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大凉山断裂带北段石棉断裂的古地震
冯嘉辉, 陈立春, 王虎, 刘姣, 韩明明, 李彦宝, 高帅坡, 卢丽莉
地震地质    2021, 43 (1): 53-71.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21.01.004
摘要1172)   HTML    PDF(pc) (15854KB)(375)    收藏
大凉山断裂带是大型走滑断裂鲜水河-小江断裂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活动性是认识和探讨青藏高原东南缘现今地震活动和构造变形机制的重要基础资料。 相较于中段和南段, 关于大凉山断裂带北段活动性的相关研究成果, 尤其是古地震资料非常缺乏。文中基于野外地质地貌调查, 在石棉断裂联合村处开挖了一组(2个)探槽, 揭露出断裂全新世活动的直接证据。 通过古地震分析和炭样加速器质谱仪(AMS)测年, 共获得了4次古地震事件: 事件E1: 20925—16850BC; 事件E2: 15265—1785BC; 事件E3: 360—1475AD; 事件E4: 1655—1815AD。其中包括全新世以来的3次事件, 最新2次事件的复发间隔骤然缩短, 反映断裂活动可能正在加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鲜水河断裂带雅拉河段晚第四纪活动性
梁明剑, 陈立春, 冉勇康, 李彦宝, 王栋, 高帅坡, 韩明明, 曾蒂
地震地质    2020, 42 (2): 513-525.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20.02.016
摘要755)   HTML    PDF(pc) (10730KB)(575)    收藏
走滑断裂几何结构的复杂性往往影响着断裂上的应变积累与分配、 大地震的破裂过程等。 鲜水河断裂带是青藏高原东南缘一条强烈活动的次级块体边界断裂带, 其在惠远寺—康定之间叉分为3支次级断层: 雅拉河断层、 色拉哈断层和折多塘断层。 前人认为这3条断层不均匀地分配了鲜水河断裂慧远寺以北段的应变。 然而, 关于雅拉河断层晚第四纪活动性的分歧制约了对这种应变分配模式的认识。 文中通过遥感解译和野外调查发现: 在雅拉措一带仍残留有一段长约10km的地震地表破裂带, 同震水平位错2.5~3.5m; 断层晚第四纪地表活动行迹一直向S延至雅拉乡附近。 这些证据表明雅拉河断层为全新世活动断层, 与色拉哈断层、 折多塘断层一样具有孕育和发生强震、 大地震的构造能力, 同样参与鲜水河断裂带的应变分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