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渭河盆地东南缘渭南塬前北侧分支断层的浅部结构及晚第四纪活动
李晓妮, 杨晨艺, 李高阳, 冯希杰, 黄引弟, 李陈侠, 李苗, 裴跟弟, 王万合
地震地质    2023, 45 (2): 484-499.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23.02.011
摘要538)   HTML14)    PDF(pc) (8781KB)(204)    收藏

渭南塬前断裂是渭河盆地东南缘一条重要的近EW向的全新世活动断裂, 与1556年华县8级特大地震的发生密切相关。该断裂的北分支--渭南塬前北侧分支断层通过渭南市区, 查明该北侧分支断层的展布、浅部结构、晚第四纪活动性以及发震能力, 对于当地的防震减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文中通过浅层地震和钻孔联合剖面探测, 结合地面地质调查, 对渭南塬前北侧分支断层的展布、结构特征以及晚第四纪活动性开展研究。4条测线的浅层地震勘探揭示渭南塬前北侧分支断层与渭南塬前断裂平行展布, 两者呈阶梯状正断层结构关系。渭南塬前北侧分支断层错断多套第四纪地层, 显示出生长型正断层特征; 可识别的上断点埋深为95m以浅, 晚更新统的垂直错距为16~20m; 在剖面上表现为宽200~1 800m的次级断陷带, 具有阶梯状正断层和小型地堑结构。钻孔联合地质剖面揭示渭南塬前北侧分支断层距今19ka以来仍有活动, 晚更新世中期以来的平均垂直运动速率为0.07~0.26mm/a。结合地表的断层陡坎和断错地貌现象判定, 渭南塬前北侧分支断层与渭南塬前主断层同样具有较强的晚更新世-全新世活动性, 不能排除渭南塬前北侧分支断层曾经参与1556年华县8级大地震破裂的可能性, 亟需针对其潜在地震危险性和危害性开展相关研究。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秦岭北缘断裂带的重要分支——桃川-户县断层的浅部结构与第四纪活动性
杨晨艺, 李晓妮, 冯希杰, 黄引弟, 裴跟弟
地震地质    2023, 45 (2): 464-483.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23.02.010
摘要993)   HTML15)    PDF(pc) (7081KB)(207)    收藏

秦岭北缘断裂带是渭河盆地南缘重要的活动构造, 含有多条分支断层, 其中近EW向的桃川-户县断层位于该断裂带的北侧, 其东段隐伏于渭河盆地内。已有研究对该断层隐伏段的中段开展了浅层人工地震勘探, 并推断其为正断兼走滑运动性质的晚更新世活动断层, 但未能确定断层最晚活动的年代与活动速率。文中通过开展新的浅层地震勘探和钻孔联合剖面探测, 进一步研究了桃川-户县断层西段(太白盆地段)与东段(渭河盆地隐伏段)的浅部结构构造和几何展布、第四纪活动的最晚时代及活动速率。探测剖面揭示出桃川-户县断层的西段可向W延伸至少20km至太白盆地, 而东段自眉县起延入渭河盆地, 经周至、户县, 隐伏于渭河盆地第四系中。断层西段在太白盆地断错早第四系及下伏结晶基底, 控制了太白盆地南缘, 其N倾的正断作用断错第四系约300m, 断层带内保留老的逆冲构造残余。断层东段(渭河盆地隐伏段)在周至和户县附近的主断面倾向N, 断层带分别表现为宽约6km的断陷带和宽约4km的阶梯状构造带, 断错了上更新统顶界; 在渭河盆地南缘, 断层断错全新统标志层黑垆土S0, 垂直断距为4~5m, 对应的全新世活动速率为0.4~1.3mm/a。综合浅层地震勘探、钻孔探测及地面地质调查结果分析认为, 桃川-户县断层东段的活动性明显强于西段, 这可能是由于东段并入渭河盆地构造带, 成为一级活动地块边界带的一部分所致。桃川-户县断层是秦岭北缘断裂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控制了渭河盆地南缘的构造活动。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渭河盆地北缘口镇-关山断层的晚第四纪—现今的活动性
杨晨艺, 李晓妮, 冯希杰, 朱琳, 李苗, 张恩会
地震地质    2021, 43 (3): 504-520.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21.03.003
摘要608)   HTML    PDF(pc) (6874KB)(273)    收藏
近EW向的口镇-关山断层斜切了NEE向的渭河盆地北缘活动断裂带。 文中基于野外补充调查结果, 结合跨断层水准和蠕变仪监测资料研究了该断层晚第四纪—现今的活动性, 补充了该断层晚第四纪活动的证据, 分析了东、 西2个断层段现今的活动特征与差异, 获得以下新认识: 1)口镇-关山断层为S倾的正-左旋斜滑断层, 也是为调节渭河盆地不同段落非均匀拉张而形成的斜向调节断层, 其晚第四纪垂直错断地层8.8m, 左旋错断冲沟约34m, 垂直和左旋滑动速率分别为>0.13mm/a和>0.49mm/a。 2)形变监测反映该断层正在发生正-左旋斜滑型的蠕滑运动; 其中, 断层西段的蠕动相对稳定, 垂直和左旋蠕动速率分别为0.16~0.76mm/a和0.42~0.78mm/a, 横向水平拉张速率为0.15~0.26mm/a; 断层东段正断分量的垂直蠕动速率为1.56mm/a, 大于西段, 且表现出阶跃式或幕式蠕滑特征, “阶跃期”(2012—2014年)速率达13mm/a的蠕动可能代表1次慢滑移事件。 这些现象表明中国大陆拉张构造环境的活动断层也能发生蠕动。 3)沿该断层的地震活动以及地表地裂缝带的发育与该断层的蠕动作用密切相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