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长白山天池火山古锥体形貌重建
马晨语, 程滔, 万园, 潘波, 周秉锐, 颜丽丽
地震地质    2024, 46 (6): 1248-1262.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24.06.002
摘要222)   HTML20)    PDF(pc) (5289KB)(65)    收藏

破火山口是火山发生大规模爆炸式喷发后遗留下的锅型地貌, 恢复其原始锥体形貌对于理解火山发展演化和灾害过程具有重要意义。长白山天池火山是一座保存完整的大型破火山口, 其原始锥体形貌和形成过程备受关注。文中借鉴国内外相关破火山口的锥体重建方法, 在全球范围内寻找与天池火山形貌相似的大型火山, 通过分析这些火山地形建立锥体形貌的三段式经验方程, 结合长白山现今地貌恢复了长白山天池火山的古锥体形貌。天池火山古锥体最高可能约达4 100m, 火口顶部直径约390m, 深度约为170m, 锥体外缘上部陡峭, 平均坡度角为27°, 外缘下部坡度略缓, 平均坡度角为18.5°。天池火山古锥体形貌的恢复为理解天池火山的发展演化历史、 冰川地貌的形成和喷发成灾的过程提供了科学依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琼北峨蔓地区火山地质与喷发历史
杨文健, 赵波, 于红梅, 许建东, 潘波, 王锡娇
地震地质    2022, 44 (4): 859-875.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22.04.003
摘要511)   HTML35)    PDF(pc) (11876KB)(179)    收藏

琼北作为中国最大的第四纪火山区之一, 其火山活动表现出多期、 多旋回的特征, 但位于其西北角的峨蔓火山岩的喷发时代依然存在争议。文中对峨蔓火山区展开了详细的火山地质及地貌调查, 并结合全岩主量元素分析及火山岩K-Ar年代学和贝壳14C年代学研究, 揭示了其火山活动时代和喷发特征等。峨蔓火山区包括笔架岭、 春历岭、 兵马角、 龙门激浪、 龙门灯塔及张屋等火山, 其火山喷发方式主要为溢流式喷发、 射汽-岩浆爆破式喷发和弱岩浆爆破式喷发。熔岩流几乎遍及整个火山区, 分布面积约为26.3km2; 基浪堆积物、 溅落堆积物以及火山渣分布范围较小, 仅限于龙门激浪-五彩湾和张屋村附近。峨蔓火山岩成分变化较大, 整体偏中性, 主要由玄武安山岩、 玄武粗安岩和粗安岩组成, 岩浆演化过程经历了橄榄石和单斜辉石的结晶分异。综合火山岩风化程度(球形风化、 红土层)、 火山地质与地貌特征(锥体形貌、 坡度)、 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橄榄石斑晶蚀变、 全岩成分差异)以及K-Ar年龄(0.12~0.44Ma)和贝壳14C年代学结果((43.27±0.67)ka BP), 分析认为峨蔓火山区的火山活动时代应属于中、 晚更新世。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基于MELTS模型的长白山天池火山岩浆演化过程的新认识
周秉锐, 潘波, 尹成孝, 张哲宇, 颜丽丽
地震地质    2022, 44 (4): 831-844.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22.04.001
摘要821)   HTML89)    PDF(pc) (6476KB)(229)    收藏

长白山天池火山是一座大型的复合式活火山, 公元946-947年发生的大喷发和2002-2005年的岩浆扰动事件, 使其受到社会和学者的高度关注。然而, 目前对天池火山的岩浆演化过程, 尤其是玄武岩-粗安岩-粗面岩-碱流岩的演化过程还未能获得良好的认识, 存在诸多争议。文中通过大量野外工作, 获得了天池火山各阶段的岩石样品, 对其进行了全岩地球化学测试与分析。结果显示, 不同喷发阶段的火山岩主量元素随着岩浆硅含量的上升有着连续渐变的趋势, 稀土及微量元素的分布也具有一致性, 反映了一个连续的演化过程。同时, 文中基于MELTS模型对天池火山的岩浆演化进行了模拟, 模拟结果与天池火山的演化过程具有良好的吻合性, 并发现粗面岩向碱流岩的演化过程中除经历分离结晶作用外, 还遭到了浅部地壳花岗岩的同化混染。这些对天池火山岩浆演化过程的新认识, 加深了对天池火山发展演化过程的理解, 也为未来火山喷发的灾害预警和监测数据解释提供了理论支撑。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基于热流变运动学模型的熔岩流灾害区划——新疆阿什库勒火山区的灾害区划
潘波, 程滔, 万园, 于红梅, 许建东
地震地质    2017, 39 (4): 721-734.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7.04.008
摘要544)   HTML    PDF(pc) (5680KB)(297)    收藏
以新疆阿什库勒火山群为研究实例,进行了熔岩流灾害区划的探索性研究。首先,在野外地质调查和岩石学基础上,通过系列经验公式计算和设定了研究区岩浆的密度、黏度和溢出温度等参数。利用熔岩流的热流变运动学模型先进行了实验性模拟,检验了参数设定的合理性和方法的可行性;继而开展了针对研究区的应用型模拟,计算了未来熔岩喷发在不同喷发规模下的覆盖范围。最后通过对模拟结果的分析和借鉴国外灾害区划的方法,进行了阿什库勒火山区灾害的极危险、危险、次危险和潜在危险4级区划,同时提出了相应等级灾害的应对方案和规划建议。虽然中国近300a来未遭遇熔岩流灾害的影响,但文中前瞻性的研究工作将为中国相关灾害研究提供思路,也为中国活动火山区的未来灾害预警和工程建设提供方法储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长白山天池火山气象站期喷发类型研究
潘波, 樊祺诚, 仲广培, 许建东, 万园
地震地质    2013, 35 (3): 542-552.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3.03.008
摘要1100)      PDF(pc) (6693KB)(1288)    收藏

全面系统地了解一座活火山的喷发特征与历史,对于预测其未来喷发形式及灾害性具有重要意义。长白山天池火山晚更新世或全新世以来存在3期大规模的喷发活动,天文峰期喷发与千年大喷发皆为典型的大规模的布里尼式爆炸喷发,而气象站期喷发方式却在爆炸式或溢流式的喷发类型上存在着激烈的争论。气象站期喷发物在遥感影像上表现为以气象站为寄生火口,向北流动长约5.4km,形貌上似一条熔岩流,但文中研究认为是小规模的脉冲式爆炸喷发而形成的岩层形态。主要依据为: 1)岩石成分为高黏度的酸性岩浆; 2)野外露头与剖面的薄层状堆积特征; 3)晶屑的棱角状破碎形态; 4)岩石的颗粒支撑结构。研究结果表明,气象站期的堆积物是爆炸喷发产生的碎屑物沿山坡以火山灰流的形式快速流动,在高温与高流速的剪切力作用下,火山灰流形成1套薄层状的熔结凝灰岩。因此,长白山天池火山晚更新世或全新世以来3期喷发活动均为爆炸式喷发,而非以前认为的爆炸—溢流—爆炸式喷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9)
6. 缅甸兰里岛泥火山灾害与成因机制探讨
万园, 许建东, 于红梅, 赵波, 潘波
地震地质    2011, 33 (2): 452-461.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1.02.018
摘要2063)      PDF(pc) (1143KB)(1770)    收藏

文中主要探讨缅甸兰里岛泥火山灾害与成因机制,结合兰里岛地质背景以及泥火山活动现状,对在兰里岛东北部、中部以及西部所取3个泥火山采样点的样品进行粒度分析以及显微形貌分析,发现样品粒度在1~100μm之间,均呈单峰正态分布,粒径中值相近,粒度分布集中,分选较差,粒度对称程度呈很正偏态; 样品基质以泥质为主含有大量泥质碎屑、细小晶体碎屑以及少量气孔,并含有少量蚀变强烈的斜长石晶屑和辉石晶屑,可判定样品点物源相同。据此推断兰里岛普遍存在均匀泥质层作为泥火山喷发的统一物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4)
7. 吉林龙岗四海火山碎屑物粒度分析与地质意义
刘强, 魏海泉, 许建东, 栾鹏, 孙春强, 潘波, 赵波, 于红梅
地震地质    2009, 31 (1): 112-121.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09.01.010
摘要1994)      PDF(pc) (1663KB)(1190)    收藏
四海火山灰是龙岗火山群中的一次火山爆发形成的,这次火山爆发形成的玄武质空降堆积物分别组成金龙顶子火山渣锥和位于金龙顶子火山锥以东的、分布于辉南县红旗林场和靖宇县四海林场一带的低缓开阔的火山碎屑席。通过投点得知金龙顶子火山喷发类型为次布里尼式(Sub-Plinian)喷发,反映金龙顶子火山爆发强度很大。四海火山灰空降碎屑物7个样品的粒度累计频率曲线投点分布范围、集中区域均有较好的一致性,累计频率曲线表明碎屑物在空中搬运与沉降时都经过了类似的重力分选作用。近火口缘样品粗粒碎屑含量较高,随着与火口缘距离的增加,粗粒部分含量明显降低,细粒碎屑含量增加趋势明显。龙岗火山区内其它岩渣锥火山碎屑物粒度分布范围明显宽于四海火山灰粒度分布范围,累积频率曲线斜率较为一致。虽然样品距火山口距离均较近,但也出现了细粒富集程度变缓的现象,反映了龙岗火山区其它火山锥喷发强度明显小于四海火山。对比长白山天池火山碎屑物粒度分布特征发现,天池火山空降堆积物粒度分布斜率变化比较均匀,四海火山灰斜率有明显变化;四海火山灰最大粒度小于长白山天池火山空降堆积物,但是粗粒度碎屑物含量较高。细粒度碎屑物部分累计频率曲线上升趋势较缓,说明金龙顶子火山的喷发爆破性小于天池火山。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36)
8. 1679年三河-平谷8级地震近断层强地震动的有限元模拟
潘波, 许建东, 刘启方
地震地质    2009, 31 (1): 69-83.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09.01.007
摘要2119)      PDF(pc) (4505KB)(1157)    收藏
文中通过收集整理三河-平谷8级地震的历史记录、野外地质调查和区域地震等资料,建立了该地震的震源模型;以穿过研究区的12条测线和区域第四纪、新近纪、古近纪沉积等厚度图等资料为基础,建立了北京地区的传播介质模型;利用哈尔滨工程力学研究所的近断层强地震动有限元程序和40节点的高性能并行计算机计算了北京地区震后60s内地表各点的地震动速度时程和峰值速度。为检验模拟结果的质量,我们取2排测点的速度时程和水平向峰值速度等值线图进行了分析,发现计算结果与历史地震记录及实际地震观测资料吻合良好,说明了我们的模拟结果的可信性和模拟方法的客观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3)
9. 火山岩地区断层活动时代鉴定中的问题及其讨论
许建东, 周本刚, 魏海泉, 赵波, 潘波, 栾鹏
地震地质    2008, 30 (2): 553-561.  
摘要2001)      PDF(pc) (12985KB)(833)    收藏
通过野外地质、地貌调查,对新生代玄武岩普遍发育的吉林省靖宇县龙岗火山群地区的断层活动性进行了研究,结合断层物质ESR测年分析结果以及本地区第四纪火山活动的特点,发现ESR测年数据与野外实际观察到的地质现象比较相对偏新。文中讨论了产生这一现象的两个可能原因:1)研究地区大规模的第四纪岩浆喷发活动作为一种重要的热事件,对于先存的断层物质中的ESR测年信号具有"退火"和零化作用;2)化学风化作用、地下水的淋滤作用、次生物质的混入和富硅热液作用而导致的次生石英颗粒的增长,都可能会导致断层带物质ESR测年剂量的增加,从而引起测年结果偏新。因此,研究区ESR测年结果反映出的并非是断层最后一次的活动年代,而可能是断层活动的上限年龄。尽管与实际的断层活动年龄有较大的差距,但对于大型工程场地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尤其是对于能动断层的鉴定,这种"上限年龄"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3)
10. 北京地区近断层强地震动模拟
潘波, 许建东, 关口春子, 何宏林
地震地质    2006, 28 (4): 623-634.  
摘要1509)      PDF(pc) (3321KB)(1353)    收藏
文中利用1679年三河-平谷8级地震的有关资料和北京地区地下三维结构的研究成果,建立了相应的震源模型和传播介质模型.利用Graves的三维有限差分程序,计算了北京地区震后的地面峰值速度.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处理,获得了近断层强地震动的近断层效应、方向性效应、上盘效应和盆地效应等基本特征.同时,这些特征也反映了我们所设定的震源和传播介质参数的合理性,以及模拟方法的正确性.另外,分析处理中所获得的这些结果可为北京地区的城市规划和抗震设防提供客观的参考依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62)
11. 琼北峨蔓地区第四纪火山活动研究
杨文健 赵波 于红梅 许建东 潘波 王锡娇
地震地质   
录用日期: 2021-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