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地质 ›› 2025, Vol. 47 ›› Issue (3): 932-948.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25.03.20250019
袁小祥1,2)(), 林旭川1),*(
), 陈子峰1), 张建龙3), 窦爱霞2), 肖本夫4), 杜浩国5), 余思汗6), 丁香2), 方杰1,7), 王书民2)
收稿日期:
2025-01-24
修回日期:
2025-03-20
出版日期:
2025-06-20
发布日期:
2025-08-13
通讯作者:
*林旭川, 男, 1984年生, 研究员, 主要从事结构工程抗震、 区域地震灾害模拟等领域研究, E-mail: linxuchuan@iem.ac.cn。
作者简介:
袁小祥, 男, 1983年生, 现为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结构工程方向在读博士研究生, 副研究员, 主要从事基于多源空间信息的地震灾害信息提取、 震害仿真与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等研究, E-mail: yuanxx@ief.ac.cn。
基金资助:
YUAN Xiao-xiang1,2)(), LIN Xu-chuan1),*(
), CHEN Zi-feng1), ZHANG Jian-long3), DOU Ai-xia2), XIAO Ben-fu4), DU Hao-guo5), YU Si-han6), DING Xiang2), FANG Jie1,7), WANG Shu-min2)
Received:
2025-01-24
Revised:
2025-03-20
Online:
2025-06-20
Published:
2025-08-13
摘要: 建筑物震害是破坏性地震人员致死的重要因素, 震后快速、 及时获取有效的建筑物震害评估结果对应急救灾、 灾情评估及结构抗震意义重大。文中以2025年1月7日西藏定日6.8级地震为例, 首先基于震前遥感影像进行灾区建筑物单体物理模型快速提取。然后在构建典型建筑物遥感解译特征的基础上, 对灾区建筑物分别开展了基于光学遥感和震害仿真方法的震害快速识别。最后, 对快速获取的建筑物震害信息进行定量评估, 并将不同方法产出的结果与发布烈度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 空间上灾区建筑物主要沿河流和山谷呈散落带状分布, 局部空间分布规模较小但相对集中, 结构类型以土木和石木结构为主, 此类建筑在地震中表现出显著的易损性。2种方法在Ⅷ度以上烈度区识别高震害等级建筑物时, 总体评估误差在1度以内; 而对于Ⅶ度及以下区域, 评估结果则存在一定误差。研究表明, 强烈地震发生后, 借助不同方法可针对震后不同阶段的应急需求发挥作用, 快速提供建筑物震害评估结果, 为地震应急救灾和减灾提供科学参考。
袁小祥, 林旭川, 陈子峰, 张建龙, 窦爱霞, 肖本夫, 杜浩国, 余思汗, 丁香, 方杰, 王书民. 基于遥感和震害仿真的2025年西藏定日6.8级地震建筑物震害对比[J]. 地震地质, 2025, 47(3): 932-948.
YUAN Xiao-xiang, LIN Xu-chuan, CHEN Zi-feng, ZHANG Jian-long, DOU Ai-xia, XIAO Ben-fu, DU Hao-guo, YU Si-han, DING Xiang, FANG Jie, WANG Shu-min. COMPARATIVE STUDY ON BUILDING DAMAGE CAUSED BY THE 2025 MS6.8 EARTHQUAKE IN DINGRI, XIZANG, BASED ON REMOTE SENSING AND SEISMIC SIMULATION[J]. SEISMOLOGY AND GEOLOGY, 2025, 47(3): 932-948.
图3 建筑物震害仿真方法(林旭川, 2017; Lin et al., 2024) a 建筑物仿真流程; b 建筑物震害损伤判定指标
Fig. 3 Building seismic damage simulation methods(adapted from LIN Xu-chuan, 2017; Lin et al., 2024).
图5 研究区可视化震害提取结果分布图 a 措果乡局部区域建筑物三维展示; b 长所乡局部区域建筑物三维展示
Fig. 5 Distribution of visualized earthquake damage extraction results for typical scenarios in the study area.
图6 极灾区建筑物震害结果 a 措果乡局部北京三号遥感影像; b 措果乡北京三号遥感震害提取结果; c 措果乡D0007震害仿真结果; d 措果乡D0004震害仿真结果; e 长所乡局部北京三号遥感影像; f 长所乡北京三号遥感震害提取结果; g 长所乡D0007震害仿真结果; h 长所乡D0004震害仿真结果
Fig. 6 Local seismic building damages in the severely affected area.
图7 长所乡局部典型地区建筑物震害结果对比图 a 北京三号遥感震害结果; b 震后无人机震害结果; c D0007震害仿真结果; d D0004震害仿真结果
Fig. 7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seismic building damage in representative local areas of Changsuo Town.
震害类别 | 震害仿真(D0004/D0007) | ||||
---|---|---|---|---|---|
遥感 | 毁坏 | 严重破坏 | 中等破坏 | 轻微破坏 | 基本完好 |
倒塌 | 0.0/11.9 | 11.9/0.0 | 0.0/0.0 | 0.1/0.1 | 0.0/0.0 |
局部倒塌 | 0.0/17.9 | 17.9/0.0 | 0.0/0.1 | 0.3/0.2 | 0.0/0.0 |
未倒塌 | 0.0/66.7 | 66.7/0.1 | 0.0/1.4 | 1.9/1.7 | 1.2/0.0 |
表1 遥感震害快速识别与震害仿真结果比较(单位: %)
Table 1 Result comparison between rapid remote sensing seismic damage identification and seismic damage simulation in percentage
震害类别 | 震害仿真(D0004/D0007) | ||||
---|---|---|---|---|---|
遥感 | 毁坏 | 严重破坏 | 中等破坏 | 轻微破坏 | 基本完好 |
倒塌 | 0.0/11.9 | 11.9/0.0 | 0.0/0.0 | 0.1/0.1 | 0.0/0.0 |
局部倒塌 | 0.0/17.9 | 17.9/0.0 | 0.0/0.1 | 0.3/0.2 | 0.0/0.0 |
未倒塌 | 0.0/66.7 | 66.7/0.1 | 0.0/1.4 | 1.9/1.7 | 1.2/0.0 |
评估烈度 | 遥感评估结果 | D0004仿真结果 | D0007仿真结果 | |||||||
---|---|---|---|---|---|---|---|---|---|---|
Ⅹ度 | Ⅸ度 | Ⅷ度 | Ⅸ度 | Ⅷ度 | Ⅶ度 | Ⅸ度 | Ⅷ度 | Ⅶ度 | ||
居民点对应 发布烈度 | Ⅸ度 | 1 | 1 | 1 | 1 | 2 | ||||
Ⅷ度 | 1 | 1 | 2 | 2 | ||||||
Ⅶ度 | 3 | 8 | 2 | 9 | 1 | |||||
Ⅵ度 | 1 | 1 | 1 | 1 |
表2 不同方法居民点评估烈度与发布烈度的结果比较
Table2 Comparative analysis between assessed intensity from different methods and official released intensity in residential settlements
评估烈度 | 遥感评估结果 | D0004仿真结果 | D0007仿真结果 | |||||||
---|---|---|---|---|---|---|---|---|---|---|
Ⅹ度 | Ⅸ度 | Ⅷ度 | Ⅸ度 | Ⅷ度 | Ⅶ度 | Ⅸ度 | Ⅷ度 | Ⅶ度 | ||
居民点对应 发布烈度 | Ⅸ度 | 1 | 1 | 1 | 1 | 2 | ||||
Ⅷ度 | 1 | 1 | 2 | 2 | ||||||
Ⅶ度 | 3 | 8 | 2 | 9 | 1 | |||||
Ⅵ度 | 1 | 1 | 1 | 1 |
[1]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20. 中国地震烈度表(GB/T 17742-2020)[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
State Administration for Market Regulation,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Standards Administration of China. 2020. The Chinese seismic intensity scale(GB/T 17742-2020)[S]. China Standards Press, Beijing (in Chinese).
|
|
[2] |
林旭川. 2017. 城市建筑群地震灾害数值仿真与风险控制[J]. 城市与减灾, 20(3): 18-22.
|
|
|
[3] |
陆新征, 田源, 许镇, 等. 2020. 一种新型城市地震灾害模拟方法: 城市抗震弹塑性分析方法[J]. 科学通报, 65(11): 1055-1062.
|
|
|
[4] | |
DOI |
|
[5] |
潘毅, 张兰林, 林旭川, 等. 2024. 泸县6.0级地震城市建筑群震害模拟与震害机理分析[J].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44(5): 977-986.
|
|
|
[6] |
孙柏涛, 张桂欣. 2017. 中国大陆建筑物地震灾害风险分布研究[J]. 土木工程学报, 50(9): 1-7.
|
|
|
[7] |
王晓青, 窦爱霞, 丁香, 等. 2015a. 地震烈度应急遥感评估研究与应用进展[J]. 地球信息科学, 17(12): 1536-1543.
|
|
|
[8] |
王晓青, 窦爱霞, 王龙, 等. 2015b. 2013年四川芦山7.0级地震烈度遥感评估[J]. 地球物理学报, 58(1): 163-171.
|
|
|
[9] |
王晓青, 王龙, 章熙海, 等. 2009. 汶川8.0级地震震害遥感定量化初步研究——以都江堰城区破坏为例[J]. 地震, 29(1): 174-181.
|
|
|
[10] |
王晓青. 2010. 汶川地震建筑物震害遥感解译图集[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82-91.
|
|
|
[11] |
温瑞智, 贾国玉. 1998. 城市建筑物震害损失快速评估系统[J]. 世界地震工程, 14(2): 23-28.
|
|
|
[12] |
吴开来. 2018. 城市震害模拟中带填充墙RC框架结构模型参数取值方法研究[D]. 哈尔滨: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
|
|
[13] |
肖本夫, 袁小祥, 陈波, 等. 2023. 基于倾斜摄影技术的典型情景可视化震害定量评估——以四川马尔康震群为例[J]. 地震地质, 45(4): 847-863.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23.04.003.
|
DOI |
|
[14] |
徐心悦. 2019. 藏南申扎-定结断裂系卡达正断裂晚第四纪活动性及其环境效应[D]. 北京: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
|
|
[15] |
袁小祥, 林旭川, 窦爱霞, 等. 2023. 基于震前高分影像和震害仿真的建筑物震害快速评估: 以四川泸定6.8级地震为例[J]. 地球物理学报, 66(4): 1438-1447.
|
|
|
[16] |
袁小祥, 王晓青, 丁香, 等. 2017. 基于无人机影像的九寨沟地震建筑物震害定量评估[J]. 中国地震, 33(4): 582-589.
|
|
|
[17] |
张彪. 2022. 材料不确定性对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及城市震害模拟结果的影响[D]. 成都: 西南交通大学.
|
|
|
[18] |
张建龙, 尼玛, 司金罗布, 等. 2021. 西藏定日 MS5.9 地震烈度评定及震害特征分析[J]. 西藏科技, 334:48-49, 59.
|
|
|
[19] |
张进江, 郭磊, 丁林, 等. 2002. 申扎-定结正断层体系中、南段构造特征及其与藏南拆离系的关系[J]. 科学通报, 47(10): 738-743.
|
|
|
[20] |
张景发, 李强, 张庆云, 等. 2018. 多源遥感图像的1976年 MS7.8 唐山大地震等烈度区判定[J]. 遥感学报, 22(S1): 162-173.
|
|
|
[21] |
中国地震局. 2018a. 地震灾害遥感评估建筑物破坏(DB/T 75-2018)[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
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2018a. Remote sensing assessment of earthquake disasters and building damage(GB/T 75-2018)[S]. China Standards Press, Beijing (in Chinese).
|
|
[22] |
中国地震局. 2018b. 地震灾害遥感评估地震烈度(DB/T 77-2018)[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
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2018b. Remote sensing assessment of earthquake disasters and seismic intensity(GB/T 77-2018)[S]. China Standards Press, Beijing (in Chinese).
|
|
[23] |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25. 2025年西藏定日6.8级地震地壳形变及发震断裂模型初步分析. [EB/OL]. [2025-01-09]. https://www.eq-igl.ac.cnzhxwinfo/2025/38560.html
|
Institute of Geology, 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2025.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crustal deformation and seismogenic fault model of the 2025 Xizang Dingri M6.8 earthquake. [EB/OL]. [2025-01-09]. https://www.eq-igl.ac.cnzhxwinfo/2025/38560.html in Chinese)
|
|
[24] |
|
[25] |
|
[26] |
|
[27] |
|
[28] |
|
[29] |
|
[30] |
|
[31] |
|
[32] |
|
[33] |
|
[34] |
|
[35] |
|
[36] |
|
[37] |
|
[38] |
|
[39] |
|
[40] |
|
[41] |
|
[42] |
|
[43] |
|
[1] | 尹欣欣, 左可桢, 赵翠萍, 蔡润. 西藏定日 MS6.8 地震重定位及前震序列识别[J]. 地震地质, 2025, 47(3): 850-868. |
[2] | 万永革, 王润妍, 靳志同, 兰从欣. 2025年1月7日定日地震震源特性及对申扎-定结裂谷活动的启示[J]. 地震地质, 2025, 47(3): 806-819. |
[3] | 刘胜, 谈洪波, 杨光亮, 孟恒舟, 秦海涛, 王嘉沛, 黄敏夫. 2025年西藏定日MW7.1地震破裂过程反演[J]. 地震地质, 2025, 47(3): 777-788. |
[4] | 孟恒舟, 杨光亮, 秦海涛, 谈洪波, 刘胜, 王嘉沛, 黄敏夫, 张明辉. 2025定日MS6.8地震震源区及其邻区偏应力与岩石圈弹性厚度特征[J]. 地震地质, 2025, 47(3): 761-776. |
[5] | 陈翰林, 王勤彩, 高锦瑞, 李君. 2025年西藏定日MS6.8地震序列发震构造[J]. 地震地质, 2025, 47(3): 747-760. |
[6] | 张达, 石峰, 罗全星, 乔俊香, 王鑫, 易文星, 李涛, 李安. 西藏定日MS6.8地震最大地表同震垂直位移量及其地表变形样式[J]. 地震地质, 2025, 47(3): 707-717. |
[7] | 王鹏, 戴宗辉, 孔雪, 李铂, 徐长朋, 张梦昕. 西藏定日 MS6.8 地震序列应力场演化特征分析[J]. 地震地质, 2025, 47(3): 881-896. |
[8] | 杜浩国, 左小清, 林旭川, 肖本夫, 卢永坤, 和仕芳, 张方浩, 袁小祥, 陶天艳, 叶阳, 邓树荣, 赵正贤, 徐俊祖, 白仙富, 张原硕, 张露露. 基于震后无人机影像的单体建筑物纹理特征损伤检测——以2025年西藏定日县 MS6.8 地震为例[J]. 地震地质, 2025, 47(3): 949-968. |
[9] | 盛书中, 王倩茹, 李振月, 李红星, 张小娟, 葛坤朋, 宫猛. 基于构造应力场研究2025年西藏定日6.8级地震的发震构造[J]. 地震地质, 2025, 47(1): 49-63. |
[10] | 邹俊杰, 邵志刚, 何宏林, 高璐, 许月怡, 窦爱霞, 梁泽毓. 2025年1月7日西藏定日MS6.8地震地表破裂解译与建筑物震害损毁统计[J]. 地震地质, 2025, 47(1): 16-35. |
[11] | 马晨语, 程滔, 万园, 潘波, 周秉锐, 颜丽丽. 长白山天池火山古锥体形貌重建[J]. 地震地质, 2024, 46(6): 1248-1262. |
[12] | 游子成, 毕海芸, 郑文俊, 彭慧, 梁淑敏, 段磊, 覃乙根. 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地震破裂带精细特征研究——以理塘断裂为例[J]. 地震地质, 2023, 45(5): 1057-1073. |
[13] | 白其乐格尔, 沈军, 肖淳, 戴训也. 西藏中北部改则幅(I45)全新世断层典型遥感影像[J]. 地震地质, 2023, 45(1): 92-110. |
[14] | 杜浩国, 林旭川, 张建国, 杜浩标, 张方浩, 杜竹泉, 卢永坤, 代博洋. 基于改进蚁群算法与无人机影像的震害识别方法及其在漾濞地震中的应用[J]. 地震地质, 2021, 43(4): 1013-1029. |
[15] | 张波, 王爱国, 袁道阳, 吴明, 刘小丰, 郑龙. 基于多源遥感解译和野外验证的断裂几何展布——以西秦岭光盖山-迭山南麓断裂为例[J]. 地震地质, 2018, 40(5): 1018-1039.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