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地质 ›› 2025, Vol. 47 ›› Issue (5): 1477-1493.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25.05.20240100
• 研究论文 • 上一篇
赵雪锋1)(
), 沈军1,3),*(
), 巨广宏2), 马飞朋2), 赵文刚2), 宋旭1)
收稿日期:2024-08-03
修回日期:2025-01-23
出版日期:2025-10-20
发布日期:2025-11-11
通讯作者:
沈军, 男, 1966年生, 博士, 教授, 主要从事地震地质和综合减灾方向的研究, E-mail: 作者简介:赵雪锋, 男, 2000年生, 现为防灾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为活动构造与地震地质灾害, E-mail: 1831900508@qq.com。
基金资助:
ZHAO Xue-feng1)(
), SHEN Jun1,3),*(
), JU Guang-hong2), MA Fei-peng2), ZHAO Wen-gang2), SONG Xu1)
Received:2024-08-03
Revised:2025-01-23
Online:2025-10-20
Published:2025-11-11
摘要:
哈密盆地北缘断裂是天山活动构造带东端的一条大型活动断裂。其东段位于哈尔里克山与哈密盆地之间的山麓地带, 该区域覆盖层较薄, 多为砾径粗大的崩坡积物; 需要采用新方法对该断裂的准确位置和活动性开展研究。文中在遥感解译和地质地貌调查的基础上, 采用了微动探测技术, 结合探槽和年代学测试等方法对该断裂的空间展布及其活动性开展了初步研究, 并形成了如下认识: 1)结合微动技术的多手段综合分析、 相互验证的方法在类似地区活断层探测中可以发挥很好的效果; 2)该断裂不仅具有断续分布的断层陡坎等晚第四纪活动的地貌学证据, 年代学结果也显示其在全新世有过活动; 3)微动探测剖面与开挖剖面揭露的现象显示断裂破碎带的宽度约为100m, 断层倾角为35°~60°, 基岩中倾角略大; 4)初步分析断裂在全新世以来的垂直滑动速率约为0.09mm/a, 晚更新世中期以来垂直滑动速率为0.2~0.3mm/a。
赵雪锋, 沈军, 巨广宏, 马飞朋, 赵文刚, 宋旭. 哈密盆地北缘断裂东段晚第四纪活动性[J]. 地震地质, 2025, 47(5): 1477-1493.
ZHAO Xue-feng, SHEN Jun, JU Guang-hong, MA Fei-peng, ZHAO Wen-gang, SONG Xu. PRELIMINARY STUDY ON LATE QUATERNARY ACTIVITY OF THE EASTERN SEGMENT OF THE NORTHERN MARGIN FAULT OF THE HAMI BASIN[J]. SEISMOLOGY AND GEOLOGY, 2025, 47(5): 1477-1493.
图 1 区域断裂分布图(据任光雪,2021修改) YWF 伊吾盆地南缘断裂; HMNF 哈密盆地北缘断裂; NKTF 哈尔里克山北缘断裂; J-BF 碱泉子-巴里坤断裂; BSF 巴里坤南缘断裂
Fig. 1 Regional fault distribution map(modified from REN Guang-xue, 2021).
图 3 庙儿沟河与八木墩河阶地断错现象(影像数据来自吉林一号) a 庙儿沟河左岸T3阶地上的断层陡坎; b 庙儿沟河左岸三维遥感影像中的断层陡坎; c 八木墩河左岸T3阶地上的断层陡坎位置; d 八木墩河左岸三维遥感影像中的断层陡坎; e 庙儿沟河左岸断层陡坎照片; f 八木墩河左岸断层陡坎照片
Fig. 3 Offsets of the terraces along the Miao'ergou and Bamudun Rivers.
图 4 洪积扇上的断层陡坎影像及照片(影像数据来自吉林一号) a D1调查点的断层陡坎影像; b D1调查点的断层陡坎照片; c D2调查点的断层陡坎影像; d D2调查点的航拍照片; e D3调查点的断层陡坎影像; f D3调查点的断层陡坎照片; g D4调查点的断层陡坎影像; h D4调查点的断层陡坎照片
Fig. 4 Images and photographs of fault scarps on the alluvial fan.
| 样品号 | 测试矿物 | U/ppm | Th/ppm | K/ppm | 含水量 /% | 埋深 /m | 环境剂量 /Gy·ka-1 | 等效剂量De /Gy | 年龄 /ka |
|---|---|---|---|---|---|---|---|---|---|
| HM-1 | 石英 | 6.79362 | 17.0734 | 2.41 | 0.427 | 0.3 | 6.99±0.417 | 13.756±0.283 | 1.968±0.124 |
| HM-2 | 石英 | 6.60067 | 19.25079 | 2.7467 | 0.0107 | 0.5 | 7.573±0.429 | 39.142±0.991 | 5.169±0.321 |
| HM-3 | 石英 | 6.1721 | 20.69530 | 2.57 | 0.0067 | 0.8 | 7.358±0.407 | 56.586±0.970 | 7.69±0.445 |
| HM-4 | 石英 | 6.4861 | 13.09402 | 1.60913 | 0.597 | 1.3 | 5.615±0.37 | 60.880±3.950 | 10.843±1.003 |
表 1 Pt1探槽OSL样品测试结果表
Table1 The dating results of OSL samples in Pt1 trench
| 样品号 | 测试矿物 | U/ppm | Th/ppm | K/ppm | 含水量 /% | 埋深 /m | 环境剂量 /Gy·ka-1 | 等效剂量De /Gy | 年龄 /ka |
|---|---|---|---|---|---|---|---|---|---|
| HM-1 | 石英 | 6.79362 | 17.0734 | 2.41 | 0.427 | 0.3 | 6.99±0.417 | 13.756±0.283 | 1.968±0.124 |
| HM-2 | 石英 | 6.60067 | 19.25079 | 2.7467 | 0.0107 | 0.5 | 7.573±0.429 | 39.142±0.991 | 5.169±0.321 |
| HM-3 | 石英 | 6.1721 | 20.69530 | 2.57 | 0.0067 | 0.8 | 7.358±0.407 | 56.586±0.970 | 7.69±0.445 |
| HM-4 | 石英 | 6.4861 | 13.09402 | 1.60913 | 0.597 | 1.3 | 5.615±0.37 | 60.880±3.950 | 10.843±1.003 |
| [1] |
柏美祥, 罗福忠, 李军, 等. 1999. 哈密盆地北缘活动断裂带微地貌[J]. 内陆地震, 13(2): 162-168.
|
|
|
|
| [2] |
陈杰, 丁国瑜,
|
|
|
|
| [3] |
邓起东, 冯先岳, 张培震, 等. 2000. 天山活动构造[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
|
|
|
| [4] |
邓起东, 张培震, 冉勇康, 等. 2002. 中国活动构造基本特征[J]. 中国科学(D辑), 32(12): 1020-1030.
|
|
|
|
| [5] |
邓起东, 张培震, 冉勇康, 等. 2003. 中国活动构造与地震活动[J]. 地学前缘, 10(S1): 66-73.
|
|
|
|
| [6] |
黄帅堂, 胡伟华, 杨攀新, 等. 2020. 东天山唐巴勒-塔斯墩断裂带晚第四纪活动特征[J]. 地震地质, 42(5): 1058-1071.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20.05.003.
|
|
|
|
| [7] |
赖忠平, 欧先交. 2013. 光释光测年基本流程[J]. 地理科学进展, 32(5): 683-693.
|
|
|
|
| [8] |
李安, 冉勇康, 刘华国, 等. 2016. 西南天山柯坪推覆系西段全新世构造活动特征和古地震[J]. 地球科学进展, 31(4): 377-390.
|
|
|
|
| [9] |
倪红玉, 张若晗, 李俊伦, 等. 2023. 地震背景噪声HVSR方法在安徽明光城市场地响应特征和活断层探测中的应用[J]. 地球物理学报, 66(11): 4552-4571.
|
|
|
|
| [10] |
任光雪. 2021. 东天山左旋走滑断裂晚第四纪活动与构造转换[D]. 北京: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
|
|
|
| [11] |
任光雪, 李传友, 孙凯. 2022. 天山东端喀尔里克山北缘断裂晚第四纪活动与转换挤压变形[J]. 地震地质, 44(1): 46-62.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22.01.004.
|
|
|
|
| [12] |
任光雪, 李传友, 吴传勇, 等. 2019. 东天山包尔图断裂带晚第四纪运动性质及形成机制[J]. 地震地质, 41(4): 856-871.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9.04.004.
|
|
|
|
| [13] |
沈军, 李莹甄, 汪一鹏, 等. 2003a. 阿尔泰山活动断裂[J]. 地学前缘, 10(S1): 132-141.
|
|
|
|
| [14] |
沈军, 汪一鹏, 李莹甄, 等. 2003b. 中国新疆天山博阿断裂晚第四纪右旋走滑运动特征[J]. 地震地质, 25(2): 183-194, 349.
|
|
|
|
| [15] |
王昌盛, 陈杰, 张克旗. 2005. 西南天山明尧勒背斜河流阶地沉积物的光释光测年[J]. 地震地质, 27(4): 586-598.
|
|
|
|
| [16] |
吴传勇, 阿里木江, 戴训也, 等. 2014. 西南天山迈丹断裂东段晚第四纪活动的发现及构造意义[J]. 地震地质, 36(4): 976-990.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4.04.004.
|
|
|
|
| [17] |
吴富峣. 2016. 东天山东段几条主要断裂晚第四纪活动证据与变形机制[D]. 北京: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
|
|
|
| [18] |
徐新忠, 王有学, 蒋亚明, 等. 1992. 新-甘地震测深剖面的地壳速度结构及大地构造单元划分[J]. 新疆地质, 10(2): 147-154.
|
|
|
|
| [19] |
杨会丽. 2013. 地震相关快速沉积物释光测年研究[D]. 北京: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
|
|
|
| [20] |
杨晓平, 邓起东, 张培震, 等. 2008. 天山山前主要推覆构造区的地壳缩短[J]. 地震地质, 30(1): 111-131.
|
|
|
|
| [21] |
张克旗, 吴中海, 吕同艳, 等. 2015. 光释光测年法: 综述及进展[J]. 地质通报, 34(1): 183-203.
|
|
|
|
| [22] |
张培震, 邓起东, 杨晓平, 等. 1996. 天山的晚新生代构造变形及其地球动力学问题[J]. 中国地震, 12(2): 127-140.
|
|
|
|
| [23] |
张培震, 邓起东, 张竹琪, 等. 2013. 中国大陆的活动断裂、 地震灾害及其动力过程[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43(10): 1607-1620.
|
|
|
|
| [24] |
|
| [25] |
|
| [26] |
|
| [27] |
|
| [28] |
DOI URL |
| [29] |
|
| [30] |
DOI URL |
| [31] |
|
| [1] | 王度, 陈立春, 李彦宝, 王虎, 贾永顺, 高茵怡, 薛柯依. 藏南申扎-定结裂谷系谢通门-登么错段晚第四纪活动特征[J]. 地震地质, 2025, 47(3): 718-733. |
| [2] | 陈柏旭, 余中元, 肖鹏, 戴训也, 张世龙, 郑荣荧. 青藏高原东北缘榆木山东缘断裂地表破裂带的新发现及其地震地质意义[J]. 地震地质, 2024, 46(3): 589-607. |
| [3] | 沈军, 戴训也, 肖淳, 焦轩凯, 白其乐格尔, 邓梅, 刘泽众, 夏方华, 刘玉, 刘明. 夏垫西断裂的晚第四纪活动性[J]. 地震地质, 2022, 44(4): 909-924. |
| [4] | 王继鑫, 荣棉水, 符力耘, 傅磊. 用微动台阵记录联合反演场地浅层速度结构——以唐山响嘡台3#场地为例[J]. 地震地质, 2020, 42(6): 1335-1353. |
| [5] | 梁明剑, 陈立春, 冉勇康, 李彦宝, 王栋, 高帅坡, 韩明明, 曾蒂. 鲜水河断裂带雅拉河段晚第四纪活动性[J]. 地震地质, 2020, 42(2): 513-525. |
| [6] | 张鹏, 李丽梅, 冉勇康, 曹筠, 许汉刚, 蒋新. 郯庐断裂带安丘-莒县断裂江苏段晚第四纪活动特征研究[J]. 地震地质, 2015, 37(4): 1162-1176. |
| [7] | 石峰, 李安, 杨晓平, 徐锡伟, 何宏林. 甘孜-玉树断裂带东南段晚第四纪活动性研究[J]. 地震地质, 2013, 35(1): 50-63. |
| 阅读次数 | ||||||
|
全文 |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