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点击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当前位置: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汶川MS8.0地震地表破裂带及其发震构造
    徐锡伟, 闻学泽, 叶建青, 马保起, 陈杰, 周荣军, 何宏林, 田勤俭, 何玉林, 王志才, 孙昭民, 冯希杰, 于贵华, 陈立春, 陈桂华, 于慎鄂, 冉勇康, 李细光, 李陈侠, 安艳芬
    地震地质    2008, 30 (3): 597-629.  
    摘要3974)      PDF(pc) (49676KB)(3422)    收藏
    震后应急野外考察表明,2008年5月12日汶川MS8.0地震在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推覆构造带上同时使北川-映秀断裂和灌县-江油断裂两条倾向NW的叠瓦状逆断层发生地表破裂。其中,沿北川-映秀断裂展布的地表破裂带长约240km,以兼有右旋走滑分量的逆断层型破裂为主,最大垂直位移6.2m,最大右旋走滑位移4.9m;沿灌县-江油断裂连续展布的地表破裂带长约72km,最长可达90km,为典型的纯逆断层型地表破裂,最大垂直位移3.5m;另外,在上述两条地表破裂带西部还发育着1条NW向带有逆冲垂直分量、左旋走滑性质的小鱼洞地表破裂带,长约6km。这一地表破裂样式是近期发生的特大地震中结构最复杂的一次逆断层型地表破裂,地表破裂的长度也最长。利用已有的石油地震剖面,结合余震分布和地表破裂带特征等资料构建的三维发震构造模型表明,龙门山推覆构造带现今和第四纪时期以地壳缩短为主,斜滑逆冲型地震表明青藏高原中东部的水平运动在华南地块与巴颜喀拉地块之间的龙门山推覆构造带上转化为地壳的缩短和隆升。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紫坪铺水库与汶川地震关系的讨论
    马文涛, 徐长朋, 张新东, 徐锡伟, 李海鸥, 苑京立
    地震地质    2011, 33 (1): 175-190.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1.01.017
    摘要3328)      PDF(pc) (1444KB)(4714)    收藏

    利用紫坪铺水库专用地震台站和加密地震台站资料,使用双差法完成了震前930次地震、汶川8级主震和5, 789次余震的重新定位,探讨了紫坪铺水库与汶川地震之间的关系,获得了有利于证明它们之间密切关联的事实: 1)紫坪铺水库2005年蓄水之后出现了水磨、深溪沟和都江堰震群,地震应变能释放增加了200%,与库水位变化密切相关,在汶川地震前呈现出加速释放的现象; 2)野外调查表明存在1条贯穿紫坪铺水库库区、走向NE的同震地表破裂带,与中滩铺断层位置一致; 3)余震分布以中滩铺断层为界,西北上盘多,东南下盘少; 4)利用P波初始到时重新确定出的汶川主震发震时刻为27分59.5秒,初始破裂深度在6~9km左右,直接位于水磨震群之下; 5)汶川主震与发生在2008年4月5日水磨震群中的1次小震的各个台站到时差相同。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62)
    3. 西南天山东柯坪推覆系古地震初步研究
    李安, 冉勇康, 徐良鑫, 刘华国, 李彦宝
    地震地质    2011, 33 (4): 752-764.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1.04.002
    摘要3181)      PDF(pc) (1033KB)(2940)    收藏

    西南天山柯坪推覆系发育多排逆断裂-褶皱带,各排逆断裂-褶皱带的变形速率并不一致,古地震发生规律也可能具有不同特点。自汶川地震造成龙门山中央和前山两条断裂同时活动之后,对于如何判断多条逆断裂级联破裂的逆断裂古地震事件,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文中通过对东柯坪塔格和萨尔干塔格两排逆断裂-褶皱带山前多期地貌面(冲洪积扇面)上发育的不同高度的断层陡坎进行测量和探槽古地震事件分析,通过10Be暴露年龄获得各级地貌面形成时间,利用相邻两级记录了不同次数古地震的地貌面年龄对各次古地震事件的上下限时间进行限制,得到了两排逆断裂-褶皱带山前不同的古地震复发周期、单次古地震垂直位错量和各自的古地震事件发生时间范围。结果表明距今20ka以来,东柯坪塔格山前古地震平均复发周期为(6.7±0.84)ka,单次事件垂直位错1m左右; 萨尔干塔格山前古地震平均复发周期为(5.4±0.50)ka,单次事件的垂直位错0.8~1.2m,古地震活动强度基本一致,萨尔干塔格的周期略短。根据这些结果对是否发生级联破裂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探槽揭露出的第2次和第3次古地震事件发生时间范围重合,存在发生级联破裂的可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33)
    4. 汶川MS 8.0地震断层与地震灾害初步分析
    赵伯明, 徐锡伟
    地震地质    2008, 30 (4): 839-854.  
    摘要3056)      PDF(pc) (11489KB)(2907)    收藏
    对于特大地震近断层地震场的空间分布的复杂性学术界一直很关注,由于样本地震数量和资料的不足,至今还没有非常清晰的结论。通过参加汶川MS 8.0地震的应急科学考察,对震中区和高烈度区断层破裂带附近的地震灾害情况进行了现场调查。文中以典型事例为主线介绍了现场考察的结果,结合既往的研究成果和汶川地震的震源特性,分析讨论了地表破裂带、地震动以及建筑物震害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地震断层发生强变形和地表破裂对建筑物的损害现象非常明显,对具有大震级发震危险的断裂带,今后应该考虑进行一定宽度的破裂避让或采取针对性的必要措施。2)初步探讨了紧邻断裂带的建筑物没有倒塌的可能机理,第一,出现地表破裂的大部分区域为基岩或坚硬的场地,场地条件相对较好;第二,存在导致地表破裂的浅部有效应力降和破裂速率相对较低,导致了1s附近的地震动相对低下的可能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岷江断裂羌阳桥一带古堰塞湖沉积及构造变形与古地震
    安卫平, 赵晋泉, 闫小兵, 李自红, 苏宗正
    地震地质    2008, 30 (4): 980-988.  
    摘要2918)      PDF(pc) (6654KB)(2853)    收藏
    在支援茂县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期间,发现在现今叠溪堰塞湖(小海子)上游30km的岷江沿岸及其支流断续有第四纪湖相层出露。通过对羌阳村一带古堰塞湖沉积层的研究,获得了岷江断裂全新世活动的证据。分析认为:岷江断裂沿线古堰塞湖相沉积及其构造变形反映了岷江断裂的多次活动。羌阳桥古堰塞湖沉积及其构造变形可能反映岷江断裂的多次古地震活动。较肯定的是:第1次地震活动导致羌阳桥堰塞湖的形成,堆积第1套湖相沉积;第2次地震活动使湖相层变形;第3次地震活动使第1,2套湖相地层变形;第4次地震活动错断了湖相层之上最新的堆积物。全站仪实测结果表明最后一次古地震活动的垂直位移约为2.6~3.6m。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37)
    6. 汶川MS8.0地震的地质科学考察数据库简介
    李陈侠, 安艳芬, 于贵华, 徐锡伟, 陈桂华, 王世元, 宫会玲, 杨虎, 郭婷婷, 张兰凤
    地震地质    2008, 30 (3): 804-810.  
    摘要2917)      PDF(pc) (918KB)(2919)    收藏
    汶川MS8.0地震科学考察数据库存储了大量的野外调查数据,主要包括野外地质观测点、地表破裂带、震区第四纪断层的展布及其活动性地质观测点、古地震探槽、断错地貌测量等数据,以及搜集来的地层数据、汶川地震及其余震、重新定位余震、历史强震等数据。文中利用ArcGis将这些野外数据进行了录入、编辑、分析和制图输出,初步构建了一个包含基础地震地质信息的汶川地震科学考察数据库,实现了数据的空间位置和属性特征的综合管理,可根据需要对相关专题的数据进行查询、分析和处理,并绘制了汶川地震构造图及地表破裂分布图,为灾后重建避让带的确定提供了依据,为进一步构建汶川地震地理信息系统奠定了数据基础。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汶川MS8.0地震部分余震重新定位及地震构造初步分析
    朱艾斓, 徐锡伟, 刁桂苓, 苏金蓉, 冯向东, 孙晴, 王亚丽
    地震地质    2008, 30 (3): 759-767.  
    摘要2906)      PDF(pc) (15627KB)(1577)    收藏
    利用双差地震定位法对5月12日汶川MS8.0地震至6月26日四川地震台网整理形成观测报告的2741个余震进行了重新定位。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汶川地震的地震构造及其余震的破裂扩展。重新定位后震源深度主要分布在0~20km间的上地壳,25~40km的下地壳也有少量地震发生,与下地壳存在脆性变形的断裂活动相对应,在20~25km深度范围内的上下地壳之间存在一个明显的缺震层,推测其可能构成推覆构造的滑脱面。从震源分布与震源机制解在空间的变化上,地震破裂由南向北单侧破裂且存在明显的分段活动性,推测可能存在逆冲推覆与右旋走滑破裂相互转换的过程:逆冲推覆滑动主要发生在高川以南的段落上,震源机制解表现为以逆冲为主;地震破裂向北并未沿龙门山推覆构造带北段扩展,而是斜切青川断裂,震源分布刻画的结构面陡直,震源机制解表现为以右旋走滑错动为主。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渭河断裂带古地震研究
    师亚芹, 李晋, 冯希杰, 戴王强, 任隽, 李晓妮, 窦玛丽
    地震地质    2007, 29 (3): 607-616.  
    摘要2876)      PDF(pc) (2835KB)(2003)    收藏
    史料记载和涵洞路槽开挖表明,在距今9110a以来渭河断裂带窑店—张家湾段曾发生1次历史地震、3次古地震事件。其中历史地震即第Ⅳ期地震的发震时间在公元1487—1568年之间;事件Ⅰ为距今(9110±90)a,事件Ⅱ和事件Ⅲ距今时间不详。第Ⅰ,Ⅱ,Ⅲ期地震事件的同震垂直位移量分别为0.5,0.5,0.2m。涵洞路槽开挖也表明,渭河断裂窑店—张家湾段为全新世活动断裂。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47)
    9. 汶川地震灾区民众认知与响应地震灾害的特点及其减灾宣教意义—以四川省德阳市为例
    苏桂武, 马宗晋, 王若嘉, 王悦, 代博洋, 张书维, 甯乾文, 张少松
    地震地质    2008, 30 (4): 877-894.  
    摘要2867)      PDF(pc) (2139KB)(2740)    收藏
    以5.12汶川大地震重灾区之一的四川省德阳市为例,借助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初步分析了灾区民众认知与响应地震灾害的一些整体特点,主要结论是:1)灾区民众认知与响应地震灾害的综合水平尚不理想。2)从青少年到老年,民众认知与响应地震灾害的几种能力均先逐渐增强后又逐渐减弱,各方面能力最好的是19~25岁的青年人,少年和老年人最差;在地震灾害认知程度方面,部分中壮年人群明显没有预期的好。3)民众的受教育程度与其认知和响应地震灾害的水平之间显著正相关。4)女性认知与响应地震灾害的水平与能力明显不如男性。5)民众的地震灾害知识水平和防震减灾技能掌握程度显著影响着其震时及震后的响应行为和态度,且以后者的影响更为突出。6)广播、电视、报纸特别是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的各类官方传媒,以及当地政府的针对性宣传是灾区民众获取防震减灾知识的两个主要途径,而学校正规教育则未能如期取得可以显见的优势。灾区民众在汶川大地震发生2个月后所拥有的防震减灾知识中,有相当大的数量是该次地震发生后才刚刚获得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加强该地区防震减灾知识宣传与教育的策略或建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基于GPS观测资料反演庄浪河断裂带、马衔山北缘断裂带的滑动速率
    周德敏, 甘卫军, 任金卫, 倪国辉, 宁树正
    地震地质    2005, 27 (4): 706-714.  
    摘要2763)      PDF(pc) (4234KB)(2308)    收藏
    根据地质资料,首先建立庄浪河断裂带、马衔山北缘断裂带空间展布的三维几何模型和分段模型,并把地质方法大致推测或估计的各段滑动速率和滑动方式作为先验初值,通过三维深断裂位错模型对GPS观测站点速度场的最佳拟合,反演获得各断裂段的现今滑动速率。结果表明,马衔山北缘断裂有1.4~3.0mm/a的逆倾滑,且中部断层段有约3mm/a的左旋走滑;庄浪河断裂有0.6~1.2mm/a的逆倾滑,走滑分量不明显。这些滑动速率值均在地质方法的推测范围内,且模型预测的GPS站点速度与实际观测值在整体上取得了较好的吻合。本研究表明,对于庄浪河断裂带、马衔山北缘断裂带这样一些滑动速率相对较低且传统地质调查方法较难实施的断裂,基于GPS观测结果的滑动速率反演是一种有效的补充手段。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玉树地震滑坡分布调查及其特征与形成机制
    许冲, 徐锡伟, 于贵华
    地震地质    2012, 34 (1): 47-62.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2.01.006
    摘要2736)      PDF(pc) (2059KB)(4155)    收藏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县发生了MS 7.1地震。文中基于现场考察与遥感影像目视解译的方法,对玉树地震滑坡进行分析,并制作了玉树地震滑坡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该地震触发了约2 036处滑坡灾害,总面积约1.194km2;地震滑坡分布受主地表破裂控制作用强烈;滑坡类型多样,但以崩塌型滑坡为主;滑坡有5种成因机制:人工开挖坡脚型、地表水入渗致坡体震动滑动型、断裂错断震动型、震动型、后期冰雪融化或降雨入渗型;除地震主地表破裂外,还有许多坡体裂缝,主要分布在主地表破裂带SE端的SW盘,该部位在地震中受到了强烈的挤压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汶川8.0级地震陡坎(北川以北段)探槽的记录特征
    郑文俊, 李传友, 王伟涛, 尹金辉, 魏占玉
    地震地质    2008, 30 (3): 697-709.  
    摘要2729)      PDF(pc) (2828KB)(2442)    收藏
    汶川8.0级地震在龙门山中央断裂(北川-映秀断裂)上形成了长度约240km的地震地表破裂带,同时在前山断裂(灌县-江油断裂)上形成了长约72km的地震地表破裂带。我们在中央断裂北段(北川以北)的地震陡坎上开挖探槽,揭露了本次地震的构造变形特征,同时通过对探槽内所揭露地层的相互关系的讨论,以及邻近区域内地貌面的对比,认为该段断裂在本次汶川8.0级地震之前可能还存在一次震级相当的地震事件,其发生时间至少早于该区域内T1阶地形成的最新年龄3000 a。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71)
    13. 利用远震接收函数反演陕西地震台站下方的地壳厚度
    刘春, 崇加军, 倪四道, 李少睿
    地震地质    2009, 31 (2): 313-320.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09.02.012
    摘要2723)      PDF(pc) (1909KB)(2937)    收藏
    文中利用陕西数字地震遥测台网14个遥测子台记录的远震波形资料,用频率域反褶积方法提取接收函数,由H-Kappa叠加方法反演得到各台站下方的地壳厚度和泊松比。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地震构造文献,对陕西地区的地壳特征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陕西地震活动与地壳结构、地质构造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陕西地区的地壳总体趋势是东薄西厚,陕西南部和北部地区地壳较厚(≥40km),位于陕西中部的渭河盆地地壳较薄(34~40km);14个台站中,渭河盆地东部与山西交界的华阴台下方地壳厚度最薄(34km),而盆地西北端的陇县台位于六盘山余脉上,地壳厚度最厚(48km)。2)陕西地区泊松比值总体变化不大(0.24~0.29),可能表明这一地区的岩石组成以中度组分为主;以渭河盆地为界,向北靠近地台一侧泊松比值相对较高,向南靠近秦岭山脉一侧则比值相对较低。3)地震活动与地质构造之间存在内在的联系。渭河盆地处于几个构造体系的复合部位,属于强地震的多发区;陕西南部地区的地震活动相对较弱,主要发生在汉中盆地和安康盆地,受陕南几条主要断裂控制;陕西北部地区地质构造相对稳定,地震活动最弱。泊松比反映了地球内部的物质构成,分析认为其与地震活动存在一定的关系,即泊松比较高区域的地震活动性要高于较低的区域。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1)
    14. 统计预测模型对三峡库区诱发地震预测的应用
    王秋良, 姚运生, 夏金梧, 李井冈, 王墩
    地震地质    2009, 31 (2): 287-294.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09.02.009
    摘要2699)      PDF(pc) (1347KB)(2348)    收藏
    通过实地考察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在地震地质背景研究的基础上,将长江三峡工程坝址至巫山库段划分为5个预测区共12个预测单元,选用8个诱震因素,运用统计预测模型预测了水库诱发地震的可能性及诱发地震震级。结果表明,库水蓄至最高水位,三峡工程坝址至巫山库段中多数预测单元诱发微震和不发生地震的概率值高,无震可能性较大。但九湾溪断层沿线、仙女山断层库段具备诱发3.0~4.5级或4.5~6.0级地震的可能;考虑到龙会观5.1级地震与高桥断裂的关系,预测结果显示高桥断裂沿线具有诱发强烈水库地震(≥6.0级)的可能性,其预测概率值为0.23。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1)
    15. 1631年湖南省常德地震的再考证
    董瑞树, 周庆, 陈晓利, 杜龙, 于红梅
    地震地质    2009, 31 (1): 162-173.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09.01.015
    摘要2677)      PDF(pc) (2305KB)(10536)    收藏
    1631年(明崇祯4年)在常德附近发生了一次破坏性地震,前人对该地震作过探讨研究,曾给出了4个等震线图和震中定位。文中在重新查阅历史记载资料的基础上,重新绘制了该地震的等震线,其极震区的烈度为Ⅸ度,相对应的震级为63/4级。以该地震内圈等震线的几何中心为震中,根据梅世蓉-萨瓦连斯基有关震中烈度、震级和震源深度之间的统计关系,以及谢毓寿的统计结果,得到的震源深度为15~18km。最后文中还讨论了历史资料考证、判别的问题和不同地基条件的影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汶川MS 8.0地震的地下流体与宏观异常及地震预测问题的思考
    车用太, 刘成龙, 鱼金子, 官致君, 李军
    地震地质    2008, 30 (4): 828-838.  
    摘要2669)      PDF(pc) (6373KB)(3090)    收藏
    在汶川MS 8.0地震地下流体异常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宏观前兆异常的现场调查基础上,认真分析目前地震预测的困难与能力之后,认为汶川MS 8.0地震的预测失败并不意味着地震不能预测;认为汶川MS 8.0地震前前兆异常的数量偏少,但仍有一定规模的地下流体异常与明显的宏观临震异常;还认为震前作出预测可能困难,但震前有所觉察应是可能的。为提高中国地震预测能力,提出了要改革目前的"监测、预测、研究三分离"的管理机制和"专业与地方两条线"的管理体制,要改变地震日常分析预报中"电脑代替人脑"的工作现状和过早地"程式化与规范化"的工作模式,要提倡创新性的科学探索,要重视前兆异常的震前调查与落实,要重视宏观异常的监测与研究等的工作建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汶川MS8.0地震:川西流动地震台阵观测数据的初步分析
    刘启元, 陈九辉, 李顺成, 李昱, 郭飚, 王峻, 齐少华
    地震地质    2008, 30 (3): 584-596.  
    摘要2662)      PDF(pc) (2605KB)(2887)    收藏
    2006年10月,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中国四川西部(100°~105°E,26°~32°N)布设了由297个宽频带地震台组成的密集流动地震观测台阵。截至2008年6月,川西台阵已记录远震事件(mb>5.0,30°≤Δ≤90°)690个。5.12汶川MS8.0地震的发生为检验川西台阵观测系统的观测能力和工作状况提供了机会。文中对5.12汶川地震及其强余震序列观测记录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1)已发布的5.12汶川地震及其强余震参数有必要进一步修正,它们的震中位置可能存在8~24km误差,主震震源深度为19km的估计可能更接近实际情况;2)2008年5月16日理县(MS5.9)地震的波场分析表明:该地震面波不发育,它不可能是一个浅源地震,地震动速度波场垂直及水平分量峰值的异常增大与断层密切有关,在不考虑地形地貌、土质条件等因素的情况下,震中距200~250km范围内的地震动速度峰值异常增大可达正常衰减的4倍以上;3)利用接收函数方法对四川盆地和松潘-甘孜地块地壳结构的初步分析表明:四川成都北侧地壳厚度达到46km,四川盆地地壳从西向东逐渐增厚,下地壳显示了较为坚硬的特征,松潘-甘孜地块的地壳结构存在十分复杂的横向变化,汶川地震震源区的地壳厚度达到了52km,深度14~20km范围地壳为复杂的高速结构,其S波平均速度超过4.0km/s,汶川地震应位于这个高速介质区内,其中下地壳为平均S波速度约3.6km/s的低速结构,它提供了其上部地壳横向运动的松弛边界条件。这个观察与地震波场观测给出的地震动速度振幅衰减异常增大吻合。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天山山前主要推覆构造区的地壳缩短
    杨晓平, 邓起东, 张培震, 徐锡伟
    地震地质    2008, 30 (1): 111-131.  
    摘要2652)      PDF(pc) (7263KB)(2715)    收藏
    利用平衡地质剖面方法研究天山山前主要褶皱带的地壳缩短,其中3条平衡剖面分别横跨天山南簏的柯坪逆断裂-褶皱带和库车逆断裂-褶皱带,2条剖面横跨天山北簏的玛纳斯活动逆断裂-褶皱带,其余1条剖面横跨吐鲁番中央隆起逆断裂-褶皱带。柯坪活动逆断裂-褶皱带、库车逆断裂-褶皱带、玛纳斯逆断裂-褶皱带和吐鲁番盆地的地壳缩短量分别为40~45km、27~37km、8.5~10.5km和6~7km。天山山前活动逆断裂-褶皱带在EW向上互不重叠,它们的缩短量大致代表了该经度上新生代的最小地壳缩短量,反映出天山地壳缩短由西向东减小的趋势。假定天山山前活动逆断裂-褶皱带开始形成的时间为距今2.5Ma的西域砾岩沉积期,考虑到博阿断裂、塔拉斯-费尔干纳断裂在SN向上的缩短活动分量,上述4个地段的最小缩短速率分别为15.4~17.3mm/a、12.7~16.5mm/a、3.8~4.5mm/a和2.3~2.7mm/a。活动走滑断裂在天山内部特定位置向左偏转,走向由NW转为NWW,在断裂转折的部位走滑活动量转化为天山SN向的缩短变形。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汶川MS8.0地震地表破裂带北川以北段的基本特征
    李传友, 叶建青, 谢富仁, 郑文俊, 韩用兵, 刘玉法, 王伟涛, 魏占玉, 赵冬, 马保起, 任俊杰
    地震地质    2008, 30 (3): 683-696.  
    摘要2629)      PDF(pc) (9187KB)(1800)    收藏
    对北川-青川间汶川MS8.0地震地表破裂的野外地质调查表明,在这一段内主要存在一条地震地表破裂带,总体沿北川-青川断裂带分布。沿黄家坝、陈家坝、桂溪、平通、南坝、石坎等地的观察显示,该段地表破裂沿走向连续分布,结构单一,破裂长度为60~90km,地表破裂没有到达青川县关庄镇。可观察到的破裂长度在北川北至石坎之间,长62km,走向总体为20°~55°,运动学性质主要为右旋走滑逆冲。地震形成的地表破裂主要表现为垂向上的地表拱曲,指示了深部断层的逆冲性质;在水平运动方向上则主要表现为右旋走滑,不存在左旋走滑分量。地震地表破裂显示的同震垂直位移从西南段黄家坝的3m左右,向东北逐渐降低至南坝、石坎的1.5m左右;右旋水平位移没有明显变化或者略有增加,一般在1.5~2.0m之间。地表破裂特征表明,引起本次汶川MS8.0地震的发震构造是映秀-北川-青川断裂带,该断裂以逆冲运动为主,兼具右旋走滑分量,逆冲方向由NW向SE。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过渡段及其附近新发现的历史大地震破裂遗迹
    闻学泽, 马胜利, 雷兴林, 西泽(桑原)保人, 木口努, 陈渠
    地震地质    2007, 29 (4): 826-833.  
    摘要2604)      PDF(pc) (8044KB)(1110)    收藏
    在近些年的野外调查中,我们在安宁河、则木河2断裂带的过渡段(礼州至西昌之间)及其附近的3个场地发现了未知年代的地表破裂。通过分析这些地表破裂的特征以及在本区历史地震重破坏区中的位置,我们认为位于杨福山村以北与大坪子村以西2个场地的破裂应是1536年大地震地表破裂带的遗迹。这不仅反映了1536年大地震破裂带的南段沿安宁河与则木河断裂带的过渡段产生,而且反映了该破裂带的南端很可能到达了或者很接近于西昌。位于西昌略北李金堡村以东的破裂应属于1850年大地震地表破裂带的遗迹,它进一步证明了1850年大地震地表破裂带的西北端可能到达西昌以北至少数千米处。因而,由文中的证据可推断西昌附近的主干活动断裂在1536年和1850年大地震时均发生了破裂。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44)
    21. 北京东北旺-小汤山断裂存在的证据
    何仲太, 马保起, 卢海峰, 王金艳
    地震地质    2009, 31 (2): 233-246.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09.02.004
    摘要2603)      PDF(pc) (11224KB)(11015)    收藏
    对位于北京市西北侧的东北旺-小汤山断裂是否存在、走向与活动性的认识长期以来一直存在较大差异。通过新近开展的北京城市活断层探测工作中的物探数据与钻孔联合剖面分析,认为东北旺-小汤山断裂是存在的,为一条隐伏断裂,长约40km,走向NNE,倾向SE。以南口-孙河断裂为界,该断裂东北段称之为小汤山断裂,西南段称之为东北旺断裂。小汤山断裂的最新活动时代为早更新世或中更新世早期,中更新世中期以来不活动。东北旺断裂的最新活动时代为中更新世末期,晚更新世以来不活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8)
    22. 山东安丘-莒县断裂小店子—茅埠段新活动及其定量研究
    宋方敏, 杨晓平, 何宏林, 李传友, 张兰凤
    地震地质    2005, 27 (2): 200-211.  
    摘要2593)      PDF(pc) (4119KB)(2337)    收藏
    小店子—茅埠段是沂沭断裂带安丘-莒县断裂的组成部分,北起莒县小店子东北,南至莒县茅埠以南,总体走向10°~20°,倾向NW或SE,倾角60°以上,长约30km。可细分为5小段,从北到南依次是小店子—齐家庄、源河、库山—西莲池、青峰岭和三庄—宅科小段。各小段之间为左阶或右阶斜列,平面上呈向北收敛、向南撒开的帚状。断裂在卫片和航片上都显示出清楚的线性影像,地貌上表现为清楚的基岩陡坎。根据野外所获得的天然和探槽剖面以及年龄样品测试结果,确定其最新活动时代为全新世早期,活动性质是以右旋走滑为主兼挤压逆断。距今约70ka以来,断裂的右旋位移量64~73m,位移速率0.91~1.04mm/a。距今约12ka以来,断裂的右旋位移量5.5~7.8m,位移速率0.46~0.65mm/a;垂直位移量2~3.8m,位移速率0.17~0.32mm/a。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3. 中国大陆井水位与水温动态对汶川MS 8.0地震的同震响应特征分析
    杨竹转, 邓志辉, 刘春国, 王桂清, 祖金华, 陶京玲, 宋键
    地震地质    2008, 30 (4): 895-905.  
    摘要2568)      PDF(pc) (4377KB)(2607)    收藏
    分析了汶川MS 8.0地震在中国大陆引起的水位、水温同震变化特征,对比研究了2007年9月12日印尼苏门答腊MS 8.5远震和汶川MS 8.0近震在四川及其附近地区引起的水位、水温同震变化差异,结果表明:汶川地震在中国大陆引起的水位同震变化以上升为主,同时水位上升与下降的井点空间分布表现出一定的分区性;水位、水温同方向阶变的井点数比例高于两者反方向阶变井点数比例,当水位同震变化为振荡型时,水温以下降型为主;相对于远震,近震引起的水位、水温同震变化井点数量增加,无变化井点数量减少;所有井水位和大多数井水温同震阶变的方向都不因地震的远近、大小、震源机制或地震方位的变化而改变,个别发生水温同震升降方向变化的井点是由于水的自流状态和水位同震阶变由振荡转为阶变的改变所引起;水位同震升降性质受控于当地的地质构造环境和水文地质条件,而水温同震变化还与地震波引起的井孔中水的运动方式、水温探头放置的位置等因素有关,其机理更为复杂。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4. 四川龙泉山断裂带变形特征及其活动性初步研究
    王伟涛, 贾东, 李传友, 郑文俊, 魏占玉
    地震地质    2008, 30 (4): 968-979.  
    摘要2523)      PDF(pc) (9346KB)(3302)    收藏
    文中通过野外调查和地震反射剖面研究,获取了龙泉山断裂带的变形特征。龙泉山断裂带主逆冲断层位于龙泉山背斜的西翼,具有明显的分段性特征,北段与南段断层面倾向NW,断续分布;中段断层面倾向SE,形成典型的断层传播褶皱,并且断层已经沿背斜前翼膝折带的轴突破,形成贯通的突破断层。因此,中段构成了龙泉山断裂的主体。地貌对断裂活动性的响应表明龙泉山断裂早更新世—晚更新世有过一定的活动,晚更新世以来活动速率较低,且活动性具有从南向北逐渐减弱的趋势。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26)
    25. 汶川8.0级地震序列重新定位及其发震构造初探
    吕坚, 苏金蓉, 靳玉科, 龙锋, 杨雅琼, 张致伟, 汤兰荣, 李超
    地震地质    2008, 30 (4): 917-925.  
    摘要2452)      PDF(pc) (4632KB)(3043)    收藏
    采用双差定位方法对汶川8.0级地震及其2216次余震进行了重新定位,得到2,061次地震的震源位置,定位结果在水平向和垂直向的估算误差大致为1~2km和2~3km。8.0级主震的震中位置大致为北纬31.00°,东经103.38°,震源深度13km左右,发震构造为龙门山中央断裂。余震震中沿走向分布的总长度为330km左右,震源深度优势分布在3~20km,表现出明显的分段活动特征。南段以龙门山中央断裂活动为主,后山断裂和前山断裂也有地震发生,这3条断裂自西向东倾角似乎逐渐变缓,形成叠瓦状的破裂分布。北段龙门山中央断裂、平武-青川断裂等多条断裂参与了发震过程,地震破裂既有逆冲推覆,也有右旋走滑方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6. 贺兰山东麓断裂南段套门沟—榆树沟段全新世活动与古地震
    杜鹏, 柴炽章, 廖玉华, 宋方敏, 孟广魁, 雷启云, 王银
    地震地质    2009, 31 (2): 256-264.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09.02.006
    摘要2423)      PDF(pc) (4743KB)(1185)    收藏
    贺兰山东麓断裂是银川地堑西侧的重要构造,控制着银川地堑的西侧边界,其最新活动特征是评价未来银川市地震危险性的重要依据。文中在贺兰山东麓断裂南段套门沟—榆树沟段断裂两侧1km范围内1:10000地质填图的基础上,选择在大石头沟两侧进行探槽研究,获得该段断裂在14ka以来共发生了3次古地震事件,分别距今13.8ka、7.9ka和3.0ka,重复周期约为6ka和5ka左右。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8)
    27. 拉萨那林拉卡断裂带晚第四纪古地震研究
    刘静, 申旭辉, 徐岳仁, 申俊峰, 荆凤, 洪顺英
    地震地质    2009, 31 (2): 265-275.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09.02.007
    摘要2411)      PDF(pc) (9654KB)(1557)    收藏
    拉萨地区最主要的一条晚更新世活断层为那林拉卡断裂带,是走向NWW、倾向SSW、高陡倾角的左旋逆走滑断层,全长33km。通过对该断裂带的研究,发现其从晚更新世以来有明显的活动,并在地表保留了断错地貌现象。其中,在次角林西沟及谢村最为明显,断层错断河流、山脊、阶地等地质体,形成断头沟、断层陡坎等断错地貌,并且两处晚更新世以来的水平位错分别为54~87m和20~67m。通过对断裂带上4个探槽的研究,发现距今约7万年以来,沿那林拉卡断裂带可能发生了5次古地震事件,各次事件的大致发生年龄为距今68.53,54.40,<41.23,21.96,9.86ka,事件平均复发间隔为14.67ka。由于探槽有限,并且各探槽揭露出的地震事件有限,没有一个探槽能完全揭露5次事件,因此文中对一些事件上下限年龄的确定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3)
    28. 南天山地区巴楚-伽师地震(MS6.8)发震构造初步研究
    徐锡伟, 张先康, 冉勇康, 崔效锋, 马文涛, 沈军, 杨晓平, 韩竹军, 宋方敏, 张兰凤
    地震地质    2006, 28 (2): 161-178.  
    摘要2403)      PDF(pc) (5675KB)(3424)    收藏
    新生代期间强烈而持久的再生造山作用,在天山地区形成了大量近EW向逆断裂-褶皱带,引起地壳强烈缩短,穿插有NW向“类转换断层”,显示出天山地区近NS向不均匀的构造挤压作用;区域上地震构造主要为近EW向逆断裂-褶皱带或盲逆断层,其次为NW向“类转换断层”。巴楚-伽师地震区位于南天山柯坪塔格推覆构造系以南,NE向跨越极震区、长约50km的深地震反射探测表明,1997年伽师强震群的发震构造推测为NW向隐伏“类转换断层”,2003年巴楚-伽师地震(MS6.8)的发震构造为柯坪塔格推覆构造系南缘尚未出露地表的近EW向盲逆断层系。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9. 龙门山断裂带北段第四纪活动的地质地貌证据
    杨晓平, 冯希杰, 戈天勇, 宋方敏, 师亚芹, 刘玉法
    地震地质    2008, 30 (3): 644-657.  
    摘要2389)      PDF(pc) (2007KB)(4475)    收藏

    以龙门山断裂带北段中的青川断裂、茶坝-林庵寺断裂沿线的地质地貌为研究对象,在青川断裂沿线的土关铺、大安,茶坝-林庵寺断裂上的薛家沟、胡家坝等地,对断裂附近的河流地貌进行了详细的构造地貌制图。龙门山断裂带北段所在地区的河流一般发育5级阶地,T1阶地拔河高度3~5m,为全新世堆积阶地。T2阶地拔河高度10m左右,为晚更新世基座阶地。T3阶地拔河高度一般为30~35m,为晚更新世早期形成的基座阶地。T4阶地拔河高度60~70m,残留的阶地砾石层中花岗岩、砂岩砾石已经被强风化,只保留砾石的形态。T5阶地拔河高度为90m左右,阶地堆积物被剥蚀殆尽。青川断裂、茶坝-林庵寺断裂在河流的T4和T5阶地上形成宽30~180m的断层槽地,深度达8~20m,T4阶地砾石层底面落差达10~15m。T3阶地上不发育断层槽地,或断层两盘的T3阶地拔河高度一致,一些地段断层被T3阶地砾石层覆盖。因此认为,这两条断裂在T3阶地形成之前,T4阶地形成之后有过强烈的活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49)
    30. 沂沭断裂带安丘-莒县断裂安丘—朱里段几何结构与活动特征
    王志才, 贾荣光, 孙昭民, 石荣会, 晁洪太
    地震地质    2005, 27 (2): 212-220.  
    摘要2379)      PDF(pc) (3009KB)(1232)    收藏
    安丘-莒县断裂是沂沭断裂带最主要的活动断裂,对强震的发生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该断裂的安丘—朱里段由南流段、双官—眉村段和朱里段3条右阶斜列的次级断裂所组成,以右旋走滑活动为主,兼有正断或逆冲活动分量;其最新活动时代推断为晚更新世—全新世早期。根据断裂活动性的最新研究成果,认为在莒县至昌邑之间安丘-莒县断裂仍是占主导地位的活动断裂,与公元前70年安丘7级地震的发生具有密切关系。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1. 汶川MS 8.0地震地表破裂带北端位置的修订
    李传友, 魏占玉
    地震地质    2009, 31 (1): 1-8.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09.01.001
    摘要2378)      PDF(pc) (7741KB)(1271)    收藏
    对汶川MS8.0地震地表破裂石坎乡以北段的野外地质调查显示,这一段地表破裂仍然十分明显。地表破裂并未沿地质填图所标定的位置发育,而是在走向上稍有变化,但清楚的地貌显示它在此段并不是一条新生断裂。与前期工作相比,可观察到的地表破裂又往NE方向延长了约12km。该段破裂位于平武县石坎乡至青川县马公乡窝前村之间,走向为15°~45°,运动学性质主要为右旋走滑逆冲。地震地表破裂显示的同震垂直位移与石坎乡一带相近,为1~2m左右;右旋水平位移略有增加,为2.0~3.0m之间。地表调查的情况显示,地表破裂在北端可能消失在红光乡东河口一带。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2.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8.7级大地震构造背景的初步分析
    徐杰, 高祥林, 陈国光, 周本刚
    地震地质    2005, 27 (2): 324-331.  
    摘要2365)      PDF(pc) (2356KB)(1669)    收藏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西北近海8.7级大地震,是一次浅源的海沟俯冲型板间地震。震中位于印尼-美拉尼西亚板块边界构造带的西北端,2004年沿该带发生的8次M≥7地震显示总体由东向西迁移的特征,表明它们具有相互联系的统一动力过程。这些板间地震的发生与该地处于几个板块汇聚地带和较大的板块运动速率有关,它们导致了强烈而复杂的构造变形和构造活动。印度洋-澳大利亚板块向东南亚陆块的低角度俯冲,在俯冲带浅部形成积累应变能的巨大闭锁区,它的突然破裂和大尺度滑动是造成印尼8.7级大地震的直接原因。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3. 郯庐断裂带莒县胡家孟晏地震破裂带的发现
    何宏林, 宋方敏, 李传友, 杨晓平
    地震地质    2004, 26 (4): 630-637.  
    摘要2356)      PDF(pc) (5673KB)(913)    收藏
    郯庐断裂带是中国东部最主要的一条活动断裂带。在该断裂带中部,沂沭断裂东地堑的潍坊—嘉山段中发育了1条长360km的全新世活动断裂带(F5),在该全新世断裂带的北段和中段分别发生了公元70年的安丘地震和公元1668年的郯城地震。2003年底我们考察沭河断裂带时,在莒县境内发现了1条长约7km的地震破裂带,作为活动断层应该归属于F5断裂带,但其是一条独立的地震破裂段还是归属于1668年郯城8.5级地震破裂带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尽管如此,探槽揭示出的上覆未经破坏的地层的14C年代表明,该破裂带在(2140±190)aBP以来没有过活动,因此我们认为其作为1条独立破裂段的可能性较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7)
    34. 甘肃高台合黎山南缘发现地震地表破裂带
    郑文俊, 张培震, 袁道阳, 葛伟鹏, 刘建辉
    地震地质    2009, 31 (2): 247-255.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09.02.005
    摘要2352)      PDF(pc) (8121KB)(891)    收藏
    据最新野外考察发现,位于河西走廊中段北部的合黎山南缘断裂东段有2条较新的地震地表破裂带遗迹,破裂带长度分别为7km和10km,保存较为完整,认为其为较近的一次地震活动所致。根据该地区历史地震资料和目前该地区的研究程度,该地震地表破裂带可能与2次历史地震(公元180年表氏8级地震、公元756年张掖-酒泉7级地震)中的其中之一或与一次漏记的历史强地震有关。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2)
    35. 四川西部鲜水河-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的地震破裂分段特征
    闻学泽
    地震地质    2000, 22 (3): 239-249.  
    摘要2348)      PDF(pc) (3430KB)(1894)    收藏
    依据多种资料分层次剖析了川西鲜水河-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的地震破裂分段性及其原因,并将该断裂带划分为12个特征地震破裂段。断裂带上持久性和非持久性的破裂边界各占约2%;持久性及重要的破裂边界可依据断裂几何结构及活动习性标志进行判定,它们均以局部体积变化的方式来终止破裂的扩展;非持久性的破裂边界则可依据地震破裂与复发行为、断裂现今活动习性空间差异、松驰障碍体与较小尺度几何障碍的复合体等进行判定,其位置可随时间变化。地震破裂时间间隔短的,相邻破裂的重叠量较小;时间间隔长的,相邻破裂的重叠量则较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429)
    36. 城市活断层高分辨率地震勘探震源对比试验研究
    潘纪顺, 刘保金, 朱金芳, 张先康, 方盛明, 王夫运, 段永红, 徐朝繁
    地震地质    2002, 24 (4): 533-541.  
    摘要2346)      PDF(pc) (5549KB)(5138)    收藏
    国内外大量地震震例研究表明,巨大的城市地震灾害主要是由隐伏于城市之下的活动断裂上发生的地震造成的,因此,探测城市活断层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高分辨率地震勘探是目前探测城市活断层较为有效的地球物理方法,它包括激发技术、接收技术、观测系统、地震数据处理与解释技术等.而震源是地震勘探的首要问题,城市特定的人文环境和城市活断层的特点对高分辨率地震勘探的震源提出了特殊的要求,较小的断距决定了要有较宽的震源谱,城市较严重的干扰决定了震源要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通过在福州市跨八一水库断裂进行的可控震源、真空加速落锤、锤击震源、枪震源以及炸药震源的试验研究,利用频谱分析技术,得到了各种震源谱的特性,并给出了可控震源、真空加速落锤和锤击震源叠加时间剖面对比,探讨了各种震源在城市活断层探测中的有效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80)
    37. 汶川8.0级地震发震断层的累积地震位错研究
    王林, 田勤俭, 马保起, 张世民, 郝凯, 余建强
    地震地质    2008, 30 (4): 1012-1022.  
    摘要2344)      PDF(pc) (2268KB)(2273)    收藏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内发生MS 8.0地震。此次地震沿龙门山中央断裂产生1条长达200km的同震地表破裂带。文中选择位于地震地表破裂带北段的南坝镇、凤凰村以及南段的映秀镇这3个地点,以被断层错断的河流阶地为研究对象,对多级阶地面上的地震地表破裂及断层陡坎地貌进行了野外实测工作。经过测量数据的计算和分析,得到了各级阶地上断层陡坎的高度,该值即为该阶地记录的地震断层的累积垂直位错量。若以本次地震的垂直位错量作为古地震位错量的均值,则可计算得到每级阶地累积的地震次数。研究结果表明,各点T1阶地形成以来仅经历过1次事件,即本次地震事件;T2阶地形成以来约经历了5次事件;T3阶地形成以来约经历了9~11次事件;T4阶地形成以来约经历了20次事件。在本文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的阶地测年数据,则可获得古地震复发间隔的可靠数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8. 龙门山断裂带晚第四纪活动性分段的初步研究
    陈国光, 计凤桔, 周荣军, 徐杰, 周本刚, 黎小刚, 叶友青
    地震地质    2007, 29 (3): 657-673.  
    摘要2339)      PDF(pc) (14238KB)(2215)    收藏
    NE向展布于松潘-甘孜造山带与扬子陆块之间的龙门山断裂带,是由后山断裂等4条主干断裂及其控制的冲断构造岩片组成的具前展式发育特点的推覆构造带。它形成于印支运动,此后多次活动,第四纪以来活动强烈,但不同地段活动程度具有明显的非均一性。根据地貌、地质构造、布格重力异常和地震活动等资料的综合分析研究认为:1)以位于虎牙—北川—安县一线的近SN向虎牙断裂和擂东断裂为界划分出断裂带西南段和东北段,其活动性迥然不同,西南段晚更新世以来活动强烈,中小地震频繁;东北段第四纪活动微弱,仅偶有小震分布。2)在青藏高原被挤压隆升和块体侧向滑移的作用下,川青地块向SEE滑动,使它东缘发育的岷山隆起与被其截切的龙门山断裂带西南段一起构成了川青地块东部的活动边界,而龙门山断裂带东北段则被遗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9. 帕米尔构造结及邻区的晚新生代构造与现今变形
    陈杰, 李涛, 李文巧, 袁兆德
    地震地质    2011, 33 (2): 241-259.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1.02.001
    摘要2328)      PDF(pc) (1173KB)(2074)    收藏

    帕米尔构造结是中国大陆受板块动力作用和地震活动最强烈的地区之一。晚新生代帕米尔构造结北部向北楔入推移了约300km,但对这一变形过程至今未能很好的限定。帕米尔构造结的晚新生代构造变形在空间上是不对称的。帕米尔西缘表现为NW向的径向逆冲,伴随着塔吉克盆地东部块体绕垂直轴的逆时针旋转。在帕米尔东部,构造变形的方式、空间分布和机制是随时间变化的。在渐新世末至约11Ma,帕米尔东部以喀什-叶城转换带(KYTS)的右旋走滑作用为主,同时帕米尔前缘沿主帕米尔逆断层(MPT)发生强烈缩短作用,塔里木向南俯冲,帕米尔中、下地壳相对于上地壳向北俯冲并加厚、熔融。弧形弯曲或径向逆冲作用以及中、下地壳的加厚、弱化致使公格尔山拉张系北部于7~8Ma开始EW向拉张作用,并向南扩展。至3~5Ma,构造格局发生了巨变,喀喇昆仑右旋走滑断裂北段停止活动; KYTS右旋走滑由早期的11~15mm/a明显减小至1.7~5.3mm/a; 帕米尔构造结与塔里木块体间的相对运动明显减弱,两者可能已拼接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以(21±1)mm/a的速率向北推挤,变形前锋向北迁移至克孜勒苏河一线。帕米尔构造结及邻区晚第四纪及现今的活动变形主要集中在公格尔拉张系、帕米尔前缘褶皱-逆断层带(PFT)与南天山南缘的阿图什-喀什褶皱带上。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58)
    40. 香河-北京-涿鹿及其相邻地区壳幔构造与速度结构特征
    赵金仁, 张先康, 张成科, 祝治平, 任青芳, 张建狮
    地震地质    1999, 21 (1): 29-36.  
    摘要2317)      PDF(pc) (1954KB)(753)    收藏
    通过对北西向的宁河-北京-涿鹿宽角反射/折射剖面西段测深资料的二维处理、计算以及综合解释研究,获得了该段壳幔速度结构和深部构造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区域的壳幔速度结构在纵向和横向上均具有明显的非均匀性,壳幔深部构造呈现明显的层状结构和东浅西深的倾斜状态,地壳厚度由香河以东的32~33km向西至北京西部的西山山区、怀来南部以及涿鹿迅速加深至39~40km,其中北京为36.5km左右,并且在香河的西侧存在着延伸至M界面的深断裂。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