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1994年 第16卷 第1期    刊出日期:1994-03-09
    目录
    地震地质1994年第16卷第1期目录
    1994, (1):  0-0. 
    摘要 ( )   PDF (22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研简报
    北京地区地壳形变场及其动态特征
    王若柏, 杨国华, 耿士昌, 孙东平
    1994, 16(1):  1-9. 
    摘要 ( )   PDF (136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北京地区多期精密水准资料进行同网形、同方法和同起算点的平差处理,采用曲面拟合的方法绘制了从60年代至90年代的地壳垂直形变速率图。系统地研究了北京地区30余年的趋势性形变特征和各地震活动时期不同时间段内的地形变特征。其研究成果不仅对地震预报研究而且对理论形变场等地学问题均具有一定的意义。
    科研简讯
    陕西临潼─古地震裂缝的初步研究
    张安良, 胡巍, 米丰收, 吴俭让
    1994, 16(1):  10-11. 
    摘要 ( )   PDF (206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陕西临潼─古地震裂缝的初步研究张安良,胡巍,米丰收,吴俭让近期作者在临潼县城东北18km的何寨村砖厂发现一地震喷沙冒水、裂缝形变遗迹,经初步研究认为它可能是早于1556年华县大地震之前的另一次古地震事件。
    科研简报
    沂沭活断层北段F1断层滑动方式的讨论
    杨一冲, 高维明
    1994, 16(1):  12-20. 
    摘要 ( )   PDF (383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并结合对比南段全新世粘滑破裂的特征,对沂沭活断层北段F1的滑动方式进行了讨论。断层泥SEM的判别结果表明,晚更新世(Q3)以前,北段F1以强烈的粘滑错动为主,而宏观调查及断层泥粘土矿物的分析显示出断层自晚更新世中晚期以来,其滑动方式可能由粘滑向蠕滑转变。结合年代学的研究,初步认为其转变时代为距今5万a左右。该结论对沂沭断裂带及其附近地区的地震预报及工程建设均具有实际意义和参考价值。
    磁暴与大地震的跨越式关系探讨
    徐道一, 王湘南, 沈宗丕
    1994, 16(1):  21-25. 
    摘要 ( )   PDF (68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磁暴与磁暴、磁暴与月相、磁暴与大地震、大地震与大地震之间的跨越式关系,它们与日、月、地三体相对位置变化有关。论证1988年11月30日磁暴与其后发生的磁暴和大地震的跨越式关系具明显的有序性,其中多数为月球的朔望月、交点月的公倍数,后者还表现为相邻的素数数列。看来,一些磁暴与地震在成因上有密切联系。
    科研简讯
    独山子地区荒漠土的14C年龄测定及意义
    彭贵, 焦文强, 张嘉麟, 李桂英, 高松升
    1994, 16(1):  26-28. 
    摘要 ( )   PDF (30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独山子地区荒漠土碳酸盐淀积层的14C年龄测定,探讨了碳酸盐淀积层碳的来源及其14C年龄的可靠性问题。提出了根据碳酸盐淀积层的无机碳年龄,对确定土壤的年龄是有意义的。
    科研简报
    台湾南部~菲律宾地区的地震分布、应力状态及板块的相互作用
    臧绍先, 陈奇志, 黄金水
    1994, 16(1):  29-37. 
    摘要 ( )   PDF (128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ISC地震资料研究了台湾南部~菲律宾群岛的地震空间分布和mb≥5.0的机制解,讨论了俯冲带的形态和地壳及俯冲带上的应力状态,并结合地质和地球物理的研究结果,认为南海次板块的东部边界是由台湾西南俯冲带、马尼拉俯冲带、内格罗斯俯冲带、哥达巴都俯冲带组成,菲律宾海板块的西部边界由东吕宋海槽俯冲带、菲律宾海俯冲带组成。菲律宾群岛是一个形变过渡带,由于该过渡带的存在,南海次板块俯冲于菲律宾群岛之下,菲律宾海板块对南部的影响很弱。
    科研简讯
    威海市区地震地质研究
    蔡克明
    1994, 16(1):  38-42. 
    摘要 ( )   PDF (126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张家口-渤海-威海断裂带通过威海市区,加强该断裂带的研究对城市规划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十几年来取得的地震、水文、工程地质资料,对该断裂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其具有明显的新活动特征。结合已取得的历史地震资料,对本区的地震地质条件有了较深的认识。
    信息桥
    湖南有活火山吗?
    徐好民, 王振海
    1994, 16(1):  42-42. 
    摘要 ( )   PDF (126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地质文献中从未见到过湖南省有活火山的报道,近查1915年《大公报》,在9月4日第三张一版上刊登的湖南消息中有“天灾迭降之湘江”一则,列举了当时8个县地的水、蝗灾害,其中乾城条在水、雹灾害之后,述及:“……又县属狮头山与沪溪县连界,日前该山忽然炸裂,火焰飞腾四面喷射,附近村庄被其焚烧者五六十家,伤毙人民甚黔,至四点钟之久始熄。
    科研简报
    华南沿海主要活动断裂带的比较构造研究
    张虎男, 吴堑虹
    1994, 16(1):  43-52. 
    摘要 ( )   PDF (150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华南沿海地区,发育3组不同方向的断裂构造。以北东~北北东向的断裂规模最大,地表迹象最明显;以北东东~东西向断裂切割最深,发育历史最长;而以北西~北西西向断裂的新生性和近期活动性最显着。研究结果表明,上述3组断裂构造的特征,在宏观表征和显微构造特点方面都有表现,说明各组断裂都有各自类同的形成、发育过程,并受控于类似的构造力源,它们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壳运动的演变史。
    孔隙压变化对岩石错动面滑动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
    李建国, 宋瑞卿, 何昌荣, 王绳祖, 张流
    1994, 16(1):  53-59. 
    摘要 ( )   PDF (94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摩擦实验装置,在法向压力σn=10~120MPa下研究了孔隙压变化速率对岩石错动面滑动行为的影响。当孔隙压增压速率较大时,具粘滑振荡特性的岩石错动面仍将发生粘滑振荡,当孔隙压增压速率较小时,错动面发生稳定滑动,当增压速率介于上述两者之间时,错动面则呈粘滑-稳滑转化。以上结果对地震前兆和地震控制研究有重要意义。
    地幔内变粘度的滞弹性流体运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
    张淑霞, 罗焕炎
    1994, 16(1):  60-70. 
    摘要 ( )   PDF (143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建立了描述具有无限大Prandlt数,变粘度的滞弹性流体运动的稳态和动态三维有限元公式,其中运动方程的有限元公式是由用应力分量表示的平衡方程,再利用牛顿流体的本构关系导出的。这种处理方式,不仅能够分析流体粘度变化所起的动力学作用,而且还能够直接计算温度分布和由流体运动所引起的扰动压力。最后,论证了导出的有限元公式和程序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并给出了具有三维流动特征的算例。
    单节理岩体变形与破坏过程中声发射能量的特征及意义
    曾正文, 马瑾, 吴秀泉, 王艾芳
    1994, 16(1):  71-77. 
    摘要 ( )   PDF (98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含石膏夹层的单节理岩体模型单轴下变形破坏过程中的声发射事件全波形能量分析表明,声发射事件能量与变形过程密切相关,其分布反映破裂扩展尺度的分布,事件能量越大,对应破裂尺度越大,反之越小;破裂方式受节理角θ和夹层物质泊松比ν控制,θ小于arctg(0.707·(1一ν)/ν)时,Ⅱ型破裂为主,声发射能量集中在少数事件上,θ大于arctg(0.707·(1-ν)/ν)时,以Ⅰ型破裂为主,声发射能量分布相对分散。
    讨论
    关于地下流体学科“九·五”科技攻关的几点想法
    车用太
    1994, 16(1):  79-82. 
    摘要 ( )   PDF (64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前地震预报的科学探索正经历一场严峻的考验。“九·五”期间科技攻关方向问题,已引起有关人员的密切注视。笔者就地下流体学科的发展与深入攻关问题,提出“建设第三代预报方法”的构想。
    科研简报
    绿泥石片岩和斜长角闪岩在高温高压下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其应用
    高平, 刘若新, 马宝林, 李彪, 母润昌
    1994, 16(1):  83-88. 
    摘要 ( )   PDF (78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高温高压下绿泥石片岩和斜长角闪岩中含水矿物的脱水作用可以引起岩石物理力学性质的异常变化。在半封闭条件下,含水矿物的脱水温度有随压力增加而降低的趋势。脱水作用可能是华北地区壳内低速高导层(体)的形成原因之一。这一低速高导层(体)同时也是低强度的软弱层(体),有利于地震在其上覆脆性岩层中的孕育与发生。
    云南小湾断层泥中伊利石矿物特征及其意义
    张秉良, 刘桂芬, 方仲景, 林西生, 郑乃宣
    1994, 16(1):  89-96. 
    摘要 ( )   PDF (400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扫描电镜观察、X射线衍射和化学分析,研究断层泥中伊利石矿物的特征。研究表明,小湾断层泥中伊利石属I+ISII结构,膨胀层约占15%,IM多型,层间阳离子2Ca+Na+K≈1,伊利石的b0值等于8.993Å,这些参数反映了小湾断层活动的机制为低压、低温(<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