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青海玛多7.4级地震GNSS同震水平位移的快速获取
李经纬, 陈长云, 占伟, 武艳强
地震地质    2021, 43 (5): 1073-1084.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21.05.003
摘要723)   HTML22)    PDF(pc) (4042KB)(410)    收藏

2021年5月21日青海玛多7.4级地震导致玛多县及其周边地区受灾严重。为了快速获取GNSS同震位移场服务于震情快速研判, 文中采用多种方法对玛多地震的同震位移开展了针对性研究。采用1Hz高频动态差分、 震后5h静态解算及多天静态解算3种方法获取了同震位移, 经对比分析发现GAMIT/GLOBK的动态差分TRACK模块在利用高频数据获取同震形变时适用于近场形变量较大的测站, 对远场形变量小的测站则适用性不强; 震后5h静态解算获得的同震位移与多天静态解算结果相比时效性更强, 两者的数值相差1~4mm, 所反映的位移大小、 方向及影响范围都保持较强的一致性。综合GNSS资料分析表明, 本次地震的发震断层为昆仑山口-江错断裂, 且震源机制以左旋走滑为主, 距离震中区约40km的QHMD站(青海玛多)的W向位移约为24cm, N向位移约为8cm。从近场震后5h静态解和多天静态解的结果分析可知震后变形显著, 仍需持续关注。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芦山“4·20”7.0级地震同震位移场考证及地表变形模式初探
魏文薪, 江在森, 邹镇宇, 杨永林, 张龙, 武艳强
地震地质    2014, 36 (2): 333-343.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4.02.005
摘要768)      PDF(pc) (5797KB)(869)    收藏
针对2013年四川芦山7.0级地震震源机制与GPS同震位移场不完全一致的问题,利用高精度水平仪对LS05、LS06等6个GPS连续观测临时站观测墩进行了倾斜测量,对SCTQ墩面水准点高差进行了复测,并对该区域地表变形进行了调查。倾斜测量结果表明,LS06等5个站观测墩相对建站时均无明显倾斜。LS05站观测墩标的确相对建站时发生了倾斜,估计其倾斜量在0.4°~1.2°,倾斜方向以NW为主。无论该点倾斜发生于哪个时段,均不影响同震位移以S向运动为主的特征。对SCTQ基准站观测墩面水准测量结果表明,该站点观测墩非常稳定,未发生倾斜。野外地表调查表明,地壳挤压缩短变形特征较为明显,LS05测点周边确有SW向加速运动和剪切变形现象。综合分析认为,LS05、SCTQ和LS06等GPS测点表现出的左旋应变释放特征真实可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青海玛多7.4级地震GNSS同震水平位移快速获取方法
李经纬 陈长云 占伟 武艳强
地震地质   
录用日期: 2021-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