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18年 第40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8-10-20
    目录
    地震地质2018年第40卷第5期目录
    2018, 40(5):  0-0. 
    摘要 ( )   PDF (21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论文
    永远怀念邓起东主编
    地震地质, 编委会
    2018, 40(5):  1-2. 
    摘要 ( )   PDF (42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著名构造地质学家和地震地质学家、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震局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震学会荣誉理事、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创始人,《地震地质》期刊主编,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原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副所长、学位委员会主任,中国地质学会理事、中国地震学会理事邓起东先生,因病于2018年11月6日23时22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0岁。
    邓起东先生将毕生精力献给了祖国的科学事业,一直奋斗在地质科学的最前沿。他是中国地震地质与活动构造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在构造地质、活动构造、活动断层与古地震、地震区划、地震机理与预测等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学术造诣享誉海内外。
    邓起东先生是一位远见卓识的战略科学家和杰出的教育家。他的学术思想引领了我国活动构造研究的发展方向,推动我国活动构造学研究不断走向深入;他治学严谨、诲人不倦,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和学术骨干,为我国地球科学事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2016年,邓起东先生接受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领导的委托,任《地震地质》主编。邓起东主编在赴任伊始深情说道,在80岁高龄担任期刊主编,他本人深感担子沉重,但他有信心、有决心和编委会、编辑部共同努力,争取更好的办刊成绩。随即,邓起东主编主持召开第7届编委会会议,肯定了《地震地质》历年来取得的成绩,强调要继续贯彻传承《地震地质》的办刊宗旨及办刊学风,力争每一期刊物都要有核心的文章,创新的文章,用好的文章提升刊物质量;要追踪学科前沿最新研究成果,及时准确地予以报道,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在邓起东主编的引领下,《地震地质》期刊编辑部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围绕热点问题高质量组稿。邓起东主编将国内外研究热点纳入专辑出版计划,策划组织了多期高质量专辑。即使在病榻上依然坚持工作,与编委探讨策划2019年《地震地质》专辑事宜。
    二是认真审编每一篇稿件。邓起东主编对每一篇终审稿件,都不厌其烦认真修改,甚至帮助作者纠正文、图中的细小错误。对于没有创新点的稿件则坚决退稿,毫不留情抵制“人情稿”。
    三是依靠专家办好期刊。邓起东主编主张依靠编委会、依靠专家办刊,鼓励期刊编委发表论文,多次发挥个人影响力邀约知名专家投稿,有效提高了期刊的影响因子,显著提升了期刊学术质量。
    四是强调科技创新精神。邓起东主编注重保持和提升期刊的学术影响,一方面提升每篇稿件的质量,另一方面力争做到每期都要有亮点文章,都要体现出科学创新点,从点滴小事做起,把期刊越办越好。
    邓起东主编兼具独到的科学视野和卓越的组织能力,在他的带领下,《地震地质》期刊缩短了出刊周期,由季刊变更为双月刊,稿件数量质量显著提升,影响因子逐年升高,影响力和学术质量明显提高。
    邓起东先生对党、对国家、对人民无限忠诚,他一生追求真理、无私奉献、品行磊落、淡泊名利,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典范。他的逝世是我国科学界的巨大损失!我们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邓起东先生!
    邓起东先生千古!
    1303年洪洞地震宏观震中修订的新证据
    徐岳仁, 何宏林, 李文巧, 张伟恒, 田勤俭
    2018, 40(5):  945-966.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8.05.001
    摘要 ( )   HTML   PDF (1263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303年9月25日的洪洞地震为依据文献资料确定的中国大陆内部第一个M8.0地震,因其宏观震中与1695年临汾地震的宏观震中仅相距40km,且2者仅间隔392a而受到持续关注。文中对历史文献进行重新梳理并对震中区同震次生灾害进行系统解译研究,所得结果表明:1)1303年洪洞地震的极震区包括临汾盆地,也包括太原盆地南部与灵石凸起,后者范围内严重破坏的建筑物的记载数量与临汾盆地相当,说明太原盆地南部与灵石凸起和临汾盆地一样在洪洞地震中遭遇同等或更加严重的破坏,而1695年临汾地震的极震区仅局限在临汾盆地内,且极震区位于洪洞以南;2)位于灵石凸起上的1.1万个黄土地震滑坡由1303年洪洞地震触发,基于文献震害记录和地震次生灾害的集中分布特征,建议将1303年洪洞地震的宏观震中从之前的洪洞附近(36.3°N,111.7°E)向北移动约60km,这样可以较合理地解释密集黄土地震滑坡与宏观震中的空间对应关系,新的宏观震中(36.8°N,111.7°E)位于霍州与灵石之间,同震滑坡加剧了极震区灾情的严重程度;3)文中为重新认识山西地堑系中部2次重要历史强震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证据和研究思路。
    安宁河断裂带南段滑动速率估计
    王虎, 冉勇康, 陈立春, 梁明剑, 高帅坡, 李彦宝, 徐良鑫
    2018, 40(5):  967-979.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8.05.002
    摘要 ( )   HTML   PDF (718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安宁河断裂作为青藏高原地区川滇地块东边界断裂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其断层活动性,特别是晚第四纪以来断层滑动速率,能够为进一步揭示川滇地块的变形机制和运动学特征提供一定的基础资料。目前安宁河断层的滑动速率研究主要集中在断裂的北段,而南段相关的研究还比较少。文中选择在安宁河断裂南段的大水沟和帽盒山2个地点,通过高精度影像解译、实地测量、探槽开挖及14 C年代测试,获得大水沟一带近3 300a以来断层左旋平均位移速率约4.4mm/a,推测帽盒山地点的断层左旋位移速率可能为2.6~5.2mm/a。2个地点的位移速率存在较好的一致性,该位移速率与安宁河断层北段基本一致,另外考虑到南北2段的古地震复发周期相近的特征,认为安宁河断层南北2段的断层活动性存在一致性。
    祁连山北缘佛洞庙-红崖子断裂胡家台背斜区构造变形——1609年M7 1/4红崖子地震构造样式
    杨海波, 杨晓平, 黄雄南, 胡宗凯
    2018, 40(5):  980-998.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8.05.003
    摘要 ( )   HTML   PDF (1585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佛洞庙-红崖子断裂是祁连山北缘断裂带中构造活跃的断裂之一,断裂东段胡家台背斜区发育多种类型的构造,且部分断裂被证实在1609年M7 1/4红崖子地震中发生破裂,但复杂的地表破裂特征所反映的深部发震构造样式还不清楚。因此,文中选取了佛洞庙-红崖子断裂东段胡家台背斜区及附近多组活动构造为研究对象,利用差分GPS对变形的河流阶地、洪积扇等进行测量,并对背斜核部出露的地质剖面进行了实测,获得了不同类型构造的活动特征。结合已有穿过背斜的地震反射剖面,构建构造地貌与深部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探讨地震的发震构造样式。研究表明,背斜区发育了胡家台背斜以及多条逆断裂或逆-走滑断裂,背斜为祁连山北麓逆断裂向N逆冲扩展形成,并伴随形成背斜东侧1条逆冲兼右旋走滑断裂和北侧另1条逆断裂,这些逆断裂或逆-走滑断裂为调节局部构造应变差异而产生。黄草坝探槽结果表明,1609年红崖子地震破裂了黄草坝T1阶地;再结合前人关于此次地震的野外考察和文献资料考证,认为1609年M7 1/4红崖子地震发生在祁连山山麓逆断裂上,地震至少破裂了NWW向山前F1、胡家台背斜东侧NNW向F2和EW向F3断裂,震源深度可能为8~22km。
    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提取DEM技术在活动构造定量研究中的应用——以库米什盆地南缘断裂陡坎为例
    汪思妤, 艾明, 吴传勇, 雷启云, 张会平, 任光雪, 李传友, 任治坤
    2018, 40(5):  999-1017.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8.05.004
    摘要 ( )   HTML   PDF (743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数字化地形图和野外地形测量获取数字高程模型(DEM)的传统方法存在时效性差、获取周期长、范围小等缺点,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提取DEM技术的出现为快速获取断裂带大范围的地形地貌数据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极大地提高了野外地形地貌数据获取的效率,该方法与激光雷达扫描技术(LiDAR,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相比成本低,与SfM(Structure from Motion)摄影测量方法相比覆盖范围大。然而,国内外目前尚缺乏针对用该方法获取的DEM精度是否满足活动构造定量研究要求的报道。文中以LPS(Leica Photogrammetry Suit)为软件平台,以Worldview-2全色波段立体像对为数据源,选择植被覆盖稀疏的东天山库米什盆地南缘最新发现的地表破裂带作为研究区,提取了0.5m分辨率DEM,基于该DEM数据测量了不同期次洪积扇上的断层陡坎高度,并与后差分GPS(DGPS,differential GPS)野外实测的地形剖面进行了对比分析与精度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由该方法获取的DEM高程与野外DGPS实测高程相差约-2.82~4.87m,经高程校正后与DGPS测线的吻合度很高,形态差异为0.30m,能够精细刻画陡坎形态;对断层陡坎高度的测量精度可以达到0.22m,能够满足活动构造定量研究中高精度地形地貌数据获取的需要,为快速获取断裂精细几何结构、断层剖面形态以及断层垂直位错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为后续野外工作中选择探槽开挖点、典型断错地貌点以及年代样品采集点提供了重要参考,在活动构造研究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基于多源遥感解译和野外验证的断裂几何展布——以西秦岭光盖山-迭山南麓断裂为例
    张波, 王爱国, 袁道阳, 吴明, 刘小丰, 郑龙
    2018, 40(5):  1018-1039.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8.05.005
    摘要 ( )   HTML   PDF (1686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光盖山-迭山南麓断裂是东昆仑断裂向西秦岭北缘断裂应变转换的主干断裂之一,受森林覆盖、自然和人为改造、交通不便等多因素的影响,光盖山-迭山南麓断裂的几何特征一直不明确。文中收集多种类型、分辨率、时相的遥感图像并在Envi5.2平台下进行增强处理,然后对光盖山-迭山南麓断裂进行目视解译,在此基础上对重点段进行野外考察,通过一系列断错地貌和断层剖面等地质地貌现象验证解译结果,最后得到光盖山-迭山南麓断裂的几何展布,并得到以下4点认识:1)在地形起伏度高、植被密集覆盖的区域,选择遥感图像时不能只看遥感图像的分辨率,而应该综合考虑遥感图像的种类、时相或特殊的波段合成,尽可能突出构造要素,降低植被覆盖等客观环境的影响;2)光盖山-迭山南麓断裂总体走向为NWW,在平面上可分为3段,即腊子口—黑峪寺段、坪定—化马段和化马—马街段,长度分别为47km、32.5km和47km,各段由1~3条分支断层组成;3)断裂宏观地貌非常壮观,发育规模巨大的断层陡崖、断层三角面等,断层微地貌破坏严重,残留较少,主要有断层陡坎、断层沟槽、冲沟和地貌面的左旋位错等;4)断裂运动性质以左旋走滑为主,部分走向不同的分支段存在明显的逆冲。光盖山-迭山南麓断裂的几何展布是该活动断裂定量研究的基础,也可以为断层避让提供科学依据。
    天山内部走滑断裂晚第四纪活动特征研究——以开都河断裂为例
    黄伟亮, 杨晓平, 李胜强, 杨海波
    2018, 40(5):  1040-1058.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8.05.006
    摘要 ( )   HTML   PDF (861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天山是典型的陆内再生造山带,其内部构造变形样式复杂且多样。其中尤为显著的是多条长度长、线性良好的NW-SE和ENE-WSW的走滑断裂切割山体内部,并表现出线性笔直的槽谷型地貌景观。现今天山内部的多次强震活动与这类走滑断裂关系密切,因此精细化厘定这些断裂的活动速率和活动特征对于认识现今天山内部变形方式和变形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文中对南天山内部1条NW-SE向右旋走滑断裂——开都河断裂的活动特征进行研究。开都河断裂起自大尤鲁都斯盆地南缘并向SE延伸,切穿南天山焉耆盆地内部,在盆地西南部形成线性连续且笔直的陡坎地貌,尤其是断层在穿过中晚更新世2期洪积扇时断错了扇体上一系列不同时代的河流冲沟,形成从3~248m不等的右旋位错量。通过利用多视角摄影测量技术沿断裂对近12km线性构造地貌进行了条带状航拍,建立了分辨率高达0.25m的数字地形数据。精确测量了22个典型右旋位错值,发现其位错峰值主要集中在3.5m、7.0m、11.8m和14.5m,总结认为开都河断裂单次地震右旋走滑位移量大致在3~4m之间。此外,利用原地宇宙成因核素深度剖面法测定断错洪积扇面的暴露年龄约为235.7ka。结合所测得的冲沟最大的右旋位移量248m,得到开都河断裂晚更新世以来最小右旋走滑速率约1mm/a。通过与天山内部其余活动构造变形速率进行对比,认为开都河断裂在调节天山内部构造变形中起到重要作用,应是天山内部主要的变形构造和应力应变积累区,未来具有发生强震的危险性。
    呼图壁地下储气库构造气体地球化学特征
    张磊, 高小其, 包创, 李静, 李旭茂
    2018, 40(5):  1059-1071.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8.05.007
    摘要 ( )   HTML   PDF (321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动力加卸载过程中的断层气体运移和富集特征,是评价地下介质受力状态和构造活动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呼图壁地下储气库为研究气体地球化学变化特征与应力应变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天然的实验场地。呼图壁地下储气库加压存储阶段,土壤气中Rn、CO2、Hg和H2浓度的观测结果表明,在非储气库区和断层处,土壤气浓度及变化趋势为背景值特征,可能揭示出断层的活动状态较弱。而在储气库区内观测到了土壤气中H2和Hg浓度显著升高的现象,最大值分别为5.551×10-4和53ng/m3,而且H2和Hg浓度异常的测量位置较为一致。土壤气中Hg、H2与Rn、CO2的差异性变化趋势,可能与气体的产生机理和响应机制不同有关。土壤气中H2和Hg的浓度可反映出地下储气库内的压力变化和裂隙通道,可揭示出储气库注气对断层活动性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为分析呼图壁地下储气库注采气对断层活动性的影响提供了新的依据。
    海原断裂带干盐池拉分盆地的沉积演化
    雷生学, 冉勇康, 李彦宝, 徐良鑫, 郭巍, 谢静博
    2018, 40(5):  1072-1085.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8.05.008
    摘要 ( )   HTML   PDF (561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干盐池拉分盆地为青藏高原东北边界海原断裂带内最大的拉分盆地,对揭示青藏高原NE向生长、海原断裂的运动变形及古环境演变有着重要的意义。前人主要开展了区域地质填图和古地震方面的研究,而该盆地的地层、年龄、形成演化等皆不清楚。针对以上问题,在干盐池盆地开展了浅层人工地震勘探、深孔钻探及样品测试等工作。深孔剖面显示,干盐池盆地大约形成于距今2.76Ma前,盆地内堆积了3段地层,第Ⅰ、Ⅱ、Ⅲ段地层分别约于距今2.76Ma、2.33Ma和1.78Ma前开始堆积,沉积物的粒度呈现出"向上逐渐变细"的趋势,表现为1个典型的"退积型"沉积序列;磁化率结果表明,干盐池盆地大约于距今1.78Ma前进入积水期,湖相层记录了多个高磁化率区间,这有可能是因为自生的亚铁磁性硫化铁矿物所致;钻孔及浅层人工地震勘探资料表明,干盐池盆地主要受南-西华山与唐家坡-干盐池断层的控制,其沉降中心介于这2条断层之间,最深处可能超过了550m。干盐池拉分盆地的沉积过程经历了由残积相(距今约2.76Ma前)—扇根相(距今2.76~2.33Ma)—扇中相(距今2.33~1.78Ma)—盐湖相(距今约1.78Ma—现今)的演变。盐湖相期以B/M界线为界又可细分为2个阶段,其中,第2阶段(距今约0.78Ma—现今)的沉积速率急剧加快,高达232.5m/Ma,这有可能是受盆地中央断层的活动影响所致。
    山东乳山地震序列震源机制解一致性参数特征
    刘方斌, 曲均浩, 李亚军, 范晓易, 苗庆杰
    2018, 40(5):  1086-1099.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8.05.009
    摘要 ( )   HTML   PDF (403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双差定位法对乳山台阵记录到的ML≥1.0的1 418个地震事件(2014年5月7日—2016年12月31日)进行重新定位,利用P波初动和CAP方法对研究区内ML≥1.5地震进行震源机制解反演,根据震源机制解资料进行应力张量反演,从而分析乳山地区应力状态以及震源机制一致性参数时空特征。结果显示:1)乳山地震序列沿NWW-SEE向展布,形成长约4km、宽约3km的矩形活动带;2)推测乳山地震序列发震断层走向为NWW-SEE、近直立、以走滑运动为主兼具一定逆倾滑分量;3)采用自助线性应力反演(LSIB)方法得到乳山地区主压应力轴方向为25°,倾角10°;中等应力方向为286°,倾角45°;主张应力方向为125°,倾角43°;4)乳山地震序列的震源机制一致性参数随时间变化整体呈现平稳状态,地震发生的空间位置与震源参数一致性空间分布关系较为吻合。
    2016年新疆呼图壁6.2级地震发震构造
    杨文, 程佳, 姚琪, 崔仁胜, 龙海云, 韩颜颜
    2018, 40(5):  1100-1114.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8.05.010
    摘要 ( )   HTML   PDF (437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中利用新疆地震台网的震相报告,采用双差定位方法重新定位2016年12月8日新疆呼图壁MS6.2地震及ML1.0以上地震的震源位置,结果显示,余震沿NE和NW 2个方向展布,深度主要分布在5~15km范围内。同时利用新疆区域数字地震台网波形记录,采用CAP方法反演了呼图壁MS6.2主震和部分余震的震源机制和震源深度。基于上述研究,综合分析了呼图壁6.2级地震的震源深度、震源机制和余震分布特征,探讨其发震构造。结果显示,呼图壁6.2级地震的最佳双力偶机制解节面Ⅰ走向144°、倾角26°、滑动角118°,节面Ⅱ走向293°、倾角67°、滑动角77°,矩震级MW=5.9,矩心深度为15.2km,表明本次地震为1次逆冲型的地震事件。余震震源机制解大部分显示为逆冲型,与主震相似。推测本次地震的可能发震断裂为霍尔果斯-玛纳斯-吐谷鲁断裂。
    2015年尼泊尔廓尔喀MW7.8地震滑坡数据库
    许冲, 田颖颖, 沈玲玲, 马思远, 徐锡伟, 周本刚, 黄学强, 马俊学, 陈曦
    2018, 40(5):  1115-1128.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8.05.011
    摘要 ( )   HTML   PDF (1091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中基于地震前后高分辨率卫星影像的人工目视解译方法,结合野外实地考察,建立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廓尔喀MW7.8地震触发滑坡数据库。结果表明本次地震触发了至少47 200处滑坡,这些滑坡在空间上大体呈NWW向分布,与地震发震构造位置与走向大体一致。这些滑坡的总面积为110km2,分布在1个面积约35 700km2的椭圆形区域内。根据地震滑坡"面积(A)-体积(V)"幂律关系式V=1.314 7×A1.208 5,估计这些滑坡的总体积约9.64×108m3。在滑坡分布的椭圆形区域内,滑坡点密度、面密度、体积密度分别为1.32km-2、0.31%与0.027m。文中提供了1个全面详细的廓尔喀地震滑坡数据库,为分析地震滑坡机制、分布样式、规律与危险性评估等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也为全球视角下的多震例地震滑坡研究提供了1个俯冲带地区推覆断层型地震滑坡实例。
    基于地震滑坡敏感性分析的同震滑坡分布格局——以2014年MS6.5鲁甸地震诱发滑坡为例
    陈晓利, 张凌, 王明明
    2018, 40(5):  1129-1139.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8.05.012
    摘要 ( )   HTML   PDF (317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14年8月3日发生于云南省东北部鲁甸县的MS6.5地震触发了显著的同震滑坡并造成了严重地面破坏和人员伤亡。与已有地震诱发滑坡事件相比,鲁甸地震同震滑坡的空间分布较为特殊:与震中和已知断裂的关系都不明显,滑坡密度最大的区域并不在震中附近区域,且通常用于判断滑坡空间分布范围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PGA)也不能解释这样的分布格局。与以往研究地震滑坡与地质构造、地形地貌等影响因素相互间的关系不同,文中着重讨论地震滑坡敏感性对地震滑坡的控制作用。基于Newmark刚体滑块模型,文中计算了鲁甸地震滑坡影响区的坡体临界加速度值,并用来衡量地震滑坡敏感性程度:临界加速度值小,表明地震滑坡敏感性程度高,滑坡需要的外力较小,坡体在地震动作用下容易失稳;反之,坡体就越稳定。结果表明,鲁甸震区地震滑坡敏感性程度较高的地区主要沿牛栏江及其支流沙坝河、龙泉河两岸分布,震中及其北部地区的地震滑坡敏感性程度较低。对比研究区坡体地震滑坡敏感性分布与实际滑坡分布,可以看出二者之间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地震滑坡敏感性程度较高的区域往往是发生大量滑坡的地区。进一步,文中讨论了根据地震滑坡敏感性判断同震滑坡格局的优势,认为地震滑坡敏感性对同震滑坡的分布起到了控制作用;同时,区域性地震滑坡敏感性的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同震滑坡分布格局,还可以为震源构造的研究提供依据,并且可以作为震后滑坡快速评估及地震滑坡危险性区划的基础。
    2014年鲁甸MW6.2地震触发滑坡新编目
    吴玮莹, 许冲
    2018, 40(5):  1140-1148.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8.05.013
    摘要 ( )   HTML   PDF (454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中基于地震前后超高分辨率卫星影像,结合野外调查检验,建立了1个新的2014年鲁甸MW6.2地震触发滑坡的编录成果。结果表明该地震至少触发10 559处同震滑坡,总面积为14.975km2,分布在1个约360km2的椭圆形区域内,这些滑坡的总体积估计为1.24×108m3。研究区内的滑坡点密度、面积百分比与体积密度分别为29.6km-2、4.2%与0.35m。与以前的成果相比,文中得到的滑坡分布图更为详细与准确。文中提供的针对鲁甸地震的详细的地震滑坡编录图,是后续的地震滑坡规律分析与评估的重要基础。
    新技术应用
    基岩断面宇宙成因核素暴露定年:重建正断层古地震序列
    张金玉, 刘静, 王恒, 石许华, 姚文倩, 徐晶, 徐心悦
    2018, 40(5):  1149-1169.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8.05.014
    摘要 ( )   HTML   PDF (554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断层基岩断面可以连续地记录大地震位移累积的过程以及地震事件序列。该地震序列发生的时间与地震位移导致的基岩断面的暴露时间呈正相关。因此,通过测定断面基岩表层的宇宙成因核素浓度,可获得过去大地震发生的次数、时间和滑动量。目前研究工作中广泛选用灰岩的宇宙成因核素36Cl测年方法,最佳采样基岩断面的高度距地表15~20m。选择采样剖面时,需确保基岩表面记录的是构造事件而并非地貌剥蚀过程,断面平直新鲜。基本采样策略是,在崩积楔之上和之下平行断层滑动方向连续采集一系列基岩样品,单件样品的长×宽×厚约15cm×10cm×3cm。基于样品的宇宙成因核素36Cl和稀土元素-钇(REE-Y)浓度随着样品距地表高度的变化情况,识别出强震次数及其发生时间范围,然后运用数值模型模拟36Cl剖面来获得最可能的强震事件发生时间和滑动量以及相应的误差。
    无源伺服大阻尼地震转动加速度传感器
    曲明哲, 高峰, 杨学山, 杨冬霞
    2018, 40(5):  1170-1178.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8.05.015
    摘要 ( )   HTML   PDF (157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地震振动作用下,结构扭转破坏是较为常见的破坏形式。文中主要研究了1种用于强地震观测的双摆式无源伺服大阻尼动圈换能地震转动加速度传感器,给出了转动加速度传感器的设计基本原理、结构特点、调理电路组成等,并且导出了其运动微分方程和电路方程,以及阻尼比、灵敏度等主要指标的表达式,通过计算得出了无源伺服转动加速度传感器的幅频和相频特性,通过实测验证了计算结果的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