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1997年 第19卷 第2期    刊出日期:1997-06-11
    目录
    地震地质1997年第19卷第2期目录
    1997, (2):  0-0. 
    摘要 ( )   PDF (32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研简报
    海原断裂高湾子地点三维探槽的开挖与古地震研究
    冉勇康, 段瑞涛, 邓起东, 焦德成, 闵伟
    1997, 19(2):  97-107. 
    摘要 ( )   PDF (274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海原断裂高湾子地点进行大比例尺地质地貌填图和三维探槽开挖,揭示出7次古地震事件,除1920年地震外,它们的年龄分别为距今(10004±3196),(6689±169),(6120±505),(4208±577),(2763±372)和(1005±465)a;重复间隔分别为(3315±3200),(561±532),(1920±766),(1425±686),(1578±595)和(980±465)a。事件Ⅲ,Ⅳ,Ⅴ,Ⅵ,Ⅶ的水平位移量分别为(5.6±2.3),(1.5±1.1),(1.5±1.1),(2±1)和(7±0.5)m.显示出重复间隔时间的分段性和特征行为的分级性。两次类似1920年强度的地震间隔期间,有3次位移量为1~2m的地震发生。
    红河断裂带第四纪活动的时空演化特征
    计凤桔, 虢顺民, 向宏发
    1997, 19(2):  108-114. 
    摘要 ( )   PDF (151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断裂带沿线的构造地貌、断层岩组合及大量与断裂相关的地层年代,综合分析了红河断裂带第四纪以来活动的总趋势:随着活动时代的趋新,活动中心由南向北逐渐迁移,全新世晚期以来的活动中心位于大理、弥渡一带;探讨了该断裂带第四纪活动的时空演化规律,为断裂带不同区段地震危险性的评估提供了依据。
    甘孜-玉树断裂带的近代地震与未来地震趋势估计
    周荣军, 闻学泽, 蔡长星, 马声浩
    1997, 19(2):  115-124. 
    摘要 ( )   PDF (231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甘孜-玉树断裂带上近代地震的震级、震中位置和地震地表破裂的空间展布特征的研究,采用Nishenko和Buland(1987)发展的“特征地震复发时间通用分布”概率模型,即“NB”模型,对甘孜-玉树断裂带各段落未来50a内强震趋势进行了估计。根据研究结果识别出,未来50a内本断裂带内马尼干戈断裂段具有强震复发的高危险性,当江断裂段强震复发的可能性也不能排除,这为地震中长期预报提供了重要依据。
    华北东南部介休-新乡-溧阳北西向新生地震构造带
    徐杰, 王若柏, 王春华, 宋长青
    1997, 19(2):  125-134. 
    摘要 ( )   PDF (142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华北地区东南部的地震活动、地质构造和地球物理等资料,对介休-新乡-溧阳北西向地震带的地震地质条件作了分析。此地震带具有统一的现代区域构造应力背景,是华北东南部的一条现代地壳剪切破裂带;沿此带发育由一系列晚第三纪以来继承性活动的和新产生的北西向断裂组成的活动断裂带,它斜穿不同的构造单元是一条新生地震构造带。
    1995年苍山5.2级地震前应力场的动态变化
    周翠英, 华爱军, 王梅, 张来荣, 马玉香
    1997, 19(2):  135-140. 
    摘要 ( )   PDF (142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1995年9月20日山东苍山5.2级地震前源区及其附近不同小区应力场方向的动态变化入手,分析了主应力轴方位、仰角及其矛盾符号比等参量在5.2级地震前的异常变化及其时空演变特点,简析了可能成因,可为研究震前其它各类前兆异常提供背景依据。
    海城7.3级地震震源环境的力学分析
    卢良玉, 李平, 潘科, 卢造勋, 徐心同
    1997, 19(2):  141-147. 
    摘要 ( )   PDF (195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地学断面资料建立地壳结构模型,以精密水准测量数据为检验标准,在水平力和垂直力为边界力学条件下,对海城地震区震前地壳内部的构造应力场用二维线弹性有限元法进行数值模拟计算。设计了3种受力方案,分析了模拟计算结果,结合震源机制解等实际资料,选出最佳方案模型,讨论了海城7.3级地震前震源的力学和构造环境及应力场演化特征。
    苏鲁皖断层形变显示的区域地壳活动新特征
    薄万举, 郭良迁, 谢觉民
    1997, 19(2):  148-154. 
    摘要 ( )   PDF (143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首次对苏鲁皖三省跨断层流动水准测量资料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给出了去掉长趋势项的有异常活动的全部观测值曲线。结合地质构造,对其异常活动性质进行了逐一的分析。结果表明,1991年以来郯庐断裂带上的断层活动有加强的趋势,其南段多为张性,中、北段多为压性,茅山东侧断裂以压性为主。异常变化主要出现在1991年和1995年前后,推测新的区域地壳异常活动期已开始。
    邢台震区地壳上地幔电性结构及其构造意义
    邓前辉, 张木生, 詹艳, 汤吉, 赵国泽, 刘铁胜, 朱佐权, 刘宝勤, 贾政, 李柱国, 屈健鹏
    1997, 19(2):  155-163. 
    摘要 ( )   PDF (194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用大地电磁测深(MT)方法在邢台地震区作了4条观测剖面,资料解释结果表明探测区地壳上地幔的电性结构主要特征为:震源区复杂,周边区简单;发震深度复杂,非发震深度简单;震源区电性突变,显示隐伏高角度断裂;高导层代表10km和20km深度的滑脱面;地幔上隆可能意味着地幔物质向上运移。这些观测结果对于了解测区构造背景、发震构造和深浅构造的关系有重要意义。
    长白山天池火山区大地电磁测深初步观测
    汤吉, 刘铁胜, 江钊, 赵国泽, 王继军, 詹艳
    1997, 19(2):  164-170. 
    摘要 ( )   PDF (151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长白山火山区沿着两条剖面进行了15个测点的大地电磁测深观测,对地磁感应矢量和地下电性分布维数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使用阻抗张量分解和二维自动反演等新技术对资料进行了解释。结果表明,火山区及其周围地区的地下电性结构具有二维特征,但在火山口及其附近地下存在局部三维异常体,异常体埋深约12km,初步推测可能是火山岩浆囊。
    水热作用条件下蛇纹石断层泥的摩擦强度和速度依赖性及其地震地质意义
    马胜利, D. Lockner, D. Moore, R. Summers, J. Byerlee
    1997, 19(2):  171-178. 
    摘要 ( )   PDF (221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恒定的正应力和孔隙压力、不同温度下测量了三种蛇纹石断层泥摩擦强度的速度依赖性。在室温下,纤蛇纹石具有很低的摩擦系数(0.2~0.25),而利蛇纹石和叶蛇纹石的摩擦系数较高,分别为0.39和0.45左右。在25~200℃范围内,温度变化对纤蛇纹石和叶蛇纹石强度的影响不明显,而利蛇纹石的摩擦系数随温度升高明显增加。室温下,三种蛇纹石的摩擦在较快的滑动速率下表现为微弱的速度弱化,而在较慢的滑动速度下为明显的速度强化,温度的提高有促使速度弱化向速度强化转变的趋势。研究表明,蛇纹石的存在有利于断层的无震蠕动,但这种影响可能主要限于浅部;尽管纤蛇纹石是最软弱的造岩矿物之一,但仍不足以解释圣安德烈斯断层的软弱性。
    浅谈地震中短期预报的科学思路与探索途径
    张崇立, 邓志辉, 车用太
    1997, 19(2):  179-184. 
    摘要 ( )   PDF (167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详细论述了地震中短期预报工作的科学思路,即“给‘静态’的地质(壳)结构赋予动态属性,给前兆性异常赋予构造的涵义”;在这个思路的指导下,简要探讨了地震中短期预报的探索途径,提出了在地震中短期预报研究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郯庐断裂带北段的形成时间及其动力学特征
    王瑜, 窦立荣
    1997, 19(2):  185-192. 
    摘要 ( )   PDF (201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郯庐断裂带在中国东北地区延伸,切过辽河盆地东部坳陷后分为依兰-伊通、密山-敦化和四平-长春三条断裂。在依兰-伊通断裂带内利用40Ar/39Ar法测得断层岩(云母石英片岩)中黑云母单矿物的年龄为(100±2.3)Ma.同时测得断裂带内辉绿岩的Rb-Sr全岩等时线年龄(100±5.9)Ma,辉石的40Ar/39Ar坪年龄为105Ma.从依兰-伊通断裂错开中生代花岗岩体、古生界地层、白垩系泉头组的露头对比,以及断裂带内应变测量等获得区内断层的走滑距离为4km左右。断层切过下白垩统泉头组(122Ma,K-Ar法)并被上白垩统嫩江组所覆盖。这段走滑断层的活动对邻近盆地产生了影响,造成盆地中的反转构造。该走滑断层是在中国东部地区逆时针方向的旋转运动基础上形成的,并与俯冲的西太平洋板块及其引起的上地幔物质运动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