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之间的北阿尔金断裂是青藏高原向N扩展的重要边界条件, 目前对其新生代以来的运动学特征还存在较大争议。文中利用DEM数据提取了穿过北阿尔金断裂的18条河流及相关汇水盆地的地貌信息, 分析了河流平、 纵剖面的形态、 标准化河流长度坡度指数(SLK)、 标准化河流陡峭指数(Ksn)以及汇水盆地面积-高程曲线和积分(HI)等多个构造地貌指标参数, 以研究北阿尔金断裂晚第四纪以来的活动性和活动方式。结果表明, 北阿尔金断裂西段的河流纵剖面和汇水盆地面积-高程曲线呈上凹型, 河流纵剖面上发育较多小规模的裂点, SLK、 Ksn和HI值相对较低。与之相反, 其东段的河流纵剖面大都呈上凸型和平直型, 在北阿尔金断裂上盘发育较大规模的河流裂点, 对应较高的SLK和Ksn值; 面积-高程曲线形态以S型和上凸型为主, HI值也相对较大。上述地貌指标反映北阿尔金断裂东段的地貌活动性较西段更强, 推测为东段正好位于南阿尔金断裂阿克图受阻双弯曲北侧, 受其强烈侧向挤压所致。此外, 河流穿过北阿尔金断裂没有发生系统的左旋位错, 新发现的一条错断晚第四纪冲积扇的前锋断裂也呈现出典型的逆冲特征, 表明北阿尔金断裂在晚第四纪以来以逆冲运动为主。结合前人的研究结果推测, 北阿尔金断裂在晚新生代存在从走滑向逆冲的构造转换, 且与南阿尔金断裂之间存在密切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