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孙业君, 黄耘, 刘泽民, 郑建常, 江昊琳, 李婷婷, 叶青, 方韬. 郯庐断裂带鲁苏皖段及邻区构造应力场特征及其动力学意义[J]. 地震地质, 2021, 43(5): 1188-1207. |
[2] |
方东, 胡敏章, 郝洪涛. 青藏高原东南缘重力场多尺度分析及其构造含义[J]. 地震地质, 2021, 43(5): 1208-1232. |
[3] |
赵韬, 王莹, 马冀, 邵若潼, 徐一斐, 胡景. 2021年青海玛多7.4级地震序列重定位和震源机制特征[J]. 地震地质, 2021, 43(4): 790-805. |
[4] |
王莹, 赵韬, 胡景, 刘春. 2021年云南漾濞6.4级地震序列重定位及震源机制解特征分析[J]. 地震地质, 2021, 43(4): 847-863. |
[5] |
尹欣欣, 蒋长胜, 蔡润, 郭祥云, 姜丛, 王祖东, 邹小波. 云南漾濞地区地壳层析成像与地震精定位[J]. 地震地质, 2021, 43(4): 864-880. |
[6] |
唐茂云, 刘静, 李翠平, 王伟, 张金玉, 许强. 青藏高原东南缘的新生代盆地古高度重建研究与进展[J]. 地震地质, 2021, 43(3): 576-599. |
[7] |
哈广浩, 任治坤, 刘金瑞, 李智敏, 李正芳, 闵伟, 周本刚. 青海都兰地区夏日哈活动断裂带的发现及其构造意义[J]. 地震地质, 2021, 43(3): 614-629. |
[8] |
李智敏, 李文巧, 李涛, 徐岳仁, 苏鹏, 郭鹏, 孙浩越, 哈广浩, 陈桂华, 袁兆德, 李忠武, 李鑫, 杨理臣, 马震, 姚生海, 熊仁伟, 张彦博, 盖海龙, 殷翔, 徐玮阳, 董金元. 2021年5月22日青海玛多MS7.4地震的发震构造和地表破裂初步调查[J]. 地震地质, 2021, 43(3): 722-737. |
[9] |
崔仁胜, 赵翠萍, 周连庆, 陈阳. 2020年1月19日新疆伽师MS6.4地震序列的活动特征和发震构造[J]. 地震地质, 2021, 43(2): 329-344. |
[10] |
李金, 蒋海昆, 魏芸芸, 孙昭杰. 2020年1月19日伽师6.4级地震发震构造的初步研究[J]. 地震地质, 2021, 43(2): 357-376. |
[11] |
张文婷, 季灵运, 朱良玉, 蒋锋云, 徐晓雪. 南天山前陆盆地的一次典型逆冲破裂事件——2020年新疆伽师6.4级地震[J]. 地震地质, 2021, 43(2): 394-409. |
[12] |
刘旭宙, 沈旭章, 何骁慧, 蒲举. 2019年夏河M5.7地震的余震序列重定位及发震构造[J]. 地震地质, 2021, 43(1): 197-208. |
[13] |
李启雷, 李玉丽, 屠泓为, 刘文邦. 丁青地区地震重定位、 震源机制及其发震构造初步分析[J]. 地震地质, 2021, 43(1): 209-231. |
[14] |
徐志国, 王君成, 王宗辰, 梁姗姗, 史健宇. 2019年11月14日印尼马鲁古海7.1级地震的震源机制及海啸数值模拟[J]. 地震地质, 2020, 42(6): 1417-1431. |
[15] |
崔华伟, 郑建常, 张正帅, 李冬梅, 柴光斌. 长岛地区小地震断层面参数拟合及应力场特征[J]. 地震地质, 2020, 42(6): 1432-14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