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国际标样Fish Canyon Tuff锆石的(U-Th)/He年龄测定
王英, 郑德文, 李又娟, 武颖
地震地质    2019, 41 (5): 1302-1315.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9.05.016
摘要688)   HTML    PDF(pc) (1251KB)(432)    收藏
锆石是(U-Th)/He测年体系中最常用的富含U、Th的副矿物之一。相对于磷灰石而言,锆石的He封闭温度较高(约190℃),在解决沉积盆地物源和热史恢复方面更具优势。但锆石晶体内的U、Th分带普遍发育,浓度差异明显,即使是国际普遍使用的(U-Th)/He测年标样FCT(Fish Canyon Tuff)的年龄值分散度也可约达10%。文中依托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新建立的(U-Th)/He年代学实验室,利用配备的Alphachron He同位素质谱仪对一批FCT锆石单颗粒采用激光加热萃取后进行4He含量测定,并应用自动进样的安捷伦7900 ICP-MS和同位素稀释剂法测定母体同位素U、Th的含量,得到FCT锆石的年龄范围为26.61~31.91Ma,加权平均年龄为(28.8±3.1)Ma(2SDn=10),该年龄值与国际上多个实验室所获得的平均年龄((28.3±3.1)Ma,2σ,n=127;(28.29±2.6)Ma,2σ外部误差,9.3%,n=114)在误差范围内一致;Th/U比值范围是0.52~0.67,与国际报道值一致,说明本实验室所建立的锆石单颗粒(U-Th)/He测年实验流程可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基于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的锆石微区U-Pb精确定年
李朝鹏, 郑德文, 王英, 庞建章, 肖霖, 李又娟
地震地质    2019, 41 (1): 237-249.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9.01.016
摘要693)   HTML    PDF(pc) (3660KB)(577)    收藏
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为锆石U-Pb年代学提供了快速、精确的测试技术。文中利用Agilent 7900型四极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Q-ICP-MS)和Resolution M50-LR型193nm ArF准分子激光剥蚀系统联机,建立了完整的锆石U-Pb年龄测试流程。在激光束斑直径40μm、能量密度3.5J/cm2的条件下,用标准玻璃NIST612对测试系统进行调谐,使238 U的灵敏度高于30000cps/s。对5个锆石标样(年龄为4~1064Ma)进行了详细的定年研究,所获得的91500、GJ-1、Plesovice、FCT和蓬莱锆石的U-Pb年龄与前人报道的年龄在误差范围内是一致的,3个国际标样(91500、GJ-1、Plesovice)的测试精度优于3%,2个二级标样(FCT和蓬莱)测试精度较低,仅优于15%,结果表明该实验流程是可行的。锆石U-Pb年龄的分析误差主要来自3个方面:同位素比值测定误差、仪器灵敏度漂移和同位素分馏校正系数误差、标样推荐值误差。与国际标样相比,影响FCT和蓬莱锆石的分析误差除了以上3个因素外,还有以下3个方面:放射性成因Pb*含量过低,测试误差增大;普通Pb对其年龄影响加剧,不易精确地扣除;样品与标样匹配程度降低。因此,样品的测试精度取决于绝对年龄、普通Pb含量和标样与样品匹配程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磷灰石单颗粒(U-Th)/He测年实验流程的建立及验证
王英, 郑德文, 武颖, 李又娟, 王一舟
地震地质    2017, 39 (6): 1143-1157.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7.06.004
摘要840)   HTML    PDF(pc) (1290KB)(608)    收藏
(U-Th)/He同位素定年是近几十年快速发展起来的1种能够对岩石低温冷却历史进行有效研究的新型放射性同位素定年方法。由于磷灰石的He封闭温度较低,所以它能反映低温阶段(40~80℃)的热历史信息,在低温热年代学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是,由于磷灰石(U-Th)/He测年的影响因素多且测试流程复杂,目前国内对于(U-Th)/He同位素定年方法和流程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依托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新建立的(U-Th)/He同位素年代学实验室,利用配备的Alphachron He同位素质谱仪对4批共75个国际标样Durango磷灰石单颗粒进行激光熔融和4 He的含量测量,随后应用自动进样安捷伦7900 ICP-MS和同位素稀释剂法测定母体同位素U、Th的含量,最后计算得到Durango磷灰石的Th/U同位素比值在17.23~23.60之间,全部年龄分布在28.61~34.51Ma,平均年龄为(31.71±1.55)Ma(1σ),与国际标定年龄在误差范围内一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阿拉善地块南部雅布赖山前断裂的运动学特征及意义初探
俞晶星, 郑文俊, 雷启云, 邵延秀, 葛伟鹏, 马严, 李又娟
地震地质    2013, 35 (4): 731-744.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3.04.004
摘要1288)      PDF(pc) (11842KB)(4416)    收藏

雅布赖山前断裂位于阿拉善块体中部的雅布赖山东南侧,断裂全长约120km,整体走向为N60°E,倾向SE,正断性质,局部发现左旋走滑特征。通过卫星影像解译及野外地质填图,并结合断裂几何结构与断错地貌特征将断裂分为3段:雅布赖盐厂段(西南段)、阿贵庙段(中段)、海布勒格段(东北段)。其中,雅布赖盐厂段长约35km,新活动特征明显,最新一次事件陡坎高度约 1m,保存了新鲜的自由面,表明最后一次事件离逝时间较短。阿贵庙段长约31km,断裂整体沿基岩山前分布,几何结构单一,部分地段距山前1~2km处发现分支断裂。海布勒格段长约15km,断错多级地貌面,局部发现最新地表破裂,但不连续,其陡坎高0.5~1.5m。雅布赖山前断裂以正断性质为主,它的形成主要是受到NW-SE方向的区域拉张作用,局部的左旋特征可能是由于受到青藏高原往NE向扩展的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