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1996年 第18卷 第3期    刊出日期:1996-09-04
    目录
    地震地质1996年第18卷第3期目录
    1996, (3):  0-0. 
    摘要 ( )   PDF (21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研简报
    唐山-河间-磁县新生地震构造带
    徐杰, 牛娈芳, 王春华, 韩竹君
    1996, 18(3):  193-198. 
    摘要 ( )   PDF (92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地震构造研究往往注重那些形成历史长且规模较大的活动断裂带。实际上还存在一种与现代地质环境和区域应力状态基本保持一致的最近构造阶段新发育的断裂带,即新生断裂带。地震活动与这两种构造带关系密切。根据地震和地质构造等资料分析认为,唐山-河间-磁县地震带是一条晚第三纪开始发育的新生地震构造带。
    用负刚度及变刚度方法研究粘滑
    何昌荣, 张流
    1996, 18(3):  199-211. 
    摘要 ( )   PDF (168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负刚度实验,得到了300MPa围压条件下花岗岩锯切面和石英岩剪切破裂面的剪应力-滑动曲线。突发滑动的持续时间从一般位移控制条件下的几毫秒延长到0.5s左右。并在普通函数记录仪上对滑动过程曲线作了全过程的记录。又将压机刚度降为任意设定值,可得到应力降与刚度相关而滑动距离基本不变的结果。这一结果与速度依赖性摩擦本构律及滑动弱化本构律所估计的结果不同,它类似于滑动面几何约束控制的滑动依赖性本构关系。
    科研简讯
    板缘地震地壳形变前兆一例
    谢觉民, 王若柏, 李延兴
    1996, 18(3):  212-214. 
    摘要 ( )   PDF (31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板缘地震又称为板块边界地震。全球尺度的大板块的周边地区是地震活动频繁的地区,也是地壳运动最强烈的地带,这已被美国的圣安德烈斯断层监测和日本列岛的形变监测所证实。
    科研简报
    地壳、上地幔变形属性的判别
    王绳祖
    1996, 18(3):  215-224. 
    摘要 ( )   PDF (141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Maxwell和Kelvin流变模型,以延续时间与松弛期的比值,即松弛数,作为衡量指标,对地壳、上地幔不同层次的变形属性进行了判别。结果表明,除软流圈地幔主要为粘性流动外,其上各层的情况是:在漫长的地质过程中,不仅岩石圈地幔和下地壳属于粘性,上地壳也有可能处于粘性流动状态;在延续数十年的情况下,上地壳以及岩石圈地幔都可能呈弹性状态;延续时间介乎二者,通常上地壳为弹性,下地壳和岩石圈地幔为粘性或滞弹粘性。此外,还结合变形属性的判别,就岩石圈地幔的流动和板内的驱动力远程传递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震级与地震破裂参数统计关系式系数的讨论
    刘静, 汪良谋
    1996, 18(3):  225-236. 
    摘要 ( )   PDF (136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收集6种类型震级与地震破裂参量的统计关系式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和总结了各类统计式的系数aibi的变化范围以及二者的关系。发现aibi之间均有或强或弱的负相关性;不同类型统计式的系数有一定的变化范围,且稳定性和收敛度不同。一般来说,涉及的破裂参量越多系数越稳定。最后依据位错公式,解释了aibi的关系。
    由重力场的时空分布研究青藏地区地壳及其运动
    张赤军
    1996, 18(3):  237-244. 
    摘要 ( )   PDF (119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地壳均衡及圆柱体受热模型原理,求出莫氏面起伏及上地幔异常密度分布,并推测了喜马拉雅的相对隆起及其动力机制;由残余大地水准面的分布及底层加温的热对流假设,探讨了青藏地区和我国中部地壳运动的力源问题;此外阐述了根据多期重复重力测量,可以检测出高原的隆起和断层活动。
    滇东潜在震源区图象识别研究
    韩新民, 俞维贤
    1996, 18(3):  245-249. 
    摘要 ( )   PDF (59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滇东地区地震地质、地球物理、地壳形变等方面资料所分析选定的17个构造标志中,经综合图象识别的标志筛选,确定出10个与强震潜在震源区相关性相对较好的构造标志,并以这10个标志为基础,判定讨论了该区的强震潜在震源区,最后分析了强震潜在震源区的地震构造标志。
    科研简讯
    包头西6.4级地震前北京地区地下流体动态的多井多项短临同步异常
    车用太, 张培仁, 朱清钟
    1996, 18(3):  250-250. 
    摘要 ( )   PDF (15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研简报
    江苏地区地震活动性图象的构造解释
    田建明, 谢华章
    1996, 18(3):  251-257. 
    摘要 ( )   PDF (108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据目视地震线法对江苏地区1970~1992年ML≥2.0级地震震中所形成的地震点染图象进行了构造解释,对本区地震构造格局和动力学特征得到以下认识:(1)本区主要存在4组不同方向的地震密集带和地震线,其中北东、北西两组地震线比较明显,形成网格状构造,并大致具有等间距性,本区大多数中强地震发生在这两组地震线的交汇处;(2)苏中沿海至南黄海南部坳陷内地震线密集,方向复杂,地震活动频度较高,强度较大,形成一个突出于全区的、相对独立的构造单元。
    科研简讯
    利用卫星图像的断层活动信息对包头6.4级地震进行中长期预测
    李建华
    1996, 18(3):  258-258. 
    摘要 ( )   PDF (12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研简报
    不同温压条件下弹性波在岩石中传播速度的实验研究
    马瑞, 卢民杰, 杨晓东
    1996, 18(3):  259-265. 
    摘要 ( )   PDF (89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以岩浆岩为主的岩石类型进行了不同温压条件下弹性波传播速度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岩石的物质组成是决定弹性波传播速度的主要因素。以岩浆岩为例,由酸性到基性波速呈增加趋势;(2)岩石中弹性波的传播速度随环境条件改变而变化。一般说来,随温压条件的升高而升高。
    科研简讯
    北部湾6级双震的烈度分布
    魏柏林
    1996, 18(3):  266-268. 
    摘要 ( )   PDF (39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研简报
    单裂缝岩石标本的弹性波频响特征初步分析
    马文涛, 马瑾, 刘力强, 雷兴林
    1996, 18(3):  269-276. 
    摘要 ( )   PDF (120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分析单裂缝岩石标本中弹性波到时分布、波震相转换和波振幅衰减等规律,进一步用波场及频谱量刻划介质横向不均匀性。P波震相遇裂缝端部后出现“之”字形波峰,分叉成折射P波、绕射P波,它的特征也依赖于发射源和接收点相对于裂缝的位置,当波以大角度斜跨裂缝和发射点在约裂缝半长度范围时波到时和振幅差别更大。对其研究有助于认识弹性波场在含断层结构中的复杂图象特征、在野外勘探中提高地震资料解释、断裂构造识别能力和提高弹性波在非完整岩石实验中的声发射定位等能力。
    在真三轴压缩条件下片麻岩破裂孕育过程中弹性波的特征变化
    赵晋明, 胡毅力, 王彬, 许昭永
    1996, 18(3):  277-281. 
    摘要 ( )   PDF (65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片麻岩在真三轴压缩至主破裂的孕育过程中,沿σ3方向(与主破裂面斜交)的弹性波有显着的特征变化;P波、S波的初至波走时变化呈现略高~平稳~高值~(回降)的形式,走时比呈现平稳~低值~回升的变化特征。振幅呈现低值~平稳高值~下降~(低值)变化形态,振幅比呈现相对稳定~甚高值~回降变化形态。波列振幅衰减系数呈现稳定值~低值~回升变化形态。微裂隙的开闭和P,S波的非同步变化及相对变化量的不同是上述特征变化的主要原因。
    科研简讯
    山东苍山5.2级地震前十里泉电厂井的水汞异常
    马志峰, 李金波
    1996, 18(3):  282-283. 
    摘要 ( )   PDF (22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研简报
    不连续岩石试件加载变形与破坏前后声发射波形的线性度分析
    吴国有, 冯德益, 曾正文, 马瑾
    1996, 18(3):  284-288. 
    摘要 ( )   PDF (59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单节理岩石试件加载变形破坏过程中的声发射波形数据使用时间线性度和空间线性度的算法进行了处理分析,研究了所得时间线性度(r)和空间线性度(a)作为地震前兆指标的可能性。所得结果表明:时间线性度(r)在不同节理角的岩石试件破坏前和破坏后,都呈现下降;而空间线性度(a)也表现为下降,且下降幅度更大一些。在不同节理角岩石变形过程的声发射事件中,最大声发射事件(破坏瞬间)发生之前ra都呈现下降的异常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