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华北7级以上大地震的等距有序性
徐道一, 郑炳华, 张存德, G. Asteriadis, D. Arabelos
地震地质    1996, 18 (1): 83-90.  
摘要1262)      PDF(pc) (896KB)(786)    收藏
定量研究华北7级以上大地震的震中空间有序性。震中图象可用简单几何形式,如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来描述。对于等腰三角形的两边相等的边长进行统计,边长在240~650km范围内。大地震之间的等距使我们重新考虑大地震与地表地质构造的关系。因而提出大地震形成与地壳深处的构造关系较为密切,而地表断裂仅是其间接效应和反映。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3)
2. 磁暴与大地震的跨越式关系探讨
徐道一, 王湘南, 沈宗丕
地震地质    1994, 16 (1): 21-25.  
摘要1348)      PDF(pc) (680KB)(1148)    收藏
研究磁暴与磁暴、磁暴与月相、磁暴与大地震、大地震与大地震之间的跨越式关系,它们与日、月、地三体相对位置变化有关。论证1988年11月30日磁暴与其后发生的磁暴和大地震的跨越式关系具明显的有序性,其中多数为月球的朔望月、交点月的公倍数,后者还表现为相邻的素数数列。看来,一些磁暴与地震在成因上有密切联系。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9)
3. 中国大陆8级地震的有序性——一种新的预测方法
徐道一, 黄建发, 王湘南
地震地质    1991, 13 (3): 231-240.  
摘要1430)      PDF(pc) (1156KB)(1379)    收藏
通过对中国大陆已发生的20个8级地震的研究,发现8级地震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有序性,这种有序性表现在一些8级地震的发生有252年,94年,48年及25年的时间间隔,应用这种有序性可用来对中国大陆8级地震进行预报。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全国天文、地质、地震、气象相互关系”学术讨论会在京召开
徐道一
地震地质    1984, (2): 74-74.  
摘要258)      PDF(pc) (121KB)(534)    收藏
由中国地质学会、中国地震学会、中国气象学会、北京天文学会、中国石油学会和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六个学会的有关专业委员会,共同主持的“全国天文、地质、地震,气象相互关系”学术讨论会于1983年11月19日至24日在北京召开,参加会议的各方面代表约160余人。向大会提交的论文130篇,其中有119篇在会议上进行了宣读。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