于2011年建立了一套新的铁氢法(Fe/H2)制备加速器质谱仪(AMS)14C石墨靶系统,并对比不同温度、初始H2:CO2比例、不同活化铁粉等实验条件,以石墨合成效率和合成时间作为评判标准,筛选出最优的制备石墨的反应条件。在此基础上对一批本底样品(无烟煤,商业石墨)和标准样品(美国OX-Ⅱ,中国碳糖)进行了测试来检验系统的性能。结果表明:系统的本底值为0.45~0.47pMC,加速器本底为(0.13±0.01)pMC,扣除加速器本底,系统测年上限可达到45.7ka BP,稳定性良好。此外,还对系统进行了记忆效应检验和已知年龄树轮及相同样品不同实验室测定结果对比的实验,进一步检验系统的可靠性。实验结果表明,新系统合成的石墨靶满足加速器质谱仪的要求,可以进行14C年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