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22年 第44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2-04-20
    目录
    中英文目录
    2022, 44(2):  0-0. 
    摘要 ( )   PDF (23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论文
    海南峨蔓兵马角海岸火山地质特征与喷发灾害类型
    赵勇伟, 李霓, 陈正全, 王丽竹, 冯晶晶, 赵波
    2022, 44(2):  281-296.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22.02.001
    摘要 ( )   HTML ( )   PDF (12803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中以雷琼火山群海南岛儋州地区峨蔓镇的兵马角海岸火山为研究对象, 在卫星影像及无人机影像数据解译的基础上, 分析了海岸火山锥不同位置典型剖面的火山喷发序列, 并利用显微镜及扫描电镜分析碎屑物成因, 再现火山喷发物理过程。兵马角剖面存在3类玄武质碎屑。第1类碎屑整体呈绳状、 树根状, 经历明显的塑性变形, 碎屑内部气孔构造极发育, 代表纯岩浆爆破喷发成因。第2类碎屑表壳之下呈蜂窝状细密气孔构造, 表面龟裂与内部普遍的脆性破裂显示其经受过淬火作用; 内部仍保留的气孔构造说明其内部可能没有受到影响, 以上证据支持该类碎屑形成于中度的水-岩浆相互作用。第3类碎屑有强烈塑性变形特征, 表面出现大量龟裂纹; 内部碎裂为大量薄皮碎屑并重新熔结, 不规则气孔或空腔占碎屑的绝大部分, 说明该类碎屑形成于相对较强的水-岩浆相互作用。兵马角剖面显示, 兵马角火山喷发于滨海环境, 具有水下火山向陆上火山过渡的特点。火山活动早期发生水下“火喷泉”式喷发, 在水下构筑火山碎屑堆积, 主要由第3类碎屑构成。碎屑松散无层理, 粒度分选不明显, 其中出现大量有塑性变形的、 气孔构造极其发育的黑色熔岩浆屑。在火山活动的中期, 当碎屑堆积物高出水面时, 火山作用转变为射汽岩浆喷发, 产生具有明显平行层理与交错层理的涌流凝灰岩, 以第2类碎屑为主。火山活动晚期以斯通博利型-夏威夷型喷发为主, 形成不同熔结程度的黑色、 砖红色集块岩, 含有大量第1类碎屑。火山喷发最终过渡为熔岩溢流, 形成熔岩台地。根据兵马角火山喷发的物理机制, 推测未来潜在的滨海火山喷发灾害包括水下“火喷泉”、 射汽岩浆喷发成因的涌流、 弹道喷射坠落的火山弹、 熔岩喷泉以及熔岩流。其中涌流可能贴海平面高速运动, 影响火口周边约10km范围的区域, 是最有威胁的火山喷发灾害类型。

    北阿尔金断裂晚第四纪活动构造特征
    叶雨晖, 吴磊, 王依平, 楼谦谦, 陈力琦, 高石宝, 林秀斌, 程晓敢, 陈汉林
    2022, 44(2):  297-312.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22.02.002
    摘要 ( )   HTML ( )   PDF (7598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位于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之间的北阿尔金断裂是青藏高原向N扩展的重要边界条件, 目前对其新生代以来的运动学特征还存在较大争议。文中利用DEM数据提取了穿过北阿尔金断裂的18条河流及相关汇水盆地的地貌信息, 分析了河流平、 纵剖面的形态、 标准化河流长度坡度指数(SLK)、 标准化河流陡峭指数(Ksn)以及汇水盆地面积-高程曲线和积分(HI)等多个构造地貌指标参数, 以研究北阿尔金断裂晚第四纪以来的活动性和活动方式。结果表明, 北阿尔金断裂西段的河流纵剖面和汇水盆地面积-高程曲线呈上凹型, 河流纵剖面上发育较多小规模的裂点, SLKKsnHI值相对较低。与之相反, 其东段的河流纵剖面大都呈上凸型和平直型, 在北阿尔金断裂上盘发育较大规模的河流裂点, 对应较高的SLKKsn值; 面积-高程曲线形态以S型和上凸型为主, HI值也相对较大。上述地貌指标反映北阿尔金断裂东段的地貌活动性较西段更强, 推测为东段正好位于南阿尔金断裂阿克图受阻双弯曲北侧, 受其强烈侧向挤压所致。此外, 河流穿过北阿尔金断裂没有发生系统的左旋位错, 新发现的一条错断晚第四纪冲积扇的前锋断裂也呈现出典型的逆冲特征, 表明北阿尔金断裂在晚第四纪以来以逆冲运动为主。结合前人的研究结果推测, 北阿尔金断裂在晚新生代存在从走滑向逆冲的构造转换, 且与南阿尔金断裂之间存在密切的相互作用。

    交角约90°共轭断裂的现今形变及对构造应力场的指示意义——以2019年MW≥6.4菲律宾地震序列为例
    王雨晴, 冯万鹏, 张培震
    2022, 44(2):  313-332.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22.02.003
    摘要 ( )   HTML ( )   PDF (7645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共轭断裂是恢复区域构造应力场方位的主要地质学证据之一, 其交角大小可能反映了当地的力学环境。交角约90°的情况是其中重要的一类, 但目前对其认知仍较为有限。为研究此类断层的构造指示意义, 文中以2019年10—12月菲律宾4次MW≥6.4地震序列为例, 采用InSAR空间测量学方法, 精细研究了该过程的地表形变特征, 进而确定了该地震断层系统的几何参数。结果显示, 这4次地震发生在走向为48.8°、 倾角为74.5°的右旋走滑断裂与走向为318.2°、 倾角为68.9°的左旋走滑断裂上, 可见2条断裂具有正交共轭的特征。经计算, 2条断层主要滑动矢量间的最小旋转角达29.28°, 在地震学意义上并不完全共轭。根据区域应力场结果, 该共轭系统的剪裂角平分线方向与区域压应力的方位基本一致。余震分布显示发震断层延伸到莫霍面边缘, 具备了成断层时潜在的韧性剪切条件。库仑应力模拟显示在共轭断裂系统中1支上的滑动过程可同时造成2支在交叉处一致的应力卸载作用, 表明共轭系统中的2条断层对区域应力场卸载具有等效性。在全球范围内, 搜集获取的共轭断层系统活动序列显示以“L”型展布的几何特征为主, 且呈现2支断层发育不平衡的现象, 该差异性很可能与断层之间的物性差异有关。

    小多道地震震源效果在海域活动断裂探测中的对比研究
    易虎, 詹文欢, 闵伟, 吴晓川, 李健, 冯英辞, 任治坤
    2022, 44(2):  333-348.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22.02.004
    摘要 ( )   HTML ( )   PDF (8062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海域地震区划与活动断裂的探测和识别密切相关。文中在台湾海峡闽东南隆起带开展了活动断裂的地球物理探测研究, 选取GI枪震源与电火花震源剖面进行对比分析, 发现了晚更新世以来活动的3条基底断裂构造和2条垂向延伸较小的细小断裂。基底断裂可在GI枪震源剖面和电火花震源剖面上识别, 细小断裂则只能在电火花剖面上识别; 3条基底断裂在2种剖面上的错断地层位置、 几何形态接近, 但断裂周围的地层形态及次级断裂展布样式受分辨率的影响存在成像差异。相似的断裂探测结果体现了这2种方法的有效性, 而剖面成像差异则说明在实际工作中开展组合探测的必要性。基于2种数据的融合结果, 对断裂F1的构造属性进行更为详细的分析说明: 断裂F1是基底先存断裂晚更新世活化的结果, 为一坳陷边界断层, 呈伸展正断活动, 分析认为其应归属为华南沿海滨海断裂带。因此, 在海域地震区划和海域地震危险性评价工作中, 应重视多种探测方法的组合使用, 以便获取更加详实的断裂信息。

    利用地震反射剖面探测研究安丘-莒县断裂板泉段的浅部构造特征
    秦晶晶, 刘保金, 王志才, 酆少英, 邓小娟, 花鑫升, 李倩
    2022, 44(2):  349-362.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22.02.005
    摘要 ( )   HTML ( )   PDF (3676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安丘-莒县断裂是郯庐断裂带内活动性最强的一条断裂, 也是1668年郯城$8\frac{1}{2}$级地震的发震断裂。跨郯庐断裂带东地堑和安丘-莒县断裂完成的浅层反射地震剖面清晰地揭示了地层界面形态和断裂的浅部特征。研究结果表明: 郯庐断裂带东地堑是一个由多条断裂组成的断陷盆地, 且第四纪地层厚度和堑状构造特征明显受到昌邑-大店断裂(F1)和白芬子-浮来山断裂(F2)的影响和控制; 地堑东、 西两侧为基底隆起区, 第四纪地层厚度<30m; 地堑内部沉积了较厚的新生代地层, 呈现西浅东深的倾斜形态, 与上覆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安丘-莒县断裂由2条相向而倾的分支断层组成, 在剖面深部合并为1条断裂。从断裂可分辨的上断点埋深和第四纪活动特征来看, 郯庐断裂带东地堑的西边界——白芬子-浮来山断裂的活动性相对较弱, 为前第四纪断裂; 东边界昌邑-大店断裂和地堑内安丘-莒县断裂错断了基岩顶界面, 且第四纪以来存在错断迹象, 其活动时代分别为晚更新世和全新世。文中的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理解1668年郯城$8\frac{1}{2}$级地震发震断层的活动方式、 活动时代以及郯庐断裂带板泉段的近地表特征及其活动性提供地震学依据。

    汶川地震前震中周围地壳应力场及应力方向集中的特征
    王晓山, 万永革
    2022, 44(2):  363-377.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22.02.006
    摘要 ( )   HTML ( )   PDF (6374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地震的发生与地壳应力场有密切的联系, 地震是应力积累到一定程度使得断层破裂的结果, 而大地震之前的应力场变化与大地震的孕育和发生有着最直接的联系。为理解地震活动较低的2008年汶川地震之前的构造应力场与该地震发生的关系, 文中采用能综合利用小地震P波初动信息的综合震源机制方法求解汶川地震之前的应力场。首先采用2001年1月—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前的P波初动符号求解了四川地区大量中小地震的综合震源机制, 发现综合震源机制的压轴和张轴方向以龙门山断裂带、 鲜水河断裂带和华蓥山断裂带为界。龙门山断裂带以西至龙日坝断裂的川北地块压轴近SEE-NWW向, 张轴近垂直, 致使该地块在龙门山断裂带上表现为以逆冲为主兼右旋走滑的运动方式, 有益于汶川地震孕育过程中的应力积累。鲜水河断裂南段及附近地区的震源力学机制呈现为走滑模式, 完美地解释了鲜水河断裂上一系列走滑大地震的滑动行为。华蓥山断裂南东段则呈现为逆冲模式, 与前人提出的该地区的古应力模式一致。为研究汶川地震之前地壳应力场随时间的变化, 文中还分时段计算了汶川地震前综合震源机制旋转到汶川地震震源机制的旋转角变化, 发现采用不同作者和机构得到的汶川地震震源机制均可得到旋转角在震前1年达到最小值的结论, 且低于旋转角的标准差。以上结果表明, 汶川地震之前出现了应力方向趋于促使主震破裂方向的现象。

    利用双差地震成像方法反演辽南地区地壳速度结构
    王亮, 焦明若, 钱蕊, 张博, 杨士超, 邵媛媛
    2022, 44(2):  378-394.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22.02.007
    摘要 ( )   HTML ( )   PDF (14665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中利用辽宁地区“十五”改造前后共67个区域地震台记录的1975年8月—2017年12月期间的地震震相观测报告, 通过双差地震成像的方法, 采用tomoDD软件对辽南地区进行了地震重新定位及速度结构反演。通过计算得到了辽南地区记录大部分地震的重新定位结果和4km、 13km、 24km、 33km几个深度上较好的P波速度结果。重新定位结果显示, 海城余震区和盖州震群活动区域作为辽南地区主要的地震活动区域, 其地震活动具有明显的NW向展布特征。P波层析成像结果则反映了辽南地区浅部速度结构与地质构造较为一致的特点。海城余震区所处的海城河断裂在浅层存在高速体, 在4~12km深度存在低速体, 且低速体向E不断加深侵入。金州断裂不同分段的端部存在高速体, 其断裂端部的盖州震群发生在高速体区域, 推测盖州震群的活动可能是在应力积累的条件下受到液体侵入而使岩石的含水饱和率上升所致。

    基于地震活动性和震源机制解研究渭河-运城盆地主要断裂带的特征及应力场分布
    余占洋, 沈旭章, 梁浩, 郑文俊, 刘旭宙
    2022, 44(2):  395-413.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22.02.008
    摘要 ( )   HTML ( )   PDF (8440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中选取2009年1月1日—2018年6月30日渭河-运城盆地地区的震相报告资料, 共包括14381个地震事件, 剔除其中地震信息不完整和台站记录过少的地震事件, 剩余11856个地震事件。由于研究区域较大, 为减少不同区域结构影响, 将渭河-运城盆地划分成3个较小的区域, 分别使用双差定位法进行重定位, 定位过程中使用52个台站的数据, 得到了8106个地震事件的重定位结果。采用格点尝试法反演震源机制解, 通过最小空间旋转角将其与前人使用其他方法得到的震源机制解结果进行定量比较, 发现两者基本一致。此外, 文中确定了区域内346个ML≥2地震事件的震源机制解, 经分析可知, 正断型和走滑型地震事件分布广泛, 占全部地震事件的60%以上, 且大多集中在断裂带附近。根据震源机制解和应力张量阻尼反演方法使用MSATSI程序包反演得到了渭河-运城盆地地区1°×1°网格的地壳应力场, 并垂直断层截取了一定数量的深度剖面进行分析。结果显示: 与定位前的分布相比, 重定位后的地震事件分布更集中, 在平面上基本沿断裂走向分布, 在垂向上沿断层面密集分布。山西地堑带内部及周边地震活动频繁, 但震级普遍较小; 而渭河断陷带内地震活动性相对较弱。重定位前震源深度集中分布在5~10km, 重定位后震源深度的分布发生了明显改变, 集中分布在10~25km范围内, 总体上震源深度集中在20km以内, 小部分地震发生在25~35km深度处。盆地内部的震源深度相对较浅, 以5~15km为主, 盆地两端震源深度有加深的趋势, 最深约达30km, 与前人的研究结果较为一致。对截取的深度剖面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 研究区域内大部分断层面的倾角较大, 与地表产状相近, 有的断层面甚至接近直立状态。断裂构造的运动性质和震源机制解指示研究区内断层性质以正断和走滑为主; 应力场反演结果显示, 除东南缘部分地区的R值较大外, 其余地区的R值均<0.5; 渭河-运城盆地地区的应力状态偏向于拉张, 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在渭河断陷带呈近EW向, 在山西断陷带南部呈NNE和NEE向, 与前人研究基本一致。

    基于高精度时变微重力方法研究呼图壁储气库地下介质密度变化特征
    刘代芹, 玄松柏, 陈石, 艾力夏提·玉山, 李杰, 王晓强, 李瑞
    2022, 44(2):  414-427.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22.02.009
    摘要 ( )   HTML ( )   PDF (5321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中利用呼图壁地下储气库7期流动重力资料, 采用经典平差整体计算, 得到研究区域内各监测点的相对重力变化量, 结合储气库注采压力的相关数据, 获取该区域重力场时空变化特征与注采压力之间的响应关系图像, 最后以呼图壁地下储气库地表观测的重力场动态变化数据为基础, 采用地下密度变化异常体空间分布的紧凑重力反演算法模拟计算呼图壁储气库地下物质的密度时序变化及库体的形态构造的分布特征。研究表明, 根据不同时期地下储气库注采变化量的差异, 模拟计算得到呼图壁储气库地下密度变化的最佳深度约为3500m, 其地下物质介质密度变化的最大值约为±0.7kg/m3。不同时期的密度变化图像也可清晰地反映出该储气库内部的构造结构呈NW-SE走向, 且库体内构造形态结构分布与呼图壁储气库地质构造的分布特征基本吻合。

    滇西北断裂带土壤气地球化学特征及对断层活动性的启示
    王博, 周永胜, 钟骏, 胡小静, 张翔, 周青云, 李旭茂
    2022, 44(2):  428-447.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22.02.010
    摘要 ( )   HTML ( )   PDF (6573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滇西北地区多条断层进行了跨断层土壤气Rn、 H2、 CO2的浓度测量。测量结果表明, 同一测点断层土壤气浓度随时间没有发生变化, 不同断层的土壤气Rn和H2浓度和分布特征差异较大, 两者浓度范围分别为6.18~168.32kBq/m3、 7.72~429ppm。红河断裂带北段较其他断裂, 气体逸出浓度较高, 显示断层活动性较强。红河断裂带北段和鹤庆-洱源断裂上不同测线的气体浓度差别较大, 显示断裂的分段性明显。土壤氢在断层(尤其是正断层和走滑断层)出露处的浓度一般都较高, 显示了氢气在揭露断层方面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土壤氡的气体浓度分布特点在分析断层运动特征方面具有较好的指示性。

    敦化-密山断裂带及周边地区的航磁特征与深部构造
    王禹丹, 张景发, 田甜
    2022, 44(2):  448-460.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22.02.011
    摘要 ( )   HTML ( )   PDF (6108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中利用小波多尺度分析法对敦化-密山断裂带北端及周边区域地区的航磁数据进行反演, 分析了不同深度下的地壳磁性特征, 对敦化-密山断裂与周边断裂的深部构造特点及交切关系进行了探究, 同时利用Parker法反演了该区域磁性层的下界面, 得到该区域的居里面深度。结果表明: 在航磁浅源场中, 浅地表及上地壳介质比较复杂, 敦化-密山断裂带表现为串珠状的小尺度异常; 在航磁深部场中, 中上地壳主要是盆地构造基底岩石的磁性不同导致的磁异常, 断裂带形成磁性梯度带, 影响了航磁特征, 并切穿至居里面。区域居里面的埋深为22.3~29.9km, 埋藏较深的区域位于虎林县南, 敦化-密山断裂带对该区域的居里面分布具有控制作用。文中同时结合发震规律与莫霍面分布, 探讨了该区域地壳的稳定性。

    2021年玛多地震地表破裂机理研究专题文章
    2021年青海玛多MW7.4地震分布式同震地表裂缝特征
    刘小利, 夏涛, 刘静, 姚文倩, 徐晶, 邓德贝尔, 韩龙飞, 贾治革, 邵延秀, 王焱, 乐子扬, 高天琪
    2022, 44(2):  461-483.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22.02.012
    摘要 ( )   HTML ( )   PDF (23227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地震地表破裂是理解大陆地壳变形模式和地震破裂行为的关键, 也是活动断层避让带设置的直接依据。2021年5月22日青海玛多 MW7.4 地震沿昆仑山口-江错断裂江错段形成了长达158km的同震地表破裂, 造成沿线野马滩大桥、 昌马河大桥坍塌。文中基于震后2次大范围现场调查资料和震区3~7cm分辨率的无人机航片, 获得了本次地震详细的地表破裂, 在精细填图的基础上, 阐述了玛多地震地表破裂、 地表裂缝、 砂土液化带和带状塌陷等多种类型裂缝的分布特征及其意义。除在断裂相交处存在多条次级破裂外, 局部存在大量延伸长、 走向稳定、 具有雁列特征的裂缝带, 最远处与主破裂带的距离>5km; 在震中附近及震中以西、 以东多个段落跨断层数千米范围内存在分支破裂、 斜列式地表裂缝、 砂土液化带、 带状塌陷和地裂缝等与同震变形相关的地表特征。玛多地震分布式同震地表裂缝的揭示, 主要得益于大范围、 密集的现场调查和厘米级高分辨率航片的精细解译, 使小位移量破裂或微弱裂缝得到充分识别。由于缺乏明确的位错标志, 难以甄别未在主破裂断层上的同震地表裂缝是构造成因还是震动成因, 分析其空间分布形态、 余震分布及其震源机制、 区域构造背景等, 经初步推测, 不排除有些裂缝代表区域先存断层的继承性活动与次级断层触发活动的可能性。对分布式同震地表裂缝的精细刻画有助于全面理解地震破裂过程的机理, 对于重要工程抗震减灾的有效设防具有现实意义。

    2021年玛多MW7.4地震震中区地表破裂的精细填图及阶区内的分布式破裂讨论
    韩龙飞, 刘静, 姚文倩, 王文鑫, 刘小利, 高云鹏, 邵延秀, 李金阳
    2022, 44(2):  484-505.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22.02.013
    摘要 ( )   HTML ( )   PDF (12092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同震地表破裂形态的精细刻画可为理解断裂带复杂几何结构、 动态破裂过程与破裂机理提供重要信息。2021年5月22日, 青藏高原内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发生了 MW7.4 地震, 这是自2008年汶川 MS8.0 地震后中国大陆地区发生的震级最大的一次地震。此次地震的同震地表破裂突破了沿线多个阶区、 弯折等几何不连续结构, 形成了长约158km的同震地表破裂带和多样化的断裂几何形态, 其中以震中区段落的地震地表破裂形态最为特殊和复杂。有助于全面认识震中区段落的地震地表破裂形态并深入理解其形成机理, 文中基于分辨率约为3cm的航空影像数据, 结合野外实地调查资料, 完成了本区域地表破裂的精细填图。对地表破裂的类型、 分布、 几何结构和走向等进行的综合分析表明, 震中区的地震地表破裂受阶区几何结构的影响而呈现分布式破裂的特点。并且, 震中附近的强震动效应和地震断裂初始发育阶段的影响, 进一步造成了该段落分布式地震地表破裂的形态。文中高清再现了震中区的阶区及其附近段落的地震地表破裂特点, 对走滑断裂带的分布式同震地表破裂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同震地表破裂的位移测量与弥散变形分析——以2021年青海玛多MW7.4地震为例
    邵延秀, 刘静, 高云鹏, 王文鑫, 姚文倩, 韩龙飞, 刘志军, 邹小波, 王焱, 李云帅, 刘璐
    2022, 44(2):  506-523.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22.02.014
    摘要 ( )   HTML ( )   PDF (7392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同震位移作为量化地震破裂特征的基本参数, 可为探究断裂活动机制和预测未来地震危险性提供重要的约束条件。尽管大地测量技术能够快速刻画地震在时空上的破裂特征, 然而详细的野外实地调查与测量仍然是获得可靠同震位移和提取弥散变形特征最有效的方法。文中以2021年青海玛多 MW7.4 地震为例, 基于无人机正射影像, 对破裂带进行了详细的解译, 并结合国外震例的研究结果探讨了走滑地震的弥散变形特征及其意义。玛多地震的发震断裂为左旋走滑性质的昆仑山口-江错断裂的东南段, 其地表破裂带在西段整体沿山前或山麓地带展布, 主要是由挤压鼓包、 张剪裂缝和断层陡坎等沿近EW向雁列组合而成的左旋剪切破裂带。结合震前卫星影像, 对该破裂带西段较大位移点的鄂陵湖南侧断错车轮印迹线进行了震前和震后的精细填绘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该段同震变形在主破裂带南侧存在弥散变形现象, 重新恢复获得的总左旋位移量约为3.6m, 其中主变形位移量约为2.7m, 弥散变形量约为0.9m, 占主变形位移量的33%。综合分析后认为, 弥散变形在走滑型同震破裂带上可能普遍存在, 而且往往具有不对称性。新的研究结果指示, 在走滑断层的滑动速率研究中, 观测点应尽量选在几何结构简单的区段, 从而减少弥散变形的影响。

    基于摄影测量技术对玛多MW7.4地震地表破裂特征的快速提取及三维结构的室内重建
    王文鑫, 邵延秀, 姚文倩, 刘静, 韩龙飞, 刘小利, 高云鹏, 王子君, 秦可心, 屠泓为
    2022, 44(2):  524-540.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22.02.015
    摘要 ( )   HTML ( )   PDF (8145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掌握精确地震的地表破裂带特征是探讨大地震破裂特征和发震机理的重要基础。摄影测量技术为快速获取高精度、 高分辨率地表破裂带的空间展布提供了有力支撑。文中以玛多 MW7.4 地震为例, 详细介绍了摄影测量技术在震后快速准确地进行地表破裂解译及相关特征参数提取中的应用。通过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 在较短时间内获得了地震全段地表破裂的数字正射影像以及多个形变复杂区域厘米级分辨率的数字高程模型, 可满足震后快速获取同震地表破裂带特征的需要。对正射影像测量的地表破裂水平位错结果与野外实地测量结果进行对比, 可证明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所得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利用移动智能设备搭载的LiDAR传感器, 结合增强现实技术(Augmented reality, AR), 实现了如挤压鼓包等复杂地表破裂的室内重现, AR成像模型与实景高度融合, 为地质教学及科研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研究结果显示, 摄影测量技术在活动构造定量化、 精细化研究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2021年青海玛多MW7.4地震同震地表破裂长度的讨论
    姚文倩, 王子君, 刘静, 刘小利, 韩龙飞, 邵延秀, 王文鑫, 徐晶, 秦可心, 高云鹏, 王焱, 李金阳, 曾宪阳
    2022, 44(2):  541-559.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22.02.016
    摘要 ( )   HTML ( )   PDF (13089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同震地表破裂长度是区域活动断裂最大震级估算以及区域未来地震潜力评估的重要参数之一。2021年5月22日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发生了 MW7.4 地震, 其触发的同震地表破裂沿东昆仑断裂东南分支延伸线上的江错断裂分布。文中基于震后2次大范围的野外调查, 结合无人机航拍影像和高精度地形数据的精细解译, 明确了此次地震的同震地表破裂自西往东可划分为鄂陵湖南段、 野马滩段、 黄河乡段和江错分支段, 最东端的地表破裂位置位于前人研究所确定的最东端以东2km以远, 破裂全长约158km。此外, 本研究在冬草阿隆湖以东的沙丘区域内发现了呈半圆弧形连续分布的地表破裂, 而破裂在沿走向SE的优云乡段的传播过程中所经过的大面积沙丘覆盖区域也存在零星的张剪性地表破裂和断层陡坎, 且陡坎的垂向位移可达30cm。对比已有的关于同震地表破裂长度的研究结果, 分析认为本研究与其他结果之间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 1)本研究所得结果基于更广泛、 详实的野外调查和更大范围的高精度影像的精细解译; 2)分析过程中避免了阶区等段落几何复杂区两侧叠加段落的重复计算。结合巴颜喀拉块体周缘已有的强震震例, 均显示青藏高原地区同震地表破裂的长度较全球平均值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