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北阿尔金断裂晚第四纪活动构造特征
叶雨晖, 吴磊, 王依平, 楼谦谦, 陈力琦, 高石宝, 林秀斌, 程晓敢, 陈汉林
地震地质    2022, 44 (2): 297-312.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22.02.002
摘要760)   HTML42)    PDF(pc) (7598KB)(300)    收藏

位于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之间的北阿尔金断裂是青藏高原向N扩展的重要边界条件, 目前对其新生代以来的运动学特征还存在较大争议。文中利用DEM数据提取了穿过北阿尔金断裂的18条河流及相关汇水盆地的地貌信息, 分析了河流平、 纵剖面的形态、 标准化河流长度坡度指数(SLK)、 标准化河流陡峭指数(Ksn)以及汇水盆地面积-高程曲线和积分(HI)等多个构造地貌指标参数, 以研究北阿尔金断裂晚第四纪以来的活动性和活动方式。结果表明, 北阿尔金断裂西段的河流纵剖面和汇水盆地面积-高程曲线呈上凹型, 河流纵剖面上发育较多小规模的裂点, SLKKsnHI值相对较低。与之相反, 其东段的河流纵剖面大都呈上凸型和平直型, 在北阿尔金断裂上盘发育较大规模的河流裂点, 对应较高的SLKKsn值; 面积-高程曲线形态以S型和上凸型为主, HI值也相对较大。上述地貌指标反映北阿尔金断裂东段的地貌活动性较西段更强, 推测为东段正好位于南阿尔金断裂阿克图受阻双弯曲北侧, 受其强烈侧向挤压所致。此外, 河流穿过北阿尔金断裂没有发生系统的左旋位错, 新发现的一条错断晚第四纪冲积扇的前锋断裂也呈现出典型的逆冲特征, 表明北阿尔金断裂在晚第四纪以来以逆冲运动为主。结合前人的研究结果推测, 北阿尔金断裂在晚新生代存在从走滑向逆冲的构造转换, 且与南阿尔金断裂之间存在密切的相互作用。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水库气枪震源产生的S波及其分裂
张尉, 戴恒昌, 李向阳, 陈棋福, 陈汉林, 陈颙
地震地质    2009, 31 (1): 22-33.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09.01.003
摘要2202)      PDF(pc) (5265KB)(1405)    收藏
人工气枪震源在陆地水库可以有效激发S波,S波能量较强,与ML1.6天然地震相当。气枪可用于S波分裂研究,对布置在燕山隆起带的流动地震台的气枪信号进行了S波分裂参数分析,结果表明,快剪切波偏振优势方向为NWW和NNE向,偏振方向和断裂的性质密切相关。气枪是高度可重复性人工震源,利用气枪定点激发和定点接收有可能精确获取S波分裂参数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为地震预测探索实践提供可靠的物理途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北阿尔金断裂晚第四纪活动构造特征
叶雨晖 吴磊 王依平 楼谦谦 陈力琦 高石宝 林秀斌 程晓敢 陈汉林
地震地质   
录用日期: 2021-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