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地质 ›› 2025, Vol. 47 ›› Issue (3): 718-733.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25.03.20250012
王度1)(), 陈立春1),*(
), 李彦宝2), 王虎3), 贾永顺1), 高茵怡1), 薛柯依1)
收稿日期:
2025-01-22
修回日期:
2025-02-11
出版日期:
2025-06-20
发布日期:
2025-08-13
通讯作者:
*陈立春, 男, 1970年生,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活动构造、 古地震与地震安全性评价研究, E-mail: glutclc@glut.edu.cn。
作者简介:
王度, 男, 1987年生, 2018年于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获构造地质学专业博士学位, 副教授, 主要从事活动构造与构造地貌、 地震地质研究工作, E-mail: wangduo@glut.edu.cn。
基金资助:
WANG Duo1)(), CHEN Li-chun1),*(
), LI Yan-bao2), WANG Hu3), JIA Yong-shun1), GAO Yin-yi1), XUE Ke-yi1)
Received:
2025-01-22
Revised:
2025-02-11
Online:
2025-06-20
Published:
2025-08-13
摘要:
青藏高原近SN向的裂谷系与近EW向的走滑断裂是调节高原内部EW向伸展变形的主要构造。然而, 关于藏南裂谷系南、 北2段衔接部位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两侧的断层活动性研究工作较少, 极大阻碍了对裂谷系变形过程与地震活动的认识和理解。文中聚焦申扎-定结裂谷系南、 北2段相邻的谢通门段和登么错段, 采用遥感解译、 野外调查、 光释光与14C年代学等方法, 发现谢通门段东、 西支断裂均为全新世活动断裂, 最新一次事件发生在距今1ka以来; 谢通门西支断裂往S穿过了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的北缘断裂, 终止于缝合带晚更新世活动的南缘断裂; 登么错段晚第四纪活动强烈, 2025年定日6.8级地震的地表破裂和精定位余震揭示该段正在向北侧扩展。因此, 推测申扎-定结裂谷系可能正在持续扩展, 谢通门段与登么错段所夹持的断层空段未来的强震风险不容忽视。文中研究可为日喀则区域重大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和近期 MS6.8 定日地震震区灾后重建提供断裂活动性数据支撑。
王度, 陈立春, 李彦宝, 王虎, 贾永顺, 高茵怡, 薛柯依. 藏南申扎-定结裂谷系谢通门-登么错段晚第四纪活动特征[J]. 地震地质, 2025, 47(3): 718-733.
WANG Duo, CHEN Li-chun, LI Yan-bao, WANG Hu, JIA Yong-shun, GAO Yin-yi, XUE Ke-yi. LATE QUATERNARY ACTIVITY OF THE XIETONGMEN TO DENGMECUO SEGMENT ALONG THE XAINZA-DINGGYE RIFT IN SOUTHERN QINGHAI-XIZANG PLATEAU[J]. SEISMOLOGY AND GEOLOGY, 2025, 47(3): 718-733.
图1 申扎-定结裂谷系与2025年定日地震 MS6.8 地震主余震分布图 a 青藏高原及其周缘主要活动断裂分布, 绿色图框为申扎-定结裂谷位置; b 申扎-定结裂谷活动断裂展布与2025年1月7日定日 MS6.8 地震及余震位置。活动断裂展布(红色粗线为主断层, 红色细线为次级断层)据文献(Taylor et al., 2009)修改,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半透明浅绿色)据文献(Wang et al., 2000), 地震目录源自中国地震台网中心赵博(2025)给出的精定位数据。北段申扎裂谷系: JGF 甲岗山东麓段; QDF 青都段; CBF 查布段; XTMF 谢通门段。南段定结裂谷系: DJF 定结段; GJF 郭加段; DMF 登么错段。工作点: ① 夏角村; ② 安张村南; ③ 可布村; ④ 玛琼村; ⑤ 登么错东
Fig. 1 Xainza-Dinggye rift and distribution of mainshock and aftershocks of the 2025 MS6.8 Dingri earthquake.
图2 谢通门段东支夏角村一带主河道与阶地地貌 a 夏角村一带地貌; b 断层地貌与断层剖面位置; c 采样位置与测年结果, 14C测试由美国BETA实验室完成
Fig. 2 Morphotectonic setting of the east branch of the Xietongmen segment at the Xiajiao site.
图3 谢通门段东支夏角村断层剖面 a 向N延伸断错地貌照片; b 断层剖面照片; c 断层剖面解译图。1 含黏土砂砾层; 2 黄土; 3 始新世花岗岩; 4 断层带
Fig. 3 Fault profiles of east branch of the Xietongmen segment at the Xiajiao site.
图5 谢通门段西支安张村南断错地貌与剖面 a 安张村南主断层陡坎地貌照片; b T1阶地次级断层剖面远景照; c、 d T1阶地次级断层剖面近照。14C测试由美国BETA实验室完成
Fig. 5 Faulted landforms and profiles of the west branch of the Xietongmen segment at the southern Anzhang site.
图6 谢通门段西支可布村断层陡坎与剖面 a 可布村断层陡坎地貌照片; b 断层陡坎与断层剖面远照; c 断层剖面近照; d 断层剖面解译与光释光测年结果1 砂砾层; 2 含砾石黄土; 3 断层带
Fig. 6 Fault scarp and profile at the Kebu site on the western branch of the Xietongmen segment.
图7 谢通门段西支玛琼村断层地貌与剖面 a 玛琼村断层陡坎地貌、 剖面与光释光测年结果; b、 c 断层剖面照片
Fig. 7 Fault landform and profiles at Maqiong Village on the western branch of the Xietongmen segment.
图9 登么错东缘一带登么错段活动断层剖面 a 登么错东缘登么错段断层剖面远照; b 断层剖面近照; c 断层剖面解译图1 砂砾层; 2 粉土层; 3 水平层理粉细砂层; 4 断层带
Fig. 9 Active fault profile along the eastern margin of the Dengmecuo segment.
[1] |
曹忠权, 邓桂英, 张军, 等. 1999. 西藏申扎构造区近期地震活动特征[J]. 高原地震, 1(1): 62-66.
|
|
|
[2] |
邓起东, 程绍平, 马冀, 等. 2014. 青藏高原地震活动特征及当前地震活动形势[J]. 地球物理学报, 57(7): 2025-2042.
DOI |
|
|
[3] |
邓起东, 张培震, 冉勇康, 等. 2002. 中国活动构造基本特征[J]. 中国科学(D辑), 32(12): 1020-1030.
|
|
|
[4] |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1992. 西藏中部活动断层[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1-218.
|
Institute of Geology, State Seismological Bureau. 1992. Active Faults in the Central Tibet[M]. Seismological Press, Beijing: 1-218 (in Chinese).
|
|
[5] |
韩同林. 1983. 西藏当雄-崩错一带1951-1952年地震形变带的初步考察[J]. 地震地质, 5(4): 1-11.
|
|
|
[6] |
黄婷, 吴中海, 韩帅, 等. 2024. 西藏日喀则地区的活断层基本特征及地震灾害潜在风险评估[J]. 地震科学进展, 54(10): 696-711.
|
|
|
[7] |
李才, 翟庆国, 徐锋, 等. 2005. 西藏查藏错-申扎SN向活动构造带运动学特点[J]. 地质论评, 51(4): 353-359.
|
|
|
[8] |
李海兵, 潘家伟, 孙知明, 等. 2021. 大陆构造变形与地震活动——以青藏高原为例[J]. 地质学报, 95(1): 194-213.
|
|
|
[9] |
李彦宝, 陈立春, 王虎, 等. 2019. 雅鲁藏布江断裂带昂仁段晚第四纪活动证据[J]. 地震地质, 41(5): 1091-1104.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9.05.002.
|
|
|
[10] |
石峰, 梁明剑, 罗全星, 等. 2025. 2025年1月7日西藏定日6.8级地震发震构造与同震地表破裂特征[J]. 地震地质, 47(1): 1-15.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25.01.001.
|
|
|
[11] |
田婷婷, 吴中海. 2023. 西藏申扎-定结裂谷南段丁木错正断层的最新史前大地震事件及其地震地质意义[J]. 地质论评, 69(S1): 53-55.
|
|
|
[12] |
吴章明, 曹忠权, 申屠炳明, 等. 1994. 西藏中部的发震构造[J]. 中国地震, 10(1): 19-27.
|
|
|
[13] |
吴章明, 曹忠权, 申屠炳明, 等. 1990. 西藏申扎南发现地震地表破裂[J]. 地震地质, 12(4): 317-318.
|
|
|
[14] |
吴中海, 赵希涛, 吴珍汉, 等. 2006. 西藏当雄-羊八井盆地的第四纪地质与断裂活动研究[J]. 地质力学学报, 12(3): 305-316.
|
|
|
[15] |
徐心悦. 2019. 藏南申扎-定结断裂系卡达正断裂晚第四纪活动性及其环境效应[D]. 北京: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
|
|
[16] |
杨攀新, 任金卫, 陈正位, 等. 2010. 西藏中部申扎-定结地堑系北段中新世以来构造地貌学研究[J]. 地震, 30(3): 81-89.
|
|
|
[17] |
张进江, 郭磊, 丁林. 2002. 申扎-定结正断层体系中、 南段构造特征及其与藏南拆离系的关系[J]. 科学通报, 47(10): 738-743.
|
|
|
[18] |
张培震, 邓起东, 张国民, 等. 2003. 中国大陆的强震活动与活动地块[J]. 中国科学(D辑), 33(S1): 12-20.
|
|
|
[19] |
张培震, 王伟涛, 甘卫军, 等. 2022. 青藏高原的现今构造变形与地球动力过程[J]. 地质学报, 96(10): 3297-3313.
|
|
|
[20] | |
|
|
[21] |
|
[22] |
|
[23] |
|
[24] |
|
[25] |
|
[26] |
|
[27] |
|
[28] |
|
[29] |
|
[30] |
|
[31] |
DOI |
[32] |
|
[33] |
|
[34] |
|
[35] |
|
[1] | 李抒予, 高原, 金红林, 刘同振. 青藏高原东北部上地壳剪切波分裂特征[J]. 地震地质, 2024, 46(4): 916-933. |
[2] | 陈柏旭, 余中元, 肖鹏, 戴训也, 张世龙, 郑荣荧. 青藏高原东北缘榆木山东缘断裂地表破裂带的新发现及其地震地质意义[J]. 地震地质, 2024, 46(3): 589-607. |
[3] | 庞桢辉, 徐皓婷, 石许华, 葛进, 李丰. 陡坎地貌定年理论及其在活动构造与地貌学研究中的应用[J]. 地震地质, 2024, 46(2): 251-276. |
[4] | 刘鑫, 王诗柔, 石许华, 苏程, 鲁晨妍, 钱晓园, 孙侨阳, 邓洪旦, 杨蓉, 程晓敢. 深度学习在活动构造与地貌研究中的应用[J]. 地震地质, 2024, 46(2): 277-296. |
[5] | 李丹丹, 唐新功, 熊治涛. 青藏高原东缘地壳密度结构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J]. 地震地质, 2023, 45(4): 936-951. |
[6] | 张玲, 苗树清, 杨晓平. 基于ArcGIS平台的天山北麓活动逆断层智能化提取方法的研究与实现[J]. 地震地质, 2023, 45(2): 422-434. |
[7] | 于书媛, 黄显良, 郑海刚, 李玲利, 骆佳骥, 丁娟, 范晓冉. 2022年门源MW6.7地震的同震破裂模型及应力研究[J]. 地震地质, 2023, 45(1): 286-303. |
[8] | 吴中海, 白玛多吉, 叶强, 韩帅, 史亚然, 尼玛次仁, 高扬. 西藏阿里阿鲁错地堑系的第四纪活动性、最新同震地表破裂及其地震地质意义[J]. 地震地质, 2023, 45(1): 67-91. |
[9] | 宋婷, 沈旭章, 梅秀苹, 焦煜媛, 李敏娟, 苏小芸, 季婉婧. 利用接收函数频率特征研究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的莫霍面性质[J]. 地震地质, 2022, 44(5): 1290-1312. |
[10] | 沈军, 戴训也, 肖淳, 焦轩凯, 白其乐格尔, 邓梅, 刘泽众, 夏方华, 刘玉, 刘明. 夏垫西断裂的晚第四纪活动性[J]. 地震地质, 2022, 44(4): 909-924. |
[11] | 李宗旭, 贺日政, 冀战波, 李娱兰, 牛潇. 2009年7月24日西藏尼玛MS5.6地震的震源机制及其构造意义[J]. 地震地质, 2022, 44(4): 992-1010. |
[12] | 张驰, 李智敏, 任治坤, 刘金瑞, 张志亮, 武登云. 日月山断裂南段晚第四纪活动特征[J]. 地震地质, 2022, 44(1): 1-19. |
[13] | 盖海龙, 李智敏, 姚生海, 李鑫. 2022年青海门源MS6.9地震地表破裂特征的初步调查研究[J]. 地震地质, 2022, 44(1): 238-255. |
[14] | 何翔, 杜星星, 刘健, 李艺豪, 李群. 武威盆地第四纪沉积过程及其构造意义[J]. 地震地质, 2022, 44(1): 76-97. |
[15] | 臧阳, 俞言祥, 孟令媛, 韩颜颜. 青藏高原东北缘地震波衰减特征及地震震源参数研究[J]. 地震地质, 2021, 43(6): 1638-1656.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