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基于GNSS速度场结果利用球面最小二乘配置方法计算获取2024年1月23日乌什 MS7.1 地震前新疆地区现今的地壳变形特征。基于活动块体基本概念, 结合区域地震地质数据将新疆及其邻区划分为17个活动块体, 利用三维弹性块体模型计算了活动块体及其边界断裂带的滑动速率。基于块体划分结果, 将研究区划分为91个潜在地震危险区。将基于GNSS速度场反演得到的断层滑动速率、 面应变率等大地测量结果应用到经典强震危险性概率预测中, 给出各潜在危险区的强震危险性概率预测结果, 并综合分析了乌什7.1级地震与区域地壳变形特征和强震概率预测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新疆地区的速度场、 应变率场和主要边界断裂带的滑动速率均具有明显的分区特征。速度场方向变化与动力背景有关, 大小变化与天山构造带的吸收作用有关。南天山西段主压应变特征最为明显, 其次是阿尔金断裂带。各块体边界断裂带中NW走向的断裂带以右旋走滑运动为主, NE或近EW向的断裂带以左旋走滑运动为主, 整个天山地区以挤压变形为主。基于乌什地震震前数据获取的高概率危险区段主要集中在南天山西段, 包括NE走向的迈丹断裂带、 那拉提断裂带和乌孙山脊断裂带, NW走向的塔拉斯-费尔干纳断裂带和克孜勒陶断裂带北西段等。北天山强震危险概率相对较高的区域包括阜康断裂带、 博格达断裂带西段等。乌什7.1级地震发生在高发震概率迈丹断裂带上, 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